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走入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附Aura微光咖啡聯名設計珍藏書籤)

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走入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附Aura微光咖啡聯名設計珍藏書籤)

Einbahnstraße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盧郁佳/如果班雅明有發孤獨廢文的小帳,就會變成這本《單行道》

    文/盧郁佳,|,方舟文化2022年11月02日

    理髮師發現國王的耳朵是驢耳朵,很想告訴別人,但說了會被殺頭。只好挖個地洞,說了再埋好。德國思想家班雅明也是個理髮師,挖的地洞是短文集《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走入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原本的書名之一是「此路不通」。話都說了,讓你有聽沒有懂,像是對著鏡子古怪地喃喃 more
 

內容簡介

一部都市記憶書寫實驗,無法被定位的班雅明唯一真正著作
如果他生在當代,《單行道》就是他的社群動態!
每一則「廢文」,都懷抱著把世界從睡夢中喚醒的希望──

  在班雅明生前唯一具自傳性質的出版著作,即名為《單行道》。自身的回憶不外乎就是關於一個地方的回憶,以及他如何在其中安身立命,如何行走悠遊。──蘇珊.桑塔格

  如果說他曾經立志要在人生中達到什麼地位,那就是「德國文學唯一真正的批評家」,除此之外,類似這種要成為社會有用分子的想法,他其實是相當排斥的──漢娜.鄂蘭

  ◤「廢文」其實不廢!一本打破思維桎梏的書寫實驗
  當邏輯演繹走向極端,成為脫離現實的謎語,奠定西方文明的哲學,反成了思維的桎梏。如何讓哲學突破學院化的瓶頸,找回對現實的切入能力?班雅明的《單行道》就是這樣一本打著先鋒旗號的嘗試。六十篇對個人和公共生活空間的隨想,長近千言,短則一句,表面是輕鬆的格言隨想,內在裡自有靈動哲思。

  ◤向理智未察處投以光輝,照見社會問題與生活的美
  班雅明捕捉現實中被一般理智所鄙視的微妙蹤跡,以非連續性的意象展現,披露現實中被人們忽略的真實。用個人獨到的體會,向生活中往往被忽略的隱祕投以光輝,讓人看清默默主宰人們行為模式的事物與聯繫。這部看似小巧、隨意的箴言集,正懷抱著「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把世界從睡夢中喚醒的希望!

  【未竟之事,有其重量】
  .對偉大的作家而言,那些已經完成的作品,分量要輕於他們耗其一生,但終究沒有完成的斷簡殘篇。
 
  【愛情,難免有色眼光】
  .在愛著的那個人眼裡,被愛的那個人好像總是寂寞的。
  .被愛的人無理取鬧時,真正愛著的那個人是喜悅的。

  【閱讀,環境早在變化】
  .電影和廣告迫使文字完全處於垂直立面上。一個現代人還沒等打開一本書,眼前就鋪天蓋地地飛來一團團相互掐架似的多彩多變的字體,以致他幾乎沒有機會沉浸在這本書的遠古寧靜當中。

  【手寫,威力不同凡響】
  .從一條鄉間公路上走過和在它上空飛過,公路所呈現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同理,閱讀一段文字和謄抄一段文字,文章所呈現的力量也是迥然相異的。

  【廣告,總是無比誇張】
  .廣告的基本原則:把自己誇大七倍;把自己表現得七倍於人們的渴望。
  .今天,如商人般一眼就切準事物要害的最真實的目光,叫作廣告。它拆毀了觀察得以自由施展的空間,把事物如此危險地推向我們,直逼額頭。

