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中年哲學: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中年哲學: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Midlife: A Philosophical Guide

  • 定價:420
  • 優惠價:79331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活著這種病,生為人之必經

只要活得夠長,便很容易對人生價值產生懷疑,不論是200年前的自由主義哲學家彌爾,或是現在坐在辦公桌前的你,這種症頭我們通常叫中年危機。本書作者身為MIT哲學教授(也正歷經中年危機),以幽默的文筆為我們爬梳中年危機歷史和文化背景,從哲學、文學與電影作品脈絡解析,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人生這段危機。 即便橫跨百年,前人對於焦慮描述,在當代極具共鳴。例如自由主義哲學家彌爾早年的成功,讓他提早歷經精神危機,他說自己陷入神經麻痹狀態,對愉悅失去了興趣。本書特色之一,是跟著前人一起思考怎麼應對焦慮,讀者跟著作者思辨的過程中,自身察覺。這也是作者對本書的期許,哲學本身或許深奧,但其核心精神應該是能讓人理解並實踐的。

 

內容簡介

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
MIT哲學教授寫給中年人的認知療法,也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一位MIT的哲學教授,在三十五歲陷入中年危機。
 
  儘管他擁有穩定的事業與家庭,卻無法阻止內心的迷茫,時常感到焦慮與空虛。他試圖透過哲學的視角來自救,結果即成為了本書:《中年哲學》,希望也能引導在中年掙扎的我們,找到生命的平衡與意義。
 
  《中年哲學》顧名思義,聚焦於中年這一人生特殊階段及其帶來的挑戰,並挖掘哲學思想中的可能治療方案。因此,本書不僅是對人生問題的抽象性探討,更是一部將哲學應用於生活的實踐指南。
 
  書中每一章都針對中年生活會遇到的某個具體問題展開討論,例如在中年階段變得異常強烈的錯失感,糾結於錯過的人、錯過的事;又或是揮之不去的後悔感受,不停回想如果當年做了一個不同的決定,現在自己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命運。另外像是對於持續迫近的死亡、未來的有限性感到恐懼與不安。對此,作者都提出了哲學解方。值得一提的是,解方有時也是東西合璧複方,書中巧妙地將西方哲學與佛教的正念冥想融合,為讀者打造因應中年危機的有力工具,新穎且富洞見。
 
  當面對身體的病痛,人們往往積極尋求專業的保健方法,但是面對生命困境,我們卻常常迷信於不太可靠的心靈偏方。本書提供了一系列正宗哲學療法,給予中年人真正有智慧的自救建議。別再喝心靈毒雞湯了,試試哲學調配的對症處方吧!
 
  ***
 
  關於中年危機:「我承認有中年危機其實是一種奢侈,內心不免感到一定程度的內疚與慚愧。我為什麼不能對自己擁有的一切抱持更多的感恩?但這就是我的人生。我正身處於U形曲線的低谷,需要有人幫助。說不定你也和我一樣。」
 
  關於盡頭:「一直以來,人生看起來像是一道無窮無盡的上坡,前方唯一看得到的只有遙遠的地平線。現在,我像是突然爬到了山頂,面前出現的是一道下坡,而且一眼就能望見道路的盡頭。」
 
  關於存在:「人生的矛盾在於,我們試圖成為某種存在,但最終只是存在著。」
 
  關於錯失機會:「擁有選項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你會懷念那些曾經擁有的選項:這是懷舊情感存在的原因之一。但這種價值很容易被高估。如果以為擁有選項就能彌補選擇後的結果不盡理想,這樣的想法未免太傻氣。」
 
  關於後悔失落:「失落的感受是真實存在的,但對於這種感受應該接受,而不是試圖消除。欣然接受你的失落,將其視為享受人生中豐富的美好所需支付的合理代價。」
 
  關於生命有限:「無論多麼痛苦,我們都可以逐步學會接受死亡。你現在也許覺得不可能,但在經歷過父母或朋友去世後,你將學會如何放手,而你我有一天也都必須對自己放手。」
 
  關於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並不是尋常生活的中止,而是一種沉浸於其中的方式。努力活在當下的光環裡──這可以化解你的中年危機,克服那種重複與徒勞的感覺,以及迷失方向與自我挫敗的感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基倫.賽提亞(Kieran Setiya)


  麻省理工學院(MIT)哲學系教授。研究和教授哲學已有二十多年。《中年哲學》出版後,受到《紐約客》(New Yorker)、《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的廣泛讚譽,並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另著有《把壞日子過好:MIT教授的七堂哲學課,擺脫無能為力,找到前進的力量》(Life Is Hard: How Philosophy Can Help Us Find Our Way)。

譯者簡介

陳信宏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獎項,目前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包括《殺戮的季節:一九六五至六六年印尼大屠殺史》、《拆解反動修辭的大師:赫緒曼思想傳記》、《傅柯的多重人生》、《貓哲學》、《國家如何反彈回升》、《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等。
 

目錄

【引言】
【第一章】中年危機簡史
.中年危機概念的興衰
.人生四十才開始
.悲劇性與哲學性
 
【第二章】人生就這樣了?
.只為我自己
.讓自己不朽
.監獄的陰影
 
【第三章】錯失
.軟體動物的生活
.地下室人
.慰藉
 
【第四章】追悔
.一種暫時的狀態
.子女的替代品
.無知是不是福?
 
