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的課堂上,一開始學員們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想要有很好的學習效率,一定要有過人的資質嗎?可喜的是,你並不需要特別有天分或特別聰明,就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成效。儘管每個人天生擁有不同的學習能力,而且從小各有各的訓練與開發程度,我們還是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不論處在哪個生涯階段或是生活境況。而且,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那些天資聰穎、卻不懂得學習要領的人,遲早會被我們所超越的。是的!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
人的一生本來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除了學校裡大大小小的測驗與考試之外,還包括一些在職訓練與個人私下的進修。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可見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必須不斷學習新知。恭喜你!當你讀完本書之後,你將學會如何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對於學習材料的內容會有更好的理解力。你能駕輕就熟地,以符合大腦運作的方式處理複雜的新進資訊,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將它們與大腦知識庫裡既有的訊息連結在一起,把過去已經「建構」的知識「重新建構」,在決定性時刻加以取用。這套學習過程會輔以正確的時間管理。你會學到如何提升專注力,為重要的學習任務發出強烈的動機。而且沒有壓力。你覺得不可思議嗎?那麼,就讓我為你帶來一點驚喜!
我在本書裡不會使用冗長、沉悶卻對實際的學習行為毫無助益的敘述文字。為了讓你能盡快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在遣詞用字方面,力求簡明扼要,卻又不失陳述的完整性。此外,內容當中會交代這套學習方法的有效性是憑藉哪些基礎:它是多年學習經驗的結晶,為了找出最有效的學習技巧,我翻遍坊間許多在討論學習效率方面算得上論述嚴謹的書籍,參考無數相關的訓練課程,並且親自檢驗這些學習方法的實用性。
為什麼我會想找出一套對於學習者而言有效而實用的學習方式?這個動機,緣起於數年前我準備司法官與律師的國家考試時。這項大考也是德國大學法律系的結業考試,我因為在大學還有其他的主修,法律的專業訓練與學位對於我而言,並不很重要。而且,我那時已經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成天為了公司的事情忙進忙出,還必須經常到歐洲各地授課,主要是開授網頁設計與網際網路程式設計這方面的專業課程。因此,我當時能準備這項法律專業考試的時間實在少之又少。通常法律系學生在畢業的前一、二年,每個禮拜必須有六天的時間從早到晚安分地坐在書桌前K書,才有辦法應付這樣的考試,而且,這項大考的淘汰率頗高,往往會有過半的考生未能通過這項國家考試。由於我能準備考試的時間不多,相較於其他學生而言,準備考試的條件並不算好,所以,迫於當時的窘境,我才開始積極地要找出比較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果如其然,我雖然在準備這項法律大考時,只投注很少的時間與精力,考試的總得分卻很高,成績的落點在所有考生當中屬於前百分之五的群組。
這個奇蹟似的學習成果讓我當時下定決心,要創「格綠寧學院」,把我所使用的一些學習妙招藉由私人授課的方式跟大家分享。招生對象並不限於法律系學生,而是針對每一位有學習需求的人,不管是因應學校或職場的要求,或是純粹基於個人的興趣。學習的領域與內容並不重要,因為,這套高效率學習方法的重點並不在於要學習「什麼」,而是探討該「如何」學習。
如果,我在準備國家考試時,有人提供這樣的研習課程,我一定會很高興地報名參加。坊間關於學習方法的書籍與課程琳瑯滿目,我只能拼湊地使用一些當時我認為最好的學習方法,根本毫無系統性可言。當時我所接觸過的關於學習技巧的書籍,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種關於有效學習的書籍,其內容極富啟發性並且激勵人心,但是,對於實際的學習並無太大的幫助。例如,坊間有許多關於記憶訓練與速讀技巧的書籍是誇大不實的,讀者們起先會相信那些作者的吹噓,相信已經找到了學習的捷徑,所以剛接觸這些學習理論時,會感到傾心振奮。不過,當讀者後來發現,整套理論聽起來頭頭是道,實行時卻沒有獲得真正的助益時,隨後的失望也就更大。此外,還有另一類的書籍,它們在理論上比較嚴謹,比較具有科學根據,雖然銷售的狀況不好,可是在探討學習的現象與問題時,比前一類的書籍還要務實。我在本書的某些地方,會簡短地介紹在學習研究領域上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然後再根據自己實際學習的經驗,提出實際可行的操作方法。畢竟從理論跨越到實際層面,需要一點慧心巧思,而且需要自己想辦法。
至於那些討論記憶、心智圖法(Mind Mapping)、時間管理等,這些個別的學習主題的書籍與訓練課程,由於這些作者未能進一步討論這些個別的學習元素在整體的學習過程中彼此的關聯性,因此,我們無法對於這類書籍做適當的評斷。
目前雖然有許多記憶、心智圖法、時間管理等等,這些個別的學習主題的書籍與訓練課程,不過,這些作者卻未能進一步討論這些個別的學習元素在整體的學習過程當中彼此的關聯性,因此,我們無法對於這類的書籍做適當的評斷。
我在「格綠寧學院」開設了一些關於學習方法的講習課程,為了課堂研習的需要,我製作了一張學習循環的流程圖。這個流程圖涵括了高成效的學習所應具備的各個面向:從如何吸取新知到運用這些已習得的知識。「格綠寧學院」訓練課程在開辦第一年便有一萬名以上的學員,從中受益的人數持續增加,本書便是從這套學習訓練課程發展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