本書特色

  ★班雅明生前唯一非學術性著作,將個人社會體驗與美學觀點轉化為文學形式,呈現獨特而深刻的意象哲思。

  ★譯自德國知名出版社Suhrkamp Verlag的經典校註本,最完整的註釋說明,深刻理解班雅明的靈光囈語。

  ★參考1928年德文初版設計內頁版型,翻開書頁,彷彿漫步於招牌林立的大街,還原班雅明想呈現的「街道」意象。

  【精美隨書贈品】「Aura微光咖啡」聯名《單行道》珍藏書籤
  特別邀請最懂班雅明、為他獨家調配「擬人化配方」的知名精品咖啡館「Aura微光咖啡」合作,設計印製專屬珍藏書籤,帶你以更多元的角度品味生活,走近班雅明!
  ✓內藏微光咖啡官網(coffeeaura.com.tw)專屬限時優惠碼,詳情請見書腰封底
  2022/12/31前享全品項(咖啡豆/濾掛包)不限金額單筆折100元(限一次使用)

  書籤設計理念:
  「理型之於實物,猶如星座之於繁星」──班雅明
  天上繁星自在,是人們將之連成星座。從班雅明一句「星座史觀」的話語出發,一窺其關於「視角」的核心思想。觀者的位置在一條單行道上不斷游移,解讀街景、事物的視角也隨之改變。以攝影與剪影幾何,對比真實事物與理型、觀念之間的關係。

專文推薦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一致好評

  王聰威|小說家
  余知奇|Aura微光咖啡負責人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林斯諺|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推理小說作家
  紀金慶|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張惠菁|知名作家、衛城出版總編輯
  許菁芳|作家
  蔡偉鼎|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德國猶太裔哲學家、文化評論家、文學家,被譽為「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

  1892年生於柏林,出身猶太富商家庭,求學時期先後於弗萊堡大學、柏林洪堡德大學、慕尼黑大學等校攻讀哲學,最終於瑞士伯恩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回到柏林後,求取法蘭克福大學教授職位未果,遂以寫作、翻譯為生,間或從事學術研究。其間定期於《法蘭克福日報》(Frankfurter Zeitung)與《文學世界》(Die literarische Welt)等處發表文章,並選譯、出版了波特萊爾的詩作。

  1933年希特勒登臺掌權後,班雅明離開德國開始流亡,足跡遍及西班牙、丹麥、義大利與法國等地。

  1940年,德軍攻陷巴黎,班雅明逃至法、西邊境,卻於入境時受阻,絕望之下服嗎啡自殺,享年48歲。

  班雅明生前在文友之間享有盛譽,然其作品尚未獲大眾與學界主流認可。其遺稿在好友阿多諾、朔勒姆、漢娜.鄂蘭等人的編輯整理與大力推動下,自1950年代中期陸續出版,其論著豐富的解釋力吸引了越來越多學者的目光,儼然成為重審現代性與歐洲文化史的關鍵節點。

  代表作有《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德意志悲苦劇的起源》、《單行道》、《柏林童年》、《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評歌德〈親和力〉》等。

譯者簡介

姜雪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德國文學研究,近期主要從事班雅明研究及翻譯。
 
 

目錄

推薦序
微/唯物見著──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從單行道走到夜空並重組星座的一種閱讀可能──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加油站
早餐室
一一三號
致男人們       
標準鐘
回來吧!一切都得到了原諒!
配有豪華傢俱的十居室住宅
中國貨
手套
墨西哥使館
致公眾:請呵護這片綠地
建築工地
內政部
旗子──
──降半旗
帝國全景
地下挖掘工作
為過分挑剔的貴婦服務的理髮師
小心臺階!
宣誓就職的審計員
教輔工具書
德國人喝德國啤酒!
禁止張貼!
十三號
武器和彈藥
急救
室內設計
紙張和文具
時髦服飾用品
放大
古代藝術品
鐘錶和金飾
弧光燈
內陽臺
失物招領處
最多停放三輛計程車的招呼站
陣亡戰士紀念碑
火災警報器
旅遊紀念品
眼鏡驗光師
玩具
門診部
牆面出租
辦公用品
貨物托運:運送和打包
內部改造,關門歇業!
「奧革阿斯」自助餐館
郵票商店
有人講義大利語
技術緊急救援
縫紉用具
稅務諮詢處
給資金短缺者的法律保護
夜間急診門鈴
阿麗婭娜夫人住在左邊的第二個庭院
面具存放間
賽馬投注站
立飲啤酒館
禁止乞討和兜售!
到天文館去
 
