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
經濟學家當如是也!
朱敬一 中研院院士
布朗大學經濟學教授布萊思(Mark Blyth)最近所寫的《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是一本相當有學術深度、頗具邏輯說服力的書。作者有深厚的經濟發展史與經濟思想史的根底,又具有相當現代總體經濟學的數理邏輯訓練,才能夠既熟悉古典經濟學家的思維淵源、又對歐美諸國二十世紀百年歷史數據清楚掌握、更能對最近十年總體經濟大家如塔貝里尼(Guido Tabellini)、亞列西納(Alberto Alesina)、基德蘭(Finn Kydland)等人的艱深論述提出極具透視力的批評。在當代經濟學家中,能有此等數理、歷史、思想三面向縱深能力的絕對是屈指可數。此書能獲得克魯曼與桑默斯等不同派系學者的交叉推薦,絕對沒有僥倖。
《大緊縮》一書所探討的主軸是:政府究竟該如凱因斯學派那樣增加支出,抑或該像芝加哥學派那樣強調財政紀律、節衣縮食。作者分析的案例,大都是一次大戰後的歐洲、1930年代全球大蕭條後十餘年、2008金融海嘯之後、2010歐元危機迄今等「災後」各國經濟。布氏的主論點也是凱因斯的論點:經濟災難通常伴隨著經濟決策者的躊躇不前,誰都害怕未來還有苦日子,誰也沒膽多消費多投資,於是整個經濟根本沒有自我回復動力的機制。這時唯一能重新帶起經濟動能的,就是政府。若是災後還要政府緊縮,那就會使經濟長久陷入蕭條。這樣子的凱因斯「動員戡亂時期」的政府論述,我認為是對的。
但是,對於凱因斯的理論也有所批評。第一,如果我們討論的不是動員戡亂時期,而是承平時期,那麼政府支出「點火」的功能,就相對有限。我常做個比喻:政府支出就像是火種,其目的是要點燃民間的木柴,如此才能生火燒飯。單單靠火種,是絕對煮不了飯的。承平時期民間消費與投資都進行的很順利,政府莫名其妙亂點火,實在沒什麼道理。第二,如果點燃火種沒有大的實質效果卻有「煙火效果」,那麼政治人物還是有可能胡亂開支票,花錢討好選民。其後果,就是政府債務增加,平白使我們子孫輩還債的負擔加重。讀者只要看看台灣從南到北的蚊子館,就知道前述擔憂不是沒有道理。整體而言,在動員戡亂時期,我同意作者觀點;在承平時期,我不相信政客花錢會節制,一定要給予某些限制。
我對讀者的建議是:此書中某些非常細瑣的特定國特定年的數據,不必太注意其細節,但一定要抓緊這本書的主論述與基調。這年頭許多經濟學博士都被狹窄切割的科學訓練所僵固,對很小很小的經濟專業懂很多,卻對絕大多數專業以外的經濟觀念懂很少。這本書的作者給我們做個範例:經濟學家當如是也!
推薦二
主權債務危機的安定力量(節錄)
邱正雄 永豐銀行董事長
本書是一本思路清晰、嚴謹的好書。Investopedia(投資人百科全書)網站稱:撙節是指政府減少支出及在金融部門做緊縮,至於這兩個撙節項目的前後關係,本書明白指出2008年以來歐美「打從一開始就是個銀行危機,後來才轉變為主權債務危機。主權債務市場上的確有狀況,尤其在歐洲這是毫無疑問的。可是(主權債務)危機只是結果而非成因」。這是非常正確的看法,但目前的問題是應如何解決此一主權債務危機問題。
本書正確指出,一種是德國人領導或稱奧地利學派的厲行撙節,鼓吹提升產品競爭力,「在這樣的世界中,景氣蕭條才是厲行節約的好時機」。另一種是美國人預設的凱因斯學派,是以貨幣、財政政策安定金融。
歐洲在2010-2012年的主權債務危機,既然是先有金融危機以後才引起的,那麼解決方法自然要先解除金融危機,則主權債務危機就可大半解除了。這篇推薦文要特別指出,2012年歐洲能大部分跳離主權債危機的過程實在是靠貨幣政策,以及支持貨幣政策倒帳風險的財政政策所致,故本人支持凱恩斯學派觀點。……
在台灣,為了銀行間的帳戶能順利即時清算,並使銀行帳戶隨時維持清算收支平衡,央行規定各銀行須有一筆錢放在央行「清算準備金」帳戶內,當作銀行準備金,使央行對各銀行在做即時系統清算時,能用來弭平個別銀行帳戶收支不平。在歐洲不像台灣要有現款存在央行,當歐洲央行與各國央行清算時,如發現各國央行之帳上發生金額不足時,就由歐洲央行給予各國央行Target 貸款(Target是此一電腦作業系統的名稱)。同理各國央行對其個該國銀行清算帳戶款不足時,也給予各商業銀行緊急的流動性貸款。……
