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帕瓦娜的勇敢故事: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戰火下的小花+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帕瓦娜的旅程

帕瓦娜的勇敢故事: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戰火下的小花+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帕瓦娜的旅程

The Breadwinner + Parvana’s Journey

  • 定價:540特價:499
  • 特價再9折:449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帕瓦娜的勇敢旅程

開啟你對世界的不同認識

  ★瑞士彼得潘文學獎 ★岩石山圖書獎
  ★美國珍‧亞當斯圖書獎 ★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讓幸福的孩子更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

  你不能不知道的戰亂故事
  你不能不認識的堅強女孩

  東方出版社嚴選全新改版
  今年最勇敢的故事

  一個女孩在戰火中生存已經不易,更何況支持一整個家庭。帕瓦娜所處的貧困與不幸隨時隨地考驗著她的韌性,她非但沒有被擊倒,反而更加砥礪她的意志力。

  即便在今天所在的民主國家,女性地位仍然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更何況是專制下的女性。帕瓦娜與馬拉拉用自身寶貴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孩子、一位教師、一枝筆和一本書,可以改變世界

  《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戰火下的小花》

  塔利班政權下令要每個阿富汗婦女都留在家中,女孩子不准上學,沒有男性陪同,也不准外出。主角帕瓦娜只有十一歲,雙親都上過大學,所以家中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塔利班掌權後,父母一起失業,帕瓦娜只得陪著單腿的父親在市場上代人讀信寫信。

  一日,原是學者的父親被兩位士兵強行帶走,帕瓦娜伴隨母親前往監獄要求釋放父親卻慘遭毒打,母親傷心欲絕。年長的姐姐不宜拋頭在外,年少的弟妹也幫不上忙,帕瓦娜只得被迫剪髮,扮成男孩,開始為一家三餐奮鬥。帕瓦娜以男兒身出現,替代父親為人讀信寫信,視野和思想驟然變得無比寬廣與開放。她體認到百姓在強勢政權的對待下,是那樣的無力與無奈。生活壓力與現實震撼強迫帕瓦娜快速脫離原先應是夢幻般美好的青少年階段……

  《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帕瓦娜的旅程》

  父親過世了,女扮男裝的帕瓦娜必須獨自去尋找因戰爭而失散的姐姐、弟弟、妹妹及媽媽。在一個飽受戰火蹂躪的村子裡,她撿到一名奄奄一息的嬰兒和一名年齡比她小一點的缺腳男孩,她和男孩共同照顧嬰兒,一路不停的拌嘴鬧意見,卻又相扶相持的度過種種難關。在一個美麗的地方,她們遇到了一名瞎眼老奶奶和一名可愛的小女孩,心想假如沒辦法找到家人,能夠和這個小妹妹待在這個好地方也不錯,沒想又遭炮彈攻擊,老奶奶死了,小女孩只好和他們一起離開。沿路炮聲隆隆,他們沒有食物沒有水,連她身邊帶的書也被他們吃完了。幸好在危難時候,他們找到難民營,接受了救援,並找到了帕瓦娜的家人。

  帕瓦娜延續了她在《戰火下的小花》裡的堅韌,讓我們看到阿富汗的人民在患難中仍對未來懷有一絲希望。這個故事的背景雖然離我們很遠,卻是真實的寫照,它讓讀者認識到戰火下人民的無助與無奈,也讓讀者質疑人們發動戰爭的真正意義,以及懂得珍惜和平的可貴……

得獎記錄

  ★瑞士彼得潘文學獎
  ★岩石山圖書獎
  ★2006年國立編譯館獎勵人權教育出版品翻譯獎(新增)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臺北市深耕閱讀推薦好書
  ★2003年美國珍‧亞當斯圖書獎
  ★2002年加拿大總督文學獎
  ★中國時報開卷版推薦好書
  ★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網路票選好書
  ★新聞局推薦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媒體書評

  勇敢的女主角是本書焦點,故事在逆境中仍然提供希望的亮光──學校圖書館雜誌

  本書的戰亂主題與女主角的勇敢不屈個性,最能吸引關心人性良知的青少年讀者──出版人週刊

  雖然未解釋故事的宗教背景是一缺失,但本書確實強烈刻畫出現代阿富汗人民的生活,展現這些勇敢的女性如何在極盡壓抑的環境中奮力求生存──書單雜誌

  本書是《戰火下的小花》的續集,但可當成獨立故事來看讀,故事並不艱深,卻讓人感受到戰火下的兒童生活概況。唯有抵達難民營後,才見到一點小小的援助和希望──學校圖書館雜誌

