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購書節a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廖梅璇/這麼遠,那麼近──讀《零年:1945年,現代世界的夢想與夢碎之路》

    文/廖梅璇2017年09月04日

      想到1945,便想起法國作家莒哈絲在巴黎,迎接從事抵抗運動的丈夫從德國集中營歸來;張愛玲在上海,送任職汪精衛政權的胡蘭成下鄉逃亡;在台灣,與情人兼戰友楊克煌躲在山裡務農的謝雪紅,一聽聞日本投降,立即決定往赴台中,與其他同志討論此後的運動方向。戰勝國、戰敗國、抵抗運動分子、傀 more
  •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沒必要為了一篇採訪賠上受訪者的生活

    文/蔡雨辰2017年02月09日

    採訪者的任務不過是把採訪對象變成一個「說故事的人」。記者遞出名片,如同赤手空拳迎向一場未知的爭鬥,布局、攻防、比劃,不出三個問題便得摸透對手說話的路數與節奏,進攻退守,一個輕巧的提問,實是經歷無數慘烈的沉默無語、文不對題所換得。玄的是,儘管當下賓主盡歡,回頭面對錄音檔依然可能是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一本精彩至極,卻絕對令讀者坐立難安的第一手觀察報告!
  邪惡…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
  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十六年後的1961年4月11日,在以色列耶路撒冷法庭中,展開一場令全球矚目的納粹戰犯審判。審判的主角阿道夫.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是納粹德國在東部佔領區內「尤太問題」的執行者之一,雖然並非納粹政權的高層決策者,但在尤太人滅絕上仍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著名政治學者漢娜.鄂蘭全程參與此次的審判活動,透過現場的實際觀察,以及對歷史的大量分析,提出了「邪惡的平庸性」的概念。邪惡本身並非得如希特勒般狂暴,而是可以平凡無奇地展現在任何人身上,並且其發揮的作用絕對不亞於血腥屠夫。本書在1963年出版後,受到廣大注意,也引起許多反彈。但即使經過數十年後,這本書依然是理解尤太歷史、納粹德國,甚至正義與邪惡問題的經典作品。

本書特色

  ◎ 本書由東吳大學端木愷講座教授黃默老師審訂、東吳大學人權學程雷敦龢(Edmund Ryden SJ)老師專文導讀。

  ◎ 透過政治學者漢娜.鄂蘭的深入分析,顛覆一般對尤太人的既定概念,讓讀者重新思考近代尤太歷史、社會的最佳入門書。

  ◎ 對台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也更讓我們可以去思考,當一個國家機器假以「公」的名義進行非正義行為時,決策者、執行者、社會群體在公義、在道德、在責任上,該如何去面對。

作者簡介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年出生於德國漢諾威,曾就讀於馬堡(Marburg)與弗萊堡(Freiburg)大學,後轉至海德堡大學哲學家亞斯培(Karl Jaspers)的門下,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33年納粹政府掌權後,鄂蘭流亡到法國,1941年到了美國,並於十年後成為美國公民。

  她曾任尤太關係研討會的研究主任、蕭肯出版社(Schocken Books)的主編、紐約尤太文化重建委員會的執行長,也曾至數間大學院校擔任客座教授,包含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後來擔任社會研究新學院的教授。1952年,鄂蘭獲得古根海姆研究獎(Guggenheim Fellowship),1954年並獲全國藝術與文學院文學獎的殊榮。

  漢娜.鄂蘭著作包含《極權主義的起源》、《共和危機》、《黑暗時代的人們》、《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等。於1975年12月去世。

譯者簡介

施奕如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任職翻譯公司、證券機構、報社。譯有《大家的經濟學—給年輕人的入門經濟學課程》、《竊盜城》等書。

 