如同本書作者指出,經濟大衰退時,貨幣政策及財政支出能重建金融信心,上述例子及本書很多例子均有支持實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歐洲主權危機中,國際貨幣基金(IMF)被要求提供協助時,均要求受援國家須先採撙節政策才能給予援助(19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IMF應韓國要求提供協助時也提出同樣要求),背後原因是IMF資源有限,故不能承受受援國家發生重大倒帳風險,而歐洲央行德拉吉的OMT(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政策及Target清算貸款機制都有須承受被倒帳的風險,而歐洲銀行及工商民眾購買主權債、股票,怕的就是被倒帳及發生損失。但因有歐洲央行承受此一主權債的倒帳風險,銀行、投資人願持有主權債,故OMT等貨幣擴張政策(此一政策承受信用倒閉風險,即是有財政政策的支持)自然生效。
台灣情況也相同。2008年9-10月全球金融風暴中,劉兆玄內閣所採在危機未擴大前就發布「三挺政策」,其中存款全額保險政策及對正常經營工商的貸款予以展期(也可穩定勞工就業),政府國安基金進場買股票,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提高保證比率,均隱含政府會承擔損失風險的宣示,故能安定金融信心,反而經濟不會發生倒帳、蕭條。另負責台灣有關銀行間支付清算系統的財金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其政府股權在2014年也由財政部轉為中央銀行所有,可增加支付清算系統安全性的監督。
最後針對美國要解決2013年財政懸崖的辦法中,本書指出「要透過稅收而不是靠撙節」,深具前瞻眼光,就此而言,歐元區有須成立歐元區財政部總會來協調有關各國財政稅收及財政支援分配等事宜,各國財政紀律值得重視。
推薦三
千錯萬錯都是「銀行」的錯(節錄)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2007年美國的次貸風暴引發2008年中開始的全球金融大海嘯,一時之間全球經濟淒風苦雨,「債務」問題浮上枱面,而歐豬五國(PIIGS)的歐債危機隨即接手打擊岌岌可危的全球經濟,「大債時代」也宣布啟幕,如何因應成為焦點。2012年初掀起一場「厲行撙節或追求經濟成長」的熱烈論戰,兩派陣營壁壘分明,都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支持。
撙節 V.S 成長旗鼓相當
以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曼為首的陣營,力倡解決歐債得透過成長與刺激經濟措施,成員包括另位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迪格里茲(J.Stiglitz),以及美國前財長桑默斯等,而2012年法國新總統歐蘭德本身就是克魯曼的忠實讀者。
另一派以德國總理梅克爾為首,強調更嚴格的財政紀律才能防止嚴重負債國家引爆的金融危機擴散,且改革整頓財政秩序後,才能吸引投資人與恢復競爭力。曾提倡「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名噪一時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Jeffrey Sachs),以及另位2006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的菲爾普斯(Edmund Phelps),皆屬此陣營。……
弔詭的歷史解讀
