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

Why Buddhism is True: Th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of Meditation and Enlightenment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 我一直在等待一位實際且多疑的作者,來寫出一本關於佛教的書,而且必須好讀又清楚。現在終於有了這本!閱讀這本書,能踏上同時享受科學與精神的旅程。──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  馬丁.賽里格曼

  ●這是一本好書。結合進化心理學、哲學,還有佛教傳統經典和個人靜坐經驗,絕對獨特!──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教授  喬納森.古德

  ●深具啟發、充滿知識,極有價值。我發現自己不僅邊看邊點頭同意作者所說,甚至還拍手叫好!──《紐約時報》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你是否希望擺脫感受與錯覺的勒索?
  你是否希望用更謹慎敏銳、更清晰快樂的方式體驗這個世界?

  兩千多年來,佛教一直在研究人類心智是如何建置、如何對環境做出反應。現在,借助科學的發展、心理學實驗研究的累積、天擇理論的成熟,我們終於得以透過科學精神深入探討「無我」與「空」這兩大佛教核心概念、哲學理論,以及備受推崇的靜坐力量。

  佛教認為,人類深陷其中的焦慮、憂鬱、憤怒與貪婪泥沼,都是看不清楚世界導致的結果,也是一種錯覺,更是遭到扭曲的現實。幸好,擁有千年歷史的靜坐及佛教哲學,能轉變我們的世界觀、獲得真正澄明的目光,進一步從痛苦中解脫,成為更好、更快樂的人。

  佛教哲學和現代科學雖有不同的探索取徑、不同的證據標準。但佛教開悟和西方啟蒙觀念之間,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本書也將為捍衛佛教靜坐開悟的基本有效性,提出新的論證!

  現在,只要打開這扇門,你就能在「幻相和奴役」「洞察和自由」之中,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各界推薦

  ● 李治華,華梵大學佛教學系教師
  ● 陳德中,臺灣正念工坊創辦人暨現任執行長

  ● 溫宗堃,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本書內容飽滿而富有深度。這書中所闡述的西方心理學、佛法思想,或作者個人關於靜坐的理解與體驗,都可以引人深思,值得細細品味。我相信讀過這本書的朋友,都會對佛法和靜坐有更多的理解,並能進而找到開始嘗試、重新拾取,或持續深化個人靜坐練習的動力。

  ● 彼得.辛格,普林斯頓大學哲學系教授
  沉浸在演化心理學中的人們怎麼看待佛教?對羅伯.賴特這樣一名有天賦的作家,答案就是這本令人驚奇、愉快又富有挑戰性的書,更不用說它還能改變你的生活。

  ● 保羅.布盧姆,《失控的同理心》作者、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在這本非凡的書中,作者為佛教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提供了強大辯證。他以清晰和機智,將個人軼事與進化理論和認知科學結合在一起,捍衛古老而激進的佛教世界觀。這是一個充滿改造作用的工作。

  ● 馬丁.賽里格曼,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
  我一直在等待一位實際且多疑的作者,來寫出一本關於佛教的書,而且必須好讀又清楚。現在終於有了這本!閱讀這本書,能踏上同時享受科學與精神的旅程。

  ● 雪倫.薩爾茲堡,《靜心靜坐的練習》作者、內觀禪修學會共同創始人
  從有經驗的冥想者到固執的懷疑論者,這本書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有用的。

  ● 喬納森.古德,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教授
  這是一本好書。結合進化心理學、哲學,還有佛教傳統經典和個人靜坐經驗,絕對獨特!

  ● 蘇珊.坎恩,《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透過充滿個性的幽默、智慧及適度的懷疑,完整闡述佛教的科學、力量與實踐。

媒體好評

  ● 《紐約時報》
  深具啟發、充滿知識,極有價值。我發現自己不僅邊看邊點頭同意作者所說,甚至還拍手叫好!

  ● 《出版人週刊》(星級書評)
  讀起來不僅有趣、深具遠見,更充滿知識。

  ● 柯克斯書評
  作者透過巧妙選擇的有趣故事與幽默,以及充滿挑戰性的哲學概念,完整說明了佛教思想的中心主旨。

讀者推薦

  「提供佛教背後的真相!」
  「清晰明瞭、資訊豐富、溫暖真誠!」
  「這本書讓我想知道更多!」
  「這本書提供讀者從更多世俗的角度來了解佛教,與其推崇的靜坐。」
  「作者利用親身經歷來為讀者解惑,但他並不混淆視聽,也不自詡已經開悟,而是用更謙虛的態度帶領大家了解更多!大力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賴特(Robert Wright)


