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
我自一九七一年簽訂德黑蘭協定前後起,對阿拉伯深感興趣,並有幸前後數次得到訪問那裏的機會。
初次訪問阿拉伯半島,適值酷暑超過四五度之時。因為熱氣的燻蒸,我的皮膚感覺疼痛,投給海關員司表示禮貌的微笑,忽然僵硬在臉上,如非用手輕揉,面皮幾致不能復原。
沙漠的黃昏實屬美麗。附近的空氣像燃燒一樣地,染成紅色,而在紅色凝縮發黑的地平線上,清清楚楚地浮現了類似刻劃而成、頗有規律的輪郭,一隊駱駝的小小遠景。
土色的微妙變化,特別騷人旅愁。阿拉伯半島沙漠的淡色,與日本關東沃土層的濃色,洽成對比,說起來,體會實有不同。加之,空氣的色、香、味與感觸,一切對我均屬異質。益以隻身旅途的寂寞,宛如投入一完全陌生世界。強烈的第一印象,迄今猶難忘懷。
當時便極其自然地感覺著,在這樣的世界裡,縱具有超越吾人所能理解之經濟,實非不可思議。我老早便存有吾人之經濟知識,不過僅能在地球上的一個角落通行而已的想法。經過若干次的東南亞旅行,使我的這一想法,更為增強。在某國市場裡,同樣水果,賣給熟人便宜,賣給我們外國人,則價格高昂。如果這不是時常發生的現象,而是單純的要大價錢,那猶可原諒,但若是極普通又不稀奇的現象,那便不是偶然的漫天要價了。所以若說在這個國家並沒有「一物一價原則」的判斷,是極其自然的。
其次,有的國家還把賄賂做為極重要的分配所得路線,並深深地嵌入國民經濟之中。更有進者,因為有的國家的工廠勞工,發放月薪的次日要休息,故或改行日薪制,或雖准其休息,而設法使之步發生影響,將每一勞工的發薪日期,都予以分散。在印度北部,有的地方還實行以重量為基準,而做物物交換者。這叫馬克斯仁兄的「勞動價值說」也無法解釋。
在與阿拉伯人多所接觸之後,人們即可加強確信在此仍有異質的社會法則,和異質的經濟活動。譬如,他們並不一定嚴守約束,自詡唯有自己纔能稱得起是這一行的老前輩,真是有些大言不惭,他們對「守約」和「羞怯」的概念,實在有其獨特的看法。
按照上述的情形來想,我們社會的一般觀念和經濟常識,不過僅能通過於極有限的國家,如果對它過於信賴,則對任何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或對處於特殊風俗習慣之上的阿拉伯經濟,我想一定不會理解。而且在理解與特殊風俗習慣結成了不解之緣的阿拉伯經濟,更非易事,縱令能有所理解,亦屬印象的,至少亦不會成為邏輯的。本來,阿拉伯各國並無正確的經濟指標,連人口也僅是推定值,故作經濟分析,實非常困難。今更欲與風俗習慣相結合,而連帶考察之,寧非大膽的嘗試?
然而,我在阿拉伯的幾次旅行之中,對經濟、風土之具有「土地感」一節,似頗有收穫。依據這些尠少的感觸,而思將阿拉伯的經濟、產業之風土的實感,彙集成篇,確為大膽的嘗試。但謂之為一產業調查人員,對阿拉伯經濟所作的業餘分析,尚無不可。
當本書屬稿之際,曾以朝日新聞社牟田口義郎先生所著「阿拉伯灣畔」等優良著作、譯稿,以及中東經濟研究所的資料,為主要參考。對阿拉伯半島的政治戲劇,亦多有負於牟田口先生之著作。又惠蒙名古屋大學副教授飯田經夫先生,於阿爾及利亞實地考察中,准予同行,對阿爾及利亞經濟暨開發中國家之認識上,賜教甚多。在此敬表感謝之意。
竹內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