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以人為本,從心出發,創造感動
現代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往往忽視了人性的價值,員工被物化為生財的工具。獲利的時候,企業千方百計督促員工設法賺到更多的錢;虧損的時候,企業想盡辦法降低成本,員工淪為第一個被開刀的對象。
汲汲追求數字,真的就是企業獲利的保證嗎?王品集團的成功經驗,很明確告訴我們:絕對不是。
從一九九三年第一家王品牛排開幕,到現在年營業額突破五十億元,成為台灣餐飲業第一名的企業集團。在我看來,王品成功的關鍵,就是戴勝益董事長與王國雄副董事長塑造出人性為本的企業文化。
個人雖然在王品草創時期,曾受邀忝為「王品之師」的一員,同時王品的領導團隊,也有幾位是個人過去在文化大學觀光系教過的學生。但經過時間的挪移,尤其在拜讀了王副董事長的書後,我發現所有重視服務的企業,其實經營理念都非常契合,而且在許多方面,值得互相借鏡與學習。
從「一家人主義」對員工無微不至的照顧與真誠的關懷,到完整細緻的教育訓練與終身學習,以及鼓勵創意的內在文化,甚至員工還有內部創業的機會,服務生也可以做老闆;王品的企業文化在在讓我印象深刻。
企業能否成功,「人」是最關鍵的因素,王品能創造出這樣的內部環境,優秀的人才自然只進不出,也難怪王品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異軍突起。
我在二○○八年出版《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鼓勵企業要回饋社會,不是捐錢就算了,我們應該伸出雙手,拿出一顆真心去幫助別人。這樣的精神遠比捐多少錢來得重要。
這些年來,王品也一直在默默行善,他們不打廣告,把行銷省下來的錢拿來從事公益。最讓我難忘的是,有一家喜憨兒餐廳經營不下去,王品不但捐錢,協助他們重新營業,事後還發函「感謝喜憨兒給王品集團的同仁們有共同學習成長的機會」。王品能創造出這樣的感動,這是其它企業砸再多的廣告預算,也無法讓顧客動容的。
王品的故事與成功的秘訣,在主事者不藏私的態度下,已經不算是企業機密而且廣為傳頌;但是王副董事長這次出書,把王品所有的心得都寫出來,希望能分享給每一個人。如此發自內心的善念,正是王品精神的象徵。
「以人為本,從心出發,創造感動」的企業核心價值,是我所體會到的成功要訣。願有志於服務業的朋友,以此書共勉。
嚴長壽(亞都麗緻大飯店總裁)
推薦序2
建立「以人為本」信念的成功企業
至少在近十年內,人們都在討論並追求台灣的產業轉型。所謂「轉型」,包括有好幾個層次的意義:它們是由「成本導向」轉向「價值取向」,由「代工」轉向「自創品牌」,由「製造」轉向「服務」,由「國內」走向「全球化經營」等等,但是,真正貫穿這幾個層次的蛻變,乃是由「以物質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
實際上,這也呼應了本書作者所說的:王品在經營上的所有思考,都是「以人為本」,將對於人的關懷和潛能的發揮,落實到每一個管理步驟與細節上。基於這點,我們幾乎可以說,王品集團就是這麼一家轉型十分成功的企業標竿。
雖然這是一本篇幅不大的書,然而,映現在眼中的,都是一些如熱情、安心、快樂、用心、健康、意志力,這些和人有關的字眼,以及如何做人做事的規矩,而不是什麼成本、材料、投資、監督之類,多年來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傳統經營思維。
同樣地,這家企業集團也不是屬於百億或千億級的巨型企業,但是,今天在人們心目中和報刊媒體上,它所受到的注意和重視,卻有如一個以創新、活力,以及人性化特色而熠熠發光的企業燈塔。
在台灣,長期以來由於製造業所佔據的主流地位,人們對於像「王品」這種被歸入服務業的認識,常常無法跳脫製造業的框架和思維方式,以為服務業只是製造業的延伸。但如細心閱讀這本由王國雄副董事長所撰寫的王品故事,將會發現:從一九九三年底創業以來,王品的每一步都是不確定的,也沒有成規可循的,然而,公司領導者都能帶領同仁以開創的眼光與勇氣,走出自己的路來。這一奮鬥路程顯示了,經營一個成功的服務業,乃屬於另一種不同境界的功力,也會令人產生一股無名的感動。在此,除了對王品經營者表示欽佩外,更要感謝作者,願意將這些珍貴的經驗和心得與人分享。
許士軍(元智大學講座教授)
後記
用遊戲的熱情工作,用工作的專注遊戲
我跟台灣許多人一樣,常到過王品吃牛排,西堤聚餐,陶板屋品嚐和風料理。當然,也曾被那無微不至,只要你神色稍有不安,立刻有人前來「問候」的服務風格所「驚嚇」。「沒事沒事,請不要管我,一切都很好!」這是我最近一次到品田牧場吃豬排咖哩時,向服務生說的一句話。當時,她因看到我不停翻弄豬排,急忙走了過來。其實,我只是想瞭解裹粉成分而已。
我從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為一本談論王品企業文化的新書的共同執筆人。
