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選擇在我離開的地方落腳。」吳念真導演以這一句揭開本書的推薦序,也撥開曾經是「臺灣黃金鄉」代名詞卻殞落後的瑞芳現況。當金礦難掘,改挖煤礦,當地人在無法測度的災厄下討生活;最終,連煤礦都停礦,屬於礦山人的驕傲與榮耀瞬間土崩瓦解,人們爭相往外逃,昔時的郁勃繁盛嘎然而止,失落、恐懼、不安、徬徨、放棄……,只剩下走不掉的人硬撐住淒清的頹圮。
20年前,頂著博物館與城鄉文化學者的身分,向來想到就做有點白目的施岑宜,按捺不住想離開世居的臺北市,遷往鄉鎮的瘋狂念頭,更為了可以時時刻刻看到海的莫名浪漫,反其道而行拉了極度務實與理性的先生陳澤民,衝動地於水湳洞買下一幢屋頂有洞、後院的小山裡清出永遠清理不完的垃圾,淺層的酒瓶滿滿似乎清不完,他們一度懷疑這座山是垃圾所堆砌而成,過去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群人生活在此,他們遭遇了什麼事?
著手整理這幢只有讓渡書的老屋,初來乍到的施岑宜夫妻就遭到當地工班師傅的下馬威,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統包工程的老大概以「三不」──做不到、不可能、沒人這樣回應……。終於搬進去,正作著「夜不閉戶」大夢的年輕夫妻沒幾天就被小偷登門洗禮,還留下一張字條……。從少年得志的黃金博物館館長到辭職後,頻頻抽到下下籤,氣得把整個籤筒倒出來看……。
從一對原想逍遙兩人世界,不打算生孩子的頂客族,施岑宜夫妻在這裡生了一雙兒女,迄今反覆叩問該如何進行孩子的教育;從自幼不是學霸到頂著博士學位;從好為人師的黃金博物館館長到蹲在自營民宿刷馬桶……;讀著《我的幸福在瑞芳學》,腦中浮現《山居歲月》、《托斯卡尼艷陽下》這兩本膾炙人口的著作-都市人遷往異地山居的文化震盪,與被當地人不斷調教的故事,本書幾乎就是前兩書的臺版體現!
《我的幸福在瑞芳學》,是一本關於天龍國人移居瑞芳的文字書寫;記錄了不斷追尋人生種種答案的施岑宜生活在瑞芳,甚至在瑞芳學習,在瑞芳遇到各種人事物的震撼教育,褪卻了驕傲的外衣,成了她自己、找到了屬於她自己的幸福與自由的紀錄。
這本書不僅只述說施岑宜以好事學田旅宿、息書房、新村芳書院、不一鼓、山長為你導讀等,做為發起甚至參與地方創生的動能,也是一本以不同視角追尋到底何謂宜人居住之地;當然,還可視作為炙手可熱的地方創生案例。如果您還在苦苦追尋人為什麼來到這世界的意義,甚至能夠在本書散文般的筆觸裡找到共鳴。
「在一個地方好好久久的活著,才有機會好好的認識及體驗與你相遇的人。」當施岑宜選擇落腳在吳念真離開的地方,20年後,她的體悟正是:「心之所在,即是故鄉。」
如果你還在找尋認同
如果你不斷想證明自己
如果你還無法跟自己相處
如果你無法拿捏跟人相處的分寸
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自我實現
如果你受困於都市生活
請搭上《我的幸福在瑞芳學》列車
名人真誠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吳念真 作家、導演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
林承毅 地域活化傳道士、林事務所執行長
陳澤民 建築師、景觀設計師,山夫
劉克襄 作家
名人推薦
吳念真(作家、導演)
我無法想像當我們因為現實環境的窘迫必須脫離甚至逃離的地方,多年之後竟然有人選擇落腳。
讀著她細膩地記錄著把異鄉變故鄉的歲月裡的種種心路歷程,好像隨時提醒著我什麼,我會想起同樣的時間裡我在做什麼? 那一陣子我回去過瑞芳嗎?為了什麼事回去的? 或者:啊?我怎麼不知道有這個「景點」?那個區域我應該很熟啊? 我是不是和作者見過面啊?她說的那個活動我好像有印象呢……。
這些連續的「提醒」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閱讀經驗……。
林承毅(地域活化傳道士,林事務所執行長,政治大學/清華大學兼任講師)
當年的細節,是如此的鉅細靡遺,當然敘事的細膩,還有平實中又無比生動的人物描述,每每激起了我滿滿的好奇心,好想認識書中的那一位素人阿姨,即使知道她應該就是每個村莊都會有那麼一兩位的角色,但當書中角色能如此自然的躍上紙來,也顯露了筆觸的寫實及溫暖,一篇又一篇堆疊起來,加總起來拼湊出了水楠洞一帶的生活樣貌,你很難不被這樣的內容吸引……。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讀著《我的幸福在瑞芳學》,翻起了我很多回憶。這本書裡,有許多作者的自省,也有許多作者與瑞芳這塊土地的連結,還有許多人情的描述,十分動人。我特別喜歡作者觀察了瑞芳人的特色後,從「瑞芳」這個地方的歷史演變,去看瑞芳人特有的性格:從極為熱鬧富有的礦業興盛城市,到如今沒落為所謂的「偏鄉」,這其中的起伏,使得瑞芳人帶著不安全感,特別在意工作與收入,總覺得能做就盡量做,畢竟不曉得未來會如何。
抱著過往的榮光與面對現今的沒落這樣的矛盾,從這些部分去理解瑞芳這個城鎮,有著更深的認識與更不一樣的感受。就像認識一個人一樣。
陳澤民(建築師、景觀設計師,山夫)
山居的生活不像在都會那般忙碌與光鮮,獨處的時間變多了,朋友少見了甚至也淡了,但二十年來我卻從來不曾覺得寂寞,過著半隱居的生活自得其樂。反觀岑宜總是積極參與著社區公共事務,從黃金博物館館長、到與社區朋友一起經營山城美館、認養了不一鼓到現在的新村芳書院。如果不是因為她,我也不會認識許多同時也居住在山城裡的人,但我仍舊沒有選擇跨出自己已經夠小的社交圈圈與他們深交。一直以來都在一旁默默的看著!隨時準備出動收拾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