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轉心:決定一生幸運的四種關鍵思惟

轉心:決定一生幸運的四種關鍵思惟

The four ordinary foundations of buddhist practice

  • 定價:300
  • 優惠價:9528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27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當代藏傳佛教大師創古仁波切,對尋求幸福生活開出的四大解方
給眾生紛亂心靈的一帖心安良藥

  為什麼你覺得生命無法改變?
  為什麼你覺得生而為人卻不幸福?
  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教導你真正有效的改變之道。

  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的快樂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的往外追求, 而是要如理如法的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的審視自心。

  如何學習觀修轉化自己的心呢?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創古仁波切以生活中實際的範例為引,簡明易懂的教導轉心向法的四種關鍵思惟——珍貴人身、生死無常、因果業報、輪迴過患。

  ⊙第一種思惟:珍貴人身
  擁有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因為依靠這個人身,我們可以利益自己,也能成就廣大的利他事業。

  ⊙第二種思惟:生死無常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莫忘無常之義,才會懂得珍惜每一個時刻。

  ⊙第三種思惟:因果業報
  業力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元素,會主導現在及未來的生命,選擇取(一切善)捨(一切惡)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第四種思惟:輪迴過患
  輪迴六道本具各種痛苦,僅記輪迴之無常,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轉心四思惟」,不僅是開啟快樂的源頭,也是佛教三乘共修的四種基礎法門,精進修持其精義和法教,能使我們的心,徹底並持之以恆的改變,真正離開煩惱與痛苦,超脫生死,一生幸運,愈來愈幸福。

  【創古文化】
  FACEBOOK:創古文化 Thrangu Dharmakara
  微信平台公眾號:Rain-of-Dharma
  網站:www.thrangudharmakara.org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教導所有的人如何去追求真正幸福快樂的書

  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痛苦,絕對不能只著眼於短期的快樂,也不能只祈求稍微改善,我們必須依止佛法而尋求長期的無苦之樂。佛法現在就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快樂,也能幫助我們生生世世找到更多的快樂,直到我們再也不需遭受任何痛苦為止。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避免痛苦,那就不要再四下去尋找偏方,而要在佛法之中去尋求,因為佛法必定能帶領你超越痛苦。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給予我們「轉心四思惟」的法教。

  ⊙這是一本修持佛法的共同基礎入門書
  修持佛法就是要修心,也就是要改變我們的心,使心轉向佛法。到底我們要如何才能使心離棄輪迴呢?答案是:學習並觀修「轉心四思惟」——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亦稱為「四共加行」。

  「四共加行」的修持方法之所以稱為「基礎」或「預備」的前行法門,是因為必須先完成轉心的四種思惟,才能開始修持正行的法門,唯有徹底認同轉心的四種思惟,我們才能對佛陀的法教生起清淨和絕對的信心,「四共加行」確實是修行的基礎。

  ⊙這是一本能讓你一生幸運的關鍵之書
  創古仁波切認為一生幸運的關鍵,唯有透過「轉心四思惟」的方便法,清楚認知能得到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才能讓我們想要精進的修持佛法,最後得到好的成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第9世堪千創古仁波切(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創古仁波切為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總經教師,曾任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四大法子的導師,是噶舉傳承當代禪師暨學者。1968年榮獲格西學位,學養、修證、講學、著述,無不圓滿,也是藏傳佛教寧瑪、噶舉、格魯及薩迦四大教派一致推崇的大師。

  仁波切致力弘法利生的佛行事業,建寺興學,講學傳法,不遺餘力。一生遵循上師的教導,依教奉行,他說:「我的這些頭銜就是代表自己的責任,要利益眾生、弘揚佛法。」逾八十歲的仁波切,如今依然不辭辛勞,每年巡迴世界各地,弘法利眾。

  著有《快樂轉心法》、《成佛的藍圖》、《直指法身》、《惹瓊巴傳》、《帝洛巴傳》、《止觀禪修》、《尋找來世的居所》、《一生所衷》、《密勒日巴的老師說》、《不動佛》、《幸運到老》、《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三摩地王經實修講記》、《正念減壓,有壓力,不煩惱》、《穿越生死,心的旅程》、《修心》、《鮮活的覺性》等書。

