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本書目的在於透過挖掘與闡釋哲學在東亞地區被接受、發展與轉化的過程,思考臺灣哲學的跨文化發展面貌及其能發揮的當代性意義。這種哲學發生學的探討,不同於用漢語介紹、思考或應用西方哲學的漢語哲學,它因哲學對自身或事物的反思、批判精神,顯現在各種不同的文化圈,形成獨特的面貌。這些使哲學發生學得以成立的異文化與風土,無疑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珍貴寶物。
本書試圖勾勒的「戰前臺灣哲學」,並不是一個已經擁有具體特徵或形象的哲學體系,僅僅只是近代東亞哲學發展的其中一個思維動態。本書的內容,由三個研究方向構成,分別是:(一)檢討歐陸哲學在日本被接受、發展與轉化的歷史脈絡。(二)檢視在上述歷程中所形成的日本哲學與在臺灣日治時代誕生的臺灣哲學之間的影響關係及其差異性與獨特性。(三)藉由探討洪耀勳(1902-1986)的實存哲學、楊杏庭(1909-1987)的歷史週期法則論、曾景來(1902-1977)的佛陀自覺論、張深切(1904-1965)的批判儒教、張文環(1909-1978)文學的偶然論意象,突顯哲學在臺灣的特質及其當代性意義。
這三個方向恰好顯示出,透過探討「臺灣哲學與日本哲學、歐陸哲學的連動」所產生的「戰前臺灣哲學諸相」。此連動,可說是普遍哲學精神的特殊共舞現象,就如同汪洋大海上的波浪共舞。這種具有東西方哲學連動的近代東亞哲學乃至臺灣哲學,又和全球的近代化運動,處在不可分割的關係網絡裡。本書的內容,雖是在此一反後現代思維的巨視框架下形成,卻又帶有後現代的思維特徵。因為這些內容既是在邊陲、幽暗中誕生,卻又和哲學的普遍精神有某種程度上的連結。本書企圖闡釋的正是這種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的哲學運動,而非哲學知識、體系的轉移、擴散或延異現象。理由是:哲學知識或體系的「複製」,雖能顯露出推動者(接受者)的意圖或其歷史背景,但絕不能帶出具創造性、複數性、開放性的哲學發展活動。
本書內容並非單篇、散亂的論文之集結,而是本人一直想為「東亞哲學」與「臺灣哲學」這兩個議題提供方向的整體成果。本人從事本書內容的撰寫工作,前後超過十年光陰,在經過從對臺灣思想界的無知,到挖掘、認識、研究、推廣的過程後,對「臺灣哲學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又開始產生疑惑、迷惘。理由就在於其本身的動態性發展。這一動態則又取決於形塑它的時空條件。東亞地區的近代化歷程,乃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碰撞的顯露。這一顯現,必不會凝固成一個永恆不變的形象。該如何思考「東亞哲學」與「臺灣哲學」的問題,亦不能離開這種文化的連動。
如本書導論所示,「東亞哲學」乃至「臺灣哲學」的運動,不僅因哲學對自身的反思、批判精神具有超越、普遍的精神,還因與造就其動態發展的異文化、風土之間的關聯,而具有時空、特殊的精神。今日對臺灣哲學、日本哲學,甚至歐陸哲學的探究,亦無法離開東西方以及東亞地區的文化連動。這也是本人在本書建構臺灣哲學的某種形象後,又對「臺灣哲學究竟是什麼?」的問題產生疑惑、迷惘的緣由。因為這必須要有更廣泛的視域、更多的人文社會學研究者,甚至是跨領域研究者參與其中,才能找到尋求答案的出口,而不是停留在對命題提出反命題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