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古典奇幻的新起點 微光(批踢踢實業坊-TRPG版版主∕奇幻小說譯者)
我讀了一個故事,一個藏在風中,一個關於名字的故事。
一則在顛沛流離、磨難與危機之中的傳說,一首史詩的原點,當英雄還只是個毛頭小夥子的不凡瑣事。
派崔克.羅斯弗斯的《風之名》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我想英雄史詩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主題,從《奧德賽》到《貝奧武夫》,從《時光之輪》的蘭德.亞瑟到《迷霧之子》的紋;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迷霧之子》怎麼可以算是英雄史詩?但我這麼比喻自然是因為這個故事與《迷霧之子》間有其近似之處。
就是在那恢弘的架構與繁複的世界之下,這依舊是個關於人的故事,講述著英雄在隱微之時,如何一步步從男孩∕女孩開始成長與茁壯。
雨果獎的得主大衛.列文說得好:「這是克沃思的故事,他是一個追尋傳奇真相的男人,在追尋的過程中,自己變成了另一則傳奇。克沃思生氣勃勃、與眾所期待的英雄同樣真實:勇敢又害羞,聰明又無知,謙虛又高傲,有時所有特質會全部顯現。《風之名》帶著溫暖、悲傷,還有些許幽默,是給成人看的《哈利波特》。」
我很難想出比這更適切的評語,於是厚著臉皮把這句話再次陳述一遍。
主角克沃思有著眾多名號,『無血』克沃思、『祕法』克沃思、弒君者克沃思;不同地方的人們又以自己的語言稱呼這樣一位不尋常的人物,如梅卓、瑞希。他的豐功偉業無數,更是吟遊詩人譜寫曲目的最佳題材。
這樣的英雄卻年紀輕輕就隱居在一處平凡小鎮中,經營一間生意清淡的旅店,化名寇特。他寧願站櫃台之後,聽著村民圍在爐火邊天南地北的把酒話桑麻。
於是我懷著好奇心,就這樣跟著作者平實的文字,走入克沃思的生活與過去,在那些輝煌耀眼功績之下的故事。一個聰穎倔強、永不服輸的孩子,自幼跟著父母的巡迴馬戲團遊歷四方,以篷車為家,在戲劇、樂曲、雜耍中成長。作者更勾勒出一幅獨特的巡迴劇團生活,由各式各樣的人們組成的豐富大家庭。
而在旅途中結識的老術士阿本希,更成了克沃思的啟蒙恩師與忘年之交。阿本希不僅只是開啟了克沃思對於知識追求之窗,對他傾囊相授,這對六旬老翁與十二歲男孩間的師生情誼讀來讓人備感真摯。也是這位恩師啟發了他追尋風之名的夢想,想進入傳說中的大學院,像阿本希一樣成為一位祕術士。
而英雄歷劫,在危難與挫折中,年輕的克沃思飽嚐辛酸,度過人生的低潮,但也在城市的陋巷暗處學會很多旁人一輩子也領悟不到的事情。這倒有點像是孔夫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但克沃思也好幾次靠著這些鄙事才能度過難關,化險為夷。
不少作家給予此書成人版《哈利波特》或黑暗版《哈利波特》的稱譽,多少因為本書的重心便是落在克沃思進入大學院求學的經歷與過程。大學院是作者一手打造出的祕術學園,其中的大書庫更是諸國中藏書最豐富最巨大的地方,有著一輩子也讀不盡的書冊典籍。
大學院的有趣精彩之處不遜於《哈利波特》中的霍格華茲,處處又能與世界本身的特色相呼應,絲毫不顯突兀或勉強。性格各異而獨特的八位大師主宰了學院中的各種事務,入學考試、學年考試決定了學生下學期的學費金額,大師們不吝於以較低的學費鼓勵優秀的學生,對於只想鍍個金返鄉的暴發戶,也毫不客氣要上大筆學費。
阮囊羞澀的克沃思是如何通過考驗,說服大師們讓他以獎學金入學?在求學之餘還得時時為了下學期的學費著落打算,更有貼近現實之感,寫出天才也常為五斗米折腰的苦處。
這個聰明又無知、驕傲又謙虛的主角在大學院中如何結交好友、樹立敵人、獲得師長的賞識與憎惡,每一段都讓人意猶未盡,恨不得能加入這所學院,與克沃思同窗為友。本書中獨樹一格的共感術也在此詳細闡釋,雖不是閃電火球齊飛,卻合乎情理並與整個世界相合,讓人覺得這樣的法術可能確實存在。
綜觀諸多奇幻作品,也少有能將奇幻的校園生活寫得如此真切可愛,精彩與刺激並存。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情竇初開的青澀戀曲,隨父母自幼練習魯特琴的克沃思,靠著他的琴藝結識了這輩子最重要的女性,而這段戀情也將主角引領到另一個階段。
講了這麼多似乎有些破壞閱讀樂趣之嫌,但其中細微精彩之處絕對值得細讀品味。
