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走出太極拳習練的誤區/薛聖東
太極功源自於中國道家的修真養生,是道家修真者以太極之理指導自身性命雙修而採取動靜結合形式修練的系統功法,它是由道家修真者在修練丹功的過程自發產生的。它分為靜功與動功兩大方面:太極靜功,乃靜中求動的功夫,又按照形態分為站、坐、臥三種方式;太極動功,動中寓靜、動中求靜的行動功夫,因為道家修真之士,為護道護體之用,而把防身殺敵之格鬥拳技之術引入太極行功之中,原無固定之法,幾千年逐漸演變,形成了以攻防涵義招勢為內容的為了配合傳習而編制的傳統太極拳架子,太極拳架子就是太極行功,道家修真先賢為授功之方便而設方法、取形勢,使太極功流傳於後世。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太極拳功傳人楊露禪宗師與兒子楊班侯、楊健侯進京討生活,以傳授太極拳功為職業,經過多年的傳授和努力,太極拳架子的傳播面越來越大。然而,由於太極拳功的修練乃道家修真中非常隱秘的方法之一,為隱學大法,傳授極嚴,即便拜師從學而登堂入室者不得其傳授也是極為平常。世人急功近利、粗陋淺薄,不知就裡地以為楊家父子打拳賣藝糊口養家而被迫傳到外面來的太極拳架子就是太極拳功的根本,便蜂擁推崇,如瞎子摸象一般各執己說,以為一己所學為真,有說架子大為好者;有持大中小架子為全面者;有快練者,有慢練者;有剛練發勁者,有柔練運化者;有高架練者,有低架練者;千奇百怪,標新立異,不一而足。
一時間,有呼楊家為宗師、呼吳家為祖師、稱自己為正宗、視別人為錯誤者,在中國封建社會揚名立萬、光宗耀祖、分門立派的江湖惡習思想的影響和支配下,原本是中國道家修真的太極功從此被冠上了姓氏,於是有了所謂楊氏太極拳、吳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孫氏太極拳、李氏太極拳等,河南陳家溝子為當年楊露禪從學太極拳家陳長興之地,當然,不容忽視,所以,稱呼陳家溝子的人們練的拳叫太極拳陳氏架子也就在情理之中,就這樣,原本與家族姓氏無關的道家修真太極功夫在中國的近代,和當時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命運一樣,道家太極功夫也遭到了分割瓜分和閹割。我們把已經泛化於俗世的大眾眼中的非傳統的所謂社會太極拳套路姑妄稱之為太極拳社會架、世俗架、群眾架。我之所以要加上姑妄稱之,是因為就傳統太極功而言,這些所謂的社會架、世俗架、群眾架,根本就與傳統的道家太極拳功一點不沾邊,在太極之前冠以姓氏,實在是對中國道家文化的玷污,讓後學者迷惑糊塗,混亂複雜而不解。所以,這裡說道走出太極拳健身養生的誤區,是說我們首先要跳出世俗的窠臼,不帶框子,不受姓氏門戶形式的束縛,把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拳功搞明白之後再去習練,才能獲得如期的健身養生的效果,因為已經泛化於俗世的大眾眼中的非傳統的所謂社會太極拳套路等等,其根本弊端層出不窮,已經失去了所謂太極拳運動的意義。
中國的京劇有「梅、尚、程、荀」四大著名的流派,儘管分了流派,「梅、尚、程、荀」四大著名流派的演員們唱出來的戲仍然是叫京劇,而不會被叫做崑劇、越劇,這與太極拳的概念是一個道理。京劇流派的形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長補短,相容並蓄,融合於一身,而不是簡單地繼承某一流派創始人或傳人的藝術衣缽。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系統的,符合觀眾欣賞要求的理論根據和藝術創造,並在頻繁的實踐中得到觀眾的理解和熟悉,而不是通過評選、大賽和某位專家的批准。三是建立起了以主演為中心的創作和表演團體,從編劇、演員、作曲、樂隊、服裝上,形成統一的藝術風格。所以,「梅、尚、程、荀」四大著名的流派可以對外稱為:「京劇梅派、京劇尚派、京劇程派、京劇荀派,」而不會稱為「梅派京劇,尚派京劇、程派京劇、荀派京劇。」因為,道理很簡單,於理不通,是本末顛倒,根本錯誤。太極拳功的遭遇與許多傳統的文化經典和文化遺產的遭遇一樣,社會在發展,道家思想講究與道偕行,與時俱進,所以,這種濫觴的現象與道家博大包容的理念倒也並不衝突,我們只有以對待觀的方式來理解這一切。
本人近四十年來,癡心於武,癡迷於道,孜孜不斷地以自身刻苦的用工和體悟,以求真務實,廣博專精的態度,總結和印證太極拳功與養生的諸多益處與練功的諸多偏差,經歷了無數痛苦心酸和挫折困難,同時也收穫了無數營養甜蜜和處世益處。求學不易,學而有得更不易,學問之道,乃人類之共有,學問之得,非一己之私有,全賴因緣、機緣、福報、慧根之巧合,全賴上天所賜、祖師點化,丹霞子一介學子武癡,願將諸般所學所得付之於書,伏祈大德高隱不吝指教,期盼諸同學同參見此書而有所發明矣!一己心得,難免管中窺豹而失於偏頗,真言快語付之災梨禍棗,然能以饗有緣之學者,丹霞子願足矣!
日積一紙,積紙成卷,書成之日,感慨頗多。古人云:無師不成大道,為師者必有所傳而有所教,方可成師道傳授之美事;藍中出青而勝於藍者自然為妙事,然色出於藍而得藍之本色者,亦足以快慰師心,所謂為學者必有所得而有所成,師者之名方得以存焉,教學兩長,是為後繼有人。此書結集之際,惟此於卷首序中,丹霞子和南如儀,深深地緬懷先師董盛書先生;深深地感謝趙增福恩師口傳身授太極拳趙堡大架功理功法;深深地感謝楊思澍恩師多年來所給與的解粘去縛,抽釘拔楔的點撥與開示,以及在傳統中醫經典理論方面所給予的精心指導與釋疑解難。序至此,忽想起古時靈雲禪師的一個偈子: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到如今更不疑。
誦詠間,心有所感,權且作詩一首附後:
從來大道世罕聞,披褐懷玉遇知音。
千家趨利紛鬻技,觀聞一笑見明心。
丹霞子薛聖東書
錄於連濱梅鶴樓之悟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