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普通股與不普通的獲利
《非常潛力股》的作者菲利普‧費雪是價值型成長股投資人。他主要的投資哲學是透過基本面的詳盡判斷做出投資決策。他的經典著作《非常潛力股》深深地影響了股神巴菲特;巴菲特自己就曾經說過:「我體內流有85%的葛拉漢和15%費雪的血液。」
成長股的想法在現代已經非常普遍,但費雪撰寫其概念的時間大約是在40~60年前,而且當時他已經徹底實現成長股投資哲學超過30年以上。
在當時的時空條件下,並沒有現代的量化分析工具,費雪以一人之力,進行大量高密度的調查;更令人佩服的是、他的分析不單單只有建立在財務分析上,更深入探討質化分析中的管理團隊、公司、產業、金融業評價等等……
在閱讀《非常潛力股》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許多要點讓我不斷想起《從A到A+》這本書。如果一間公司能夠長期成長,那麼也就無可避免必然會成為一間A+公司。費雪的兒子肯恩‧費雪在他所寫的序文中,提到他在1976年利用費雪15項要點買進紐柯鋼鐵公司,費雪也同時買進。這家紐柯鋼鐵公司,正是在《從A到A+》這本書中提到的A+公司。最令人驚訝的是,A級公司在變成A+公司的重要時間點被稱為「轉折點」,紐柯鋼鐵的轉折點時間為1975年;也就是說,當它成為A+公司後一年,就被費雪父子發現並且投資。而從1975~1990這十五年間,紐柯鋼鐵的漲幅超過大盤5.16倍。
除此之外,費雪也大力買進摩托羅拉,成為其個人最大的持股,在之後的25年,未計股息的狀況下成長了30倍。也許有人會說:誰會這樣持有一檔股票25年?費雪就是這種人!在第六篇「何時賣出」的章節中,費雪於結尾表示:如果當初買進股票的時候做的很正確,那麼賣出時機—–幾乎永遠不會到來。
本書最重要的投資工具之一就是『費雪十五項要點』,這十五個尋找成長股的重點使我獲益良多。我以此要點作為檢查清單來檢視台股,深入研究了一間最符合此十五項要點的公司,而那間公司也沒讓我失望,使我的投資部位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投資獲利。我的決策次數降低,決策品質提升,並且擁有更佳的投資信心,此筆投資堅定了我運用費雪法則的開端,更證明了費雪投資法則的經典卓越之處。
寰宇此次更新版本的『非常潛力股』,增加了其子肯恩・費雪的引言,引言之中對菲利普‧費雪一生的投資工作側寫,除了讓我們能有機會一窺費雪家族的投資研究和作息規劃之外,也透露出小費雪對父親那種摻雜著景仰、矛盾、溫暖的情感,同時讓讀者感受到他們之間深刻的親子之情和老費雪的偉大之處。
費雪就像是一道雷射光,專注且亮眼,正是那份專注使他在投資上的成就領先時代、超越他人,並且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遺憾的是,費雪晚年深受老年失智症所苦,於2004年辭世,留下著作給眾多的追隨者,也留下典範給承志的後繼者。
價值投資者 雷浩斯
2016 /6/8
作者序
要在投資領域出版一本新著作 ,作者或許有必要說明一下其中的緣由。因此,這篇序言必須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才足以解釋為何我會開啟這樣一段歷程,最終為投資大眾帶來這一本投資主題的新書。
我在史丹佛大學當時嶄新的商學研究所待了一年,然後在1928年5月踏入了商業世界。我進入今日舊金山柯洛克盎格魯國民銀行(Crocker-Anglo National Bank)其中一個主要事業單位的統計部門工作,二十個月後晉升該部門主管。以今日的說法,我當時是一個證券分析師。
我在這裡取得了一個舞台邊的座位,清楚目睹著台上所有金融圈裡的肆意放縱,而這一切在1929年秋天驟然告終,然後緊隨的是一段災難時期。當時對某些股票經紀商有一個古老卻帶有貶意的形容,說他們「瞭解一切事物的價格,對價值則一無所知」;我的觀察帶給了我信心,若此時在美國西岸設立一家完全反其道而行的專業投資顧問公司,必將大有作為。