目錄

導讀  雷敦龢
第一章 正義的殿堂
第二章 被告
第三章 尤太問題的專家
第四章 第一個解決方案 —強制驅離—
第五章 第二個解決方案 —集中營—
第六章 最終解決方案 —屠殺—
第七章 萬湖會議 —本丟.彼拉多—
第八章 守法公民的職責
第九章 大德意志帝國的驅逐行動 —德國、奧地利和保護國—
第十章 西歐的驅逐行動 —義大利、比利時、荷蘭、丹麥—
第十一章 巴爾幹半島的驅逐行動 —南斯拉夫、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
第十二章 中歐的驅逐行動 —匈牙利、斯洛伐克—
第十三章 東陸屠殺中心
第十四章 證據和證人
第十五章 判決、上訴、行刑

結語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導讀

  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尤太人大屠殺,台灣的一般讀者也許對這場遠在歐洲的大浩劫所知不深,只單純解讀為惡人(希特勒與納粹黨員)殺害無辜好人(歐洲尤太人註1)的事件,雖然過程極其殘忍,但至少納粹在二戰後便已失權,許多納粹戰犯也接受審判,而這場災難已經走入歷史。對歐洲歷史認識更深入的讀者可能認為,尤太人大屠殺只是歐洲反尤史中的一章(希望也是最後一章),而且,這段歷史的發生地與中國或台灣的距離非常遙遠,與我們幾乎無關,既然如此,便不妨將之視為一樁歷史奇事。

  要重新思考這段歷史,以鄂蘭的書作為出發點也許會讓人感到奇怪。本書雖以尤太人大屠殺為主軸,但對於這段歷史的說明,並不如後續出版的其他專書來得詳盡,而鄂蘭的卓著聲譽主要是來自其政治哲學領域的成就,並非歷史學,但話說回來,政治哲學家可能也會覺得本書差強人意,因為書中所闡明的理論都隱藏在歷史敘述之中,而歷史敘述著重於細究已發生的事實、已說過的話,因此讓普遍性的哲學思考淪為對特定納粹分子行為的省思。

  雖然如此,但本書將顛覆你對歷史的刻板觀念,可能是你遇過最嚴峻的閱讀挑戰。鄂蘭並不認為本書所討論的納粹分子艾希曼是十惡不赦的魔頭,甚至,她也不覺得尤太人大屠殺是歐洲中世紀以來迫害尤太人傳統的延續,這一點讓當時的尤太人非常難以接受。她認為大屠殺有可能重演,而不僅是侷限於特定的國家或時代,一旦人停止思考,大屠殺就有可能重演。

  本書之所以如此大名鼎鼎,或亦可說是惡名昭彰,原因來自鄂蘭於本書中提出的「邪惡的平庸性」,她認為邪惡根本平庸無奇:邪惡無根,像是細菌沿著潮濕的表面擴散;邪惡亦無本,缺乏深度,連惡的深度也沒有。但如此無根無本的邪惡,會引起的血腥殺戮比千萬頭惡獸更驚悚駭人,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能只將尤太人大屠殺視為二十世紀初德國一段獨特的歷史。確實,這場浩劫是在德國爆發,攻擊的對象是尤太人,而非波蘭人或中國人,這與歐洲歷史(尤其是德國歷史)有所關聯,但大屠殺事件的規模是史無前例,而任何歷史先例都無法確保這種災難只會在當時當地發生。

  鄂蘭認為大屠殺可能在任一地重演,此論點讓讀者頗為坐立難安,我們不能僅從中立角度閱讀本書,鄂蘭要引導我們進行思考,依照她的觀點,思考便等同於做評斷、分別善惡對錯。鄂蘭認為若要以這種方式思考,必須先學會從他人角度切入問題,她期望艾希曼能假設自己是尤太人並說出這番話:「我是德國尤太人,跟數百年前的祖先一樣,我在這裡住了一輩子,跟其他德國人具有同等的居住權,政府無權剝奪我的公民身分、工作、甚至性命。」但實際上艾希曼則追隨當時的主流偏見:既然政府說尤太人不是德國人,那當然不能把他們當成德國人,政府說尤太人是壞人,他們當然絕非善類。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認為凡是被判死刑的人,便必定是窮凶惡極的壞蛋,或凡是原住民,就必定是酒鬼,或凡是外籍勞工,便一律屬雞鳴狗盜之輩,如果我們這樣想,那便與艾希曼犯了相同的錯誤,「道聽途說」會被視為理所當然,此外,既是道聽途說便沒有人需要負任何責任。

