導讀
如果你經營過企業
如果你經營過企業,承擔過業績、員工生計和未來責任,你真的會知道柳井正在說什麼……《商業周刊》出版部
「我希望這本經營筆記不要成為暢銷書,」坐在長型會議桌對面的柳井正說著說著停頓了一下,我們豎起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不想暢銷!?接著他說:「我希望這個分享能夠長長久久,不是出版社只做一時的暢銷書,一定要流傳分享……」
是的,《商業周刊》又取得一本世界級經營者的著作出版權;是的,這次的UNIQLO創辦人柳井正一樣不意外寫出成功企業家都會關心、也拚命追求的事物。有先睹為快者說,這不是老生常談嗎?怎麼沒有新說法、新梗呢?讀者會有興趣嗎?
2015年這本書在日本上市後,成為暢銷榜上書籍,卻不曾釋放任何版權交易訊息。做為關心出版動態的業者和讀者,我們直到取得評估書稿,提出授權條件、一路到東京親身面對柳井正提案,才一步步解開做為經營者的柳井正,到底想要透過作者柳井正做什麼。
為了這十五分鐘、與同業競爭的比稿,《商業周刊》與商周學院的提案課程老師、《神提案》作者黃志靖合作,整合十位台灣青年創業家的提問,挑戰反問柳井正,做出作者和出版社都驚訝的提案方式,取得柳井正首肯授受出版權,但,這才是一年多來百般磨合的開始。
首先,這是一份已經翻譯成中文的書稿,不勞出版商翻譯(或誤譯?)。再者,在內文周邊是日本常見的淡藍色筆記式橫條,準備給讀者自己寫筆記。第三,書本的第一個書封作者是柳井正,但裡頭還有一個內書封,有一條極細緻、飽滿色澤的紅線,上頭空白,要留給買書人寫上自己的大名。姑且稱為書的這本著作,由日本最具「商業解決力」的設計家佐藤可士和設計,書籍邊條的紅膠條由日本空運來台,所有紅色都是UNIQLO標準色。選紙、印色、裝幀,「幾乎」與日文版一模一樣,內文則改成橫排,書內沒有任何出版社慣性安排的推薦者或推薦文。
為什麼「幾乎」一模一樣?因為我們說明了台日兩地的溫度、濕度、印刷、機器或手工裝訂都有差異,連適合寫筆記的紙張、用筆都不同,希望由台灣本地取材,做出最接近原著精神又適合本地使用的作品。這個要求,在經過一年多時間、二次假書審核後,終於在這個上市日期兌現,送到各位讀者的面前。所有宣傳素材的設計風格,也經過UNIQLO的理解和調校。
說了這麼多,到底跟柳井正披露的內容有何干係?
說了這麼多,就是表達柳井正對這個作品的看重,也說明UNIQLO在全球運籌時,要求品質一致、但有彈性接受在地需求的層面。《經營者養成筆記》完整脫胎於UNIQLO的員工教育訓練教材,絲毫沒有藏私地分享給有心學習、競爭未來的現在是、與即將是的經營者。
柳井正有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好學歷,但他自承不愛讀書、打麻將混日子,卻在不得不接手父親衰頹事業時,遭遇員工大量出走只留下一名的窘境,讓他這個不知如何形容的「?」二代,面對看不出前景的局面。
三十餘年過去,UNIQLO在全球18個地區設有店舖,員工數超過二萬五千人,成為日本首富的柳井正,經歷事業跌宕、傳統產業市場起伏,他交出這本《經營者養成筆記》,是價值1.8兆日圓的企業成績單,也是做為經營者的實踐和覺醒。
柳井正在書中提示經營者應具備的四大能力,搭配UNIQLO的實務說明,並有經營者自我訓練表格可使用。他一再強調,飽讀理論卻不實踐,只是填充知識、以學歷為傲,就悖離了現場,也誤解教育涵養的過程;所有的教與養最終還是得在「人生的現場」得到驗證或磨練。柳井正說,這本筆記本,不希望讀者成為柳井正第二,在讀者參與回饋後,將是獨一無二的,屬於讀者自己的經營實踐筆記。