譯後記
 
附錄
評華特.班雅明的著作──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
哲學裡的諧歌劇──恩斯特.布洛赫
 
 
 
 

推薦序

微/唯物見著
黃涵榆(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他短暫而傳奇的人生(1892-1940)裡見證了現代世界巨大的變動(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法西斯納粹與史達林共產主義政權的崛起),為世人留下極為豐富的思想遺產。其著作跨越哲學、神學、政治學、文學、藝術、科技、媒體等領域,形式與題材多元,筆鋒細膩深刻,堪稱現代歐陸哲學最為獨特的一位思想家與作家,其影響力至今未減。

  自二十世紀以來,班雅明儼然已成為現代都市經驗最為獨特的書寫者。他的都市系列書寫—包括〈那不勒斯〉(1925)、〈莫斯科〉(1927)、《單行道》(1928)、《柏林紀事》(1932)、〈第二帝國的巴黎〉(1938)、《柏林童年》(1938)以及在世來不及完成的《拱廊街計畫》——以獨特的哲學、美學與倫理學的視角,帶著些許憂鬱的情懷,重現了世紀交替與二十世紀前半葉現代都市的萬千世界。在這些作品裡,班雅明並沒有採用任何特定的理論框架,而是以一種極富親近性的觀察與回憶筆觸娓娓道來,引領讀者走過諸多歷史遺跡、物件、地景與文本。閱讀班雅明的都市記憶書寫讓讀者變身和班雅明一樣,漫遊在都市街道,捕捉拼湊幻化萬千的影像、聲響、氣味、知覺與印象。

  《單行道》是班雅明早期的都市記憶書寫實驗之作,他以個人在柏林街道上的生活點滴為基本素材,但也涵蓋法國與義大利,堪稱一部二十世紀初期的歐洲文化簡史。然而,大敘述從來不是班雅明的菜。我們在包括《單行道》的都市記憶書寫看到的是由各種物件(鐘、門、手套、廣告、書本、文具、旅遊紀念品、郵票等等)、空間(例如餐廳、地窖、圖書館、商店、街道、宮殿與市集)、文學與藝術作品、閱讀、遊戲、旅遊、分離、收藏、捉迷藏、夢境(包括自己的自殺場景)等活動交織而成的「小敘述」。這些小敘述以格言、隨筆、詩句、文學評論、筆記等多樣的形式展開。也有篇幅比其他篇章要長許多且主題迥異的「類評論」,像是〈帝國全景〉談德國歷史變遷、封閉的民族性與虛無主義、現代德國都市文明的破敗、貧困、看不見希望的生命狀態。

  這樣的書寫風格體現了班雅明都市記憶書寫最重要的題材—「漫遊」(flâneurie)。作為作者的班雅明如同自己的以及他所詮釋的作品(特別是波特萊爾)中的漫遊者(flâneur),釋出敘述和書寫的主控權,浸潤在現代都市的各種事物之中,不依循任何預定的路徑進行即興演出,讀者的閱讀歷程也彷彿都市漫遊充滿驚奇。各個篇章的標題與內容總有令人意想不到、玩味不已的連結。舉例而言,〈宣誓就職的審計員〉原德文標題裡的Bücherrevisor 由Bücher 和Revisor(意為審閱者、校對員)組成,Bücher 既指帳本又指書本,暗藏本文反思書本出版變遷的線索;譯者對類似的布局都做了精要的註解。除此之外,文中隨處可見文字遊戲或隨性聯想,例如妓女與書本(都可以帶上床)、火災警報器與階級鬥爭、作家與外科醫師的類比,有時借用廣告或電影臺詞亦製造出巧妙的聲響效果。班雅明將兒童透過玩具遊戲構築他們的生命世界類比為建築工地,「因為孩子們自有一套獨特的方式,喜歡接近明顯看來正在生產東西的各種地方;他們感到自己被建築、園藝、家務勞作以及縫紉和木匠活產生出的碎料深深地吸引。」班雅明也總是不會忘記以如詩的雋永文字讓讀者駐足許久:

  〈古代藝術品.舊地圖〉:「少數人才追求永恆的遠行。[他們]是些憂鬱的人,因為他們害怕觸碰故鄉的土地。他們尋找的,是讓他們遠離思鄉之憂鬱的人,並對他忠誠不渝。」

  〈古代藝術品.扇子〉:「想像力是一種能夠滲透進無限小的事物裡去的天賦。」

  〈弧光燈〉:「唯有不抱希望地愛他的那個人才懂他。」

  〈內陽臺.歐石竹〉:「在愛著的那個人眼裡,被愛的那個人好像總是寂寞的。」

  讀者不妨就讓思緒無拘無束地漫遊,無需預設立場或焦躁地求取顯而易見、不言可喻的關聯。用班雅明自己的話來說,「閱讀者聽憑自己的內心在幻想的自由空氣裡悸動,而繕寫者則讓那條道路來調遣自己。」不同章節間並沒有、也不需要有線性的布局或邏輯順序,閱讀的時候可隨意選擇路徑,像是穿過一扇時空任意門走進幻化萬千的現代世界。於是,郵票不只是郵票,而是「布滿了細密的小數字、小字母、小葉片和小眼睛」,小孩子能夠像格列佛一樣,漫遊在郵票上的國家和民族之間。這不僅是通關密語、解碼或符號的模擬與轉譯,而是對於事物的專注與傾聽,是感受力的重新配置。

  《單行道》的都市美學如同蒙太奇星陣(constellation)圖像,捕捉到都市生活稍縱即逝的經驗片段。班雅明在他生存的年代裡,面對的是西方社會商業化傾向,以及法西斯和史達林共產主義帶給現代世界的全面性破壞,他透過類似《單行道》的都市記憶書寫,保留歷史所失去的和人們所遺忘的,寄望經驗的獨特性能作為大眾脫離異化的救贖。閱讀《單行道》,讀者也在追尋屬於自己的救贖!

從單行道走到夜空並重組星座的一種閱讀可能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班雅明是一位身兼哲學家、文學評論家、文化理論學者也是馬克思主義者的作家,但正如他的書寫不但涉及了文學、語言、宗教、歷史、政治、攝影、翻譯以及各類收藏,形式也包括了學術論文、散文、雜記、箴言乃至難以歸類的著作,他本人絕不能單從上面任一身分來理解。班雅明就是班雅明。企圖將他安置於特定文類、學科或思想學派並據此分析其文本,都有生搬硬套之虞。更重要的是,難以歸類乃源自他對傳統哲學書寫,尤其是體現於康德與黑格爾哲學當中那種邏輯嚴謹且具系統性的長篇大論之反抗。

  《單行道》正是班雅明藉以挑戰上述書寫傳統的大膽嘗試。因此,本書採取了高度實驗性的短文形式,不僅刻意迴避邏輯論證,偶爾甚至會以彼此無關的三個段落來構成單篇來諷刺三段論(syllogism)。「凡人皆會死,蘇格拉底是人,所以蘇格拉底會死」是常見的三段論例子,其推論過程只容許一種進行方向且必然通往單一的結果。相較於這種思維上的單行道以及奠基於此的書寫傳統,班雅明以首篇〈加油站〉來破題說:書寫的形式有千姿百態,毋須讓矯作的書籍專美於前,更何況傳單、小冊子、廣告詞等輕薄短小者才符合講求速度的時代。

