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十八卷、八十一篇,總共約十八萬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其名最早見於《漢書 藝文志》,為古代醫家托軒轅黃帝名之作,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創作,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書中全面地闡述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反映了中醫學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這一理論體系的建立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醫學史上的著名醫家和醫學流派,都是在《內經》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內經》被稱為“醫學之祖”。
從內容上來說,《黃帝內經》涵蓋了攝生、陰陽、五行、藏象、經絡、色脈、疾病、治則、病因、病機、針刺、運氣等中醫體系的主要內容。原書還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中華書局出版時,以討論養生學為主,僅對與《內經》養生學思想體系有關的內容作一概要地介紹,以便讀者理解,其他部分略而不議。
注譯者將《內經》中養生內容抽出,加注、翻譯、點評,選擇最能反映中醫學術思想特點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譯,在“題解”部分,對篇中的名言加以提示,譯文也以直譯為主,追求順暢簡潔的特點,為讀者日常養生提供理論的支撐。
關於《內經》作者,除少數醫家如張景嶽等篤信為黃帝外,多數學者認為非一人所作而是集體、多人長期努力的結晶。其成書時間大約從春秋戰國至兩漢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