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築文字(第二版)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建築文字(第二版)

  • 定價:490
  • 優惠價:944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1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建築是什麼?
建築是人類一切造型創造中最龐大、最複雜,也最耐久的一類,
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藝術,更顯著、更多面,也更重要。

  以建築來隱喻建築,建築是歷史的反映,建築師是幸福的,因為他可以看到許多美好的東西;建築師是痛苦的,因為他也會看到許多醜陋的東西。

  本書是為非建築業內的青年朋友編輯一本科普性的讀物,並向讀者簡單地介紹了梁思成的生平,選了一些梁思成為外國朋友寫的古建築介紹和一些隨筆,並在他的筆記本中選了一些速寫,還集錄了一些他與學生的談話。林洙編選梁思成的一些建築論文和散文,有些文章是第一次出版。這些文章,表達了梁思成對中國建築藝術的理解與看法,思想深刻,語言生動,非建築藝術專業的一般讀者,亦能從中獲得不少啟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


  著名建築家。1924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1927年獲建築碩士學位。

  同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習。1928年回國,任東北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部主任。1932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講授中國建築史。1933年兼任清華大學教授,講授建築學。194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梁思成系統地調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主持並參加調查過二千多處古代建築的實例,積累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資料,對中國古代建築、古代藝術發展、特徵和成就進行過系統和深入的研究。梁思成積極參加首都北京的城市規劃和北京十大建築的設計工作。努力探索中國建築的創作道路,還提出文物建築保護的理論和方法,在建築學方面貢獻突出。1919年設計清華大學王國維先生紀念碑,1934年設計北京大學地質館,1949年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1952年主持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等。主要著作有《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築史》、《營造法式注釋》、《中國雕塑史》等。

編者簡介

林洙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遺孀。1928年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入清華大學梁思成主持的中國建築史編撰小組工作。1962年與梁思成結婚,陪伴梁思成走過了十一年的艱難歲月。自1973年起全力以赴整理梁思成遺稿,先後參與編輯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築畫集》、《梁思成全書》等書,另著有《大匠的困惑》、《建築師梁思成》、《叩開魯班的大門──中國營造學社史略》等書。
 
 

目錄

前言
梁思成簡介
 
第一部分
建築是什麼
為什麼研究中國建築
建築的民族形式
中國的藝術與建築
中國建築的特徵
我國偉大的建築傳統與遺產
中國建築師
中國建築之兩部「文法課本」
 
第二部分
我們的「旅行」
如何才能安居
北京──都市計劃中的無比傑作
北平文物不是化石
北京的成牆應該留着嗎
閒話文物建築的重修與維護
 
第三部分
關於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問題──致彭真信
關於建築設計的民族形式問題──致朱德信
關於湖光閣設計方案的建議──致車金銘信
 
第四部分
談「博」而「精」
建築 ⊂(社會科學U技術科學U美術)
建築師是怎樣工作的
千篇一律與千變萬化
從「燕用」——不祥的讖語說起
從拖泥帶水到干淨利索
 
第五部分
祝東北大學建築系第一班畢業生
建築是有民族性的——與鄭孝燮的談話
不要輕視聊天——與李道增的談話
張翔憶梁公
張馭寰憶梁公
以建築來隱喻建築——與樂民成的談話
研究建築史所需要的人才
要講真話,要有自己的觀點
建築創作要有激情
聰明的人只是不再重犯自己的錯誤
要學會尊重人
與建61班學生的美學講座
城市是一門科學
永遠誠懇,永遠進步——與黃匯的臨別贈言
我奉獻給祖國什麼——與林洙的談話
 

前言
  
  1962年我與思成結婚後,一天,一個朋友突然跑到我面前,用非常蔑視而嚴厲的眼光望着我說:「你對梁思成的『建築』懂得多少?」我嚇了一跳,自然什麼也答不上來。可不是嗎,我對梁公的學術思想懂得多少?這個問題一直像一塊大石頭重重地壓在我的心上。那個時候,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我會親自參加《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全集》的編輯工作,並完成他全部著作中圖片的選配工作。
  
  到了「文化大革命」,我們才有足夠的時間來談論他的建築思想。直到他去世之後我才系統地學習了他的著作。逐漸地,他不僅是我的親人、丈夫,一個勇於追求真理,不屈不撓的學者,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的形象矗立在我眼前。
  
  去年冬,王飛寧女士問我願不願意為非建築業內的青年朋友編輯一本科普性的讀物,並向讀者簡單地介紹一下梁思成的生平,內容盡量活潑些。我欣然同意了。但是內容活潑些!這可把我難住了。我生性是個死板的人,但是答應了的事只好努力去做。因此我選了一些他為外國朋友寫的古建介紹和一些隨筆。並在他的筆記本中選了一些速寫,他是一個善於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的人。他非常愛護他的學生,他不僅教書還善於教人,因此我集錄了一些他與學生的談話,編輯成這本書,希望朋友們能喜歡。
  
  林洙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38868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建築是什麼

在講為什麼我們要保存過去時代裡所創造的一些建築物之前,先要明瞭:建築是什麼?

最簡單地說,建築就是人類蓋的房子,為了解決他們生活上「住」的問題。那就是:解決他們安全食宿的地方、生產工作的地方和娛樂休息的地方。「衣、食、住」自古是相提並論的,因為它們都是人類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為了這需要,人類才不斷和自然作鬥爭。自古以來,為了安定的起居,為了便利的生產,在勞動創造中人們就也創造了房子。在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要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或加強國防,我們仍然都要先建築很多為那些建設使用的房屋,然後才能進行其他工作。我們今天稱它為「基本建設」,這個名稱就恰當地表示房屋的性質是一切建設的最基本的部分。

人類在勞動中不斷創造新的經驗,新的成果,由文明曙光時代開始在建築方面的努力和其他生產的技術的發展總是平行並進的,和互相影響的。人們積累了數千年建造的經驗,不斷地在實踐中把建築的技能和藝術提高,例如:瞭解木材的性能,泥土沙石在化學方面的變化,在思想方面的豐富,和對造型藝術方面的熟練,因而形成一種最高度綜合性的創造。古文獻記載:「上古穴居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從穴居到木構的建築就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增加了經驗,豐富了知識而來。所以:

(1)建築是人類在生產活動中克服自然,改變自然的鬥爭的記錄。這個建築活動就必定包括人類掌握自然規律,發展自然科學的過程。在建造各種類型的房屋的實踐中,人類認識了各種木材、石頭、泥沙的性能,那就是這些材料在一定的結構情形下的物理規律,這樣就掌握了最原始的材料力學。知道在什麼位置上使用多大或多小的材料,怎樣去處理它們間的互相聯繫,就掌握了最簡單的土木工程學。其次,人們又發現了某一些天然材料—特別是泥土與石沙等──在一定的條件下的化學規律。如經過水攪、火燒等,因此很早就發明了最基本的人工的建築材料,如磚,如石灰,如灰漿等。發展到了近代,便包括了今天的玻璃、五金、洋灰、鋼筋和人造木等等,發展了化工的建築材料工業。所以建築工程學也就是自然科學的一個部門。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典藏藝術社方展:抗爭之力,單書85折、雙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懸疑推理小說展(止)
  • 橡樹林全書系
  • 性別主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