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和臺灣學子們交往已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八○年代初我旅居西班牙馬德里時,就結識了不少臺灣到馬德里美術學院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學生。交往後意趣相投,十分愉悅,以至在失去聯繫的二十多年後,又相互尋覓,找到對方,約在北京見面,重逢時的激動,真是難以言表。
近幾年和我相處最熟的就數蔡良瑞君了。他來北京待了許多年,之前是臺灣的設計師,也曾在美國的建築事務所工作。這幾年在北京,既是幾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也做設計院的顧問,同時也是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以一個不同身份的綜合體,在學習、工作的生活漩渦中急速地轉動。在建築學院的一群博士生中,他是老大,也是靈魂人物,除自己勤於多方求教,努力鑽研學問外,還組織了博士論壇沙龍、水彩畫聯展及各種活動,給前後幾屆的博士生的生活留下了光彩的回憶。
畢業後又完成了這部《尋訪中國特殊古建築》書稿,這種對古建築的熱情令我十分感動!多年來,全國大學院校的建築學科系開設得愈來愈多,而對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卻日趨淍零,甚至有後續無人的擔憂。見到此書稿,發現竟然還有人對古建築表現出由衷的熱情(而且還是來自臺灣的學者),真是鳳毛麟角,也彌足珍貴。
在閱讀這部書稿時,常常有一種親切而溫馨的感覺掠過心頭,因為在五十年前,這書所記的寺廟大多數我都去過。當年為了編寫《中國古代建築史》也做過和良瑞君類似的調查,那時的艱辛和趣事,同伴的音容笑貌,不斷地湧現在眼前,對往昔的神遊及時光的飛逝,讓人不勝感慨。
通過此書讓我感到對良瑞君的相知,在感性上更加深了,由於對中國古建築藝術的共同愛好,相互可以引為「同好」了。我已垂垂老矣,重啟尋訪之路,精力已經不濟,而良瑞君卻是風華正茂的歲月,是否願意再接再勵繼續尋訪下去,將我們對古建築的熱愛之情感染給更多人呢?我將以滿懷期待之心,看良瑞君日後更多的成果!
張寶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導師、建築學院創建人)
二○一二年元月五日於北京
推薦序二
蔡良瑞君撰寫的《尋訪中國特殊古建築》,是一本兼有學術性和知識普及性的著作,值得熱愛和欣賞中國古代佛教建築的人一讀。
在一本書中,要把學術的見解和普及性的知識融合在一起,並非易事。這既需要作者的著述立足於學術的前沿,有文化的高度和深度,又要在內容和文字上深入淺出,把深奧的道理用通俗的、為大眾樂於接受的語言表達出來。
中國古建築,是一門大學問,廣大觀眾對它們都有欣賞的興趣,也會有自己的直觀感受,但對它們的美學價值和它們的藝術成就,則不甚了解。因此,從事建築專業的學者,能寫這樣的著作惠及廣大讀者,實在是功德無量的事。
蔡良瑞君長期從事建築及藝術的研究,對中國古建築尤其熱愛。從台灣來中國內地攻讀建築學博士學位和從事教學工作十年期間,他幾乎走遍南北各地,四處尋訪。很多古代建築建在人煙稀少的偏遠地區,他親自去實地考察,可以說是歷經千辛萬苦,克服了許多難以言喻的困難。
蔡良瑞君寫此書的目的不求寫錄他所有考察對象的瑣碎細節,而是「透過不同類型及不同年代建築的描繪、比較及分析,讓讀者能了解這些建築的內涵」。因此,他有意避開諸如「營造法式」這類對一般大眾來說較為艱澀費解的技術問題,而著重於寫這些建築物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自然環境、藝術布局及裝飾特點;寫它們各自不同流傳下來的故事、寫它們現有的雕塑或壁畫遺存;寫歷史、社會文化、地域風俗等因素在建築中的反映……,對這些他又不是純記錄性的描述,而是以充滿感情的筆觸寫他的所見、所聞、所感、字裡行間充滿人文關懷的情愫,不時發出有歷史感和哲學意味的嘆喟。
跟隨作者去探尋這些古建築,在得到許多寶貴知識,進入它們迷人藝術境界的同時,我們實際上在閱讀和領略時代變遷、社會禮儀和人們審美趣味變化的歷史,會從中獲得許多對人生、對自然感悟的有益啟示。此外,我還想說,蔡良瑞君的這本著作的出版,還會引發我們思考一個嚴肅和極需解決的問題:如何採取更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這些中華民族的,也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
是為序。
邵大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導師)
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前言
