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看櫻花武士
就時間先後順序而言,「武士道」,無論指的是渡戶稻造的《武士道》或宮本武藏的《五輪書》而言,都在以鎌倉幕府為始的武家政治之後。而本書中談論的人物大致可分成兩大類,一是著名武將,如源賴朝、源義經等,二是具武士道精神的武術名家如宮本武藏、佐佐木小次郎等。由此可見本書是取廣義的武士之義。取材範圍相當廣泛,包含歷史物語、小說、電影等。談論的人物及攝影取材之廣多,讓人佩服。
編排上本書大抵依歷史先後順序,以人物為軸,再介紹相關的歷史景點或文學作品。因此,景點位置剛出現在關東,可能一下子又跑到東北或本州最南端,這似乎也象徵武士一生的漂泊的宿命。
武家主宰了日本從1192 年的鎌倉幕府成立到1868 年德川慶喜將軍大政奉還,約700 年。尤其鎌倉幕府是開創武家政治之始,因此這部分占的比重較大。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人共通的深層精神,所以就了解日本或日本人而言,本書是很好的入門書籍。
對於一般遊客來說,也是很好的參考書籍。因為談論日本民族的書籍如《菊花與劍》或者諸多的日本人論,這些書籍大抵而言學術性味道較濃,一般讀者或許不易接受;而坊間的旅遊書籍,偏重吃喝——這當然沒什麼不好,只是對於歷史文化方面如果想知道多一點的人士,恐怕不能滿足。尤其,旅遊日本的歷史古蹟,如果對旅遊景點的歷史和相關文學作品有一些認識,相信感覺會不一樣。
那種樂趣,讓人感覺不僅看到現代的眼前的東西,彷彿能和古人對話,了解文物的身世以及本身所承載的歷史意義,會產生一種充實感,滿足感。說不定還衍生出不同的人生觀呢!這是走馬看花、蜻蜓點水式的旅遊體會不到的。
以最近我去過的鎌倉為例,本書168 頁「歷史地景.鎌倉市鶴岡八幡宮」介紹鎌倉幕府成立的歷史,八幡宮的由來、歷史,而與一般旅遊書不同的是說明八幡宮東側的「靜御前」櫻樹的由來以及圍繞它的歷史,試看:
「靜御前」指的是源義經的愛妾「靜」。……被譽為戰神的源義經徹底消滅平氏政權,協助兄長源賴朝取得天下,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維持太久,源賴朝心中的忌妒與猜疑,早已取代手足之情……源義經被迫與兄長決裂,只能選擇與愛人及一干家臣流亡……靜因懷有身孕,體力難於負荷長途跋涉,源義經派遣五位隨從保護靜下山躲藏……隨從非但洗劫靜身上財物,還將他丟棄在冰天雪地的山谷……。
短短幾百字將源氏兄弟反目成仇,手足相殘的人倫悲劇,以及夫婦被迫生離死別的情景勾勒分明。
諸如此類的短文,不勝枚舉,既訴說歷史,也像一篇篇掌中小說,有時富含詩意,彷彿閱讀史詩,而從中往往又可汲取人生經驗,可謂一舉數得。絕對物超所值,因此,樂於推薦,希望大家喜歡它!
