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的話
《 三聯生活周刊 》 創刊於 1995 年,這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在 《 讀書 》月刊後出品的又一份量級雜誌。從構思、試刊,到正式創刊,直至今天它成為中國內地最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眾多當代中國文化界、傳媒界、思想界的代表人物都曾與這份雜誌有過或淺或深的交集-董秀玉、錢剛、楊浪、朱學勤、胡舒立 ……
真正在十五年時問裡決定了這份雜誌核心價值與外在氣質的人,是主事者朱偉和潘振平,以及一眾不可多得的主筆:方向明、胡泳、苗煒、舒可文、李鴻谷、王小峰,以及更多年輕、獨立、富有才華的記者。
如果你以為我們要說 《 三聯生活周刊 》 是中國內地最好的雜誌,那絕對是誤會了。把這份周刊與今天內地大小城市報刊亭和書店裡面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美的報章和刊物一併比較,它並不能掃一眼就跳出來。但這樣的比較有失於單薄。比如說,很多人並不知道, 1995 年創刊的 《 三聯生活周刊 》是最早嘗試市場化的中國刊物,在那以前,雜誌的「市場化運作」,對於中國內地出版界、傳媒界幾乎是個空白的概念。這本雜誌在中國內地誕生,里程碑的意義非常重要。 對中國傳媒有興趣的讀者,大可以延伸一步,去回望今天中國市場化刊物出現的編年史,你絕對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甚至可以寫篇論文搪塞你的老師。
看到這個編年史以後,還有興趣的讀者,就可以再往前挪一兩步,從更近一些的距離觀察 《 三聯生活周刊 》 這本雜誌的光譜。在策劃這個封面故事系列時,我們編輯部得以瞭解到它在創刊之初的自我審視、對將來方向的規劃、對實際運作方式的嘗試、對自身風格的定位,細碎而又合理有序。在這個生長的過程中,不同的主筆依次出現,就像一部歷史中先後登場、秉性各異的名將。
最獨特的是,當外界以為它已經好看了成熟了-甚至還開始賺錢-的時候,它自己又變了。而當很多媒體都在因為競爭加劇而盡力求新時,它偏偏相形靜默。變和不變,為什廢?市場無形之手是原因之一,是否也因為有某種歷練了十五年後的自覺?卻尚未有答案。
但當細讀十五年來每個專題-比方說當它達到 600 期時的每個專題時,你會發現,他們幾乎涵蓋了各個話題領域-政治、財經、社會、法律、歷史、人文、消費、軍事。每個專題都枝葉茂密,根脈深植。它不是一份最有話題性的新聞周刊(像錢剛曾經希望去磨礪的),也不是思想者的後花園(像朱學動曾希望去耕耘的),它是一個文化人眼裡的現實世界,看待這個世界的眼神很複雜:理性,有時有點冷漠;獨立,有時有點落落寡合;透徹,有時有點世故;內斂,有時有點嚴肅;關懷.有時有點傷感。
把這十五年來-恰好是中國發生最大變化的十五年來的專題讀一遍,噢,中國是什麼樣你全知道了,該愉悅的愉悅了,該憤怒的憤怒了,該著急的著急了,該思考的思考了,你瞭解了中國的世像與因果。而且最難得的是,作為讀者和觀眾,此時,你的獨立性沒有被媒體引導、干擾和侵蝕。這是這份雜誌最獨特之處。
我們把這十五年的無數封面故事反覆細讀和甄選.逐一呈現給讀者。在策劃 、甄選和編輯過程中,我們最艱難也是最有價值的體驗,是抓住客觀事件隨時間而起伏變化的尾巴,無論文化也好,財經或是社會也好,每一個領域都如此,因為這就是變化的中國。
三聯書店(香港)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