  即使主題是戰火下的艱苦生存,作者仍將兒童的對話和爭執描寫得十分生活化。讓太平世界的讀者認識到這些和一般孩子無異的主角們,過著什麼生活,也因此使他們的苦難顯得更深刻──書單雜誌

  帕瓦娜的故事與時事穿插,提高了可信度和強烈度。帶有光明意味的結局使讀者感到滿意,是很稱職的續集故事──VOYA 茱迪‧沙斯吉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黛伯拉.艾里斯(Deborah Ellis)


  這位特殊的女作家可說是一生都獻給了反對運動。她十七歲高中畢業後,就從故鄉安大略省前往首都多倫多參加反戰運動,並成為積極的活躍分子。後來又致力於女權與女性經濟地位的運動。她曾經到巴基斯坦的阿富汗難民營服務過一段時間,在那裡,她訪問了許多女性和兒童。有一位難民婦女告訴她:「請告訴世人我們的遭遇,別讓世人忘記我們。」黛伯拉把聽來的這些遭遇寫成了本書《戰火下的小花》(Breadwinner)。由於太受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因此她又繼續寫了《帕瓦娜的旅程》(Parvana's Journey)、《Shauzia》兩本續集,成為一套三部曲。    《尋找X》(Looking for X)是黛伯拉的第一本著作,一九九九年出版,曾獲得加拿大總督兒童文學獎(相當於美國的紐伯瑞獎)。故事發生在現代的加拿大,敘述一個十一歲的女孩幫助她的遊民朋友「X」的經過。書中的主角有作者本人的影子,關心社會問題,喜歡東刺西探,甚至主角為自己取的名字Khyber也是來自阿富汗的Khyber隘口(對十一歲女孩而言,算是很怪異的趣味),因為她要逃避現實,忘記自己與環境之間的衝突。主角在學校適應不良,因此她的朋友全是成年人,而她想要幫助遊民的心意則顯現出一種超齡的關懷。這些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黛伯拉會成為一位職業的反對運動者。不過,黛伯拉為人相當親切、隨和,完全沒有作家架子。

  黛伯拉目前住在多倫多,擔任一群收容婦女的心理輔導師。她的嗜好是閱讀、跑步、到處觀察。

譯者簡介

鄒嘉容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高中英文教師多年,對青少年成長問題一向關注;目前致力於兩個寶貝女兒的教養,並於閒暇從事譯作。代表譯作有《十三歲新娘》、《時報廣場的蟋蟀》、《車燈下起舞》、《孿生姐妹》、《窈窕奶爸》、《夏日天鵝》、《出事的那一天》、《沉默到頂》、《風中玫瑰》、《微笑吧!蒙娜麗莎》、《淘氣的阿柑》、《戰火下的小花》等。
 

目錄

《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戰火下的小花》
作者介紹
賞析與導讀——何處是歸程
第一章 謀 生
第二章 爸爸被捕
第三章 打探消息
第四章 絕 境
第五章 獨自上市場
第六章 女扮男裝
第七章 讀信僮
第八章 再見天光
第九章 意外的相逢
第十章 撿 骨
第十一章 闖入刑場
第十二章 夢 想
第十三章 姐姐的婚姻
第十四章 逃難人
第十五章 爸爸回來了
作者後記
 
《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帕瓦娜的旅程》

作者介紹
賞析與導讀——愛在死亡的陰影下
第一章    埋葬爸爸
第二章    絕望的人
第三章    撿到一個嬰兒
第四章    單腳男孩
第五章    洗 澡
第六章    挖 寶
第七章    尋找媽媽
第八章    偷 雞
第九章    一起看流星
第十章    地 雷
第十一章   新妹妹
第十二章   落 腳
第十三章   整頓家園
第十四章   翡翠谷
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歡會
第十六章   吃 書
第十七章   夜夜轟炸
第十八章   走過夢魘
第十九章   難民營
第二十章   闖入地雷區
第二十一章 與家人重逢
作者後記
 



  馬拉拉在二○一四年八月,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有這樣一段對話:

  問:妳最喜愛的當代作家是哪位?

