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綠色復甦時代

綠色復甦時代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永續」兩字不斷被大聲疾呼,因為自從經歷了20世紀後期的擴張時代,地球已經喪失了永續的可能性。

  在1950年到2000年的半個世紀中,世界人口從25億變成61億,增加到2.4倍,同時,全球GDP、石油消耗量、發電容量、小麥的年產量也分別增加到8.1倍、7.3倍、21倍、4.1倍,自有人類以來消耗的各種資源,超過八成集中消費在這個時代,結果讓我們的物質生活遠較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富足,都要方便。但是相反的,因為過度消耗地球資源,排出超過地球自淨力的有害物質,使地球資源枯竭,環境破壞更加嚴重。在未來的這50年,已經不可能再以擴張時代的速度擴大經濟,餵養人口的農田已經開發到達物理極限,撐起擴張時代的石油如果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被消耗,應該不到2050年就要用盡。

  過去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在內的地球資源,急速發展經濟的作法已經看到盡頭,這也是大家要追求有效活用有限能源及資源,不讓地球環境再惡化的新哲學、理念、行為準則、生活型態的理由。本世紀最大的環境破壞就是地球暖化,在過去的100年,地球溫度最高的五年中的四年,都集中在2000年代以後,具體來說是2002年到2005年的四年,另外的一年是1998年,我們可以簡單推測出地球暖化的轉折點就是在本世紀初的那幾年。地球表面溫度的急速上升對大氣以及洋流流動產生很大的影響,讓異常氣候在全球各地發生。侵襲大都市的熱浪、巨型颱風、颶風的異常發生、漲潮、洪水、旱災以及沙漠化現象的擴大、全球各地頻繁發生的森林火災……,氣候異常變得不意外而平常,開始威脅人類的生存條件。目前的生活型態以及經濟活動繼續下去的結果是地球暖化會更加嚴重,本世紀後期海平面的上升、沙漠化現象的擴大,再加上旱災使糧食取得困難,將讓幾億人口變成環境難民。又因為缺水,國際紛爭勢必在各地越演越烈。因此我們需要與有限的地球共存的智慧,採取行動有效活用有限的地球資源、抑制有害物質的過度排放,才有機會讓地球永續存在。

  為了讓地球永續存在,至少必須滿足三個要件。第一是?確實認知地球的有限?。大多數的金屬等地下資源經過不斷使用終會枯竭,排放超出地球自淨力的有害物質會惡化地球環境,因此大家都在尋求與有限的地球折衝的方法。第二是?生態系的全面保全?。除了生態系的資源外,我們還必須守護生態系的非貨幣價值,例如乾淨的水及空氣、穩定的氣溫、帶給人們的安心及癒療效果等。第三是?維護下一代的利益?。我們這一代如果再繼續消耗有限資源,未來的人們可以利用的資源就要減少,排放過量有害物質,就無法將健全的環境留給下一代。我們需要採取行動,讓未來的世代跟我們一樣享受到地球的恩惠。

  地球臨界時代的企業不被允許忽視永續經營,必須從?為股東賺錢的企業?脫皮變身成為?為社會所需要的企業?。企業當然應該追求利潤,但是建構不破壞環境、沒有歧視的健全職場也很重要。為此,必須要有明確的企業理念,沒有理念的企業經營即使成功也無法持續,最終還是會消失。詳情還請大家參閱本書。本書採用了?自然滿意度曲線B點左側世界與右側世界?的新手法,藉以解釋對企業而言的永續為何,並介紹用以佐證的許多案例,提供存活在地球臨界時代的指標。企業積極努力建構永續社會,也有助避開全球性的危機。本書也花了一些篇幅介紹永續概念的歷史以及基本概念,筆者有信心即使是沒有這方面知識的商務人士、學生們,也都能因此了解地球環境的現況以及永續概念,為採取環保行動提供一大線索。

作者簡介

三橋規宏(Mitsuhashi Tadahiro)

  1940年生,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到日本經濟新聞社工作,曾任倫敦支局長、《日經商業》總編輯、編輯局科學技術部部長、社論副主任等,主要報導總體經濟政策與地球環境問題,2000年離開日經,擔任千葉商科大學政策資訊系教授,現在是中央環境審議會委員、聯合國大學零排放論壇理事、全國防止地球暖化活動推廣中心(JCCCA)營運委員會議長、千葉縣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推廣會議會長、?思考環境的經濟人會議21?秘書長等,著有《環境再生與日本經濟》(岩波新書)、《日本經濟綠色國富論》(東洋經濟新報社)、《專題日本經濟入門》(編著,日本經濟新聞社)等。