說起來「漫遊者文化」會找上我讀這本書還頗為意外,除了讓人有些受寵若驚外,令我意外的是「漫遊者」竟開始涉足於奇幻領域;從自家書架上數來「漫遊者」的書可不算少數,舉凡《餡餅的祕密》、《上帝之柱》,以及《南方女王》和《聖堂密令》等一堆阿圖洛.貝雷茲-雷維特的作品,絕對可算是「入得廚房,出得廳堂」(就是放在書櫃上好看,出手借給朋友也少有抱怨的)。
這樣一間出版社願意出版奇幻小說,對於眾多台灣奇幻讀者肯定是一大福音,至於為何從《風之名》著手?據說是一則恍若天啟的神祕故事。(佛曰不可說~)
《風之名》是《弒君者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作者派崔克.羅斯弗斯的啼聲初試之作,更是「漫遊者」初涉奇幻的第一本書。
羅斯弗斯出生於威斯康辛,大學足足念了九年,先念了化學工程後來又轉念心理學,最後才以英國文學學士畢業。但在他廣泛選修哲學、中世紀史、東方戲劇學、人類學、社會學等課程之中,《風之名》的雛形已逐漸形成。
但《風之名》最初想要出版時卻處處碰壁,直到他將作品的部分改編成短篇參賽並獲獎,讓羅斯弗斯有機會可以參加一個在洛杉磯舉辦的寫作班。在寫作班中他認識了著名科幻作家凱文.安德森,安德森則將自己的經紀人介紹給羅斯弗斯認識;而善於挖掘新銳作家的經紀人麥特.拜勒在讀過《風之名》初稿後,便立即將他網羅旗下;他驚嘆於羅斯弗斯將奇幻與文學元素巧妙融合的功力,羅斯弗斯也不負眾望順利擠身於暢銷奇幻新銳作家之列。
這位笑容可掬、留著一大圈灰色落腮鬍,宛如奇幻故事中矮人般的作家更展現出驚人的實力,甫一推出作品便好評不斷,獲得2007年鵝毛筆獎「奇幻與科幻」類、2007年獨立書商協會暢銷榜#10、2007年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編輯特別推薦、2007年《出版人週刊》年度選書「科幻∕奇幻∕恐怖類」、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奇幻小說等。
或許有人會覺得,國外很暢銷國內讀者未必喜歡,那些得獎或入選似乎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如果換一些大家更熟悉的人物呢?《風之名》也獲得眾位奇幻大師的聯名推薦:包括娥蘇拉.勒瑰恩(《地海傳奇》作者)、羅蘋.荷布(「刺客」系列作者)、凱文.安德森(《沙丘魔堡》前傳作者)、歐森.史考特.卡德(雨果、星雲獎得主,《戰爭遊戲》作者)等前輩大師的一致好評。
在這些推崇與紀錄之後,我想來講點比較不一樣的東西:像我這樣的奇幻老讀者會怎麼看《風之名》。精彩有趣的故事是一本好小說的必要條件,但一本好奇幻有時候不僅止於此。
當你翻開這本故事的前幾十頁,你會看到一個非常古典的開場,隱姓埋名的英雄隱居在小鎮的旅店中,化身為一個平凡無奇的旅店主人,過著平靜無波的生活。但總是會有一場意外、一名不速之客打破了他的平靜。
故事隨之開始訴說英雄童年的故事,他的過去、他的危難與轉機,以及他如何一步步成長。
古典沒有什麼不好,甚至在都會奇幻當紅的現代,這類宛如《時光之輪》與《魔戒》的古典奇幻簡直是稀有產物,更遑論是講得出一個好故事的古典奇幻。初看《風之名》時,有點讓我想起在看《天觀雙俠》時的感覺,那種懷念又帶了些許熟悉,令人想到古典奇幻的美。
而《風之名》不單只是懷舊,它有著繁複翔實到令編輯頭疼的世界,精彩有趣的巡迴馬戲團,與世界相合獨樹一格的共感魔法,別具風味的大學院;當然,還有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好故事與鮮活的人物。
共感術的設定也非常新鮮有趣,他結合了薩滿信仰中的共感巫術,與科學計算的能量傳導。你可以透過共感術將手中的稻草與桌上的蠟燭連結,然後將自己的熱能傳導給稻草,再藉由共感連結讓蠟燭自己點燃。一場主角在學院中與同學進行的共感術對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最特別的是,你會覺得這是一種真實可能存在的術法,只是早被世人所遺忘。
《風之名》不是緊張刺激的好萊塢動作大片,也不是什麼新穎前衛的藝術電影,但它用心營造每個細節、刻畫每個橋段,於是自有其紮實細膩、匠心獨運的一面。
身為一部古典的作品,也永遠存在著遠古的敵人,黑暗宛如山雨欲來,更有無數的謎團等待著後續的故事來解答。(拜託作者大人請快推出下一部吧~)
最後,我想邀請你一同來探尋這首史詩的原點,這個藏在風中、關於名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