  不意外,收錄本書的文章是每篇(甚至每段)各自獨立的短文。也因為多數是關於現代城市的各種空間和建物如店鋪、候車處、紀念碑乃至工地的描繪,在形式上允許讀者隨意翻閱之下,沒有兩位讀者從中得到的建物外貌與街景會一模一樣。換言之,任何據此營造出來的想像城市都專屬讀者自己,且深受個人的親身經歷、記憶與想像力所影響。《單行道》與企圖藉理性與邏輯來迫使每一位讀者接受同一論證過程與結論的哲學文本,於是在作者意圖與讀者經驗上都大相徑庭。

  令人玩味的是,這種閱讀過程也是一條單行道。一方面,讀者藉以想像的經歷與記憶本來就不同,所以通往那一座城市的途徑也僅只一條;甚至會像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所說「人不能踏入同一條河兩次」那樣,即使同一人第二次閱讀也會不同。另一方面,其實任何人在閱讀當中所能援引的記憶本身也來自一個不可能重複或再現的經驗,因為人生只有一次,且記憶會隨時間而遞減細節甚至因為理解觀點不同而改變其意義。

  本書提供的閱讀經驗於是也提醒了我們:「時間」才是唯一一條所有人都共行,且是讓每一個人的經驗與記憶得以進行的單行道。不僅閱讀經驗如此,個人的記憶乃至集體記憶──也就是歷史──也是如此。對班雅明來說,任何把世界歷史想像成單一「進步過程」的想像都是採取某一特定標準來看待的結果,猶如從任何一個視角來看待一座城市,而那實際上不過類似一個讀者從本書任何一篇文章開始閱讀,然後宣稱《單行道》只有一種閱讀順序,甚至會通往某一所有人都必須接受的結論那樣。事實上,本書不是一篇論證長文。作為末篇的〈到天文館去〉更提醒我們,古人看到了訴說不同故事的各種星座,現代人則看到了一個欲以科技去征服的太空。這不但呼應了前述的個人閱讀差異,也意味著曾激發人們想像力與意義的夜空如今淪為星月之間沒有故事的冰冷宇宙。

  對班雅明來說,殺了星座與想像力的始作俑者就是柏拉圖底下的「理型論」:世上存在的萬物都是另一個不受時空影響的永恆世界當中某一原型的體現,既有朽壞之時,也不完美,正如看得見、摸得著任何球形都不是絕對的圓。據此,萬物從最真實到最虛假可依序分為:理型的理型(「善」本身)、邏輯與數學、具體事物的理型、具體事物,具體事物的模仿(例如木偶)、影子以及夢或幻覺。高舉理型和邏輯、理性的結果,讓一整片星空失去了說故事的能力,也讓藝術失去了靈光,甚至讓人活著卻感受不到大自然與生命的細節。也是這主張才讓哲學家把歷史等同邏輯,把各種偶然事件理論化為一部自始即預設了必然走向甚至是走法(採取正、反、合的辯證舞步)的巨大機器。

  面對這一個抽象概念遮蔽了實際感受、意識形態徹底取代了真實的現代世界,《單行道》於是描寫具體事物以及模仿真實事物的各種影像與夢境。每一篇文章因此都被賦予了某程度的救贖力量。程度取決於讀者從中意識到理性思維剝奪了自己多少的體會生命的能力。透過關於許多人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事物進行了細膩刻畫,書中的一則則短文猶如一幀幀定格畫面或一段影片。連接段落與段落的不是邏輯,而是班雅明運鏡的巧思與想促成讀者從意識形態中自行取得解放的意圖。若能成功,絕非必然。唯有當讓讀者看見自身感受力極度貧瘠的那一刻,一幀畫面才會從「意象」(Denkbilder,也常譯為「思想圖像」)瞬間轉化為照映自身現代處境的一面鏡子,才能閃現一道靈光讓人進入反思或說看見了「辯證意象」(dialectical image)的時刻。