  曾於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社會生物學,是演化心理學的先鋒。目前為科學、歷史、宗教記者、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新共和國》雜誌特約編輯、網路雜誌《頁岩》專欄作家。

  2002 年嘗試在網路上創立Meaningoflife.tv,訪問宗教學家凱倫.阿姆斯壯、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心理學家史迪芬.平克等知名學者。2005 年,與記者米奇.考斯共同創辦BloggingHeads.tv,首創雙畫面,讓兩位講者得以針對各種議題對談。

  出生於美國保守的浸信會家庭。曾寫過非常多與宗教相關的文章,自認為世俗人文主義者及不可知論者,對神存在與否不能肯定或認為不可知。2000 年早期,開始於普林斯頓大學、賓州大學教導「宗教與人性」「宗教的演化」。2014 年,他在Coursera 大規模開放線上課堂平台,教授六週的普林斯頓大學公開課程「佛學與現代心理學」,以科學精神檢驗佛教教義與其推崇的靜坐力量。獲得4.8 顆星好評。

  出版過多本著作:《神的演化》《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非零年代》。為《紐約時報》最佳年度十大作者,曾獲美國國家雜誌獎、入圍普立茲獎、提名美國國家圖書評論獎。

  目前與妻子麗莎、兩個女兒,與兩條狗福澤、米羅居於紐澤西。

審訂者簡介

嚴瑋泓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研究專長為佛教哲學。

譯者簡介

宋宜真


  臺大物理系、臺大哲學所畢業,比利時魯汶大學神學學士。從事出版業十餘年。譯有《聖經的故事》《酷天文》《世界冠軍紙飛機》,主編有《神的演化》《製造耶穌》《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背離親緣》等。目前為專職譯者:yijensung@gmail.com
 
 

目錄

導讀 用科學、常識的語言,表述佛法心智培育的智慧吧!/溫宗堃
給讀者的話 

CH01 選擇紅色藥丸
日常的幻想
愉悅為何消逝?
毫無幫助的「洞見」
關於正念的真理

CH02 關於靜坐的弔詭 
我的重大突破
疼痛,卻不傷人

CH03 感受何時會成為錯覺?
老調重彈
錯誤肯定
公開演說等令人害怕的事
幻想的層級:回顧

CH04禪悅、入定,以及靜坐的更重要理由 
正定和正念
真實生活中的正念
覺知的途徑
內觀禪修

CH05 所謂的「放下我執」
無我弘法的初始
無我是否真正意味著「沒有」我?
異端審查
拿掉牙痛的痛
以放手來承擔

CH06 CEO在任務中失蹤
兩種心智
自我欺騙在演化上的優勢
眾多心智

CH07心智模組的日常運作
嫉妒:心智的暴君
混亂的心智模組

CH08 思緒如何自行思考
「觀看自己思緒」是什麼樣子?
推動思緒的燃料
感受歸檔
 
CH09 「自我」控制 
感受何以能支配思緒?
理性和巧克力
你內在的法官真的在審判?
「自律」真的會是問題嗎?
新方法
注意力不足成癮
憎恨成癮

CH10 與無色相遇
噪音轉化為樂音
這是一路到底的故事

CH11空的好處
奇特和普通的本質
感受滲入知覺
我哥哥彷彿不存在
感受和故事
沒有故事的人
故事和大腦掃描

CH12 沒有雜草的世界
我們的「人之本質」機器
我們的本質保存機制
作對的本質
愛敵人
快活的佛法

CH13 萬物歸一
演化與自我的邊界
疏失引發的網絡爭議
空與一有何不同?
惱人的打鼾者
兩場說法和三毒

CH14 涅槃究竟是什麼?
無為會有多怪?
 
CH15 開悟能帶來啟發嗎?
開悟清單
我們特別嗎?
空的真理
感受在宇宙論背景下的意義
愛因斯坦,以及開悟
宇宙的觀點
生命簡史

CH16 靜坐,以及看不見的秩序
澄明從家裡開始
開悟的滑坡
以澄明拯救世界
說到拯救
「世俗」佛教是一種宗教嗎?
真理與美
 
附錄一:佛教真理列表 
附錄二:術語討論 
銘謝 
 
 

導讀

用科學、常識的語言,表述佛法心智培育的智慧吧!

溫宗堃


  做為一名佛學思想研究者與正念的教學者,讀此書後我最想說的是,讓我們一起向作者學習,用科學的、常識的語言來表述佛法心智培育的智慧吧!