【第五章】一些盼望
.對我們來說就毫無意義?
.鏡中人
.過猶不及?
.苦澀的結局
 
【第六章】活在當下
.叔本華說對了什麼
.叔本華說錯了什麼
.我確信的事
 
結尾
 
誌謝
注釋
 

引言
 
  公元前一世紀有一則故事,牽涉到兩位偉大的拉比(按:猶太教中的宗教導師)。煞買(Shammai)拉比非常嚴格、恪遵教義,而且深懷排他心理。他的對手希列(Hillel)拉比恰恰相反:仁慈、善於變通,而且心胸開放。這則故事講述一名外邦人同意改信猶太教,條件是拉比必須在他以單腳站立的時間裡就將全部律法傳授給他。煞買不屑一顧,逐退此人,於是這名外邦人轉而找上希列,結果希列接受了他的要求,說:「己所不欲,勿施於鄰。這就是全部的律法,其他一切都只是注解而已。現在,去學習吧。」
 
  本書以希列的精神寫成,全書一開頭的題詞即是引用他的話語。如同猶太教經典《塔木德》(Talmud),哲學也可以很深奧晦澀且難以親近。這不是什麼新鮮事:讀一下康德或亞里斯多德你就懂了。這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希列沒有摒棄比較嚴格的學術研究:他對那個外邦人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敦促他去學習。但儘管如此,他認為猶太教的訊息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傳達,而且這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就算因此顯得幼稚也沒關係。
 
  我對哲學也抱持相同信念。如果沒有許多哲學家為了回答最難以解答的問題而深入鑽研,哲學就不可能存續至今。儘管學術哲學充滿爭論、未知,以及各種複雜的問題,但其中蘊藏的智慧足以啟發那些在人生旅途中困惑於如何前行的人。
 
  我之所以投注心力實踐上述想法,理由很個人,而且不只是因為我以教導哲學為生。我開始思考中年的問題是在大約六年前,當時我還年輕,三十五歲。表面上,我的人生相當順遂,擁有穩定的家庭與事業。我在一個聲譽良好的學系裡擔任終身教授,學校位於一座宜人的美國中西部城市。我知道自己很幸運,能夠從事我熱愛的工作。然而,當我放眼展望繼續從事這項工作的未來,依據預期進程所能達到的各項成就,然後退休、衰老,終至死亡,卻讓我不禁感到一陣空虛。我一旦停下腳步思考如此努力打造出來的生活,就會湧現一股不安的感受,混雜了對於過去的緬懷、懊悔、幽閉恐懼、空虛,以及害怕。我是不是陷入了中年危機?
 
  你也許會不以為然,覺得我當時太年輕(也許現在還是?),還不到中年危機的年紀。如果你這樣想,我謝謝你,但你恐怕必須為第二章做好心理準備。何況說到底,我也不同意這樣的想法。壓垮我的是中年的存在主義問題,在三十五歲思考這類問題並不會太年輕。這類問題不管在二十歲還是七十歲都可以提出來,但我認為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這類問題將顯得格外重要。這類問題涉及失落和懊悔、成功與失敗、你曾期望的人生與你現實中的人生。這類問題涉及死亡和生命的有限性,涉及你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所經歷的空虛感──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歸根結柢,這類問題涉及人生的時間結構(temporal structure)以及存在於其中的各種活動。本書的目標讀者不只是中年人,而是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本書是一部應用哲學作品,是針對中年挑戰所從事的哲學省思。此外,本書將以自助指南的形式呈現。中年帶來的試煉一直被哲學家輕忽,但那些試煉其實充滿哲學趣味,也適合借助哲學家的工具獲得療癒。在十八世紀以前,道德哲學與自助之間原本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哲學家一致認為,思索何為美好人生應該要讓我們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美好。把這兩個目標分離開來,是較為晚近的創新。今天,極少有哲學家會撰寫自助書籍。即使有哲學家撰寫這類書籍,也大多是援引古典哲學作品,通常出自古羅馬斯多噶主義者、西塞羅(Cicero)、塞內卡(Seneca)與愛比克泰德(Epictetus)等人,彷彿哲學在兩千年前就失去了與人生的相關性。我不是採取回溯歷史的做法。我雖然也會提及往昔的哲學家,有古代人也有現代人,但不是把他們視為充滿智慧的聖人,而是談話的對象,幫助我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且我希望也會對你有所幫助。
 
  本書與一般標準的自助書籍不同,部分原因是本書更關注於如何看待你的人生等根本性問題,另一部分則是本書較不重視外部的變化。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在中年要開展新事物並不會太遲,儘管我們經常會有太遲的感覺。不要被中年帶來的時光飛逝錯覺所蒙蔽,你擁有的時間其實比你以為的要多。何況市面上已有其他書籍針對想在五十歲轉換職業跑道或是在四十五歲仍單身的人提供務實的建議。我要提供的不是這類建議,但我會嘗試提出其他建議,並傳遞受到哲學思想啟發的中年生活調適策略。如果是眾所熟悉的建議,我會探究其背後的哲學概念;如果是鮮為人知的建議,我則會論證其正確性。
 
