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行健村建立魚茭共生的栽培模式,養魚防制筊白筍田裡的福壽螺,讓農友多了漁獲收入及增加無形的觀光休閒價值:在光復馬太鞍部落,我們看到在地阿美族傳統的巴拉告捕魚法變身成為農業休閒體驗活動,兼顧文化保存嶼足人生計;在壽豐觀自在有機農場打造天敵的棲所,讓益蟲進駐農場捕食害蟲,還有美化環境的功效;在富里有積水稻田,我們找到了蜘蛛作為生物多樣性的指標,輔導農友自主掃網以監測田間生態;在富里吉拉米代部落,我們見識了部落尊重自然的農業操作,並順勢導入「田埂棲地營造」之作法,維護純淨自然的農田;在光復和瑞穗之間,協助富興生態農場設置黑網減少環頸雉為害農作物,也協助「環頸雉的家」找回昔日的黑糖產業,作為生態維護的基金來源;在壽豐池南鯉魚潭旁,我們見證了農友從守護蝴蝶,到開發蝴蝶生命樹,讓民眾體驗與萬物共存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