人生之道究竟需要多少新說法、新梗,才值得鋪陳或傳說給世人?《商業周刊》從1987年成立已經三十年,看盡企業興衰,也推介全球最新、最快的發展給輾轉在生意場上的讀者。回到經營的本質,回到人生以何事何物證明自我的存在,生於資本主義世紀的我們,主流價值當都顯現於職業或事業的成敗。這個人生的大哉問無法在這裡辯論說明。做為UNIQLO的消費者,我們可以消費經驗做為驗證,時時指教;做為報導者、出版者,我們與UNIQLO相關層級幕僚、日本出版社實際交手,自有體會。
也因此,我們在閱讀柳井正的這本筆記時,真實感受到他盡其力的誠懇。只要經營過企業,承擔過業績、員工生計和未來責任的你,看到簡單、直白、條條理裡的陳述時,你真的會知道,柳井正在說什麼……
有一個故事也許可以做為這個「新書簡介」的註腳,說明實踐派的人生會有怎樣的曲折。傾一生之力,都在創作《星際大戰》不知前傳、正傳、後傳會到幾部曲的喬治.魯卡斯,在一次回顧式的訪問中,說出這樣的心聲:
我非常厭惡好萊塢的結構和各種組織形式,所以一開始拍《星際大戰》時,就決定要用獨立製片的方式。我最屬意的導演是史蒂芬.史匹柏,但他是工會成員,我只好找英國導演來配合,很多事不盡如人意。
經過這麼多年,我自己成立了公司組織,可以說,是真正能按照我的想法、意願來工作和執行的階段,但矛盾的是,這也是我當年很不以為然的。因此,與其說天行者路克和絕地武士的鬥爭,代表兩代間的情結,也可以看成是我自己內心光明面和黑暗面的矛盾衝突。
歡迎讀者一起進入這條企業經營實踐與人生交融的道路。
推薦序
渴望成功者,必有所感
從事文字工作者,及媒體出版創業、經營者,迄今年已卅餘年。這些年間,我不斷面臨經營上的難題,也多次站上轉型的交叉口。
不論是我自己,以及各時期的團隊都做了許多挑戰,有的成功、有的失敗。而這些經驗,我也透過各篇專欄甚至集結成冊與讀者分享。
常有不同的企業老闆或朋友,問我:何先生,你是不是在我們公司有認識的人?為什麼你文章中書寫的案例常常跟我們公司內發生的事件一樣?
於是我明白,自己公司發生的事,在其他公司也都可能會發生;自己公司內所犯下的錯誤,也同樣可能在其他公司發生。多年來所撰寫下來的經驗,就是我在不斷錯誤中學習的親身體驗與感受。
許多創業家和經營者,常常對管理之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偶會出現做出成績,卻不了解為什麼會成功,即便他們有所筆記卻多為例行工作之記錄,日後難以做為檢討或經驗傳承。
因此,這本《經營者養成筆記》讓我不免有惺惺相惜之感。作者柳井先生將其畢生經驗,帶領讀者學習透過筆記的寫下記錄、計劃、執行,進而檢視成果與檢討改進,以作為經營者培養之道。
十年來我將各個時期對經營、工作乃至對人生的想法,收錄在《自慢》系列叢書中。不過,柳井先生更進一步,他不希望讀者單方面接收其想法,而是邀請讀者透過於書中留下的筆記欄位上,寫下心得,與之對話,完成一本青出於藍的經營筆記。
柳井先生認為經營者必備的四大能力──變革、獲利、建設團隊、追求理想。這四項能力,無一不是經營者的日日挑戰,即便不是經營者,只要你是渴望有所成長的工作人,都能體會到書中的一字一句,皆發自肺腑,所言不虛。
文/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推薦序
經營者,靠養成無法速成
《經營者養成筆記》是UNIQLO柳井正社長自我檢視與操練的筆記書,是這個時代一位傑出成功者,不藏私的心得與歷程分享,是一面讓經營老手印證參照的借鏡,更是年輕世代清晰學習、條條落實的經營之道。
這本筆記書最棒的地方,在於以4大面向,28項實踐表,讓讀者可以學中做,做中學,不斷自我成長管理,不流於空談。
此外,編寫形式也別出心裁,使讀者可以與書本不斷對談的設計,用意巧妙,激發的潛能不可限量,經營生涯中的每個階段,可一而再,再而三地精練。無論您從事何種產業,屬於那個層級工作,只要透過本書引導,誠懇自我分析,篤定自我承諾,必可穩步踏上經營的黃金大道。
這本書的創業歷程,無法複製,但其堅毅不拔的精神,值得學習!