  答:《追風箏的孩子》作者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以及《戰火下的小花》、《帕瓦娜的旅程》作者黛伯拉‧艾里斯(Deborah Ellis)

  問:有沒有哪一本書是妳希望每個女孩,及所有的學生都應該要閱讀的?

  答:《戰火下的小花》。它敘述了一個小女孩在挽救家庭時所面臨的挑戰。我覺得這本書非常重要,可以讓全世界的女孩了解到有些社會是怎麼對代女性的。即便帕瓦娜受到遠不如男孩或男人的待遇,她仍然不以為意,她相信自己可以堅強的去抵抗飢餓、恐懼以及戰爭。帕瓦娜是位激勵人心的女孩。《戰火下的小花》提醒世界上的女性何謂「勇敢」及「堅強」。

  馬拉拉‧優薩福

  1997年出生於巴基斯坦。一直為女孩的平等受教權而奮鬥,十一歲便在BBC英國廣播公司網站發表文章,介紹她在塔利班組織下的生活與塔利班阻止她受教育的情形,因而受到國際大眾的關注。2012年10月9日,15歲的她,放學返家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槍枝直擊頭部,生命一度垂危,不過最後奇蹟似的復元了。16歲的她,成為全球和平的象徵,她是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也獲頒「國際兒童和平獎」、「國際特赦組織良心大使獎」、「巴基斯坦國際青年和平獎」,並榮獲《Time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第二名。

導讀

《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戰火下的小花》
何處是歸程


  在高唱「女性至上」的二十世紀末,實在難以想像這世界上仍有部分地區的女性受到嚴重的性別歧視,過著類似中古時期禁宮般的壓抑生活。雖然整個世界已進入所謂的「地球村」,照理應該更開放、更自由、更民主,然而許多地區並非如此。《戰火下的小花》記錄了一些令人異常訝異的真人悲慘事件,是一篇十分寫實、近似報導文學的作品。它告訴讀者,地球上還有許多女性未獲得真正的自由,依然在傳統、政治與宗教的壓力下,過著極為痛苦的生活。

  故事背景是世紀交接之際的阿富汗喀布爾市。當時的塔利班政權下令要每個婦女都留在家中,女孩子不准上學,沒有男性陪同,也不准外出。主角帕瓦娜只有十一歲,雙親都上過大學,所以家中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塔利班掌權後,父母一起失業,帕瓦娜只得陪著單腿的父親在市場上代人讀信寫信。一日,原是學者的父親被兩位士兵強行帶走,帕瓦娜伴隨母親前往監獄要求釋放父親卻慘遭毒打,母親傷心欲絕。年長的姐姐不宜拋頭在外,年少的弟妹也幫不上忙,帕瓦娜只得被迫剪髮,扮成男孩,開始為一家三餐奮鬥。不論購物、賺錢都得由她出馬。

  帕瓦娜以男孩的裝扮出現,視野和思想驟然變得無比寬廣與開放。她可以四處走動,替代父親為人讀信寫信,一人賺錢養活全家。遇上扮成茶僮的女同學蕭希亞後,為了想賺取更多的錢,兩人竟然到墓園挖骨頭出售。辛苦了兩週,終於買了個箱子,販售香菸和口香糖,展開另一種謀生方式。一次誤闖塔利班懲治罪犯的運動場,目睹為生活所迫,鋌而走險,偷盜被逮的百姓,在眾目睽睽之下,手臂硬生生被砍落的慘狀,讓她們體認到百姓在強勢政權的對待下,是那樣的無力與無奈。生活壓力與現實震撼,強迫帕瓦娜快速脫離原先應是夢幻般美好的青少年階段。

  在這段逼著自己成長的日子裡,帕瓦娜親身體驗了幾件難以忘懷的事。媽媽忙著替她剪髮更裝,讓她穿上因誤觸地雷身亡的哥哥荷山的衣服時,思子之情油然而生,嘴裡雖不斷稱讚帕瓦娜的辛勞,卻始終不敢直視她;睡覺時,帕瓦娜甚至還聽到媽媽說:「快睡覺吧!我的兒子。」。

