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八月剛落幕的倫敦奧運,讓我想到以奧運與台灣體壇為主題的,這四年一次的運動界最大盛事,除了電視影像傳播外,文字的報導也是民眾接收訊息的重要來源,而在運動賽事本身之外,每屆奧運總會產生話題人物或是各式話題,讓我想到以前翻閱日治時期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上頗多運動賽事的報導。除了台灣的報紙,日本方面則是朝日新聞社編的各年的《運動年鑑》,年鑑內詳細的各項賽事敘述,還有《讀賣新聞》,二戰前的報紙,對球賽過程描述非常詳細,還有賽前分析報導,不論是棒球或是田徑賽,分析也都十分深入,成了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
筆者也參考使用了多位學者專家與體育記者的研究成果,包含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林玫君教授、徐元民教授,台北藝術大學雷寅雄教授、專攻體育史的林丁國博士、金湘斌博士;專攻棒球史的謝仕淵博士;鑽研橄欖球史的鄭健源與陳良乾教授。前《民生報》記者蘇嘉祥與高正源記者都曾深入研究台灣體育發展,都給予本書的寫作極大的幫助。此外,筆者也利用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的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的資料庫,還有日本奧委會、國際奧委會、台灣棒球維基館、讀賣巨人隊等網頁。
本書的結構安排上,第一部份選擇了棒球與奧運為兩個主軸探討台灣日治時期的體育發展。第一章「日治時期台灣棒球的發展」,從台灣棒球運動的起源,社會成人棒球與學生棒球如何在台灣逐漸受到歡迎,也由棒球運動的興盛讓體壇或是殖民政府考慮興建棒球場的問題,還有原住民族棒球發展史上的「能高團」,都是日治時期台灣棒球的重要面向。當然日治時期台灣體育發展的歷史背景,必然涉及日本體育發展的過程,同時也與世界體壇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在敘述台灣發展之前必須對世界與日本的體育發展做個說明。
第二章「天下的嘉農-台灣首次打進甲子園大賽決賽的事蹟」,除了五次甲子園大賽的過程,還有改造嘉農的靈魂人物-近藤兵太郎教練,與代表性投手-吳明捷與藍德明。第三章「日治時期台灣與奧運」,主要陳述台灣日治時期體壇對奧運這項新興的運動賽事如何漸漸為台灣所熟悉,除了實際的舉行奧運預選賽,讓台灣的選手也能有機會透過比賽參與奧運盛會,報紙對於奧運的報導也是重要的資訊管道。日本曾取得1940年東京奧運主辦權,最後因戰爭因素取消,但是1936年宣佈日本為奧運主辦國時,殖民政府與觀光業者曾經期待奧運會會讓歐美觀光客「順道」來台灣旅行,也提出了相關計畫,但最後奧運取消了,這些計畫或是期望也隨之落空了。最後是筆者認為戰前台灣最傑出的女子田徑選手-林月雲,她也為了參加奧運努力再努力,多次在日本各項賽事奪得第一,但最重要的奧運選拔賽總是無法發揮應有的水準,因此無法成為奧運選手,雖然她無法參加奧運,但筆者還是想寫寫這位令人惋惜的女性運動員。
第二部份是也同樣分為三章,都是日治時期各運動領域最頂尖傑出的台灣運動員,包括第一位加入日本職棒的台灣選手吳昌征(本名吳波),第一位參加奧運的田徑選手張星賢,與橄欖球之父-陳清忠,在戰前活躍的天才選手柯子彰,看他們在戰前如何接觸體育活動,他們身處的競賽環境與在台灣與日本體壇出色的表現。
最後,感謝台灣書房的邀約,讓一個看球賽超過三十年的體育迷,有機會能夠翻閱過往的台灣體育史料完成此書。書中任何錯誤也請讀者不吝指教,補足筆者不足之處。
201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