許多人很喜歡古老的建築,我也是!這些年在大陸各地看了許多的古建築,發現保留完好的已為數不多,許多非常精緻並且年代久遠的建築因為各種歷史原因而瀕臨損毀,或是變成過度商業化而失去了原來的風韻。
記得九○年代,旅途經過北京,走在北京前門大街的小胡同裡,猷如走進歷史的時光隧道,看到百年建築和四合院裡頭生活的老北京人,仍緊密相連的和諧共存,到了二千年再故地重遊,前門大街只剩一片瓦礫,前兩年再去,已變成一大片商業步行街,古建築淍零的速度令人驚訝。
二十年期間在中國的旅行,發現除了「建築」改變,「人」也急劇的在變化,中國人變有錢了,視野變寬了,但是變化的速度太快,人們顯然有些跟不上脫節的脈動,手忙腳亂的適應過程,難免不少脫序的情況發生,最近的十年大陸又飛快的發展,二○○八年奧運在北京舉辦,全世界的知名建築師都擠到這裡來搶分一杯羹,因此各種怪形怪狀的現代建築又充斥在全國各地,大家忙著現代化、國際外之餘,這些古建築除了變成可以賣門票的城市裝飾品之外,似乎顯得和當今的社會有些格格不入。
奧運會過後的幾年,更多世界各地的人到中國旅行,其中古建築是人們觀看的重點,我發現這些古建築多半因為商業利益的原因,不是被添加過多沒有必要的裝飾,或是被改造得已和實際脫節。看到蒼桑悠靜的古寺院埋沒在小販和旅行團的喧鬧聲中,總是讓人覺得特別的失望。因此,我下決心要找到我心中所謂的「真正的古建築」,是最少被破壞或至少是具有代表性之作,這也是寫這本書的原始初衷。
寫有關古建築的書有些困難的地方,如果不把細節說清楚,感覺很沒有深度,就像是本旅遊雜記,但如說得太仔細,又深怕讀者覺得枯燥看不下去,最後決定和斷代有關的部分盡量的多寫,讓讀者至少能了解各個不同年代的古建築特徵,如此去大陸旅行看古建築也比較有意思,至於太多建造結構和專有名詞就盡量減少,讓讀者能以輕鬆的方式閱讀此書。
書中記載的除了我對古建築的觀察,同時也對旅途過程所遭遇到特殊的事情加以描述,人和建築畢竟是不可分離的,這本書可能不只是對中國古建築的觀察,同時也有一個旅者獨自走在如此浩瀚土地的各種感觸。
蔡良瑞,二○一二年十一月三日於北京
跋
很高興地得知蔡良瑞先生的新書《尋訪中國特殊古建築》已經完稿。敝人和良瑞先生已經有著近十年交往的基礎,我欣然答應為這本書題個「跋」。
由於我於九○年代曾在臺灣大地地理出版公司工作,撰寫介紹臺灣建築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因此,我不僅走遍臺灣,而且對於臺灣的社會也有著深刻地瞭解。因而,來到大陸後的良瑞先生自然容易和我交往,我們的友誼也因比較深厚。
這些年的師生交往過程中,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位學生就是良瑞君了。這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年齡明顯地比其他學生大,還因為他愛提問題,再加上他會重覆的來聽我的同一門課,而且還會課後約我講述他的研究計畫,我看得出來,他對古建築的研究投入大量的心力。
儘管良瑞君不是我的研究生,他卻是和我學術交流最多的學生。我寫的書,他一本一本地讀,並且還讓我幫他列出在大陸考察古代建築建議性的路線圖。他還把我寫的書帶著到古建築現場去比對實例,發現我書中的講述和實例不一致的地方,就會在外地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來詢問我。我也常常被他搞得有些狼狽,常常不能馬上回答,要找出自己過去在現場拍攝的照片,或筆記本的記錄來核對,才能回答他的問題。這說明,良瑞君做學問是非常嚴謹的。他對於老師的學術成果不偏信,而是堅持要求真、求實。
二○○六年寒假過後,我要去英國工作一段時間,這將要耽誤建築史兩周的課程。在此時,良瑞先生主動替我承擔這兩周的課程。為了慎重,他還將備好的課試講給我聽。我從這件事情上,看出良瑞君做人的熱忱、做事的嚴謹。
蔡良瑞先生是位建築師,他不僅在臺灣做過一些建築設計,還在美國、非洲都做過相關的工作。因此,他的這本《尋訪中國特殊古建築》是從建築師的角度去尋訪古建築有感而發的遊記、筆記、當然更是他的研究心得。許多前人已經研究過的著名古代建築、甚至是古代石窟,他還是要帶著好奇心,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皮尺去量,用自己的心去思考。這本書不同於我們常見的人云亦云的建築普及讀物,而是一本可讀、可參考、可引用的好書。
讀者在讀蔡這本書時,心情很容易的會放鬆下來的,因為可感覺得出來,作者在寫這本書時的心情是非常的清靜自如。我也盼望良瑞君能永遠生活得輕鬆自在,就像這本書中他遊歷於古建築世界的心態。
王其鈞∕二○一一年十二月於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武漢大學中國建築藝術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