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古典新刊」出版緣起
2015年12月,當得知大安出版社要結束營業的訊息時,我感到相當驚訝,隨即思考臺大出版中心是否可以在這個時間點上發揮些力量。經過聯絡、洽商,尤其是在夏長樸、葉國良、劉漢初三位教授的大力幫忙之下,臺大出版中心與大安出版社很快便達成協議。這套「大安古典新刊」的出版,即其成果之一。
創立於1974年的大安出版社,堪稱是臺灣出版界的「奇蹟」。在整整41個年頭裡,它歷經過臺灣出版業的興衰變遷、飄風急雨,卻仍能一本初衷,堅持薪傳文化,陸續出版了二百多種優質的學術論著。大安的作者群,現在多為引領學術風氣之名家;對國內各大學文學院一代又一代的學子而言,「大安」兩字等於是臺灣「文史研究」重要縮影之一。在大安出版社諸多優秀出版品中,有「古典新刊」系列。這個系列除了以精選經典、精校文字聞名外,另一重要特色在其版面,不論是字級、行距、段距,皆經精心設計,版面既清楚又美觀,極適合教學、自修之用。臺大出版中心為使之持續流傳,特以「大安古典新刊」之名稱予以重新出版──我們用原來的「古典新刊」,再冠以「大安」兩字,以彰顯大安出版社在中文學術著作出版之志業。
「大安古典新刊」包括:《楚辭補注》、《四書章句集注》、《周易王韓注》、《周易本義》、《老子四種》、《歷代短篇小說選》、《文體序說三種》、《周易二種》共八本書。每一本書,皆保留原來的優美版式、原出版說明(即「大安出版說明」),同時也將各書之勘誤補訂於正文中。期盼這套書的出版,能在教學、研究上持續服務學林。值出版前夕,爰申數語,以誌緣起。
項潔(臺大出版中心主任)
大安出版說明(摘錄)
《周易》遠在漢代已列為《五經》之一,是研究我國古代學術、文化重要的典籍。歷代《易》注,汗牛充棟,其中南宋朱熹所撰的《周易本義》是後人公認為傑出的著作,在《易》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書自元代著為功令,以迄清末,為六百年間士人所必習,影響之深廣,自不待言。由於這部注解簡明扼要,義理精到,所以時至今日,仍廣受學者的喜愛和肯定。
《周易》原分「經」「傳」兩部分。經包括了六十四卦的卦辭和爻辭:從《乾》至《離》共三十卦為上篇,從《咸》至《未濟》共三十四卦為下篇。傳則共有《彖》《象》《繫辭》《文言》《說卦》《序卦》《雜卦》七種,其中《彖》《象》《繫辭》又各分上下兩篇,故總共為十篇,稱「十傳」或「十翼」。
這經二篇與傳十篇原來各自別行,但後世通行的本子,卻是經傳相混的。今本《乾》卦的《彖》《象》仍各自成篇,但總附在卦辭和六爻爻辭之後。《坤》卦以下六十三卦,《彖》《大象》則分條移置當卦卦辭之後、六爻爻辭之前;《小象》則逐條分附當爻之後;同時《文言》也分附於《乾》《坤》二卦。至於由何時何人開始混傳入經,前人主張頗有分歧。一般常被提到的是西漢費直、東漢鄭玄和魏王弼三人。據說是經由這三人中的二人,先後分兩個階段來改編過的。第一階段只如今《乾》卦的形式;到第二階段才改為如今《坤》卦以下的面貌。但由於對史料的解讀各有不同,這種主張也就分別產生了費直與鄭玄、費直與王弼、鄭玄與王弼三組不同的意見。而對於《文言》之分附《乾》《坤》,也有不同的認知,或說自第一階段已然,或說要到第二階段,和分爻繫傳同時完成。除了上述兩階段附經之說外,還有主張只由王弼一人所改編的。無論如何,自王弼以後,便確已形成了今本的面貌。從今本《乾》卦與《坤》卦以下六十三卦編制不同來看,兩階段之說似乎不為無理。至於何以獨存《乾》卦的不同,顧炎武說是藉此「以見舊本之樣式」,這也可說是一種合理的解釋。既已有此一番改動,為免經傳文字相混,遂在各條之上分別加上「《彖》曰」「《象》曰」「《文言》曰」等字樣,以與原來經文示別,於是便較經、傳分行的原本增出了一○二○字。自有此本,學者便其易讀,相沿不改,就成為了後世的通行本,也習稱為王弼本。
至於朱熹的《周易本義》,原分十二卷:經分二卷,十傳則各占一卷。因朱熹主張應依呂祖謙所考定的「經二卷傳十卷」的篇次,來恢復古本《周易》的面目。後來朱熹的再傳弟子董楷撰《周易傳義附錄》,並收程頤《易傳》和朱熹《本義》,因程頤用王弼本,與朱熹用呂氏所定古本不同,董楷以世次程在朱前,便割裂朱《義》以散附於程《傳》之後。到了明永樂中,翰林院學士胡廣等奉敕纂輯《五經大全》,其《周易大全》便沿襲了董書。其後習舉子業者又苦於程《傳》繁多,而考試功令,亦重朱《義》,於是漸棄程《傳》不講,專主朱《義》。但以《傳》《義》合刊監本是朝廷科舉考試的法定讀本,不敢輕改。至成化間,奉化儒學教諭吳人成矩,始依合刊本的形式抽去程《傳》,專刻《本義》,卻也題稱監本。這樣便將《本義》改從了程《傳》的次序,而經傳混淆,實則與王弼本一般無異。此後坊刻相沿,便成了通行的四卷本。
雖然通行本並非朱熹初本的原貌,也不符作者的初衷,但考慮到十二卷本的形式,讀者閱讀各卦經文,若要參讀傳文時,都得逐一翻檢後卷,也有其不便之處,因此我們仍選擇了行世已久的四卷形式。好在只要讀者知道此書版本變遷的原委,了解朱熹恢復古本、分辨經傳的原意,即使採用這個後來改編的本子,還是可以兩全其美的。
還有需要補充說明的:通行本內的反切音訓,並非朱熹原本所有,據說是他的孫子朱鑑才添進去的。又書中凡言「程《傳》備矣」之後,復有「《傳》曰」而引其文,這也是明代坊刻添入的。這些後增的文字,尚有參考價值,因此亦予保留。再者,十二卷本書首惟列九圖,書末附以《易贊》五首和《筮儀》一篇,通行四卷本無《易贊》,而《筮儀》則已移至全書卷端,又增列《卦歌》等,這和原本也是不同的。今仍依四卷本之次,補入《易贊》於《筮儀》之前。
我們這次新排,主要根據清同治間山東書局尚志堂四卷本,同時又以清康熙間內府覆刻之宋咸淳乙丑九江吳革十二卷本參校。為了避免繁複的校勘說明,只在原字加入「()」號,校改的文字加入「〔〕」號以示別。全書都以單行排印,經文獨自為文,注文另出。版式上作了一些設計,都以閱讀查檢的方便為考慮準則,希望這個嶄新的排本,無論作為教學課本,或是作為自修讀本,都能令讀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