  但是,鄂蘭期待看到具有思考能力、願意負責、勇於質疑的人民,願意設身處地、從他人立場思考問題所在的人民。而實踐這種思考模式的首要條件,便是與他人建立關係,所以鄂蘭鼓勵我們學習與他人相處,對需要援助的人伸出雙手,在她一系列有關道德命題的演講中,最後一堂課談到邪惡的平庸性:「在最後的分析中可發現……我們判斷是非對錯時,關鍵在於我們選擇的同伴……如果不願或無法選擇理想的學習典範或同伴、不願或無法決定該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這便形同一塊絆腳石,單靠人類無法撼動這塊絆腳石,原因是構成這塊絆腳石的並非人類或人為動機,這就是邪惡的可怕與平庸。」註2只要我們不再質疑那些令人安心的政治常態、只要我們不再關心那些事不關己的議題、只要我們漠視他人需求,邪惡的勢力便會開始大舉擴張。

  因此,我期待讀者能敞開心胸接受鄂蘭的挑戰,讓她顛覆你腦中的刻板觀念,學習以批判性眼光檢討社會現象,這樣你便知道該選擇與哪些人在這塊土地上共存共榮,這便是本書最重要的意旨。當然,本書的其他層面亦讓人獲益良多,如可增進對於尤太人大屠殺事件或尤太文化的瞭解。我開始研究尤太人大屠殺事件,便是受到本書的啟發,讓我重新思考自己對於尤太文化的認識,進而改變許多長久以來的既定認知。本書更是瞭解鄂蘭這位傑出政治哲學家的絕佳入門書,其思想觀點之獨特,難以歸屬於任何學派。同時,本書也非常適合人權議題的初學者,尤其是種族滅絕議題。鄂蘭寫作本書時,種族滅絕罪已載明於國際公約中,但大家都認為尤太人大屠殺會成為歷史絕響,而這種浩劫不可能再重演,卻沒預料到後來柬埔寨赤柬領袖波爾.布特(Pol Pot)會發動種族滅絕,波士尼亞的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非洲盧安達(Rwanda)會爆發集體屠殺。這些近代的種族滅絕事件促使國際社會設立數個國際人權法庭以及常設國際刑事法庭,證明人權議題應超越國界、並凌駕於各國利益之上。因此,雖然本書某些細節仍有待歷史學者、政治哲學專家或人權律師進一步斟酌,但在研究尤太人大屠殺、政治思想以及人權等領域,本書已奠定無可取代的經典地位。

雷敦龢,東吳大學人權學程教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0570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正義的殿堂