  早期佛典曾將佛陀比喻為一位生命的大醫王。如同良醫清楚知道疾病的症狀、原因、預後情況以及治療方法,佛陀也洞然明白生命的苦難、苦的原因、苦的熄滅,和導向苦滅的方法。佛教徒相信,佛陀為人生苦難提供了精確的診斷並提出有效的應對。但何以能這麼說、如何說?為什麼佛法是真的?對許多人而言仍模糊不清。解答這個困惑,正是本書的宗旨。

  在佛典中,這位出生在印度人間的佛陀,被描述為擅於運用聽者能理解的語言,巧妙運用生活中可見材料,以類比、譬喻、故事講述祂所要表達的真理。在二十一世紀人們普遍以科學為信仰的時代,善巧運用科學常識來闡述佛法智慧,可以說是非常明智而有效的方式。本書作者便是嘗試從演化心理學等科學的角度,論述佛法傳統的「共同核心」對人生的診斷和藥方,根本上正確無誤。

  從科學,找到理解的新角度

  本書內容飽滿而富有深度,留待讀者自行發掘。我在此僅分享個人覺得被吸引的內容以及一點反思。 作者認為,從演化心理學來說,物競天擇所設計出的人類腦袋,是為了繁衍後代,而非認清事實真相,本是讓人們受苦,而非享樂。大腦的功能之一便是製造幻覺以迷惑、誤導,甚至奴役我們,例如:自以為自己是掌控者、CEO,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延續後代。如此用演化心理學來說明人類心智的局限與生命的困境,這是現代的「格義佛教」,卻也是非常有創意,而且頗具說服力的詮釋進路。

  作者運用演化心理學的「心智模組」來論述佛法「無我」的思想,也是非常新穎有趣的詮釋。這理論認為人的內心有許多模組(靜坐時看到內心不由自主冒出的思緒,就知道模組有千百種)。模組行為的啟動並非取決於某個CEO,而是取決於應付外在環境並有利物競天擇的運算法則,而這和感受密切相關。因此,改變其運用方式的重點,也在於我們如何面對、處理「感受」。

  親身實踐,體會徹底的改變

  如果作者只是在以心理學詮解佛法,而自己未曾實踐佛法的道路—「心智培育」,我對此書的興趣便會大減。讓人高興的是,作者自己也是內觀禪修的實踐者。書中提到作者自己本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原是屬難以進入靜坐世界的那一類人。但二○○三年第一次參加七日內觀禪修的經驗徹底改變他。

  他學會客觀地觀察身心的不舒服,疼痛不再如過往疼痛。他領悟到,既然疼痛的感受可以透過新的觀察方式而改變為不那麼疼痛,那疼痛感受本身便是一種錯覺。如此,人所感知的現實,是否可能也是某種錯覺。持續多年的內觀/正念練習,讓作者本身有很好的體驗—「這表示你的生活較不易受到誤導人的或不具效益的感受所支配。」「能讓你與美更相融」。

  作者對靜坐練習的了解並不膚淺,才能說出這樣的評論:「佛教的重點難道不在於面對痛苦更甚於逃避痛苦?並且藉由面對痛苦、不妥協地注視著痛苦,來摧毀痛苦嗎?」我也喜歡作者詼諧而認真的描述他自身靜坐練習的體悟。尤其最後一章,作者列出他持續在日常生活中每日練習的五個原因,這鼓勵讀者將靜坐練習納為生活常態的作息。

  作者在談及「開悟」的章節,也是令我頗為欣賞的部分。他提到「最完整、最傳統佛教意義上的開悟,並不僅止於本書主要陳述的形而上向度。開悟還有明確的道德向度。」開悟並不是讓人為所欲為、無視道德,而是違反物競天擇,成為一個消除物我限界,不再自私自利,更加符合道德的人。

  充分理解,激發持續改善的動力

  作者撰寫此書,除了想證成佛法為真,更重要的是他認為佛陀的心智訓練能克服或瓦解「部落主義」—因為宗教、種族、國族和意識型態,導致群體之間的爭辯以及公開衝突。如同許多倡導佛教禪修的西方人(像是將正念訓練帶入主流醫學界的正念減壓創始人,喬.卡巴金博士),作者雖然未談及佛法中看似形而上的「業」與「輪迴」的思想(這似是許多西方人難以吸收的佛教思想),但是,他們都相信,光憑佛教禪修和其所蘊含的哲學思想與倫理價值,便能逐步改變這個看似越來越分化對立的世界。

  以科學證成和詮解佛法,固然有好處,但「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未必就是不存在、不合理。例如,作者不相信的「業」與「輪迴」。站在佛法內部的立場而言,現代科學本身畢竟有著「唯物」的傾向。我們也須留意這傾向可能無法正確解釋佛法的論述,甚至違反佛法的根本理念。舉例而言,把心識作用解釋為純粹大腦活動的結果,就完全與佛法背道而馳。

  最後,我想向所有的朋友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書中所闡述的西方心理學、佛法思想,或作者個人關於靜坐的理解與體驗,都可以引人深思,值得細細品味。我相信讀過這本書的朋友,都會對佛法和靜坐有更多的理解,並能進而找到開始嘗試、重新拾取,或持續深化個人靜坐練習的動力。(本文作者為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助理教授、喬.卡巴金博士認證之正念減壓課程導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72631
  • 叢書系列:心理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4.8 x 20.8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選擇紅色藥丸
 
希望這問題不會過度誇大人類的處境:你看過《駭客任務》這部電影嗎?
 