審訂者簡介

堪布羅卓丹傑


  曾於佛光山叢林學院研習漢傳佛教,1997年19歲時開始追隨第17世大寶法王總經教師──堪千創古仁波切,2003年獲創古仁波切授與「堪布」學位,2016年臺灣大學EMBA畢業。現長期擔任第17世大寶法王、創古仁波切等傳承上師之中文翻譯,並從事佛法教學和藏中筆譯等工作。

  譯有《四加行,請享用》、《愛的六字真言》、《第一護法:瑪哈嘎拉》、《練習坐,找到心》、《密勒日巴的老師說》、《不動佛》、《慢慢走,快快道》、《藥師佛儀軌:琉璃水流》、《打開月光童子的佛法寶盒》、《修心》等書。

譯者簡介

帕滇卓瑪


  .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博士。

  .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兼任講師暨協同研究計畫主持人。

  .任職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系及東亞研究中心近十年,從事應用人類學之教學、比較醫療系統與飲食文化之研究、跨文化管理研究計畫之發展與管理。

  .1994年正式皈依三寶後,潛心修學佛法,為多位仁波切口譯灌頂及開示,並從事英文佛教著作之中譯工作。
 
 

目錄

再版序/一生的幸運創古仁波切
前言/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克拉克.強森博士


⊙第一種思惟|你很幸運能得到暇滿人生
珍貴人身
.轉心向法
.認識六道輪迴
.修持佛法的八種逆緣—八無暇
.修持佛法的八種逆境
.修持佛法的八種心的障礙
.修持佛法的十種圓滿
.人身是宿世的善業

⊙第二種思惟|莫忘無常之義
死亡無常
.無常是痛苦的預防針
.觀修無常的五種方法
.每一刻,都是珍貴的時刻

⊙第三種思惟|取(一切善)、捨(一切惡)
因果業報
.業,是生命的選擇
.身的三種不善
.語的四種不善
.的三種不善
.動機,是一切善行的開始

⊙第四種思惟|(僅記輪迴)之無常
輪迴過患
.因瞋恨而落入地獄的痛苦
.因貪吝而落入餓鬼的痛苦
.因愚癡而落入畜生的痛苦
.因傲慢而落入天人的痛苦
.因嫉妒而落入阿修羅的痛苦
.人道中生老病死的痛苦

結語/看清現實,才能超越痛苦
.前行是修持的基礎
.佛法是痛苦的解藥
附錄/辭彙表

 
 

再版序

一生的幸運


  一般來說,能得到暇滿人身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因為依靠這個人身,我們可以利益自己,也能成就廣大的利他事業。然而,這一切還需要依靠正法—未進入佛門的人需要先進入;已經進入佛門的人需要憶持正法,付諸實修。

  這不是迷信或人云亦云的說法,因為暇滿人身與自己的一生息息相關,並具有特殊的意義。唯有透過「轉心四思惟」的方便法,我們才能夠清楚認知這一點。一旦清楚明白,就會讓我們想要精進的修持佛法,最後得到好的成果。

  因此,能出版一本開示「轉心四思惟」的書是非常重要的。此書得以再版,我衷心的感謝。希望此書能鼓勵更多人轉心向法,成就廣大的利益。

  願善妙增長!
 
創古仁波切
寫於南無布達靜處

前言

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


  西元前五世紀,地球上出現了哲學思想的大爆炸。在中國,老子及孔子創立了對中國影響極其深遠的社會及宗教系統;在希臘,西方哲學也開始發展;在中東,以色列人有系統的將他們的信仰整合為《聖約》;在印度,耆那教徒及佛教徒也在發展極為複雜的哲學及宗教系統。

  在這個時期,佛陀開始傳授一套不可思議的法教。他教導:「與其仰賴神或物質的追求,我們可以簡單的經由審察及修持自心而得到真正和永久的快樂。」佛陀在第一次的開示中闡明了這些觀念,當時他才三十五歲,說法地點在印度波羅奈城(Beneres)的一個鹿園,即佛教歷史上著名的「鹿野苑」。