 

目錄

前言 二十世紀末到今日
第一章 人類社會的發展
第二章 永續概念的誕生
第三章 環境經濟學的重要性
第四章 有效利用資源創造新經濟
第五章 處於永續經營的時代
第六章 經濟服務化的致勝機會
第七章 挑戰自然資本的企業
第八章 喚起企業公民的自覺
第九章 未來企業以環保策略勝出
結語 追求永續經營邁向成功之路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571497
  • 叢書系列:新商業周刊叢書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為什麼大家開始疾呼要讓環境與經濟兩立呢?「讓環境與經濟兩立」是永續社會的條件。重視環境經濟就要停滯,相反的,優先經濟環境就要惡化,兩者已經陷入一種二選一的關係。

想想跟孩子一起玩氣球的情景,氣球因為吹氣膨脹變大,但是超過極限就要爆破,因為氣球的伸縮率有限。吹氣使氣球不至於破裂又脹得剛好,就能跟孩子享受傳接球的樂趣。人類跟地球的相處也很像吹氣球,我們為了過高品質的富足生活,需要地球上的各種資源,用完資源後(消費)一定會產生廢棄物,要丟棄到自然界的某個角落。

在有限的地球過度使用資源,資源終將見底、用罄,而持續地將大量超過地球淨化能力的有害物質排放到自然界,地球環境將會惡化。如果我們能夠好好使用地球資源,讓它循環並將有害廢棄物的量控制在地球可以淨化的範圍,地球便能生生不息,舉例來說,我們每天吃三餐(能源),從事各種活動,並且製造老舊廢物,將它們排出體外。攝取的能量與排泄物,在進與出之間若能維持適當平衡,我們的身體就能維持健康。地球與我們的身體都是有限的,不正視這個「有限」,反覆過度消費與過度排放,地球環境會快速惡化,地球資源也會逐漸枯竭,這正是現代社會所面臨環境問題的本質。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代(西元前四千年左右)大規模砍伐森林,人口集中在都市地區,並興建宏偉壯大的神殿,雖然已經懂得灌溉,有計畫地調度糧食,但是因為將森林砍伐殆盡,以及鹽害持續對農業的影響,幾個世紀後就瓦解了。因此人類與環境的對立從很久以前開始就已經零星出現在某些地區,演變成常態則是在十七世紀歐洲的科學革命以後。科學革命在十八世紀後孕育出啟蒙思想,啟蒙思想包括了牛頓力學所代表的現代科學,以及應用發展出的技術所建構的現代人文主義,更加深了對人類理性不可動搖的信賴。十七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Bacon)解釋現代科學指出「知識就是力量」,現代科學在「征服、統治兇暴自然,改造自然對人類有益才是進步」的堅強信念下發展成形。始於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以後的現代社會在這樣的思考背景下大膽改造自然,孕育出掠奪資源型的生產技術,埋頭追求物質富足。誕生歐洲的現代科技社會在之後的幾個世紀傳遍整個地球。發展過程中,顛覆了「因為有豐富自然恩澤才有人類社會」這個清楚的道理,也就是「自然是母親而人類社會是孩子」的認知,自然被貶為人類經濟活動下的附庸。為了經濟成長、經濟發展,犧牲(改造、掠奪資源、破壞環境等)自然是應該的,在這個經濟至上主義概念的抬頭下,發展經濟比任何事都重要的現代社會於焉形成。

在一九五○年到二○○○年這半個世紀中,世界人口從二十五億變成六十一億,增加二.四倍,同時,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石油消耗量、發電容量、小麥的年產量也分別增加八.一倍、七.三倍、二十一倍、四.一倍。自有人類以來消耗的各種資源,超過八成集中消費在這個時代,結果讓我們的物質生活遠較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富足、方便。

但是相反的,因為過度消耗地球資源,過度排出超過地球自淨力的有害物質,使地球資源枯竭,環境破壞更加嚴重。在未來的這五十年,已經不可能再以擴張時代的速度擴大經濟,餵養人口的農田已經開發到達物理極限,支持擴張時代的石油如果依照目前的速度繼續被消耗,應該不到二○五○年就要用盡。過去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在內的地球資源,急速發展經濟的作法已經看到盡頭,這也是大家要追求有效活用有限能源及資源,不讓地球環境再惡化的新哲學、理念、行為準則、生活型態的原因。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4
4.0
|
2009/02/26