1931年3月1日,我創立了費雪公司(Fisher & Co.),當時是一家以一般大眾為服務對象的投資顧問公司,但只把投資活動鎖定在少數的成長型企業。公司業務昌盛,但不久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接下來的三年半,我在美國陸軍航空兵團做著各種文書工作,但只要閒下來,我幾乎都在回想過去那十年的事業歷程——我重溫所有的成功投資決策,但更重要的是,我也檢視所有自己做過,或目睹他人做過的失敗決策。我開始從這樣的回顧當中整理出一套投資原則,而且不同於金融圈奉為圭臬的那一套。
戰後復員之後,我決定要在一個盡可能不被任何旁支問題所干擾的單純商業環境裡實踐這些原則。費雪公司不再以普羅大眾為服務對象,之後的這十一年來,公司同時服務的客戶不曾超過十二戶,而且這段時期幾乎維持著同一個客戶群。大幅資本增值不再只是費雪公司的主要興趣之一,而是一切業務所專注的目標。我發現,過去十一年來的股市走勢普遍上漲,任何在這個時期投入市場的人,總會得到相當不錯的收益。然而,如果論及資金增值在多大程度上超越眾所公認的大盤指數,則前述的那些投資原則便發揮了影響力;戰前十年我即開始實踐這些原則,但並不完全應用,因此戰後時期這套投資原則才更徹底展現其作用。更重要的是,當大盤走勢靜止或下滑時,這套原則所能發揮的效用,並不低於市場急劇上漲的時期。
回頭檢視我與他人的投資記錄,我發現其中有兩大特點,後來構成了推動這本書出版的重要因素。第一,一如我在他處一再提及的,投資人必須付出耐心才能得到豐厚的投資回報。換言之,要知道某支股票的未來價格走向其實並不難,但要預測價格變化的時間點,則困難許多。第二點則是股票市場本質裡的欺詐陷阱。如果每個人都做著同一件事,就會對你產生無可抗拒的驅力;你一旦跟著做了,往往就會發現那是錯的。
基於這些原因,面對那些委託我管理資金的客戶時,我常需要詳盡解釋我的投資決策背後的原則。唯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瞭解為何我會買進一些他們完全陌生的股票;明白了這些原則,他們也就不再急於賣出,願意耐心等待,直至該股票的價格表現證明我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
我逐漸萌生這樣的念頭——把這些投資原則編撰成書,如此我再次向人講解時就用得上了。於是我開始思索著這本書的內容架構。我想起了許許多多人,他們持有的資金遠遠小於我所服務的客戶,但這麼多年來他們持續不斷問我一個問題:做為小戶投資者,該如何踏上投資的正途?
我想起了一大群小戶投資者的困境——他們不經意地被灌輸了各式各樣的想法與投資觀念,而這麼多年來卻為此付出高昂代價。或許這些投資大眾還未曾擁有機會學習一套更根本的投資概念。最後,我還想起曾經與另一個群體所進行的交流,雖然出發點不同,但他們對這些課題也極感興趣。這個群體包括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財務長以及會計主管,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亟於掌握我在這本書中所討論的事物。
結論是:這樣一本書的出版有其必要。我決定以一種非正式的手法來表達我要說的話;我會在書中採用第一人稱,跟您,我的讀者,對話。我在這裡的書寫語言,基本上跟我向客戶表達這些概念時所使用的一樣;文中所舉的大部分例子,以及比喻,也都一樣。我希望我的坦誠,以及有時候的過於直率,不至於構成冒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您會認同書中這些理念的價值,以此來彌補我做為一個寫作者的不足之處。
菲利普.費雪
1957年9月
加州聖馬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