當代經濟學始於亞當斯密,主張市場機能無形手能將經濟體系調至最適,政府不應干預。但「市場失靈」理論和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讓一切都變了,「供給過剩」的事實讓賽伊法則失效,凱因斯的「政府創造有效需求」抬頭,於是「需求創造供給」成主流,政府堂而皇之站上經濟舞台當主角,鼓勵消費、政府支出增加創造需求是拚經濟、救經濟的基調,而海耶克被凱因斯打趴在地,奧國學派從當代經濟學教科書消失是眾所周知之事,直到最近「印鈔救市」和QE(量化寬鬆)政策效果不彰,甚至被以「酗酒」、「毒癮」形容,海耶克的主張才又從冷凍庫中被搬出來,奧國學派也才重見天日,撙節、節約的聲音也傳開來。或許此種趨勢促使這本書的出現,想壓抑此種發展,並重新歌頌凱因斯理論,克魯曼已被認為是「凱因斯還魂」,沒想到本書作者還更像是「凱因斯再世」。
「講清楚、說明白」無疑是最佳策略,這本否定撙節思想的書由理論和實證兩路提出嚴厲批判,贊同撙節者特別要好好讀一讀,或許會發現盲點、癥結何在,或者會發現其實差異並不大,尤其在「千錯萬錯都是銀行的錯」應是有共識,差別所在就是「政府該不該出手救」。這本書作者認為當今政府債務是銀行債務轉來的,因而不能怪政府,也不應該由而縮減政府支出,似乎透露出認同政府應「放任銀行倒」,而之後再思索因應之道,如此,與奧國學派的主張好似也沒差別呢!關於銀行的角色、金融產業的看法,作者與撙節派也似乎一致。
當然,兩者間有一個重要差別,就是對政府扮演角色的看法,奧國學派主張市場機能,凱因斯學派則認為政府應嚴格監控金融機構,尤其在金融海嘯發生後,雖然兩者都認為是銀行搞砸了,但奧國學派說是市場被弄垮了,或者是市場不玩了,因為貪婪、欺騙、不誠信,市場交易就停止了。但凱因斯學派卻指責自由市場失靈,從而要政府干預,訂定更嚴格的規則並作嚴密監督。就這一點差別,可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由而推導出的政策也就南轅北轍,自1930年代以來就吵嚷不休,莫衷一是。……
俗話說:「真理愈辨愈明」,這本書提供思辨的好料,是具有啟發力的書,也就是一本值得讀的書。無論是撙節的贊同和反對者,都應該好好仔細讀一讀並且要深入思考,尤其政策擬定者更不能錯過。
自序
撙節開支,一段個人歷史(節錄)
這本書有個不太尋常的開始。2010年7月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麥克布萊德(David McBride)寫電郵問我要不要寫本書談談經濟政策轉向撙節的狀況。當時我一直想寫本書討論「自由主義世界的終結」,不過也一直沒什麼進展。剛好大衛這個提議似乎就是個現成的替代機會。畢竟像這樣一本書總要有人來寫,而且正如銀行家所說的「攸關切身利益」,我個人就有很好的理由來撰寫這樣一本書囉,理由容我稍後詳明,所以我也就答應了。之後不久,布朗大學華生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柯克曼(Geoffrey Kirkman)問我(我本人也是該中心研究員)有沒有什麼構想可以拍支短片,我就說答應要寫的這本新書剛好有些東西可以拍。
當時二十個工業國家集團(G20)在2010年6月開會結束,於加拿大多倫多發表最後公報,而我那兩個發表機會就在之後不久到來。2009年以來,各國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回應帶來凱因斯經濟學的再次抬頭,但這次的G20會議卻顯示各國在經濟上又回復到過去的看法,而且更強調撙節開支。G20公報呼籲各國別再浮濫花錢,應該追求「有利於經濟成長的財政強化」;說穿了就是要大家「撙節」開支。記得那時候我心想:「這簡直就像是獨角獸馱著魔法鹽一樣,都是鬼扯!」因此剛好有人找我拍支短片時,這個「撙節開支促進成長」的題目正好派上用場。各位可以在網址看看這支短片。
學者的工作,有一部分是要提供一些思考與想法,還有教書。另外,也許更重要的是要扮演「吐槽政策」的角色。對於相關利益團體所提出,用以解決公眾問題的想法和計畫,我們要做的就是詳加檢視,看看它們能否通過驗證或測試。
想靠撙節開支來促進成長的作法就不能通過測試,而且在金融危機才剛過就採取撙節政策更不是正確的回應方式。那些主張我們應該厲行撙節的種種說法,也都無法通過測試。至於那些說法何以經不起考驗,各位在這本書裡就能讀到完整的論證。而前面說的那支短片,即是這些論證的精簡版。不過在拍攝短片時,製作人波斯納(Joe Posner)一定要我把我想說的話濃縮成五分半鐘。等到我拍完短片之後又回來寫這本書,我就想,那麼這本書還有什麼要說的呢。
