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三十五年間的病歷
東京郊外的町田市,有間整形外科診所。院長熊谷日出丸,三十五年間在這座城市持續進行著與地方緊密結合的診療活動。「真正的地區醫療,是在那片土地下扎根,守護著當地居民的一生」,這是日出丸院長所堅持的信念。
所以這間診所,完整保存了從開院35年來所有患者的診療記錄。雖然在法律上只規定須將病歷與X光片保存5年的義務,但他認為只是這樣根本不夠,堅持就算患者只來過診所一次,其資料就有必要終其一生保存下來,甚至視情況留到下一代。
比方說,假設你在6歲時從攀爬架上掉下來導致手肘骨折,來此接受治療。在35年後,41歲時就算手臂骨折,只要來這間診所,就能查得到當時骨折是否治好,且毫無任何變形的紀錄。護士能夠立刻到地下室的X光室,抽出舊病歷與X光片。在那褪色成茶褐色的底片上所顯示出的,正是你35年前的手臂。
在以人類身體為對象的醫療工作中,有許多事情是無法光從患者眼前的症狀就能夠觀察得到的。尤其整形外科這類診療科目,必須要考慮到當事人的成長過程與老化等長時間的變化,來進行疾病診斷。幼兒時手肘曾骨折過這樣的資訊,可能在41歲之後,對手肘麻痺有微妙的影響。而這樣的資訊,對於之後的治療也會有一定的幫助。日出丸院長常這麼說,乍看之下,看起來似乎都是相同的骨折,但其實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而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是在這診療間附近玩耍。不管是從幼稚園還是學校回來之後,都會先到診療室看一眼,想玩躲貓貓就會跑到X光室。聽聽待診室裡的患者的交談,肚子餓了就吃患者所送的點心……我的幼年時光就是這麼度過的。
想必讀者應該已經看出來了吧?其實日出丸院長就是我的父親。我家的書櫃上排滿了真正的骨頭標本,吊月曆的繩子用的也是繃帶。在這樣的家庭中,爸爸總是對還是小學生的我說:「患者的傷勢復原得愈來愈好了……教了原本因腰痛無法走路的患者走路方法後,他們變得能夠輕快地步行了……」等許許多多像這樣的趣事。
醫院,是個多麼歡樂的地方呀!醫生,是多麼棒的一份工作呢!不知何時起,自己也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整形外科醫師。
隨著時光流轉,2000年,終於在同一間診所接受著日出丸院長的指導,展開了共同攜手合作、相互影響的診療活動。
無印的量身打造療法
當然,雖然說診所有了年輕的我的加入,方針也不會有所改變。日出丸院長的診療室,從35年前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過,延續著無印的量身打造療法。
所謂的「無印」,與簡單而重視機能、本質的日用品相同,是即便沒有響亮的品牌,也並非特別高級,卻以進行相當理所當然的診療為基本,盡可能地重視日常生活資訊以及與患者之間的對話。所謂的「量身打造」(Tailor-made),是指考量每一位患者的身體狀態、症狀與生活環境,仔細且耐心地進行診療。
比方說,有位說自己腰痛的患者來看診。日出丸院長便對患者這麼說:
「你平日生活是西洋式的還是和式的呢?」
「是和式的住宅啊!這樣的話,應該常常會坐在榻榻米上、或是盤腿坐著吧?如果可以的話,採用西洋式的會比較好喔!因為盤腿對於腰是不太好的。」
「只有榻榻米的房間?那樣的話就算是在榻榻米上,也請擺上椅子吧。如果想要買新椅子的話,就讓我來說明好椅子的三大條件吧。」
「○○家具行有一個△△系列,那個製作得相當不錯,可以去看一看。不知道地點?那讓我畫張地圖給你吧。要開車去嗎?從我們診所出發的話,在國道上看到號誌後左轉……」
「然後最好不要常爬樓梯會比較好。腰痛爬樓梯可是不行的。你家裡的樓梯有幾階呢?一階的高度有15公分以上?這樣是不行的。那最好儘量別爬上二樓,儘量將事情一次性地……」
「對了,那附近好像有很多斜坡,你家也有石階嗎?」
每當病人交替時,父親都會像這樣子地交談。讀者或許會覺得這是相當花時間的診療。這樣的診療方式的確是會花上不少的時間。會感到困擾的,是坐在待診室的下一位患者。不過等到下一位患者接受院長的診療時,馬上就能夠理解。因為要接受仔細的診療,聽取充分的說明,是需要相當的時間。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需要時間,所以讓其他患者花時間等待也是沒辦法的事,患者應該會產生這樣的心情吧。
最近,在商業或醫療最前線,常會用到「量身打造」、「訂製」、「個人化」等詞彙。但,仔細一想的話,到現在才開始大聲喊出這樣的口號,不是件奇怪的事嗎?