事情從尼歐(基努.李維飾演)這個人開始,他發現自己一直活在夢中,而他過去所認為的人生,其實只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幻相。當他身處幻境時,真正的身體其實是躺在棺木大小的培養槽中,而他對這一切毫不知情。事實上,有成千上萬個培養槽,裡面躺著各自身處幻境的人類。這些人類由機器人母體主宰,各個吸吮著夢境而得到安撫。
 
尼歐面對了一個選擇:要繼續活在幻相中?還是在真實世界中覺醒?這一幕是電影中知名的「紅色藥丸」場景。反抗者進入尼歐的夢境與他接觸(嚴格來說,應該是反抗者的化身進入他的夢境)。反抗者的領袖墨菲斯(勞倫斯.費許朋飾演)對尼歐解釋了情況:「尼歐,你是奴隸,就跟其他人一樣。你們生來就受到奴役,被囚禁在無法品嘗、無法觀看、無法觸摸的心靈監獄裡。」這個監獄稱為「母體」,但是墨菲斯無法對尼歐解釋母體究竟是什麼,要讓他有整體的概念,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親自去看看」。他拿出一紅一藍兩顆藥丸。尼歐可以選擇藍色藥丸,回到原來的狀態中繼續做夢;也可以選擇紅色藥丸,那他就能撕破假象進入真實。
 
尼歐選擇了紅色藥丸。
 
這是個非常嚴峻的選擇:要活在幻相和奴役之中的人生?還是要活在洞察和自由之中的人生?不愧是好萊塢影片,把這項選擇呈現得十分戲劇化。然而,我們在真實世界中遇到人生的重大選擇時,場景總是平凡許多,絕對沒有電影中這麼事關重大。但在電影上映後,許多人卻從中看到自己人生的縮影。
 
這裡所說的「許多人」,可能就是你口中的西方佛教徒。他們住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其中大多數並非從小就是佛教徒,但在某個時候接受了佛教。或者說,至少他們接受了某個版本的佛教,斷淨某些超自然的元素,如對輪迴以及諸多神明的信仰等。然而,這些元素卻是亞洲佛教常見的。這些西方佛教徒所著重的宗教修行:沉浸在佛教的哲學中靜坐。這點,在亞洲佛教中比較常是僧人在遵行,而非一般信眾會在日常生活中實行的。(西方人對佛教的兩個最常見錯誤概念是:佛教無神,以及主要修行內容是靜坐。事實上,亞洲佛教徒大多相信神明,只是並非無所不能的創世之神,而一般信眾也不靜坐的。)

會員評鑑

4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1/05/09

以科學的角度來看佛學,適合對佛學有興趣,也喜歡心理學的人來閱讀!
閱讀前,不要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來預期能得到什麼結果,會更有益於單純的閱讀體驗。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20/04/23

該書充滿對生命苦難的洞察,啟發思想,提供人類離苦得樂的具體生命方向指引,而不僅在哲思上躊躇不前。每個人應該把擺一本在案頭上。
展開
user-img
Lv.1
1.5
|
2019/12/27
|
電子書

有朋友分享了《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我看了一下這本書的介紹與導讀,倒是有點感觸!
與其說這書講佛法,倒不如說它假借佛法講心理學。這書說對了一部分,但仍是人類的思想見識。例如:佛陀的確認為感官是錯覺,不要被感官所影響(心經:照見五蘊皆空),但最後的結論並不是引導到正向或道德(這都是心經所說的顛倒夢想),而是色空不二、清淨無染,不要因為感官而產生分別心(產生認知),因為如此就陷入相對的苦樂世界,因執著(不管是對好的或壞的執著)而不斷輪迴。
這本書的作者有學歷、有知識、有經驗、有名聲、有出版社宣傳、有眾人敲邊鼓,也因為如此,大家更容易被誤導------。以這本書來看,其實,佛法已經失傳了!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閱讀你的POWER金榜100!高寶X朧月X三日月 電子書展,全展8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格林全書系
  • 售票網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