「Beth Hamishpath」——「法官到」:法警大聲宣布三名法官進入法庭,在場所有的人都忙不迭起身肅立;這三名法官都沒有戴帽,他們身穿黑袍從法庭的側門走進來,坐在高台上最高階的位子。法官面前的長桌不久後將堆滿許多書本及逾一千五百份文件;長桌兩側各坐了一名法庭書記官。法官正下方坐的是通譯員,負責在場提供翻譯服務,以便被告或其辯護律師與法庭直接溝通;否則只懂德語的被告必須像其他旁聽的人一樣,透過無線電傳輸同步口譯來瞭解希伯來語的法庭審訊內容;但同步口譯的法語翻譯十分流利,英語翻譯馬馬虎虎,至於德語翻譯則是笑話一場,大多讓人聽得一頭霧水。(鑒於這場審判在各項技術面的安排均謹守公平原則,其中一個難解的小謎團便是在以色列這個新獨立國家裡,德裔人口的比重極高,卻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替被告及其辯護律師將審判內容翻譯成他們唯一聽得懂的語言。過去以色列雖然對德裔尤太人明顯存有偏見,但如今這種情形早已不如以往強烈,因此並非造成上述謎團的原因。唯一的解釋就是更早以前即存在且至今影響仍十分深遠的「維他命P」,也就是以色列人所謂的政界與官僚的保護心態。)在通譯員的下方設置了兩個玻璃小包廂作為被告席與證人席;兩個包廂面對面,因此旁聽的人只能看到被告與證人的側臉。最後,坐在最下層的人則是背對著旁聽的人,分別是檢察官及其四位助理律師,以及被告的辯護律師;頭幾週內該律師還有一名助理隨行。

法官的言行舉止一點都不矯揉造作,步伐自然,精神抖擻而全神貫注。聆聽受害者的故事後,臉色也自然因為哀戚而凝重了起來。檢察官冗長的發言不斷拖延審訊過程時,他們也自然流露出不耐煩的神情。至於他們對辯護律師的態度,則是顯得過分禮遇,好像一直都知道「辯護律師塞萬提斯博士(Dr. Servatius)在陌生的沙場上孤軍奮戰」,他們對被告的態度則是完全無可非議,顯然就是三位誠實的好人,在這樣的場景下,從來不會忍不住而裝模作樣了起來。他們三位自小生長於德國,從不會假裝自己必須聆聽希伯來語的翻譯才能繼續訊問。庭長蘭道法官(Moshe Landau)往往等不及翻譯完畢,就說出自己的答案,並且屢屢打岔,糾正翻譯,顯然相當樂於在冷酷審判過程中保有一點娛樂。幾個月之後,對被告進行交叉詢問時,他甚至帶頭和其他法官用母語德文和被告艾希曼(Adolf Eichmann)對話——不用說,這種做法顯然和當時以色列的輿論觀點背道而馳。

毫無疑問,蘭道法官從一開始便為本次審判定調,在檢察官戲劇化的演出下,他仍竭盡全力避免這場審判淪為一場表演秀。可惜結果不盡如人意,首先是因為,審判在台上進行,而台下設有觀眾席,每次開庭前法警高亢嘹亮的口令,更是產生揭開序幕的效果。當初規劃這座人民大會堂的人,腦海中必有一個劇場的藍圖,場內安排樂團與座位區,拱形舞台和前部裝置,還有兩側的門專供演員進退場(此時場內圍欄高架,庭外部署大批警力,戒備森嚴,前門外搭起檢查站,想入場觀看的群眾都要受到嚴格搜身)。以色列總理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決定派人到阿根廷將艾希曼綁架回耶路撒冷的地方法院,就其在「尤太人問題的最終方案」所犯罪行受審,當時心裡盤算的審判秀顯然很適合在這間會堂進行。本古里安在審判全程扮演隱形舞台總監的角色,他雖未現身法庭,但可透過檢察總長霍斯納(Gideon Hausner)的聲音傳達意志,霍斯納代表以色列政府,徹底服從上級命令,真可說是鞠躬盡瘁。假使有任何不盡如人意之處,那也是因為主審法官對正義的堅持,跟霍斯納對以色列政府的忠誠度不相上下。為了伸張正義,被告應依法受起訴、為己辯護並接受審判,而其他看似很重要的問題,如「為什麼會發生大屠殺?」「怎麼能夠容許這種暴行發生?」「為何針對尤太人?」「為何是德國人發起這場屠殺?」「其他國家是否牽涉其中?」「同盟國應承擔多少共同責任?」「尤太領袖如何與納粹合作而讓尤太人自取滅亡?」「為什麼尤太人會像牲畜一般被宰殺?」等等,一律皆拋到九霄雲外。正義強調艾希曼的重要性,他是卡爾.阿道夫.艾希曼(Karl Adolf Eichmann)的兒子,此時正坐在防彈玻璃箱中,是個半禿的中年人,身高中等,體型瘦削,戴一副近視眼鏡,牙齒不太齊整,從頭到尾都伸長細瘦脖子,朝法官席觀望(完全沒有往旁聽席看過),大致來說,審判過程中他都能保持自制冷靜,但想必在踏進法庭前,緊張恐懼早就讓他嚇得齒牙顫抖。秉持正義審判的焦點,是艾希曼的所做所為,而不是尤太人的苦痛,不是德國人或全人類,甚至也不是反尤太主義或種族歧視。