醫療,原本就不是大量生產或薄利多銷的世界。每一個患者不管是體格、體質、病歷、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或是職業都各不相同。無視於此,一律施予整齊畫一的治療是不可行的。就算是同樣的病名,採用了相同的治療方法,每個病人的治療效果與恢復情況也都會有所不同,而且想在短時間內建立起患者與醫師間的信賴關係,作為醫療基礎,更是不可能的。
在目前的日本醫療制度下,醫療從業人員或許也無可奈何地被迫採取「三分鐘醫療」的方式。流水化作業的診療成為理所當然的事,醫生連看患者臉的時間都沒有就必須要做出診斷。如果不這麼做,就無法得到最低限度的診療報酬,也將使設施無法經營下去。
當患者無法產生如預期的治療效果時,大部分的醫生都會聲稱這是「因為患者沒有遵照說明的規定生活」。另一方面,患者也覺得「醫生盡是規定了一些做不到的事」。但日出丸院長並不會強制性地進行如此劃一的治療。也不會為了說明病情,而使用製作精美的手冊或影片。而是會在患者的病歷表上不斷地畫出骨骼與肌肉的圖示,反覆說明同樣的事情,直到患者能夠充分理解之後才開始治療。只有讓患者本身覺得「會如此反覆叮嚀,一定是相當重要的事吧」,醫生與患者才能夠站在一致的立場。
這幾年間,在日本終於逐漸受到重視的「知後同意」(Informed Consent),在日出丸院長的診療間裡早從35年前就開始了。
前來檢查「愛枕」的患者們
接著,量身打造療法中,還有一件相當重要的事。那就是軌道修正。就算是完美地量取尺寸後所縫製的高級西裝,有時也會有「試穿以後,卻發現不太合身」的情況,在診療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日出丸院長所想出來的「仙貝座墊枕」,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們的診所,光從外表看起來就像到處都看得到的診所一樣。不過,卻能看到一個在其他醫院所看不到的景象。那就是患者前來就診時,都會用大紙袋帶著座墊與毛毯前來。
其實,此座墊與毛巾毯就是仙貝座墊枕的真面目。因交通事故受頸部鞭抽症所苦的上班族、早上起床後脖子因睡姿不良而無法轉動的主婦、隨年齡增長而變形的頸椎(脖子骨頭)造成手部麻痺而感到痛苦不堪的老婆婆……大家都是仙貝座墊診的愛用者。
每當受這些症狀所苦的患者來院時,日出丸院長就會仔細詢問每天晚上所使用的寢具形狀。如果判斷其枕頭的高度與形狀不適當,就會說明只要利用仙貝座墊與毛毯就能做出仙貝座墊枕,教導患者如何自行製作。
過了數天之後,就會是該名患者的枕頭檢查日。患者會依照院長所說地,將自己製作的「愛枕」用袋子裝著帶來診所,不過其中也有人做出跟說明相差甚遠、極高的枕頭,也有明明已經不斷強調「用長年使用過的仙貝座墊來製作枕頭」,卻還是有人使用全新膨鬆的抱枕……
另外,也會有一開始恰到好處的枕頭,在數個月後變得不適合患者身體的情況。不管這是因為患者的頸椎狀態改變或是變瘦、變胖,即便是孩童,就算只是身體稍微成長,適切的枕頭的條件也會隨之改變。
所以定期地做「愛枕」檢查與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日出丸院長花了35年的時間,透過與無數患者之間的共同作業,量身打造出適合的手工枕。但就算是那樣的東西,也還是需要進行軌道修正的。
不過……讀者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整形外科醫生要教人如何製作枕頭呢?不過是枕頭的調整,為什麼要如此講究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就算是多一個人也好,為了能讓更多人能了解到這點,我決定要寫下這本書。為頸部鞭抽症的人、腰痛或肩膀痠痛的人、頭痛的人以及無數受失眠所苦的人們,都希望您能夠先抽空閱讀一下本書。
山田朱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