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如果你的小孩很調皮
◎舒霖(本名柯書林,知名臨床心理師)
結識小熊老師於一場飯局。初次見面就在他的提問引導下話匣子大開。後來又有幾回對談,讓自認想法很多的我不得不承認,小熊老師的腦筋真是動得飛快。
在拜讀《遊戲把詩搞大了》後,更驚豔於小熊老師簡直將其調皮不已的發散性思考,無縫接軌為詩意綿綿的鮮活創作。
後來看《玩詩練功房》時發現,他那如同大孩子般的靈動依舊,但隱約透出些慢熟的穩重。終於在不久前造訪小熊老師賢伉儷回霧峰所開拓的文學新據點「熊與貓咖啡書房」後明白,單單藉著「愛寫」,可讓一個無比調皮的靈魂得到舞臺;只要持續「愛寫」,就有機會將天馬行空的「胡思」聚焦,逐夢踏實。
在《愛上寫作的11種方法》中,我看見這位調皮的孩子王,如何將其青春迷惘時的「亂想」抽絲剝繭,進而集結出精采連篇的智慧妙論。
如果你的小孩很調皮,不妨陪他一起加入「愛寫俱樂部」,一起玩玩「瓶中信」,這是讓一個生命有機會「跟自己說話」的絕佳活動,既有趣,又能誘發反思。
即便你的小孩很調皮,只愛盯著3C產品的螢幕,你仍可帶他走進「愛寫俱樂部」成為忠實粉絲,當他翻閱<簡訊傳情意>時,就能漸漸養成「認真對待每個字」的習慣,一生受用。
要是你的小孩調皮到就是不肯「讀冊」,那麼這篇傳授如何省力地讓學習達到最聰明效果的<不勉強讀書心得>,一定正合他意。
萬一你的孩子一點也不調皮,甚至有點宅,整天悶頭在自己的世界呢?不妨試試<採訪達人,說他的故事>跟<超有感影評>吧!或許專注於他人的故事,正是忘卻自身煩惱的妙方呢!
發現了嗎?無論你的孩子調不調皮,都可加入小熊老師的「愛寫俱樂部」。就讓我們順著小熊老師的思路,一起享受閱讀的豐富,以及書寫的美好。
推薦序2
把寫作當遊戲
◎蔡怡(現任臺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副理事長)
某個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夜晚,整個臺北城沸騰著對跨年煙火與音樂會的興奮期待,而我坐在臺北車站附近某高樓臨窗一角,在《聯合報》主辦的寫作課程,聆聽小熊老師評點學員作品。這是我和小熊老師結緣之初,也開啟了日後他在我寫作路上不斷的提攜與指點。
此次小熊老師出新書《愛上寫作的11種方法》,囑我這老(年齡)後輩(年資)寫序,讓我受寵若驚,心想這是「文學點子王」提攜我的新招。
多次上他的課,並閱讀他的書籍,不難發現老師一再強調的是玩創意,玩寫作,把寫作當遊戲,去除緊張與嚴肅,靈感才會來敲門。
《愛上寫作的11種方法》繼續秉持此原則,提出科技再進步都需要文字寫作。雖然載體可改變文學外觀,但改變不了文學本質,只要是創新獨特的書寫,不論它是一字詩、十字小說、光之俳句,都可以是好作品。與時俱進,變換花樣玩文學,是寫作的要素。
本書中小熊老師又提供十一個新點子,瓶中信、讀書心得、座右銘、報導、影評等等,導引生活隨處有題材,天地人間皆稿紙的概念。我本身是<美好生活祝福卡>的實踐者,也是既得利益者。
當年我和還是男友的老公相戀不到六個月,就被太平洋分隔兩地。在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我們只有靠兩百多封的魚雁往返,維繫遙遠飄忽的感情。
婚後,這相互書寫的習慣落實於節日的賀卡中,我們暫時脫離柴米油鹽的瑣碎平淡,在祝福卡中勾勒未來的幸福與對過去的感恩。因為年年節日一樣,我們不得不創新,搞花招,比喻、聯想,樣樣來。就在傳遞誠意,締造幸福的同時,兩人的表達能力愈來愈好,尤其是那念理工與MBA的老公。
小熊老師說在科技發展中人們易得「快速強迫症」,只求快,忘了紙短情長,忘了創意與獨特。很多人不玩臉書,以為在社交網站耗弱生命。其實你在留言板寫下令人回味的驚豔,不就是另一種創作?
小熊老師帶領我們玩新的文學路,他的路,條條是王道,條條通往寫作的羅馬。
推薦序3
明明不只吞了一顆大力丸
◎栗光(本名譚立安,任職於《聯合報》副刊)
大學四年級時,課業壓力漸減,我開始要求自己每月寫出一篇短文投稿至報社,當時沒有掌握要訣,文筆也有待磨練,自然退稿的多,留用的少。從退稿中學習,我逐漸讀懂了退稿的「摩斯密碼」:石沉大海、毫無音訊的,若非信箱漏信,即是「佛曰不可說」,慧根還沒開,多說無益;若收到千篇一律的「機器人退稿信」,先別沮喪,其中多半暗藏玄機(寫作或版性提示),等待有緣人認真以待,如張良得《太公兵法》,一舉突破膠著戰況;而若能得編輯在繁忙版務中留下隻字片語,那簡直是手心貼背,傳你若干真氣,久而久之,必能打通任督二脈。
退稿是一種瀑布修行,冷泉灌頂,考驗寫作者的熱情是否會輕易被澆熄。而我正是在小熊老師如此「冷泉澆灌,再傳真氣」整整四年後,終於學會一點皮毛,得以下山一探江湖深淺,成為某大報編輯。然而,此刻小熊老師卻將過去種種教學與編輯經驗化為文字,如此大方地廣發祕笈。我不禁懷疑,他是不是偏愛學弟妹呀!
帶著絲絲忌妒,我往下閱讀,除了臉紅撞見過去蹩腳的自己,還發現許多讓我很想馬上把書一放,趕緊一試的寫作法。這樣的感受在〈迷你小說〉一章到達最高點,那種無比懸念的感覺,讓我在椅子上坐立難安;而閱讀到下一章〈迴響式寫作〉,這樣的情緒又更為強烈了。只是,這次是從寫作者的角色轉換到編輯,腦海想著可以如何運用、訂下怎樣的徵文題目,邀請讀者一起參與。
也許從今天起,我不僅應以編輯的身分邀請眾讀者們一起參與,還應以一個寫作者的身分跟著每個主題走一遍,看看最後我和大家會抵達「哪裡」。
書裡有這麼一句:「『讀一本書』好比吞一顆大力丸。」如果是這本書的話,我可以肯定的說,絕對不只吞了一顆大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