武士掌權統領國政的起源
《平家物語》一書詮釋,沒有平清盛就沒有武士時代。日本武士存在於十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期間形成了武士的道德觀和生活準則,也即現今人們口中所說的「武士道」。
平清盛身處的平安王朝末年,武士被穢稱「朝廷走狗」、「王家的鷹犬」,他的養父平忠盛為當代武家士族,「平家」武士集團的首領;為求家族生存,必須無奈的接受天皇交代,浸滿鮮血與侮辱的任務,並領受相應報酬的賞賜,這是當代武士存在的方式。
武士的成因,以平安時代律令制度下產生的武官為雛形;時當第五十代桓武天皇,為鞏固政權而設立「武家」。
桓武天皇即位後,意圖在北本州島鞏固和擴張統治範圍,對本州北部蝦夷人派出的北伐軍缺乏士氣和紀律,難在戰場取勝而大傷腦筋,便轉而向地方世家豪族求助,他提出授予「征夷大將軍」稱號,並給予任何討伐北本州的勢力。這些弓馬嫻熟的世家豪族很快成為天皇用來剿滅反抗力量的工具。為了應對戰事,地方政治和國司制度變質,士兵不再是任何人都可以勝任,專職的武士制度於焉產生,武士集團相繼抬頭,成為維護朝廷安全的棟樑。
武士集團反亂和成長了近一百年,直到白河天皇時期(1007)平家武士首腦平正盛從四位下,其子平忠盛於鳥羽天皇(1135)緝捕海盜,平定瀨戶內海有功,官至正四位上,武士集團在朝廷的地位愈形穩固;平忠盛為平家武士奠定後來由平清盛領導的平氏政權,極大影響,甚而促使平清盛日後身居太政大臣高位,成為武士集團掌握政權,領導國家的先例;尤以跟鄰近的宋朝王國、高麗進行貿易,穩定平氏政權經濟的基盤,促使平氏帶領的社會繁榮一時。
平清盛以平家一族登場,武士集團領導國政進入新紀元。十二世紀末,平家宿敵源氏一族在下關的關門海峽擊潰平家軍,安德幼帝隨祖母投海自盡後,源氏一族隨之抬頭,其武士集團首領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幕府,統帥天下軍政,彰顯武士時代來臨。
自此之後,各朝各代的軍事領袖泰半沿襲「征夷大將軍」官位,施行統治。從1192 年平安時代結束,鎌倉時代開始,繼而建武年間、室町時代、南北朝時代、戰國時代、安土桃山年間,到江戶時代,絕大部分幕府勢力握有實際統治的政權。這種武士掌權統領國政的歷史共業,直至1868 年明治天皇施行「明治維新」西化運動,江戶幕府德川慶喜交還政權為止,武士集團統治日本的現象終焉完結。
武士集團或武家,是幕府權力的統稱,也即幕府將軍的家族;有時也泛指一般武士士族。
平安時代中期的貴族社會,為使特定官職及職能固定化,形成「繼承家業」的情況,其中,以武藝為才能的下級貴族「武家」,是由「武勇之家」或「武門」衍繹而來,包括了 有武力、武勇及以仕奉輔佐天皇的家系,且大多用「家人」稱呼手下任職的武士,日文稱武士為「侍」。
鎌倉幕府成立以後,為確立主僕關係,並表示敬意,用「御家人」稱呼武士;鎌倉初期的朝廷、幕府以及關東地區的武士家族以「武家」相稱。經歷承久之亂後,幕府為監視朝廷,在京都設立六波羅探題,探題一詞意指武家,但一般武家被定義為幕府或幕府組織或幕府權力,後來就連御家人也被稱作武家;御字表示敬意,御家人原是征夷大將軍專用稱呼,表明其武士地位。
室町時代的武家是指幕府及將軍家;江戶時代則指幕府、將軍家、所有大名以及高級武士。武士以外的百姓、町人等擁有武士身分者也被稱作武家。
真正的「武士」,實則必須文武雙全,除了擅長劍道、馬術、射箭等武藝,平時還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繪山水、做文章;對於兵法、韜略尤須精通;品行、操守和勇氣更是被列為評鑑範圍。由是,武士的品德就叫「武士道」,失去侍奉主公的武士叫「浪人」。
日本著名武士繁多,其中,戰國時代的宮本武藏是家喻戶曉的代表人物;近代導演黑澤明是詮釋武士形象最成功的電影工作者,如《七武士》、《亂》等;三船敏郎、勝新太郎和渡邊謙則是飾演武士的最佳人選,如電影《宮本武藏》、《盲劍客》、《末代武士》等。
日本仙台東北大學文學博士、文化學者、教授
現任台北駐日本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中心主任
林水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