那是二○○八年夏天的事了。當時我還是遠流出版公司文化生活領域的總編輯,副總編輯吳家恆因為興趣,下班後也兼任台中某電台節目主持人。某日,他告訴我,電台有位同仁說:王品餐飲集團有位高階主管想寫一本談企業文化的書,遠流有無興趣出版?當然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焉能不取?於是我、家恆,以及當時擔任遠流出版業務協理的王品小姐(此書另一位執筆人,她真的就叫「王品」,如假包換!)便跑到台中去「找書」了。
浮生若夢,動念即成緣。我們跟王國雄副董事長、跟這本書的緣分,便是如此這般聯繫起來的。
初見王副董,嚇了一跳。既不穿西裝,也不打領帶,一身休閒打扮,還背了個雙肩背包,講什麼都笑嘻嘻,彷彿世間充滿陽光,而他,正是不折不扣陽光下那位少年家。或許因為他沒架子,愛講笑話,我們也就不客氣地東問西問,無所不談。彼此都很投緣,當然,合作出版一本由副董口述、專人採訪整理的新書,也就順理成章定了下來。
回到台北後,我即著手尋找執筆人選,並與副董約好,利用每週北上時間,抽空到遠流,每次口述一到二個主題,全書希望一年內完成。至此,一切都很順利。尤其王副董,每週三幾如候鳥般準時報到,且次次有備而來。因為他實在太會講了,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對「王品餐飲集團」產生更多好奇,譬如「海豚哲學」,譬如「百元天條」、「入股分紅」,譬如「日行萬步」、「鐵人三項」、「創意股東會」……。「天底下居然有人這樣經營公司。而且,就在台灣哩。」因為好奇,所以不捨,於是每次會議我幾乎都到場,且不停發問,老懷疑「邊玩邊做」真的成得了事嗎?
但也正因這份好奇,在原定執筆人因故退出時,竟讓我從「公親變事主」,與王品小姐一起成為此書的執筆人了。
採訪王副董,乃至瞭解王品企業,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無法想像一家企業,從大到小,個個如此愛搞笑,同時又這樣認真。「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work while you work and play while you play),這是我們自小所被灌輸的學習認知,卻沒想到竟然有人可以「用遊戲那般的熱情來工作;用工作那般的專注來遊戲」,把看似矛盾的兩者給整合起來,打成一片,從而創造出既不是西洋式,也不是東洋式,而是台灣特有的一種管理模式。
這種管理模式,既有「美國式民主」,也有「日本式紀律」,更重要的是,貫穿這兩者的傳統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就是深信人性本善,透過精神與物質的激勵,事情終能往正面發展的樂觀態度。換言之,在王品企業裡,「人」始終被第一考慮,是「企業為了人而存在」,不是「人為了企業而存在」。這在當今一切唯業績是圖,一切講究數目字管理的台灣企業,尤其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餐飲業裡,可說極為少見。若說,王品企業想做到的是「讓人感動的服務」,則在採訪整理此書的過程裡,我深刻感受到的,王品確實是一個「讓人感動的企業」。
此書從無到有的過程,一如天下事,有順利也有波折。順利的部分,多屬王副董那一邊,他的資料準備、主題規劃、時間掌握,總是舉重若輕,如期完成,充分表現企業人的專業;波折的開端,多半由我引起,貪多務得、舉棋不定、拖拖拉拉,同樣充分表現了文人的散漫。幸而,「遲到」並非「不到」,由於王品小姐拔刀相助,最後推了一大把,終於讓此書順利完成,除了感謝再感謝之外,我實在無話可說了。
遇緣則有師。這本書因緣而來,讓人結識王副董,也認識了王品企業,而這二者,都可當作「師父」(Knack),都會讓人學會課堂外很多的本事。我深信。
傅月庵
作者序
王品人愛說故事,我就從一則故事說起。
有一位事業有成、將屆退休的大企業家,趁著空閒,到鄉間休假釣魚。接連好幾天,都看到三名年輕人無所事事在釣魚。他覺得這麼年輕,那能這樣過日子?於是趨前詢問他們的收獲。答案果真少的可憐。於是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誡這三個孩子:先設法湊錢合買一條小船,三人好好用心捕魚。有了錢,換條大一點的船,更努力更用心收入更多,再升級再買船,然後就可以用企業經營方式組成一個有實力的船隊。有了公司,再以股票上市為目標,讓自己成為企業家,賺得千百倍身價。三名年輕人聽後,問企業家:這樣大概得花多久時間?「二十年左右吧!」三人接著問:身價千百倍之後能做什麼?「等退休了,就可以跟我一樣,當個閒雲野鶴,悠哉悠哉釣魚,好好享受人生了。」三人一聽,異口同聲說:「啊,我們現在過的,不就是你花了二十年才得到的?」
這故事是常見的二分法,不是過之,就是不及。過之的是那位腦筋裡只有工作與賺錢的企業家;不及的是三個缺乏人生目標、奮鬥方向的年輕人。其實,人生不一定要先苦後甘,也不必閒散過一生。這兩者並非零和遊戲,同時擁有「成就」與「快樂」,絕非不可能。
王品向來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從董事長到最基層的工讀生,人人都「敢拚能賺愛玩」!
