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馬里奧‧普佐 (Mario Puzo , 1920 –1999)
一九二○年十月十五日,馬里奧‧普佐出生於紐約市的地獄廚房區,全名Mario Gianluigi Puzo。他的父母是來自義大利南部的移民,兩人都是貧窮的文盲。地獄廚房區當時則是紐約曼哈頓島上一個著名的貧民窟,以雜亂落後的居住品質、嚴重的族群衝突與高犯罪率而聞名。在這樣的環境下,普佐對意裔移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地下秩序有些切身的觀察,日後他的許多作品也著墨於此。不過普佐本人則說自己從未與真正的幫派分子來往,在寫《教父》時所有關於黑幫的認知都是靠收集資料而來,他只聽聞過一些最末端的組織犯罪活動,一些幫派份子的傳說以及黑道專用的「黑話」。
普佐的父親安東尼奧‧普佐(Antonio Puzo)是位鐵道養護工,在普佐十二歲時拋下全家人離家出走,於是他的母親瑪莉亞(Maria Le Conti Puzo)移居布朗克斯區,堅強地獨力撫養七個小孩。普佐非常敬愛自己的母親,他一九六五年的小說《幸運的朝聖者》(The Fortunate Pilgrim)中,女主角露西亞‧珊妲(Lucia Santa)的雛形便來自其母,而這部作品也是日後《教父》的原點。
普佐的母親希望他進入鐵路公司上班,他卻喜歡將時間花在泡圖書館,沉浸於文學。二戰時普佐投入美國空軍,不過由於視力不佳並未加參與作戰,而是被派往德國負責公關職務。退役後透過美國政府對退役軍人的補助,普佐在社會研究新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聽課,並且與在德國結識的妻子愛蕾卡(Erika Lina Broske)結婚,兩人育有三子二女。當時普佐喜歡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並開始寫作短篇小說,同時他也為出版社寫五十美元一篇的書評,成為文字工作者。直到一九六九年的《教父》令他一夕成名之前,普佐一邊創作一邊先後在政府機關當文員,以及在出版社從事撰稿人、編輯等工作。
歷時三年的創作,一九六九年《教父》出版,這本小說不僅是描述黑手黨教父維多•柯里昂與其家族的成長和鬥爭的歷史,同時也是一部美國社會的移民史詩,此書讓普佐一舉成名,停留在暢銷排行榜上持續六十七週,出版後經過四十年,仍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作品之一。
《教父》雖然大紅,普佐卻一直未替柯里昂家族寫下小說續作,直到一九八四年出版的《西西里人》,才成為唯一出自普佐的真正續作。它的內容是回到麥可.柯里昂在槍殺蘇洛索及警長麥克勞斯基後逃亡至西西里的經歷,並講述被稱為「西西里島的羅賓漢」的真實黑手黨徒朱里安諾(Salvatore Giuliano)的傳奇。
一九七八年妻子艾蕾卡過世後,普佐便一直與照顧愛蕾卡的護士卡蘿‧吉諾(Carol Gino)為伴,但並未再婚。持續創作不輟的普佐晚年飽受糖尿病和心臟病之苦,一九九九年七月二日因心臟衰竭在紐約家中去世。《教父》不僅影響後來全世界的黑幫片,也早已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普佐過世後,仍有出版社找來其他作家繼續創作,試圖完成普佐所打造的柯里昂家族版圖……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 年生,知名專職譯者。譯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耶路撒冷三千年》(Jerusalem: The Biography)、《世界史》(A World History)、《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 Apps》(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與《如何改變世界》(How to Change the World)、《教父》(The Godfather)等書。
裝幀設計者簡介
王志弘(Wang, Zhi-Hong)
台灣平面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1975年生於台北,1995年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畢業。2000年成立個人工作室,承接包含出版、藝術、建築、電影、音樂等領域各式平面設計專案。2008與2012年,先後與出版社合作設立Insight、Source書系,以設計、藝術為主題,引介如荒木經惟、佐藤卓、橫尾忠則、中平卓馬與川久保玲等相關之作品。作品六度獲台北國際書展金蝶獎之金獎、香港HKDA葛西薰評審獎與銀獎、韓國坡州出版美術賞,東京TDC入選。著有《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