會拿這本書,老實說是受到書皮封面上的小標「綠色經所創造的主流機,是企業在這波全球經濟蕭條中的一道糬光;兼顧環境經營和利潤創造的營運模式,將是企業提 升價值、阻擋景氣寒流的唯一王道」所吸引。身為一個投資人,這種廣告辭令一向有著吸睛的魔力,即使,感覺上這會是本滿枯\燥的書。

在 台灣,環保相關課題的書一向極為少數與冷門,這應是我學生時期以來讀的第四本相關的書吧,一則台灣雖然關心環保議題的人不少,但總是受到主流媒體與文化的 刻意打壓,使得這方面的聲音總是變得無聲無息,即使有相關的抗議,也總是被抹上顏色;二來是在主流價值的刻意打壓下,這方面的人才極度缺乏(小弟我當年也 是這運動的逃兵之一)、經費少之又少,更是連外行人都知道事實。因此當我從前言一路閱\讀本書之際,作者三橋規宏其實是對綠色這個議題有著某種程度的理想 性,在他以故事述說日本企業對於綠色環保的實際行動與達成那些對我們台灣人而言不可思議的現實成果時,我實在是佩服作者與日本這個國家,能把理想的追求化 為實際,至少,比起許\多台灣企業被動配合先進國家的進口法規而言,在「觀念與文化」上,就進步了數十年。

貫徹全書的主軸是作者闡述從二次戰後全世界的人類經歷了大開發、大成長的時代,地球的資源開發與人口成長已超越人類歷史的過往,一切的發展更是已經超過地球 的極限負荷,石油總有用盡時、礦產會有採盡時、地球更早已經無法自我清化,因此作者提出「零排放循環」的構想,試圖將已過了極限的地球拉回均衡的位置。

本書是依作者於2004年至2006年 在鳥取環境大學開課與京都大學環境講座的講義所寫成,因此書上所舉的一些故事、實例,已是在去年油價大漲之際一般人已耳熟能詳之事,例如:豐田的汽電車、 日本有名的葛卷町能源鎮再生。但在閱\讀本書的綠色故事之際,除了心驚與讚嘆,對於生長在台灣的我真的不知該說什麼,原來,惜物愛物與再生循環可以做到這種 境界,為什麼我們都想不到、也作不到?對於一個股票投資人而言,可不像台灣的大老闆所說環保與股東利益會衝突,原來環保與賺錢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印象最深的是岡田營造廠的「妙高市零排放計畫」,該計畫一是把有機廢棄物(下水道污泥、糞便、廚餘)利用愛知博覽會得獎的高速發酵法製 成肥料;第二則是砂石場排出的碎石、污泥、廢土,剔除當中的高分子聚合物與細菌等不純物後,再以高溫處理作成粉末混合雞屎,製成了耕作土以再生或建構農 地。之後利用上述二者,種植特產品、蔬菜、果樹,達成所謂「零排放廢棄物的社區營造」。如此,「處理有機廢棄物→活用有機肥料→種植蔬菜等農作物→在地方 上家庭、餐\廳、飯店消費→處理有機廢物」,零排放棑型成形。岡田營造因為公共工程減少而轉型成功\,給陷於困境的日本營造業帶來全新的啟示。零排放與碎石成 黑金,在台灣簡直是天方夜譚。

由於整本書是以上課講義改寫而成,因此文句絕不是妙筆生花,況且我前面提到過,環保的議題在台灣一向是非主流,若是不感興趣卻又受封面小標所吸引的人可以直接從第258頁的「從理想來反推的向後預測法」與「環境產業的矩陣」讀起,尤其是環境產業短陣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的脈絡,也許\可以由此推敲出下一個明星產業。而作者個人的理想原則–「99與1拔河」原則,雖然有些人覺得想法比較理想化,但人生就是要作夢、把夢完成嘛,沒有夢、沒有理想,那小至個人、大至世界,怎麼推動向前?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童話裡的心理學【博客來電子書獨家-作者電子贈言簽名扉頁版】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
  • 文學季(經典文學)
  • 格林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