不過這些論證和學術原理還是需要詳盡闡釋,到時各位就會知道,那些主張我們必須撙節開支的原因(因為以前實在花太多錢了等等)以及討論撙節政策會帶來什麼好處的理由(裁減支出會促進成長)其實都是胡說八道、而且非常危險。但這些現在反而變成主流想法。或許在我這本書出版時已經退燒了,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必定已經造成嚴重損失。
之所以會帶來嚴重損失的原因,我們會看到,一部分是因為意識形態。但這些主張之所以如此強而有力,有些原因則是在於實質層面。我們看到這次的銀行危機在美國是「大到不能倒」,到了歐洲卻變成「大到救不了」,也因此才引領我們走上撙節之路。2008年我們開始援救那些銀行,結果一路救到現在還是沒完沒了,此一狀況尤以歐洲為慘。這本書正好可以讓我從意識形態和實質層面上,來探討這些糟糕想法何以仍然占據主流思潮的地位。不過拍完短片之後再回來撰寫這本書時,我想到一些更為個人的理由,領悟到自己更應該寫書來討論撙節政策的不公平。
1967年,我在蘇格蘭的丹地(Dundee)出生,家父是個屠夫兼出租電視(沒錯,那個年代電視很貴,大家只能租著看)。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過世了,因此都是祖母照顧我。我在(相對)貧窮中長大,有時候還真的是穿著鞋底有洞的鞋子去上學。所以甭說是撙節,我的成長過程簡直就是拮据。家庭收入就靠政府支票,也就是國家發給的退休金,偶而再加上我那個體力勞動的爸爸給予的資助。我是社會福利養大的孩子,而且也以此為榮。
如今我在美國常春藤盟校擔任大學教授。從發生的機率上來說,我本身就是「同代社會流動」的極端例子,這你在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現。然而當初讓我可以成為今日之我的原因,如今卻被指為危機的根源:國家,更具體地說,就是所謂臃腫膨脹、脫繮失控的君父式福利國家。但這種指責是禁不起檢驗的。儘管跟歐洲其他富裕國家相比,英國不是那麼光鮮亮麗,但它的福利措施讓我從來就沒挨餓過。我奶奶的退休金再加上學校的免費膳食使我不至於沒飯吃,而社會住宅讓我得以遮風避雨。求學過程中的那些免費學校,事實上就扮演著社會流動的階梯,讓我們這些在生命樂透中偶獲才華的人得以拾級而上。
因此,在這個撙節當道,且被視為唯一出路的時代,我內心深感不平的是,對現今世代而言,「工人拯救銀行家」固然毫無公平可言,而且像我這種出身背景的孩子的未來也要一併被犧牲掉。諸如英、美社會在1950至80年代中視之為理所當然,像我這樣背景的孩子們得以力爭上游的社會流動,實際上已漸漸陷於停頓。在許多發達國家裡,年輕族群的失業率都達到前所未見的新高紀錄,而撙節政策只讓會這些問題變得更糟。以刺激成長、創造機會為由來削減福利支出,只是令人想吐的謊言連篇。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各位牢記這一點,確保未來不會只是少數既得利益者和特權階級的未來。坦白地說,這個世界應該多多利用福利政策培養小孩成為大學教授,其他那些人才會老實一點。
台灣版序
亞洲經濟體的高度成長,台灣正是其代表,從地理上及概念上來說,都跟深陷緊縮魅惑、嚴厲裁減預算的歐洲大不相同。台灣的財政部長張盛和在2013年1月曾明白表示,應當籌資推動公共投資為先,預算平衡與否尚屬其次,像這樣的發言在歐洲地區可沒有哪一國的財長曾經說過。不過台灣在2014年雖然提高國債上限,公共支出還是仍微幅減少。現在的台灣並未實施緊縮,但這並不表示未來就沒有這個可能。
厲行緊縮政策,裁減政府支出以降低國債,藉此來提升競爭力、改善投資預期,這些想法都很吸引人。聽起來的確很不錯啊。但是這種想法實在是危險得不得了,如果有很多國家同時這麼做,大家的債務只會增加而收入反而減少,投資氣氛也益形低落,如今的歐元區不正是如此。我這本書就是要說明這個危險理念何以陰魂不散,並且向台灣和世界各國提出警訊,市場和政府本該共存共榮,不必是對立互斥。對於這一點,台灣也早就知道得很清楚了。那個現今看似盛行一時的緊縮理念,其實是歷史悠久卻半點好處也沒有的經濟廢話,對此得之不易的認識,希望台灣人不要忘記。
布萊思 於南波士頓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