文/高志明(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
用生命力量,改變世界的優秀經營者
商業周刊邀請我為UNIQLO柳井正先生的《經營者養成筆記》一書寫序。收到書稿後一天內,就迫不及待讀完了,內心有許多感動。
數十年來管理學方興未艾,相關著作琳瑯滿目。但是,惟獨對於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經營者的書籍卻非常少見。或許優秀的經營者,都不知如何將專注於事業的經營之道付諸文字,因此我們通常只能看到描述優秀經營者豐功偉業的傳記。所以,柳井先生能夠把公司內部的經營共識和訓練幹部的寶貴資料,拿出來分享實為讀者的一大福音。
也許會有人認為他說的是老生常談、管理常識,甚至有些唱高調。但是對於我這種四十幾年來,營運自有品牌捷安特於全球發展的經營者來說,特別感同身受,深知他寫的一字一句都是經過數十年的經營體認,歷經成功與挫折、千錘百鍊反覆深思後領悟出來的經營真理。
當被問到「公司到底是誰的?」,他的答案是「公司在本質上是為顧客而存在的」,不僅要滿足顧客需求,更要創造顧客。他深信,只要拿出真正的好東西就能獲得全世界認可。
「所謂經營者一言以蔽之就是『創造成果的人』」、「只有兌現承諾創造成果才能贏得顧客社會股東以及員工的信任,公司才能生存和永續發展」,除了明白昭示經營者的意義,他也把經營者的四個身分和必備的四項能力說得透徹清楚:
變革的能力──創新者
獲利的能力──生意人
建設團隊的能力──領導者
追求理想的能力──是為使命而生的人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自我存在的意義,即實現使命。對於使命而言,變革、獲利、建設團隊等,都是為實現使命而採取的手段。企業透過實現使命,為社會作出貢獻方才有存在的價值。」他不但重視未來遠大的願景目標,也強調務實、持續改善的必要性,因為未來就在每天充實的工作中,而認真解決眼前的每一個問題即為通往理想之路。這跟捷安特強調的「未來決定現在,現在創造未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UNIQLO非常成功,但也面對跨足歐美全球化經營的挑戰,這本書應該是他藉此向全球幹部宣導其理念和經營心得,以培養更多全球化的經營幹部。由此可見他的用心良苦。
UNIQLO的使命是「提供真正優質、前所未有、全新價值的服裝。讓世界上所有人都能夠享受穿著優質服裝的快樂、幸福與滿足」,他們的宣言是「改變服裝、改變常識、改變世界」,並透過「迅速搶佔商機,迅速完成工作」快速前進。
我衷心感謝柳井先生傾囊相授其畢生經營智慧,與世人分享。我也鼓勵凡有志當經營者的讀者,在這本書裡好好挖寶!
誠如本書結尾所說「所謂真正的成功者,並非只是那些商界或體育界的精英,而是指那些將自己的事業視為生命,並為之奮鬥的人」。
用生命的力量,認真做好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你就可以改變世界!共勉之!
