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臺灣的創傷死亡率自從推動諸多重大公共安全政策後開始逐年下降,然而目前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七位,惟就年齡結構來看事故傷害死亡居青壯年人口之1、2 位,對於臺灣經濟結構動搖以及人力資本剝奪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臺大醫院位處臺北市之博愛特區,自2011 年院方成立了多重相關科別共同支援的創傷醫學部,二十四小時無時差完善提供創傷病患的醫療照護服務;另於2015 年規劃創傷加護病房,與手術恢復室設置於同一區塊,以作為緊急彈性調度之用,面對大量傷患之應變更可爭取病患之最好的醫療照護。
我於2014 至2016 年間擔任督導創傷醫學部之外傷多重科別委員會之主任委員,除了創傷照護之品質管理外,並協調創傷照護各環節之流暢運行,以增加重大創傷病患之存活。由於醫療環境以及創傷機制的演變,陳晉興主任帶領創傷醫學部團隊對於創傷治療有許多臨床、基礎、應用性等研究,也領導創傷醫學的蓬勃發展。希望藉此一手冊介紹目前創傷照護之嶄新發展以及創新變革,可讓對創傷醫學有參與之人員有所獲得,並提供民眾認識一個與科技接軌的創傷醫療團隊。
臺大醫院院長
何弘能
謹誌
序
自從民國55 年以來,意外事故一直徘徊於台灣民眾十大死因的排名之中,可見外傷對於國人之衝擊。外傷不但會造成日常生活之不便,甚或失去寶貴的生命,許多家庭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往往措手不及,因此醫療團隊對於傷患是否及時與全面性的照護,是很重要的課題。
本書特別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從醫師、護理師等各種不同之專業角度探討外傷處置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可說是一本全方位的外傷專書,從外傷發生後,到院前的救護、急診醫療照護、外科手術照護、影像醫學的判讀,與加護病房與普通病房的照護,再到重大創傷後的器官捐贈、創傷系統的登錄與資料庫之大數據分析等等,深入淺出的為外傷相關醫療人員,闡明了新的觀念與突破性的技術,希望能為外傷的醫療與救護帶來新的進展。
外傷多因意外而造成,需要有系統的醫療體系來守護國人的健康與生命。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之下,我們期望能利用最短的時間來達到最適切的醫療與救援。我們本著及時救助傷患便是及時拯救了一個家庭的理念,希望能杜絕人球事件的再次發生,相信在所有醫療人員無私的奉獻與努力之下,台灣的醫療品質必能不斷地向上提升。
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陳晉興
謹誌
執行編輯的話
終於完成了! 經過了十幾個月的努力,感謝各位臺大醫院同事與外傷醫學會夥伴的幫忙,一起把這個艱鉅任務完成了。
2016 年初,陳晉興主任提議由我們創傷醫學部來主導編寫一本外傷領域新進展的專書時,一開始我們都覺得是一件困難但是又有意義的事。困難的原因是因為外傷的領域遍及全身每個部位,各方面的專家又遍布全台灣,實在很難將所有的題材、人才都蒐羅齊全,而且若是全部的外傷題材都包括在內,恐怕要編成一本電話簿厚度大小的鉅著,
所以當時我們就聚焦在最近幾年有突破的以及台灣沒有寫過的兩部分;有意義的是,就記憶所及,台灣本土的外傷醫學書籍,在最近十年來似乎沒有新的專門著作出現,所以,我們才斗膽攬下這個工作來,以便為台灣引進的最新外傷知識盡一份心意。
就一般外傷臨床醫療的領域而言,本次編寫的內容除了以傳統的身體分部位的方式論述之外,我們特別邀請了幾位專家撰寫比較新穎的章節,比如說:林口長庚醫院的傅志遠醫師跟本院的洪立維醫師,分別從外傷科與骨科的角度來寫骨盆腔骨折的處理重點;長庚大學職能治療系的楊啟政教授以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跟我們討論頭部外傷以後各種可能的認知能力評定與訓練;本院的李柏居醫師引介最新的腹腔鏡技術應用在腹部外傷的進展;本院的林子忻醫師簡介未來幾年,在外傷急救的領域最有可能突飛猛進的幾項技術:止血材料、負壓傷口治療(NPWT)、EBOA;還有重症加護領域新進展的幾個章節等等,都是一些比較新的發展。
由於本部的人力有限,我們在找題材時就想過要找其他科部的專家,但是在徵得外傷醫學會簡立建理事長的協助之後,我們就將徵稿人選擴展到學會裡全台灣各大門派的頂尖外傷高手,也將題材從原本的臨床醫學推廣到一些外傷醫學界正面臨的典章制度的問題,因而加入了各國外傷制度(引介有美國、德國、英國等制度)比較,跟不同教育訓練方式(除了傳統的住院醫師教育訓練之外,也包含實戰訓練如ATLS、DSTC、ETC,以及慈濟醫院的大體解剖實習課程)的討論,另外還引入了外傷登錄制度與外傷體系的實際運作探討,這與之前的外傷書籍也是有相當大的分別的。
除了探討臨床醫療與典章制度之外,為了能夠更完整的呈現整個外傷照護過程,陳主任特別指示我們邀請護理同仁們一起撰述,從重症、病房、安寧照護、出院規劃到最終的器官捐贈,不論病房護理師、專科護理師、護長跟督導也都加入我們的行列,希望能提供給全台灣的護理人員一些外傷作業規範與轉介資源的參考。
收稿過程中,仍免不了有一些遺珠之憾,比如與法律(醫糾、醫療暴力傷害)、健保(DRG 的合理性、給付公平性、轉診的加成給付)、及評鑑相關議題、大數據資料的應用、葉克膜的應用、骨盆骨折的TAE 治療等,這些部分只有留待下一版再改進,歡迎屆時各方賢達能慷慨賜稿,同時也期待所有讀者能不吝給予我們指正,將各種問題或意見反映給我們(email: jsl555@gmail.com ;beargo@gmail.com ),希冀未來台灣外傷醫療的知識庫能愈來愈豐富,也期許這本獻曝之作能對台灣外傷醫界有一些小小的貢獻,這是我們衷心之所盼。
執行編輯
林子忻
臺大醫院總院創傷醫學部創傷外科主任
黃俊雄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創傷外科主任
謹誌於20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