敢拚──對外,用盡所有的力量去感動客人,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在細節中不斷自我提升;對內,啟動二○六學分,有計劃地培育人才,透過「一家人主義」感動同仁,激發出最大最多的能量!
能賺──不斷改善流程,發揮經營綜效。持續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創造規模經濟優勢。樹立優質品牌,勇敢創新。一年賺進一個資本額,實施海豚哲學,全員分享共榮!
愛玩──所有主管都得登玉山、橫渡日月潭,和鐵騎貫寶島。一生要遊百國,吃一百顆星米其林餐廳。每年舉辦同仁國外旅遊,為店長主廚以上股東辦理創意股東會,以及別出心裁的年終尾牙,年年不能重覆,永遠要有新點子!
這三種特質融合一起,成就與快樂兼得,一邊工作一邊享受,也讓顧客、同仁與股東三贏,替公司打造出優良口碑,也因盡心盡力的付出,讓自己的人生無憾,創造出沒有輸家的境界。
我經常閱讀經營管理類的書籍,卻很少讀到「說故事」的財經類書,而「故事」卻是最有魅力的分享方式。因此,希望透過二十一篇故事,將王品集團內部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及個人思考什麼是企業經營的「根本」,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王品的相關報導雖然很多,很多故事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但一來散見各處,二來受限於媒體篇幅,總覺得不夠完整。再者,媒體報導的切入點往往比較注重直接績效,談論的不外乎王品怎麼賺錢,營業額如何如何。較少人去思考:到底成就這些成果的「內在力量」是什麼?
所以,我希望出版一本涵蓋多元面向、直指核心,且是第一手觀點的「故事書」與大家分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內在力量」,也就是「一家人主義」。這個「一家人主義」讓王品集團成為一個強韌的團隊,也是公司存續的根本:公司把同仁照顧好,讓同仁有了信心、有了安全感,願意在這裡安身立命,自然會有好的表現,也就是外界看到的營業數字。這是根本之道。假如只看到數字表現,卻忽略了那股力量,不免有些捨本逐末。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分享」。真正的分享,能量絕不會減少,反而還會因為這一分享,而累積增加。王品在經營企業的過程裡,一直在實驗「善的循環」,希望成為「善的循環實驗室」。我們總覺得,好事會帶來更多好事,而分享,那是最好的事,肯定會結出更多的好果來。
我很感謝許多單位的演講邀約,有時演講完畢,不少來自不同公司的主管們提到:如果老闆能聽到就更好了,因為掌握企業文化與決策權的人,是老闆。我希望這本書的影響力,能大於一場一場的演講,更期望擁有最高決策權的企業家,能認同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人」。台灣的服務業佔全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七二%,是就業人口的最大族群,更是國家GDP發展的關鍵。服務業靠的就是「人」。惟有用心感動同仁,同仁才會用心感動顧客;有了滿足的顧客,自然會有幸福的企業。這是一種最美的「善的循環」!GDP不應只是衡量國家經濟的數字,更應是滿足與幸福的指數!
這本書談的不是經營技巧,而是「人性」。它不是什麼特別的秘訣,而是一點善念,一個光明的想法,或說,一種正面力量的集結。主要談的是心,心胸有多大,企業就有多大。如果大家願意把「人性」當成企業經營最重要的一環,那麼,愈多人來學愈好,社會的能量就會愈大。
月庵與王品的用心採訪整理,長達一年多的付出,使這本書得以優雅地出版,雅棠的圖片與美編豐富了可讀性,感謝你們的努力,點滴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