文/羅祥安(巨大集團前執行長)
推薦序
與柳井正對話
UNIQLO相關的書已經很多本了,包括《永遠懷抱希望》、《一勝九敗》、《成功一日可以丟棄》等,店鋪已開到1,800多家,還需要多一本嗎?這本《經營者養成筆記》基本上談的是:經營者必備四種能力是變革能力、獲利能力、建設團隊的能力、追求理想的能力,也同時對應出四種角色:創新者、生意人、領導者、有使命感。這些內容都是從柳井正親身經歷,從失敗中學習,提煉出來的教訓。
柳井正並不諱言,過去的失敗,反而是進步成長必須的過程和成長的動力。出版這本書可溯自他想「改變服裝,改變常識,改變世界」的使命。當初原是UNIQLO內部的育成教材,但他更希望擴散到社會上,讓更多的經營者一起將世界變得更好。
柳井正是1949年出生,大我兩歲,算是同一個世代的人。當然他經營事業的經驗、規模成就都比我豐富很多。我在進學術界之前,有十年時間在開發和經營連鎖店體系,1990年曾到英國牛津大學零售管理學院訪問研究七個月,對日本及歐美的零售品牌也有一定的熟悉度。後來在學校裡教創新和創業,學生中也有不少在零售業服務。
柳井正希望讀者閱讀本書時必須和書本「對話」,也鼓勵經營者應養成「自問自答」的習慣,書本更精心設計成「筆記本」的形式,每頁有很大的橫格紙篇幅,供你眉批,每章最後一節,還有功課表來記錄自己的反思。我想就用「和柳井正對話」的方式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及提問,各位讀者也可以同時思考一下你會如何回答,達到多方會談交流的境界。
我想請教的第一個問題是「經營者有沒有股權重不重要?」。在序章中曾提到以UNIQLO企業和發展來看,大約需要200位經營者,這些人的位階應在店長之上。七、八年前因曾遭批評,才從以「店長為經營中心」轉到以「全員為本」的人事政策大轉彎。經營者當然要負事業成敗的責任,但有沒有和自身的財富及收入掛鉤重不重要?在日本過去的社會文化脈絡下,上班族以至專業經理人雖沒有股份,但都可能被培養激勵,就像稻盛和夫都可讓第一線的員工和經營成敗休戚與共,這樣的理想和期待是否放諸四海皆準?台灣的讀者認為如何?
第二,在「經營者是創新者」一章,我基本上都非常同意,包括:質疑常識,自我反省反思都是我一向主張的,我也曾寫過〈害怕已知〉一文。另,以高目標、高標準來啟動創新,其實這就是UNIQLO不斷挑戰、不斷成長的一部發展史。我的疑問是:「數字的追求」有無止盡?就像樹長不上天,因為地心引力,透過毛細管的養份供應有一定的極限。當組織大到一定程度,設定的目標要如何轉換成不是單純為業績或規模的擴大,還有其他的激勵目標或質化的使命,也一樣能維持組織的創新活力?
第三,在「經營者是生意人」一章,我也相當同意「現場、實務、現實」的原則,我曾發表過文章〈真實世界、真實學習〉及〈魔鬼就在細節裡〉等。馬雲今年提出的超越電商的新零售,整合線上線下是核心課題,「迅速實行」則是要儘快從早期行動中學習到教訓。經營者不是紙上談兵,要有分析數字和現場快速行動的心態(mindsets)。只是我也曾寫過〈做生意?還是做事業?〉,在中文裡,「做生意」比較重視買賣成交獲利,較少談及做事業還要顧及使命、組織與人才等。因此,生意人是必要但非充分條件?你認為呢?。
第四,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否認「真正的經營者是領導者」。我在政大當EMBA執行長時,創設了「領導與團隊」的移地教學迎新營,透過個人生命故事的分享及團隊合作,來反思體會領導的各種樣貌,也激勵了向同儕學習的機緣。
像UNIQLO這樣的跨國企業希望改變世界,必須活用各地人才,包容不同的文化。UNIQLO目前在亞洲都相當成功,改變了當地的服裝零售業。早期在英國的拓展則曾挫敗過,而2016為進軍紐約十周年;前幾年柳井先生表示要成立強化全球總部,以及區域性總部(包括紐約、巴黎、上海及新加坡)的連動,全員要有雙語能力、國際移動能力,因此真正跨國企業之挑戰還在前頭!
第五,在「經營者的使命」一章中,我也同意股東不是最優先的考量,至於客戶、員工,誰擺在前面?當然「顧客買單」是公司收益的主要來源,但就零售服務業,在現場實踐使命的最終接觸能否到位,人員的表現是關鍵。因此,整個組織運作系統的投資,也需要持續創新優化。尤其科技進步、人工智慧在零售業自動化方面也突飛猛進,機器也能學習使命感嗎?在以顧客滿意,甚至超越顧客期待為前提時,員工為使命感自發性的行動會勝過機器人嗎?
以上這些提問和討論或許是「雞蛋裡挑骨頭」,或許能使這個筆記本的下一版更為周延。各位讀者的筆記本是否也有不少塗抹,可以和柳井正對話的地方?
