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劉智鵬《香港早期華人菁英》的續篇,《am730》「香港人香港史」專欄的結集,共介紹了七十六位當代香港社會舉足輕重的領袖人物。
二十世紀的香港充滿機會,不少華人憑著毅力和決心,奮力拼博,從英國人的視界中冒出頭來,成為社會的菁英,為香港也為國家作出重要的貢獻。他們那份自強不息的精神,到今天仍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
政商界領袖和社會翹楚:
馬應彪、郭泉、周壽臣、羅旭龢、劉鑄伯、梁士詒、黃廣田、盧頌舉、
李佐臣、伍華、李右泉、何華生、余東璇、唐拾義、郭春秧、陳任國、
陳符祥、蔡昌、劉毓芸、李星衢、董仲偉、簡東浦、李冠春、李子方、
馮柏燎、葉蘭泉、黃耀東、杜四端、陳廉伯、周少岐、劉景初、劉德譜
公益慈善家和飽學志士:
馮平山、曹善允、鄧志昂、鄧肇堅、莫仕揚、招雨田、李炳、李亦梅、
黃屏蓀、馬敘朝、譚煥堂、賴際熙、區大典、陳伯陶、溫肅、朱汝珍、
岑光樾、陳步墀、吳道鎔、鍾榮光、許地山、葉靈鳳、陳瑞祺
抗日英烈和工運領袖:
譚進、林培生、陸靄雲、羅棟勳、馬澤民、蔡廷鍇、黃作梅、劉黑仔、
陳策、廖承志、何世禮、宋慶齡、鄧文釗、潘漢年、李少石、張發奎、
曾生、陳君葆、蘇兆徵、林偉民、鄧中夏
作者簡介
劉智鵬
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主修中國歷史。現任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嶺南大學檔案計劃總監、香港地方志基金會秘書長、鄉議局執行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委員、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成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香港通志》主編、國家清史項目《香港志》撰稿人。
主要著作有《屯門風物志》、《屯門歷史與文化》、《吞聲忍語──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合著)、《〈新安縣志〉香港史料選》(合著)、《侯寶璋家族史》(合著)、《展拓界址:英治新界早期歷史探索》(主編)、《我們都在蘇屋裡長大──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體回憶》、《潮起潮落--中英街記憶》(主編)、《西學東漸第一人--利瑪竇在中國》(合著)、《香港早期華人菁英》、《中英街與沙頭角禁區》、《香港達德學院──中國知識份子的追求與命運》、《鄉城流轉──蒙敏生攝影集》(撰文)、《僑通天下--陳有慶傳》、《屯門--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