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
  • 定價:710
  • 優惠價:963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0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世界佛學研究進入21世紀,觀點和方法轉趨多元,除傳統佛典文獻思想的分析考證,也逐漸參與當代學科的知識討論,「跨界」到各式哲學問題的對談交流。本書即以佛教觀點探討當前學界熱門的「心意識」主題,除佛學理論外,還關注英語學界「自然化」等哲學發展,亦援引古代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參照,著重於「對比」進路之探索,分別以「當代研究」、「古代回歸」、「擴大視域」、「聚焦佛學」、「展開對話」以及「分析論辯」之鋪陳架構,試著開展「跨文化」的多元交談。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林建德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佛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現任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佛教哲學、人間佛教思想、佛教心理學、佛道比較宗教,並教授宗教哲學、佛教倫理學等課程,長年關心跨文化佛學研究,並旁及印順思想研究等。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並於Philosophia、Contemporary Buddhism、Asian Philosophy、Sophi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中發表多篇論文。
 

目錄

自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
導論 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

第一章 佛學觀點下的意識研究:以「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為例
一、前言
二、「神經現象學」與「冥想科學」之取借佛學觀點
三、對意識研究的正面啟發
四、以佛學觀點回應意識問題之可能挑戰
五、綜合反思及展望
六、結語

第二章 初期佛教意識觀點的回歸:以《阿含經》為主
一、前言
二、「識」概念在初期佛典中三個主要脈絡
三、初期佛教「識」概念的論述:以水野弘元、印順法師及漢密爾頓為主
四、「識」之相關概念及待解問題
五、佛教「識」概念之特色:與現今意識研究作對比
六、結語

第三章 試論東方哲學對意識艱難問題之可能回應:價值向度的探索
一、前言
二、兩種意識概念及意識問題
三、意識與道德之相似特質
四、東方傳統下的意識觀點:以價值實踐為主
五、多元視域下的意識探究
六、結語

第四章 從意識經驗到道德良知:儒佛觀點的初步思考
一、前言
二、為什麼「痛」是必要的:儒家的觀點
三、為什麼「痛」是必要的:佛教的觀點
四、「我痛,故我在」:意識經驗賦予道德意義
五、結語

第五章 初探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及特色:余英時觀點的解讀
一、前言
二、「軸心突破」在中國
三、中國古代「心」之思想起源
四、中國古代「心」思想起源之特色奠立
五、結語

第六章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以「軸心突破」為線索
一、前言
二、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
三、佛教心理學之現代意義
四、結語

第七章 佛教「意業為重」之分析與探究
一、前言
二、《阿含經》「意業為重」經文解析
三、《成實論》「意業為重」之正反辯證
四、「意業」及其與身口業之關係
五、佛教「意業為重」之倫理學特質及相關反思
六、結語

第八章 佛教主張身心二元論嗎?:主流學界觀點作對照
一、前言
二、身心二分僅是暫時性區分
三、身心問題之中道立場
四、業力之心:為什麼「心」不僅僅是身或腦?
五、結語

第九章 吉爾伯特.賴爾「心」之理論的佛學詮釋
一、前言
二、賴爾的「範疇錯置」與佛教「無我」論證之對比
三、「心」作為「知道如何」及佛教觀點
四、「心」指涉「行為傾向」及佛教觀點
五、結語

第十章 英語學界詮釋意識問題之局限:以約翰.瑟爾為例
總結:見心識之真實得解脫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自序

朝向多元對比的佛教哲學(摘錄)
 
  從《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標題來看,大致可知本書有著三個向度的關注:一是以心意識為探討主題,二是佛教的理論觀點(趨入於解脫),三是對比的視域或方法進路。今日心意識的哲學問題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源遠流長的佛學傳統又是如何看待的?是故帶著一定對話的「疑情」,在對比的脈絡中提出佛學對心意識問題的可能回應。
  
  如此「跨文化」的對比視域,在心意識探討中應有其必要,而不能只限於「一家之言」,甚至也不是單以「學院派」研究可以得到確切的解答〔如〈導言〉引榮格(Carl G. Jung)所言〕,不同文化之不同角度皆提供各種思考的可能,特別是人文學科的思想探索,理應有寬闊的眼界宏觀主題研究的全局,因此這裡的「對比視域」同時也意味著多元寬廣的視域,其間雖以佛教思想為主,卻也不限於佛教,一方面試著抉發佛教心意識理論的諸多洞見,另一方面也兼顧非佛教學者的研究關注,使能從中獲悉佛教心識說的整體梗概。
 