文/溫肇東(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推薦序
真正經營者才敢公開的筆記
服務於織品服裝系的我,長年來在碩士班、碩專班及全英文品牌與時尚碩士學位學程班,有一門震撼課程學生取名為「18銅人」課,UNIQLO──Fast Retailing──是這門全球流行事業經營課程中必討論的個案。
透過Gap、H&M及Zara其他三個也是快時尚的案例分析比較其五管(生產、行銷、人力資源、研發及財務)、目前的優劣勢及核心能力等面相。其中有三個必問的重要問題:「Who are you」你是誰、「You say who you are」你說你是誰,以及「People say who you are」別人說你是誰。透過提問找出這三個面向落差的大小與企業成敗呈反向相關。我以為柳井正這本《經營者養成筆記》的內涵,正是想設法傳達如何將這三者的落差達到最低,甚至一致而寫。
人生是一個無止境學習、沒有終點的旅程,工作或事業只是體現生命意義的工具,我們所對應的人事物都是我們最好的鏡子,更是成長修練的來源。迅銷集團從單一小企業到連鎖到革新型集團甚至到多品牌,每個階段所需要的資源與策略都不一樣,遇到的挑戰與修練也不同。
迅銷集團的願景是「改變服裝,改變常識,改變世界」,它是公司不變的靈魂及中心思想,也決定公司最終存在的意義及吸引人才為公司努力奉獻的原動力。「改變服裝」:UNIQLO不像其他快時尚每周推出新款式,而是不斷研發消費者負擔得起的獨特新材質,因此才能創下2,600萬件的刷毛外套及三億件的發熱衣產品的紀錄;「改變常識」是指人的慣性、出生以來成為一個人的所有框框,包括價值觀、信念及一切學習來的常識,這些都是阻礙創新的絆腳石。它的匠計畫,利用退休的達人讓生產品質無懈可擊,混搭或內衣外穿也實踐了改變穿著的風貌及穿衣的常識。在「改變常識」中,柳井正做的非常堅持及徹底,將目標設到幾乎不可能的地步,這種三倍的要求讓企業無法用原有慣性思維與作法,必須不斷跳脫舒適圈,挑戰自己極限。
日本作者出書普遍淺顯易懂,較不同於西方長篇大論及一堆理論論述。乍看這本書時也有相同的感覺,然而靜下來與這本書對話時,發現這根本就是柳井正生命史的縮影,濃縮的生命過程及蛻變。
書中柳井正從過去所累積的經驗、實際發生的案例、現場或經營上發生的問題及原因,經過不斷的內省與觀照而產生的智慧。閱讀此書有如置身在UNIQLO的經營會議中,一本看似白話卻已涵蓋了完整的經營管理學,令人拍案叫絕!另外一個發人深省的事情是柳井正為了要自創品牌,在1998年自廢武功,停止銷售及經營受歡迎及獲利良好的Nike、Adidas產品,只生產自家的產品。強調這件事的重要性,是因為過去成功企業抱著成功不放而導致失敗的例子比比皆是。
柳井正願意公開出版這本原為公司內部使用的筆記,除了為了讓社會大眾對迅銷集團的經營透明化能更了解外,更重要的是柳井正在書中不斷強調堅持的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的願景。柳井正希望能拋磚引玉,讓現在企業經營者不再只是為了賺錢,而是能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他認為只有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未來才能生存。
「快時尚」在2016年的表現,不論是Gap、Zara、H&M及UNIQLO業績皆呈現大幅下滑的現象,其中,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業績雖微升6.2%,但經營利潤下滑22.6%。這透露了甚麼樣的訊息呢?柳井正學失靈了嗎?本書篇幅著重在怎麼做一個好的經營者、好的領導人,當然也強調團隊及人才的重要性,不過還是從經營者的角度出發。然而當消費者、競爭者、通路都以破壞式的創新狀態出現時,波波嚴厲的挑戰考驗迅銷集團也考驗柳井正。如果個人的經驗與智慧及現有的作為足夠,就不會有這麼嚴重的下滑,那突破目前困境到底缺甚麼呢?過去成功的框架是否束縛了未來的自己?自古有言,武功的最高境界是無招勝有招,現在的有招、招招分明能否應變瞬息萬變的時代?迅銷集團的我是誰、我說我是誰及別人說我是誰可能是一個好的檢測工具。
文/蔡淑梨(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教授兼民生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