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費恩斯坦(Mike Feinstein,美國Santa Monica市議會綠黨議員)
廣泛的環境破壞正在傷害我們的星球,人間不公平的罪行也正在掠奪數十億
人的機會,使他們難以發揮自己的潛能。作為一個物種,人類生活方式的脆弱,
正在發出吶喊,等待回應。
這種負面的趨勢其實並不陌生,它以某種方式,早已經存在我們中間數百年
,甚至好幾千年。但是,全球龐大的人口、科技強大的威力,以及一個為短期利
益而濫用人力與地球的全球經濟體系,今天正在擴大人類的致命傷,也為我們這
個時代帶來了空前的危機。
當此時刻,伍汀與魯卡斯挾其新著邁入。有遠見,但不流於空談,有深度,
但卻平易近人。企業資本主義總是要我們相信:「除此之外,別無他途」,針對
這個用廣告堆砌出來的神話,伍汀與魯卡斯小心翼翼地為我們做了解剖。
對於全球化,許多人出於本能,壓根兒就懷疑其中必有嚴重的錯誤。但是,
這些神話幾乎唸咒似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翻來覆去,使我們習以為常,以致苦
無破解之道。即便我們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予以識破,卻又拙於言詞,難以向世
人宣揚。
伍汀與魯卡斯此書一出,挾其對經濟全球化字母大餐──
WTO、GATS、NAFTA、IMF、MAI與
TRIP等等──瞭若指掌的知識,
並以傳統的經濟術語道破了這些機制的不足。
面對單刀直入、先入為主,但卻訴諸直覺的動人言詞,例如「勢不可擋的潮
流」之類,全球化為什麼不是解決貧窮的答案,三言兩語就能說明,幾人能夠?
伍汀與魯卡斯能夠,而且做到了。他們提出了清晰而實徵的證據,指出問題不在
於財富之患寡,而在於財富最初製造與分配的方式。
所謂「比較利益原則」(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亦即財貨之產出應該落在最能發揮「效果」的地方,常被用來當
作經濟全球化的正當理由,乍聽起來很難讓人駁斥。但是,伍汀與魯卡斯明白指
出,(跨國公司貪婪的)資本流動雖是以比較利益為基礎,追求的卻是
絕對利潤
(absolute profitability),並因此以全世界的勞工、環境、衛
生與安全為芻狗。
這樣的批評絕非無的放矢,因為它揭穿了一種全然瘋狂的經濟思想,亦即在
一個有限的星球上追求無限的成長,更為過份的是,這種經濟思想把財富與權力
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上,並供其揮霍原本就稀少的資源。
但光是反對現狀並不夠。走上街頭遊行、在教室裡辯論,到市政府、州議會
與國會去抗爭之外,我們還應該提出正面的替代方案,而此書最具說服力的地方
或許正在於此。
為維持現狀而辯護的人,常常譏笑綠黨的觀點不切實際,是「回到原始」的
幻想,根本與現實脫節(「那些綠黨,大力反對貿易,甚至不惜讓我們吃不到香
蕉。」)
事實正好相反,伍汀與魯卡斯提出了一套精緻的經濟在地
化(economic localisation)觀點,其中
包括,在生態的架構內,進行貨幣、投資與貿易政策的改革。
在伍汀與魯卡斯所倡議的世界中,觀念、技術、資訊、文化、貨幣與商品的
流通,其最終的目標,是要讓全世界重建真正得以永續的國家與在地經濟。綠黨
向自然所學到的,總結來說,就是:「我們全都是休戚與共的。」經濟在地化強
調的不是「為追求最廉價的而競爭」,而是「為追求最優質的而合作」。
在這樣一個世界中,一個承認民主、生態與社會正義攜手並進的世界,經濟
的控制權不再是操於遠在天邊的公司董事會,而是重新回到與之息息相關的升斗
小民的手上。
積極參與綠黨的政治活動讓我發現,伍汀與魯卡斯的大作既令人振奮又讓人
欣慰。令人振奮的是,這本書告訴我們,今天的問題如何可以在明天找到解答;
讓人欣慰的是,這本書反映出,綠色運動在過去的三十年當中已經越來越成熟。
身在權力殿堂之內也身在其外,伍汀與魯卡斯結合了街頭抗爭的能量與民選公職
制定政策的專業,理想與務實證諸在他們的大作之中。
環顧這個世界,面對迫在眉睫的挑戰,我們或許感到失望。但是,正當當前
的體制因一系列自私自利的政策與機制而獲利時,伍汀與魯卡斯提醒我們,只要
同樣地群策群力,一個更永續、更公平的經濟體一樣能夠實現。
導言
麥可.伍汀(Michael Woodin )、卡洛琳.魯卡斯(Caroline Lucas)
綠黨政治與全球化
對於當前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的潮流,各方反應不一,但贊成者與反對者同樣都明白,此一當代主流的經濟與
政治進程,正在撕毀歷史悠久的承擔,亟需給予新的回應。
經濟全球化,綠黨所看到的,是弊遠大於利;這樣的評價,在整個政治光譜
上,許多人即使基於不同的理由卻都抱持相同的看法。然而,對於本書反覆再三
地忠告,心裡早已有數的反對者,必將一意孤行,很難叫他們改弦易轍。因此,
既要抵抗此一系統化的強大力量,就必須拿出既能打動人心而又條理清晰的替代
方案,使反對者變成支持者,並使任何願意站出來領導此一抵抗的政治哲學,面
對迫在眉睫的挑戰,為這項替代方案大聲疾呼。正是這項挑戰,激發了本書的問
世。
綠黨政治獨樹一幟,著眼於重建人類活動與關係的模式,讓人類知道尊敬他
們所依賴的自然系統,從而確保永續的核心目標。但是,若不能將公平與正義納
入社會的整體架構,要達成這個目標無異緣木求魚。眾所周知,相較於不公平的
社會,公平的社會更健康、更幸福。一個公平的社會也比較能夠建立充分的支撐
力量,承受大規模的變動,為永續的繼承提供真正的保證。如果我們能夠讓人相
信,他們所生活的社會確能保障並滿足他們的福祉,讓他們能夠安身立命,那麼
就可以使他們全心致力於解決共同的問題,而不是汲汲營營,只追求個人的出人
頭地。舉個例子來說,當便捷舒適的大眾運輸付之闕如,當每個轉角的訊息都在
慫恿人們賺足夠的錢,買最新的車,才算得上是個人時,我們又怎能指望,一個
所得僅達溫飽、工作沒有前景的年輕人,去為他所選擇的交通工具將造成社會與
環境什麼後果而操心呢?同樣地,在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上,當富有國家本應負
起更大的責任,它們卻恬不知恥地逃避時,我們又憑什麼指望貧窮國家減少排放
呢?
