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主導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每三年一次針對15 歲學生進行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調查,評量的內涵側重學生運用知識技能面對真實挑戰的能力,而不僅只是學校課程的精熟程度。由於PISA 所評量關鍵能力的定義呼應全球課程目標的改革趨勢,吸引許多國家陸續的參與。PISA 2012 以數學素養為主,閱讀和科學素養為輔,共有65 個國家或地區納入正式分析比較,應試學生超過51 萬人。另外有44 個國家參加數位問題解決評量、32 個國家參加數位數學和閱讀素養評量。PISA 2012 同時蒐集與學習成效有關的學生和學校資料,包括學生問卷中的學生個人背景、學習習慣,以及對數學的態度、投入與動機;學校問卷則蒐集學校的人口統計特徵和學習環境品質的資料。
OECD 透過PISA 明顯對歐盟甚至世界各國的教育政策造成實質的影響,比如說芬蘭藉由學生PISA 優異表現,持續在受到肯定的學習機會均等與教師自主的政策下精益求精。德國一開始表現不如理想,因此,藉由PISA 震撼的壓力,策略性的進行各項教育改革,希望兼顧中央監控與地方自主的平衡。英國則依據PISA 資料,進一步探討英格蘭與蘇格蘭學生應試比率的差異。這是一種比較性的監控,也是一種科學取向的政治運作,OECD 的教育政策建議,目前廣受政策和學術人員的重視。面對地球村紀元的來臨,各國政府對國家競爭力的控制逐漸弱化,所謂國家競爭力或教育績效的檢核愈來愈重視國際的標準。
PISA 2012 臺灣共有163 所學校、6,037 位學生參與書面評量、3,036 位學生參與數位評量。扣除休學、轉學、特殊學生,淨出席率達到96.1% 和96%,學校和學生參與情況良好。臺灣的教育機會均等狀態略優於OECD 平均,如果以均優的芬蘭為標竿,當然還有明顯可改善空間。臺灣15 歲學生整體素養表現尚佳,其中數學素養相對較為優異,閱讀素養呈現進步,科學素養的提升亟待積極介入。PISA 對素養的定義重視功能性的知識與技能應用,關心的是個人能主動參與社會的能量。社會參與不只是完成任務,同時包含積極的提升公共決策的品質。這個評量取向,相較於臺灣多數的教育評量設計,在新問題或新資訊的閱讀理解和解題說理、論述有據這兩個層面的比重上高出許多。整體而言,臺灣學生的閱讀和溝通能力在各界的關心投入後有明顯提升,可見教育社群的具體行動可以造成差異。素養的豐厚是終身學習的歷程,這個歷程不僅透過學校正式的學習,同時也透過與家人、同學、同儕或更廣大社群的互動來進展。我們不能期待15 歲學生已經習得成人所需的全部知能,但他們在閱讀、數學及科學領域,應具備扎實的基礎,面對新的問題挑戰,應能積極投入,以利終身的學習和適應。
除了將素養取向的評量落實外,展望未來的教育趨勢,PISA 進一步推出全面數位化的素養評量。PISA 2012 除了書面評量以數學為主,閱讀和科學素養為輔外,數位評量同時包含問題解決、數學和閱讀素養。面對數位評量,除了需要基本的導航能力外,主動嘗試及依據回饋進行因應調整的能力,也成為影響各項素養表現的要素。整體而言,臺灣學生數位評量的結果略遜於書面評量,面對PISA 2012 數位評量未盡如人意的警訊,臺灣教育研究和實務社群宜積極正視數位學習和評量紀元來臨的事實。網路導航、評鑑資訊、主動嘗試、互動中合作修訂解題方案等重要能力,已經正式成為國際評量的焦點。
蒐集國際比較的教育成效指標資訊,是為了認識並提升臺灣的教育品質,努力厚植國人的關鍵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意願。期盼《臺灣PISA 2012 結果報告》能拓展讀者對PISA 評量設計與結果資訊的認識,協助教育決策者關注教育成效評鑑的全球視野和客觀統計,同時激勵學校教師深入解讀PISA 結果所潛藏的教學調整意涵。
臺灣PISA 2012 計畫主持人
洪碧霞
2015 年3 月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