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01 供應
生產過剩已成為嚴重的問題,我認為在2013年或2014年將會到達臨界值。接下來就必須改變,因為這個現象足以摧毀我們對當代藝術市場的信心。
史蒂芬·卡斯托特(Stéphane Custot),藝術經紀人及畫廊從業人員
2016年11月:搭上出租車,我前往位於上海西南近郊的張洹工作室,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在一道有著禁行標識的大門前下車,門內有一座守衛亭。大門緩緩開啟後,一位穿著制服的守衛讓我進去,要我在旁邊稍等一下。不久,工作室的策展人和翻譯員到達了,接著要記錄我此行訪問的攝影師也到了,最後一個到的才是張洹本人。他一身簡潔輕盈,穿著他那正字標記的高領運動衫,眼鏡架在棒球帽的帽沿上,像隻貓咪般優雅的輕身移動,帶領我參觀他的空間。
張洹在2005年買下這個前國有水力機械廠,那時候他剛結束在紐約二十多年的生活,回到了中國。當我們越過了火車軌道,穿過三節從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搶救出來的損壞車廂,其中一節還要靠支撐器架起,我才意識到這個既是廠房/也是工作室的空間規模之大。
當我們這小群人繼續走進參觀,眼前所見是巨大寬闊、整理清潔的庫房,裡面陳列著張洹極具代表性的香灰畫,再往前走,便是儲放一件巨大的牛皮雕塑《英雄》(Hero, 2009)像大教堂般的廠房。我們接著往一座光亮無瑕的不鏽鋼雕塑移動,這是一頭巨熊和她的孩子,張洹告訴我,這件作品是為溫哥華一家賭場酒店所設計。還有一個建築模型,是他和珠寶品牌I Do所合作的概念店設計,他們預計以1,600萬美金打造這座結合「概念/賣店/博物館」的空間。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