  另一樁事也讓帕瓦納想了好久。一位不識字的塔利班要她幫忙讀一封別人寫給他已過世的太太的信。信讀完,這名塔利班手顫抖著將信塞回信封,一滴淚順著臉龐滑向他的鬍子。帕瓦娜不解:「她只見過塔利班打女人和逮捕她的父親。難道,他們也跟別人一樣會傷心難過?」這則生命中的插曲加上她媽媽對荷山的懷念,突顯的是共通的人性。

  同學蕭希亞的不幸遭遇與激進想法,同樣深深觸動帕瓦娜天真無邪的心。蕭希亞的爺爺正幫她物色丈夫,以協助改善家境,蕭希亞知道後便決心走上天涯不歸路:「要是我留下來結婚,這一輩子就完了。要是我離開,說不定還有機會。」這些話都給帕瓦娜帶來不同程度的衝擊,使她不但不斷質疑當代女性應該扮演何種角色,更深一層懷疑女性生命的價值。

  這篇作品是作者黛伯拉‧艾里斯(Deborah Ellis)在一處阿富汗難民營當義工時,親自與營內婦女和女孩面談過,細心剪裁後的真實故事。故事開始時,帕瓦娜與父親出現在市場上;將近結尾處,母親與姐姐弟妹遠走馬薩,因為姐姐努莉亞要到該地結婚,脫離塔利班的控制;父親及時獲釋返家,父女重逢,彌補了帕瓦娜的失落感。首尾呼應,結構尚稱完整。然而,從馬薩逃離至喀布爾的女孩荷默卻告訴帕瓦娜,塔利班已經到了馬薩。整個故事就在蕭希亞和媽媽好友薇拉太太離去後,匆促結束,難免讓讀者失望,只得等待續集,讓帕瓦娜繼續步上尋親路途。至於蕭希亞的巴黎夢幻之旅,那是第三集的事了。

  作者藉由這本作品探討了現代阿富汗婦女和女孩生活中遭受到的種種殘酷待遇。她以巧筆刻畫一位勇敢的女孩如何在亂世中勇敢扛起家計而毫不氣餒。全書不乏悲慘之情,但同時也提供了希望。這樣的故事當可觸動少年讀者的憐憫心,增進他們對當代其他國家與他們同樣年齡的少年的了解,甚至願意伸出援手。但這可能只是表面上的感觸而已。如果要更進一步明瞭這本書的深層意義,我們可能得先設法解決政治與宗教狂熱結合後帶來的災難問題。這篇故事更可讓讀者得到另一個引人深思的結論: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協助他們脫離生活困境的最佳方法。任何人都不會、也不應否認,識字除了能增強孩子的謀生能力外,還可以協助他們充分發揮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兒童文學評論家  閱讀推廣人 張子樟

導讀

《一個阿富汗女孩的故事之帕瓦娜的旅程》
愛在死亡的陰影下


  一名舉目無親的十二歲女孩,在一個歧視女 的戰亂國家裡如何活下去?《帕瓦娜的旅程》(Parvana's Journey)是《戰火下的小花》(The Breadwinner)的續集。全書的重心放在父親過世後,這位求生意志堅強的小女孩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在烽火四起的國度裡,一邊尋親一邊助人的感人故事。

  尋親的故事並不少見。苦兒面對種種挑戰,絕對是無法避免的,因為讀者想知道苦兒生活如何苦法。這類故事的基本模式是,苦兒必須面對幾乎是一己之力無法克服的可怕挑戰,但終能達成不可能達成的任務。帕瓦娜故事之所以感人,也就是她藉著驚人的毅力,常能擺脫幾乎無法解決之困境,而且書中處處洋溢著愛。

  把這本作品定位為成長小說並不為過,因為全書描繪了帕瓦娜艱苦成長過程的坎坷、見聞、喜悅、苦惱、困惑和得失等。對帕瓦娜來說,母親帶著姐姐和弟妹的離去、父親的驟然過世,令她對家人的愛橫遭撕裂。她的尋親故事其實等於尋找「愛」,對常人的愛。因此,她把自己的愛推及到小嬰兒哈珊、 腿少年阿希夫和不怕地雷的莉拉身上。這種大我的愛最後幫她找回思念已久的家人,雖然生活在難民營裡,但擁有家人的愛已經令她心滿意足了,因為她可以重新出發。在愛的支撐下,她可以盡情揮灑她的才華。