  班雅明於是讓書寫再次成了一種行動,也恢復了文本與讀者的互動。閱讀也再次成了一種冒險之旅。人們啟程時不知會遭遇什麼,一如遊蕩於城市的人不知道何時會因某一街景或畫面而改變對人生或世界的看法。與其正襟危坐來研讀《單行道》,不如像一個都市遊蕩者那樣隨意翻閱本書。或許某些段落或文章將對你閃出亮度不一的光芒,就算沒獲得從意識形態中解放,至少也挽回了些許對事物的感受力,甚至從記憶中拯救出某些被忘掉的人事物。這是班雅明所謂的「救贖」。只要讀者願意,格外有感的段落章節將構成你想像中的城市亮點,或許還能讓你重組星空,在黑暗中看見一個專屬於你的星座之可能。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95690
  • 叢書系列:心靈方舟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譯後記】

按照班雅明的最初構想,《單行道》只是一份「寫給朋友們的小冊子」(Plakette für Freunde)。Plakette源出法語Plaquette,指一種較為特別的平裝書,篇幅短小,薄薄一本,通常以詩歌或靈活精巧的文類為主。班雅明在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寫給朔勒姆(Gershom Scholem)的信中這樣設計他的小冊子:「我想用幾個章節收錄我的一些格言、諷喻和夢境,每個章節都會以我一位親近的朋友的名字作為唯一標題。」但在後來成書之前,已有近乎半數篇章陸續發表於報刊。書的標題也幾經易名,「此路不通!」(Straße gesperrt!)便是其中之一,直到一九二六年七月,標題「單行道」(Einbahnstraße)才在班雅明致克拉考爾的信中被明確,信中還提到了這本書「獨特的、令人驚奇的謀篇布局」。同年九月,班雅明通知朔勒姆,他的這部箴言寫作大功告成。

一九二八年一月,《單行道》在羅沃爾特出版社出版,俄羅斯攝影師薩沙.斯通(Sasha Stone)用攝影蒙太奇的手法為該書設計了封面。書籍的內部設計也十分特別,採用左右對開,中間兩條黑色分隔號隔開的樣式。標題的排版則為左側左對齊,右側右對齊,從而在平面上製造出一種立體感——中間是一條視覺上通向遠方的街道,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夾立兩旁。讀者好像班雅明式的遊蕩者(Flaneur),漫步於街道中央,從建築物的外立面一一掠過,經過加油站、文具店、站著喝酒的小酒館……看到各式各樣的看板、警示牌、電影海報……既沒有一以貫之的主題,也沒有確切落地的結論,看似一覽無餘,實則機關重重。而作者似乎已超然於這條單行道之上,靜靜等待行人在苦苦找尋的認知過程中產生自我救贖。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4.0
|
2022/11/04
劇透警告

日前,社會學家李明璁、金鐘獎女配角孫可芳與金鐘導演胡道明製作了一檔全新節目《今天跟我去散步》,目前第一集開播,帶領大家前往台南欣賞巷弄人文。這類『路上觀察』的行腳節目,乍看之下沒甚麼新意 (如果又是你熟悉的地方),實際上是滿滿的人文氣息、格物致知且不俗。

一棟老舊建築大概都有三四十年的年齡,意味著 2022 年仍然使用的建築可能是 1980 年蓋起的,有些翻修過的建物甚至是日據時代就已落成。這也是為什麼,固定有一群粉絲特別熱愛老街建築、群聚古蹟的小鎮,或是蒼鬱的廢墟,並以觀察其中微小、好奇、演化的事物為樂。

2012 年一部法國電影《逆轉人生》在台上映,叫好且叫座的電影裡有一幕,黑人看護德里斯跟隨癱瘓的大亨菲利普去看畫展,兩人站在一幅藝術作品前,看不懂藝術的德里斯告訴菲利普,他不認為這些作品有甚麼不同,也不知道這畫珍貴在哪裡。菲利普娓娓道來,時間會流逝、每個人也會死去,而藝術與文明是我們留在世界上的痕跡。

