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信任,帶給波克夏獨特的優勢
大眾應該都很好奇,巴菲特得以如此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是因為他過人的選股能力嗎?這當然是一大因素,巴菲特長年優異的報酬率,讓他的資產像滾雪球般的複利。然而如果我們看其他厲害的基金經理人,也有很多選股能力不輸巴菲特的人,為什麼他們卻無法達到巴菲特的高度?關鍵就在於,巴菲特的波克夏有別於一般基金的獨特結構和商業模式,而支撐這個結構的基石,正是這本書的主題:信任。
這本書的作者勞倫斯・康寧漢,過去撰寫過多本有關巴菲特的著作。在過程中,他不只閱讀大量巴菲特講過的話,也有很多機會訪談許多波克夏股東,以及旗下公司的經理人。擁有這麼多的第一手資訊,他自然能夠看到更多一般人不太容易注意到的事情。
波克夏是一間非常獨特的公司。它喜歡併購公司,卻不聘請併購顧問,甚至不插手併購後的經營方向或更換經理人;在金融海嘯時,大型金融機構,如高盛和美國銀行,都會向波克夏尋求資金;一般法人很少會將資金集中在單一股票,但波克夏的很多股東們,卻會將持股長期集中在波克夏上。這是被併購公司對巴菲特的信任、大型金融機構對巴菲特的信任,也是波克夏股東們對巴菲特的信任。
這些源源不絕且堅實的信任,給了波克夏獨特的優勢,讓它能夠有長期穩定的資金、多元的現金流,以及特殊的投資機會。是這些信任支撐波克夏,達到今天如此龐大的規模。
這本書不只可以讓巴菲特迷看到許多精彩的故事;讓有興趣創立投資公司的投資人,學習與股東溝通;也能給商場上的大小主管,許多企業管理的啟發。
缺乏信任,可能錯失投資良機
Google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公司內部180個團隊,想要找出擁有什麼關鍵要素的團隊會特別成功。經過大量訪談和文獻回顧,他們發現,高生產力的團隊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心理安全感」。例如「有犯錯的空間」、「尊重不同意見」、「可以自由質疑他人的選擇,但被質疑的人知道,對方的目的不是排擠自己」。這個心理安全感,也正是信任的表現。
信任,不只有助於提升團隊的生產力,也能為公司發展的決策帶來好處。麥肯錫顧問公司做過一項針對全球1,500名的企業主管調查,結果發現公司的制度和流程,容易讓主管不敢冒險、過於保守,因而錯失投資良機。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比起錯過這些投資獲利機會,他們更擔心的是萬一做了虧錢的決策,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涯發展。有些受訪的主管承認,風險趨避雖然對公司不利,但對他們自己的職涯有利。受限於短期的規避風險,而錯失投資良機,這也是因為這些主管缺乏心理安全感和信任,導致他們無法做出對公司最好的決策。
我們常因為缺乏信任,想用條文或合約的限制,讓對方照著原先的共識執行,可惜這往往並不有效。本書以併購班傑明摩爾公司跟亨氏公司為例,提醒我們,就算有明訂的條文,想鑽漏洞的人,總是能找到技術性的方式,取巧繞過去;不如一開始就找真正值得信任的人,在雙方彼此信任的前提下,進行一場正面的合作。
林肯曾說:「當人們受到全然且毫無保留的信任時,他們會回報相同的信任。」 許多波克夏的經理人也呼應這句話:「因為想要被信任,就會更致力於贏得這樣的信任。」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到波克夏如何將信任文化深入企業經營的各個角度,例如股東的夥伴心態、波克夏的管理模式,以及併購的協議方式等等;我們也可以知道,這樣的信任有什麼好處。最後,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獲得這樣的信任,成為一個受人信任的人。
財報狗
台灣最大的基本面資訊平台與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