  在執行上述做法時,我假定讀者不需要擁有先備知識。我試圖寫一本你可以在單腳站立時就讀完的書:刪繁就簡,追求扼要,不求完備。以下各章所探討的,實際上只是眾多中年危機當中的其中幾個面向。許多人覺得人生太累、充斥太多需求,這種感覺是第二章關注的焦點。為了化解這種想法,我們將會探究理性、價值觀與美好人生這些源自亞里斯多德的概念,也會學到做你不必做的事有何重要性。許多人覺得自己被囚禁在當下的人生裡(無論人生有多幸福),並清楚知道自己已失去其他不同選項,這種感覺是第三章的主題。我們將會學到擁有選項為何常被過度高估,以及錯失其實也不無好處。第四章探討許多人會有的下面這種感覺:自己的過去是一段不完美但已無可改變的時光,因此只能學習接受。我們將會學到你在什麼時候以及為什麼應該要對自己過去所犯的錯感到慶幸。第五章探討時光飛逝或者時日所剩無多的感覺,也就是意識到自己終將一死。我們將會檢視恐懼死亡的哲學療法。此外,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必須不斷處理的各項任務,也難免讓人感到重複與疲乏,這是第六章的主題。我們將會學到何謂活在當下和這種做法如何能夠化解你的中年危機,以及冥想為什麼會有幫助。
 
  在開始找尋答案之前,我們在第一章會先談這個問題的歷史。我們會先探究中年被視為一段危機時期的這種刻板印象,並且發掘這種刻板印象為時不長的過往。我們將會觀察這種刻板印象在當前的變動,如何從令人頭暈目眩的創傷演變成能夠控制的小毛病。此外,我們也會讓哲學在其未來當中占有一席之地。當代哲學家太少關注老化,也太少關注童年、中年與老年的生理和時間狀況。這種情形應該要有所改變了。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78202
  • 叢書系列:春山之巔Summit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六章 活在當下
 
我站在麻省理工學院的辦公室裡,雙手抱胸,盯著電腦螢幕上的游標在「活在當下」這個標題下閃爍,內心猶豫不決。我真的想寫這一章嗎?
 
我當然想。我已經為這本書努力了幾個月,前面更構思了多年。我想把這本書寫完。但老實說,這個念頭讓我感到害怕。我不禁自問:「假設這本書完成了,文字經過修訂和編輯,校樣也送回來了:你會有巨大的喜悅與幸福感嗎?」結果,一股無可抑制的自我意識明確回答道:「不會!」我頂多會有一股矛盾的感受。我寫完這本書以後,將會因為自己完成了一件我認為值得做的事情而感到高興,但也必須向這個對我來說深具意義的計畫道別。這會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一個空洞。
 
如果經驗具有參考價值的話,那這個空洞不必太久就會被填滿。我會有其他計畫要忙:一堂必須教的課、一本必須讀的書、一篇必須寫的文章。我會繼續向前進。不過,這種前進就像是在跑步機上跑步一樣。人生是一連串的計畫,完成一件之後就拋在身後,數量慢慢增加。未來只會帶來更多我在過去已經歷過的那些成就和失敗。它與我已經過去的生活唯一的區別,只在於數量上的不同,只不過是活動的持續累積罷了。
 
工作只是其中之一,還有私人生活中的各種傳統里程碑:第一個吻、第一任女友、失去童貞、訂婚、結婚、生孩子、為孩子包尿布、養育他們直到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然後看他們展開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諧星史都華.李(Stewart Lee)所謂的「人生樂事真是有夠沒完沒了」。這些成就對我很重要,但每一項都是苦甜參半:滿懷渴望、努力追求,而終究在完成之後感到失落。這件事結束了,接下來呢?
 
一再重複與徒勞無功的感受,以及渴望滿足後的空虛:我不是唯一有這些感覺的人。也許你也有過類似的感覺,深陷於中年的各種追求中,一項接著一項,不停思索接下來要做些什麼。我們是中年危機的典型受害者,努力實現那些看似值得追求的目標,雖然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但內心卻常感焦躁不安,且難以滿足。

會員評鑑

4
4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0.5
|
2024/09/25
這是一本用試圖用哲學來緩解開導出社會十年以上的讀者可能會面對的情緒問題的「哲學諮商」的書。但可笑的是,一般中年人所最關注的例如職業發展瓶頸、面對老化、親職教養和婚姻與人際關係本書裡面完全沒提。本書的作者關注的是生活沒有熱情沒有目標、面對死亡以及怎麼處理當初選擇走哲學這一行而不是當醫生的懊悔等等自虐的煩惱。這書只能顯示出在麻省理工當哲學教授和系主任的作者過的也沒多快樂,而且長期的學術生活確實導致他的生活歷練嚴重欠缺。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 GL百合展(止)
  • 五南年度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