  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到此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參訪,並沉思他所教授的四聖諦(亦作四聖義諦、四真諦或四諦)的意義。他的法教並不是以神或宇宙如何被創造出來的抽象理論作為起始,而是以所有人類的共同願望—快樂為開始。接下來,他解釋到:「我們大家所擁有的痛苦及不快樂,都和我們對事物的執著傾向有關。」我們或許想要得到財物、配偶、享樂、他人的尊敬、重要的地位或愉悅的時光,而這一切都只是基於我們所持有的「快樂」及「不快樂」的觀念而產生的欲望。當我們仔細去觀察四周的一切事物時,將會很驚訝的發現,擁有極大物質財富的人並不比幾乎什麼都沒有的人快樂。太平洋及非洲地區的一些原始部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一整個部落或許只擁有幾十件財物,但是他們卻充滿了喜悅和快樂。同樣的,擁有美麗的妻子及許多社會關係的人,並不比獨自在山洞裡修行的隱士快樂。放眼望去,那些不斷出入宴會或享受快樂時光的人,並不比生活型態較為平淡的人更感到滿足。佛陀說,達到真正及持久快樂的方法,並不是汲汲營營的往外尋求,而是要如理如法的依循正道,並藉由禪修不斷的審視自心。

  佛陀繼續傳法五十年,他數以千計的弟子不遺餘力的保存了這些法教。他們不僅將佛陀所說的一切謹記於心,並按照佛陀的建議精進修行,進而獲得完全及恆常的快樂—開悟的境界。這些法教後來記錄成經典,在回教入侵印度期間,若不是佛陀的許多法教於數世紀之前,已流傳至西藏並且被翻譯為藏文,佛教可能已經失傳了。西藏人保存了一百冊以上的佛經—佛陀法教的紀錄。這些佛經的長度比起老子、摩西、耶穌、穆罕默德及其他偉大宗教導師的教理長達數十倍。

  當西藏於第八世紀初成為一個佛教國家時,來自印度的大修行者及學者們正面臨一個考驗:如何將佛法傳授給西藏主要的族群—一群目不識丁的牧民及農夫。阿底峽尊者於第十一世紀時將修行的四種基礎法門「四共加行」由印度帶至西藏。這四種基礎法門和所謂的「轉心四思惟」完全一樣。偉大的禪師暨學者岡波巴自噶當派領受轉心四思惟的法教之後,加以詳盡的闡述以幫助數以千計的西藏弟子瞭解「為什麼必須開始修持佛法」。由於這四種思惟是修行的基本原因,因而稱為「修持佛法的四種共同基礎」,即「四共加行」。這四種基礎或加行法門是佛教所有傳承及教派都必須修持的法門,而「四不共加行」則是金剛乘佛教特別修持的法門。

  第一種基礎思惟是瞭解到生而為人,而不是其他動物是多麼重要,但是生而為人有伴隨人身而至的義務或責任。第二種思惟是要瞭解我們生命當中什麼是恆常和珍貴的事物,什麼是瞬間即逝的東西?要使生命更具意義,首先我們必須瞭解「無常」的觀念。第三種思惟是瞭解因果業報的定律,這極為重要,因為,如果我們不瞭解因果業報,我們就沒有任何行善、助人或禪修的理由,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第四種思惟是瞭解輪迴痛苦的本質,若我們不認為在輪迴中的生活及對世界觀點有什麼不好或不對,我們就無法步入法道並得到修持佛法的成果。

  我們非常幸運,這些法教能由岡波巴大師持續不斷的歷代傳承直至尊貴的第九世創古仁波切。仁波切在三歲時,即被認證為第八世創古仁波切的轉世;五歲時,他以住持的身分駐錫於歷代創古仁波切在西藏的祖寺—創古寺,並開始研習及記誦極為複雜的佛教典籍。此外,他也為了自身的開悟而實修佛法。創古仁波切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他一生致力於教導他人開悟的法門。為了利生,他的足跡遍布二十多個國家,為西方及遠東地區的弟子開示佛法的精義,並給予實修的指導。
 
克拉克.強森博士
(Clark Johnson, Ph.D.)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785303
  • 規格:平裝 / 120頁 / 17 x 22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柿子文化電子書年末暢銷展:電子書單書85折、雙書82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