一份作品,總夾帶著當代人的文化、思考脈絡與時代背景。而過往我們想像的作品是:繪畫、雕像、文字書稿、電影及音樂。不要狹隘定義在藝術作品,只要是文明的軌跡都值得被洞視、探查。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嘗試解讀的作品,在這個時代,除文藝作品外,也包含建築、廣告招牌、甚至是商店內流轉販賣的市售產品 (譬如明星花露水、印有畫像的火柴盒就值得大書特書)。文明的軌跡,是人類文明走過的道路。

日前,方舟文化出版了華特‧班雅明的大作《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走入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德文直譯詳註本),雖然幾年前已閱讀其他版本《單行道》,如今拾卷再讀,不只翻譯更好、也有不少註釋讓人能看明白。過程中也不時有份感嘆:如果班雅明生在這個社群媒體時代,大概業配接不完吧(欸不是),應該會有堪比萬人等級的粉絲頁吧。

華特‧班雅明擁有哲學家、文化評論家、文學家等稱呼,被譽為「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在《單行道》作品裡,有數百篇或長或短的隨筆、評論與路上觀察文述,有些片段文以載道,有些片段貌似社群媒體時代的廢文 (廢文定義:看完覺得沒重點的文章)。儘管不認為班雅明的文章是廢文,但許多篇章閱讀起來確實沒有重點,純粹只是記述、心得發想、個人小故事(牢騷)。但即便是隨手一筆,都蘊藏著他對世界、社會的洞見與美學哲思,讓人們對班雅明這位知識份子的心靈得窺一二。不是每份文字都必須承載意義或價值、道理,但每份文字都是書寫者本身的觀察與體會。

《鐘錶與金飾》「如果一個人穿戴整齊,神清氣朗,在早晨外出散步的時候觀看了日出,那麼這一整天,他都會在所有人面前保持被悄悄加冕過的自足感。而如果那一縷破曉的陽光是在他工作的時候灑入的,那麼到中午時,他就感覺像是給自己戴上了皇冠。」

你必須要用唸的,唸出聲來。在閱讀《鐘錶與金飾》時,心底猛然想起陶淵明的《飲酒篇其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身為讀者很難闡述,如詩般地,如開悟般地,意在言外,無須解釋。你會訝異班雅明如此洞悉人心,對事物的觀察與體驗細微且深刻。即便《單行道》是於 1928 年出版,將近百年,其文字、其文句光輝依舊耀眼。不只是讀他的文字,也要嘗試去解釋,用後設的角度去思考他為何寫下這篇。再吸收他洞悉社會的觀察力,將自己也形塑成路上觀察者。

『路上觀察』聽起來有點社會學風格的人文視察,不由得讓人想起《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或者是格瓦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彷彿像是公路電影、結合人文觀察的文字版本;華特‧班雅明學術論著不少,包含歷史哲學文集、論藝術作品、戲劇起源、談論文學家...等等,而只有《單行道》與《柏林童年》是偏向非學術性的文字,《單行道: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則是他思考、意念與社會體驗的文字形式。

《單行道》的每一篇都像是散文、隨筆形式的詩,彷若班雅明就如詩人般生活、書寫與閱讀、吃飯及交誼,一如老頑童管管說過的:「你可以不會寫詩,但你應該讓生活過得像一首詩。」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驅動感性、勇於體驗與活在當下的心緒,每個人都可以是詩人,用詩化的想像去勾勒自己的生活與遠景。

在心底預設自己是一個文化學者、一個藝術家,透過觀察路上的一景一人一物,或許就能為生活充填一分樂趣,為生活增添一些意義。閱讀《單行道》,我們嘗試去模仿班雅明。閱讀、書寫與創作,為文明留下一份軌跡。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變革背後的隱藏力量,現代世界的關鍵時刻,文學│史地│哲學 精選滿799現折79。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