  在帕瓦娜這段成長的不凡過程中,戰爭引發的死亡與愛的尋覓隨時相伴。也因為活在死亡的陰影下,帕瓦娜更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永恆之愛。一個活在茫茫曠野、踽踽獨行的十三歲女孩,懼怕孤獨,她需要談話(甚至爭吵)的對象,所以她不辭辛勞帶著哈珊、阿希夫和莉拉同行。在飢餓與炮火的雙重威脅下,她提早見識了戰爭的可怕和成人世界的陰暗面,但她依舊堅持她對人類的愛的無比信念。

  生活在流離失所的國土上,死神隨時在召喚著。手無寸鐵的小老百姓求助無門,炸彈夜夜轟炸,地雷處處皆是。孩子不大懂得殺戮的意義,所以阿希夫會質疑擁有奇珍異寶的亞歷山大,不是英雄,而是小偷;莉拉在祖母死後,忍不住問著:「她又不認識把東西(炸彈)放到飛機上的人啊!他們怎麼會知道她,而且還要殺她?」等莉拉觸雷身亡,帕瓦娜的母親大聲吶喊著:「這個世界到底要死多少阿富汗的小孩才滿意?」死神隨時伺候一旁,取人性命,卻也更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帕瓦娜因此找到親人,雖然有點突然,還算合理。

  作者筆調平易近人,文字行雲流水,韻味淡遠。整篇故事透過帕瓦娜來敘述,她的尋親過程便成為全書的主軸。作者刻意凸顯帕瓦娜驚人的求生意志和愛人之心,所以在艱困的旅途中,帕瓦娜雖一再挨餓、身處困境,還是救了哈珊、阿希夫和莉拉。莉拉在故事尾聲處不幸觸雷身亡,但帕瓦娜的確盡了力。事實上,每位讀者都清楚,這段旅程只不過是帕瓦娜成長中的一段,以後她在難民營的種種遭遇,又是另外一段成長故事。

  作者的角色性格描繪頗為出色。帕瓦娜的刻畫延續了她在《戰火下的小花》裡的模樣。雖身處危險之中,總能設法脫困。她毅力驚人,敢與死神對抗,絕不輕易放棄。阿希夫的描繪也十分成功,尤其是在每次面對要與帕瓦娜分離的時刻,總要說些自相矛盾的話來讓自己下臺,好留下來與帕瓦娜一起生活的過程,最為精采。阿希夫保住了面子,帕瓦娜也順水推舟,讓他找到下臺階。

  作者艾里斯在全文敘述中,安排了帕瓦娜寫給遠走巴黎的好友蕭希亞的十三 信。這種書寫方式並非創舉,但確實具有新意。作者一方面借用這些信來補敘述之不足,一方面闡明帕瓦娜對好友的思念,並同時暫且擺脫眼前的困境。這位不知去向與生死的好友成為帕瓦娜空虛孤獨心靈的一種安慰。對幻想世界中的烏托邦——翡翠谷——的描繪,更充分展現了帕瓦娜對未來的嚮往,代表了那些慘遭戰火蹂躪人們的無奈與空虛,也質疑人們發動戰爭的真正意義。

  書中四個孩童經歷了飢餓、轟炸與絕望的考驗,終於到達一處難民營,給他們帶來一絲絲的希望,但莉拉的慘死卻又添加了故事的悲慘面。作者經由精簡動人的文字,鋪陳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的一幅幅生動景色,使得孩子們的這段艱辛旅程更費力氣,但過程十分可信。帕瓦娜的故事只是當今整個世界許多落在戰爭噩夢威脅下的人們營營求生的片段。作者告訴我們,阿富汗人民在患難之中仍有一線曙光:男女孩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了。只是我們依舊懷疑,還要經過多少歲月,這個國家的女性才能得到應有的待遇、遠離戰火,真正擁有翡翠谷那樣美好的生活。

兒童文學評論家 閱讀推廣人 張子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380658
  • 叢書系列:金獎小說
  • 規格:軟精裝 / 416頁 / 14.8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晚安,床邊故事101夜~兒童故事小說|名人傳記|生活百科有聲書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年末電影展
  • 皇冠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