  是以本書放在比較、對比視域下探究佛教的心意識學說,相對於專論式深入原典的研究,也重於通論式撰述取向。或者說本書分有兩大類文章,一種是專論式的,如第二章論述《阿含經》之「識」的概念特色、第七章「意業為重」的分析探究以及第十章回應瑟爾(John R. Searle)談論意識問題之論證;其餘多半是通論式的(即便是專論亦帶有通論傾向),目的即是為了「對比」。如此之「對比」進路,不可避免的要「化繁為簡」,畢竟「小題大作」、太過專技性古籍思想的分析考證,很難達成有效的對話,也因此「抓大放小」成了本書不得不的選擇。而既是「抓大放小」,就有特定的立場偏好以及觀點取捨,多少帶有筆者個人主觀的詮解,在我理解下的佛學大致(可以)是如此,因此只能是「一種」觀點而未必是「唯一」。
 
  事實上,佛教心意識哲學、佛教心理學一如佛教倫理學等新興研究,有著各種詮解可能,相對於說是「佛教觀點下的心意識研究」,或許更該說是「佛教觀點『啟發』下的心意識研究」,畢竟古來傳統已然眾說紛紜,更何況現今對比式的解讀。不過,本書雖取角寬廣、嘗試擴大思考維度因應重要哲學問題,卻始終是立基於佛教的核心法義,亦即《阿含經》的基礎教法來展開對比式探索,同時也審視佛教在心意識問題上的根本洞見。
 
  縱觀全局而作寬闊對比,在進路上重於詮釋,如此就有一己解讀的發揮,而未必是限定於文本的精確意義,由此可見吾人哲學取徑的佛學研究(至少在「心境」上是哲學的)。當今「佛教哲學」研究,誠如吳汝鈞先生所說,「哲學」與「文獻學」雙軌並進的研究法是較為理想的,但究實而言少有人兼而有之,畢竟單一面向的精良訓練已屬不易。由於我關心佛教思想在現今哲學境況中的發展潛勢,也因此相對於「文獻學」更重於「哲學」的論究思辨。
 
  雖然學生時代曾在日文、梵文下過工夫(各修滿12學分),也短時間學過巴利文、藏文等,卻始終志不在此,沒有往語言文獻的方向前行,倒是把精研佛典語言的時間挪移到當代哲學(特別是英美分析哲學)的消化和吸收上,而我相信這也是「佛教哲學」研究的一環,試著由此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盼從佛學汲取思想養分來面對現今的哲學討論,及至於有所回應與對話。倘若問我東方哲學、佛學之心意識觀點為何,這本書大致是我想說的,藉此提供一些尋思的線索。當然「學無止盡」,個人所知所得仍舊有限而不敢言「貢獻」,只願自己一小步嘗試得以拋磚引玉,有助於心意識研究向前跨步的進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4221
  • 叢書系列:臺大哲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528頁 / 14.8 x 21 x 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論:佛教心靈的現代探索(摘錄)
 
三、研究背景:心意識研究炙手可熱
 
心意識的研究在1980年前以哲學研究為主,之後則吸引大批的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資訊科學家及其他領域的學者投入研究,甚至諸多重要的諾貝爾獎得主也跨足涉入。因此,關於心意識的哲學理論,除傳統的「笛卡兒身心二元論」(Cartesian dualism,或稱「笛氏/笛式〔身心〕二元論」)外,各種學說、理論也紛紛出籠。其中在「意識」的哲學問題上,如約翰.瑟爾所表示的:「意識正成為現今哲學、心理學、認知科學乃至神經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甚而最核心的研究主題。」尤其意識經驗涉及了難以解明的主觀面向,因此如何以客觀的研究方式,來掌握主觀的經驗內容,成了其中棘手之所在。此客觀科學研究意識所將遇到的瓶頸,哲學家們稱為「解釋鴻溝」(explanatory gap),或將此歸為一「艱難問題」(the hard problem)。簡言之,對於心靈與物質間是否有不可跨越的解釋鴻溝,及意識經驗是否具有非物理性的特質,而不會僅是一種腦的作用而已,成了意識問題的爭議之一。
 
根據法蘭西斯可.凡瑞拉(Francisco J. Varela)表示,現今意識研究的各種學說, 可初分為四類,分別為「神祕主義」(mysticism)、「物理主義」(physicalism)、「功能論」(functionalism)及「現象學」(phenomenology)進路。其中神祕主義認為(或者可歸為如Collin McGinn的「不可知論」〔agnosticism〕),以客觀的科學來研究主觀的意識經驗,涉及主、客觀兩種觀點,而此超出了人類的認知限制,好比猴子無法瞭解量子力學一樣,因此將意識歸為「無解」的問題。「功能論」把人類的心與認知比擬為一資訊處理系統(information process system),認為人的心靈現象可藉由計算機科學的運作模型來解釋。「物理主義」則主張,藉由客觀科學之第三人稱觀點,即可解釋所有的心靈現象;其視心靈為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認為可建立一套對心智客觀的科學理論,而將所有的心靈現象化約為物理現象。至於「現象學」則重視由第一人稱的知覺經驗出發,來詮釋所經驗到的現象,認為要瞭解主觀的意識經驗,不外是藉自身的觀察而可得知,因此與客觀科學的研究路數大異其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不要等「某一天」,現在就把心情傳達給最重要的人《山茶花情書【山茶花文具店․再次與你相逢】》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