綠黨政治不僅要保護自然世界,並且向它學習。綠黨政治認知,從區域到全
球,許許多多的生活圈都是休戚與共的,我們則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個全球化
的世界中,即使是最尋常的活動,例如選擇到哪裡去購物,都能跨越在地經濟,
遠遠地影響到世界其他角落的生活圈。這種狀況,只有每個層面都以真正的民主
架構做為支撐,才能夠予以公平的管理。但是,不論任何問題,如果都把它放到
全球的層面上,由於行動與結果之間的回饋迴路既混亂又模糊,公平的目標就很
難達成。有鑑於此,綠黨政治所訴求的是分而治之的原則,亦即政策盡可能地以
在地為考量才是上策。正如我們在後面會提到的,有關公平使用地球資源的某些
議題,例如大氣容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能力,就只能放到全球的層面去處理;至
於其他的,例如貿易,這種目前正以全球層面為優先考量的事情,在民主政治的
規範無法制衡既得利益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就比較不那麼急於搬上全球的~#Ue020
面。
這裡所論述的綠黨政治原則,除了拋磚引玉之外,1
針對我們對全球化的批判與其他反全球化運動所揭櫫的理念,二者
之間的異同,也希望能有所澄清。經濟全球化造成日益惡化的不平等與全球性失
業,以及無休止地把權力從民選政府和勞工手上轉移到私人企業和投資者的囊中
,與綠黨站在同一陣線,許多傳統與極左的團體都一致予以譴責。儘管問題的分
析有互通之處,但在永續的議題上,綠黨卻聽不到式微的左派有什麼聲音。追求
重新分配,提升勞工權益,擴大公部門並嚴格規範私部門,光是這些並不足夠,
唯有以更負責、更公平的經濟為目標,才能打開一條通往永續的道路。
在反全球化的大纛之下,也不乏環境保護者。他們對環境日益惡化的憂心,
綠黨感同身受,不過,在策略上,綠黨不同於環境保護者,綠黨絕不指望在位的
政客會來清理髒亂。綠黨政治提出另類的政治哲學,一項經濟方案,以另外一批
政治人物取代傳統的政客,並把停止製造髒亂當成首要之務。
綠黨也一定是國際主義者。以行動處理迫在眉睫的全球性問題,是它的核心
呼喚。因此,認同並推動一個利益共享的地球生活圈,是綠黨的天職。這個生活
圈已經充分意識到,解決問題的細節容或因區域的條件而有所不同,但解決問題
的目標卻是共同的,同樣地,用以激發理念的分析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希望,
縱使本書在細節上有時候不免偏重英國或歐盟,其目標與分析卻是不分地域的。
內容大綱
本書共分四卷。卷一檢視經濟全球化的理論與結果。第一章探討經濟全球化
運作的脈絡,是誰在那裡推動,以及它言之成理的理論有哪些缺陷。第二、三、
四章分別檢視全球化的過程如何嚴重危害民主政治的治理,如何加速惡化環境的
破壞,以及擴大貧富之間的差距。
卷二提出經濟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亦即經濟在地化(economic
localisation)。此卷僅有一章(第五章),篇幅極長,雖無明顯
區隔,但仍可略分為兩個重點,其間又另分成數個小節,可以一氣讀完,也可以
一次只看一節,由讀者自做決定。在這些小節中,除了說明經濟在地化主要的建
構部件外,並針對重大的質疑提出回答。
卷三探討經濟在地化實施的必要策略,針對「啊,沒錯,但如何才能做到呢
?」之類的問題,提出答案。第六章析論經濟全球化結果與進程之間的關係,並
以此做為扭轉此一潮流的前提,使讀者做好接受替代方案的準備。第七章則要問
,目前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全球性機構,是否能夠從內部予以改造並為替代方案接
生?根據對這些機構所做的歷史研究,答案是「幾乎絕無可能」;因此,從外部
發動一次革命實有其必要。第八章討論的則是發起這項革命的要件。
卷四所要凸顯的是,針對當前某些最危急的問題,經濟在地化所能提供的解
決之道。本卷特別聚焦的幾個課題,既是論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也是推動全球
正義運動(global justice movement)2的
爭議性主題。其中第九章檢視農業,第十章為貨幣在地化辯護,第十一章總結在
區域化的架構內,多邊合作將獲得改善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