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可以當燃料?
著涼不等於感冒?
還有專吃蟲蟲的植物?
誰說太陽下沒新鮮事?讓本書告訴你!
以有趣的五篇故事,搭配可愛的插圖,
加上知識大補帖及多元智能遊戲,
增進孩子對生活及科普知識的興趣……
玉米可以當燃料?
著涼不等於感冒?
還有專吃蟲蟲的植物?
誰說太陽下沒新鮮事?讓本書告訴你!
以有趣的五篇故事,搭配可愛的插圖,
加上知識大補帖及多元智能遊戲,
增進孩子對生活及科普知識的興趣……
作者簡介
游文瑾
文字工作者。
喜歡簡單,享受純粹的幸福;
喜歡文字,領略奇妙的感動。
喜歡,用簡單的文字,分享生活的喜悅與悸動。
繪者簡介
吳楚璿 Kenny(筆名「仙筆」)
一九六七年生於臺灣桃園,自小酷愛繪畫。一九八五年畢業於復興商工設計組,一九九三年修業於實踐大學應用美術系,一九九七年獲選國立編譯館優良漫畫第二名。
從小就喜歡塗鴉,沉溺於色彩中;在色彩堆砌的遊戲中,滿足了創作無限的欲望。畫紙上的瑰麗色彩,承載的是童年所有的理想與夢。
作者序
不一樣的童年,一樣新鮮 游文瑾
我生長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裡;由於爸媽都上班,阿媽就是我們五個小蘿蔔頭下課後最親密的陪伴者。
我們常拉著忙碌又不識字的阿媽問東問西,當她被問到不知所措時,總是搪塞個答案來打發我們;如果我們不滿意她的回答,甚至歪著小腦袋瓜子再問:「為什麼?」她就會板著臉孔,很嚴肅的說:「我吃過的鹽比妳吃過的米飯還多,我說這樣就對了!」
那個時候,大人就是小孩的天和地;大人說的話,小孩哪有不相信的道理?
而今,陪伴著孩子成長,感受著自己的另一個童年,跟隨他們再度學習,才赫然發現:太陽底下,居然有那麼多新鮮的事不斷上演著?
比方說「玉米」。在小時候的認知裡,它除了是餐桌上的營養食物、可口的爆米花點心外,就是飼料了。而今,它搖身一變,不但藏身在不同的糖果、餅乾、飲料裡,還是環保科技裡的小尖兵,經提煉後可製成餐具、紡織品、燃料用油等;它卓越的貢獻,令人驚呼連連。
當孩子進入學校後,充滿好奇的求知慾望和問題,總會讓我應接不暇,並且常常招架不住。
「天哪!又要打疫苗了,我可不可以不要打呢?」
「不可以!它能預防我們被病毒感染!」
「你小時候有打那麼多種疫苗嗎?」
「嗯……我們小時候,病毒沒那麼多種。」
「那我為什麼一定要打針呢?打針是怎麼發明的呢?」
「……」
「我想養食蟲植物,我要好好研究、觀察它們!」
「那有什麼好觀察的,不就是會吃蟲的植物?」
「植物是素食的,為什麼會改吃葷哩?」
「……」
孩子的有趣發問,常令我陷入無法自拔的沉思裡;還好,這年頭有電腦和網路這些玩意兒,可以隨時提供任何可能的答案,為我和孩子排憂解惑。
有一次到餐廳吃飯,服務生端著一只精緻的長方型托盤,裡頭擺放四杯晶瑩剔透、色彩繽紛的美麗食鹽,放在我面前時,我活脫像劉姥姥進大觀園,充滿好奇及敬畏的神情,瞪大眼睛仔細盯著瞧。
服務生一一向我們介紹:「米白色的法國鹽之花、淡褐色的西班牙燻辣椒海鹽、粉紅色的喜瑪拉雅岩鹽,以及茶綠色的夏威夷竹葉鹽。」想不到,食鹽竟有這麼多種!一顆顆像飽滿晶亮的寶石,閃爍著耀眼迷人的風采。
在此之前,我雖然也買過一些天然的湖鹽、海鹽、岩鹽、井鹽,但它們都是潔淨的純白。我想,只吃過和看過白色食鹽的阿媽,如果也和我身處相同的時空,大概不會再給我那樣的回答;並且,一定會被這光芒四射的彩色食鹽給震懾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代代相傳,看似平淡無奇;但是,若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每件事物自古至今,都會隨著物換星移,有一點點微妙的改變。如同那多元貢獻的玉米、多彩繽紛的美麗食鹽等,生活裡其實充滿著許多有趣的、新鮮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