會員評鑑

4
12人評分
|
1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4.0
|
2018/11/18

恰巧有機緣接觸此書的中英德三種版本,並瀏覽幾則過去關於此譯本的若干評論。

譯文本身不做評論,這裡想進一步分享:此書中譯本推測是由英文本翻譯過來,但在德文本中,確實有著 Hannah Arendt 於1964年所寫的 Vorrede (Introduction或前言) 部分,但此一德文版前言部分在英文本中卻未見列出或翻譯,因此中譯本自然沒有 Hannah Arendt 用德文寫的前言介紹部分。

謹建議:未來如有可能再版或重新出版,可考慮加入德文版的前言 或 德文直譯。
展開
user-img
Lv.1
1.0
|
2017/08/26

翻譯很不通順, 可惜了一本好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16/11/17

能將這本書譯出,又極其用心。^^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16/02/25

如果覺得翻譯不好就靠自己去看英文,只有這個辦法才能更體會翻譯的好壞
沒有比較過怎麼知道好不好,因為不是每個人想的都一樣,翻譯不是主觀認定
本身舉例不夠客觀那是個人喜好無關翻得好不好,比如你認為贅字太多但是有人認為需要
或是精簡不能完整回復原意,翻譯不是由自己喜好來認定
邏輯分析不夠就不能說不好
例如一個段落是不是有完整邏輯就表示句子的精確性,這就是靠邏輯分析來辨認翻譯
如果邏輯沒問題也表達了原意就不能說翻得不好,因為那只關乎你自己的喜好問題
還有順暢不一定要照字面翻因為不同語言多少不一樣,意思夠精確完整回復原意就是好翻譯
展開
user-img
Lv.2
3.0
|
2014/08/01

邪惡的庸常性banality of evil是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對納粹魔頭艾希曼受審時的研究所提出的見解。
因為艾希曼說他只是聽命行事,沒有想那麼多。忠於任務,努力執行乃是一件尋常不過的本分而已。所以,鄂蘭稱之為庸常性。
不論艾希曼說的是真是假、或是鄂蘭是不是被矇騙,艾希曼起碼是贊同殺害猶太人是對的,是符合國家民族的利益。
所以,艾希曼愛國、愛民族,願意為國為民做他認為對的事,這才是惡行的最大原因:為國家利益。
不為私利而為大我,可以合理化所有的作為,當然也包括各種惡事。國家、民族通常是那個最有理由的「大我」。
如此來看,艾希曼的確十分尋常,世界從來都不缺這樣的人,從前是,現在也是。
真正的道德必須是超越任何世俗實體的,當然也包括國家民族,甚至是全世界。
杜拉克說法國的盧梭與馬克思是一路的,都是自比救世、救人的普羅米修斯。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問題:認為自己可以救贖世界。
19世紀以降到二次大戰的帝國主義,以及現在的全球霸權的維持與爭奪,那個不是為國家民族利益,為一群特定人口的生存,而進行戰爭、殺人。
說到底,這些庸常的邪惡都來自於生存地盤的擴張,自私基因的自然表現:求生存,多麼尋常的原因。
超越這一切,我們才能真正的思考道德的意義、自由的意義。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