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
  • 定價:320
  • 優惠價:79252
  • 優惠期限:2025年01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對寂靜的抗拒

『 無法言說的,我們就必須交給沈默 ... 』
作者藉三個問題,進行了三十三個探索: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得?為什麼寂靜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無法藉由散步、爬山、出海遠離這世界時,他學會把世界關在門外。學會享受寂靜這件事需要時間。

 

OKAPI 推薦

  • 范欽慧:「寂靜」不光是美學的名詞,更是生命存活的必要條件──讀《聆聽寂靜》

    文/范欽慧2018年05月16日

    「喔,寂靜,使我們的聲音更加響亮……」──約翰.席德(John Seed,澳洲雨林資訊中心創辦人、《像山一樣思考》作者之一) 寂靜,究竟是有聲,還是無聲?當萬籟俱靜,空間迴盪的片刻裡,究竟代表著一種結束,還是另一個開始? 這樣的思索,在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吉於1952年所創作的《4'33 more
  • 寂靜是什麼東西?能吃嗎?──五月選書《聆聽寂靜》

    文/飛踢娜2018年05月02日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 跟隨三極探險家的腳步,探索內心世界的另一個「極地」《聆聽寂靜》這本文集的作者是挪威著名探險家厄凌‧卡格。他在人類探險領域表現卓著,不僅曾經征服三極,也是獨自踏入南極的第一人。除了開創性的探險履歷,他還是律師、藝術收藏家、出版人。 more
 

內容簡介

  人類史上第一位征服三極的探險家,
  為什麼還要探向內心的另一個極地?
  ──關於「寂靜」的三十三個提問

  ◆「隔絕世界並不是對周遭環境不管不顧,反而是更清楚地看見世界,堅持到最後,並且試著愛上自己的生活。」


  ▌在噪音時代裡,把世界關在外面,向內覓得真正的慰藉

  面對磨光我們的耐心、干擾寧靜生活的種種噪音、干擾、簡訊和通知,唯有一個解方:寂靜。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尋?寂靜如何打造?作者以這三個問題為起點,展開一場探險之旅,以自身經驗為經緯(他曾經獨自徒步遠征南極,連無線電設備也沒帶,徹底與世隔絕五十天),同時納入諸多詩人、哲學家、藝術家、探險家,甚至創業家的獨到觀察。
  在這本簡潔扼要、處處驚喜的沉思錄中,作者探討了外在的寂靜、內在的寂靜,以及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打造的寂靜。作者指出,寂靜也可能藏身在意想不到之處——舞池上、蓮蓬頭下、音符之間的停頓、長了青苔的石頭。迎向寂靜,就打開了一扇通往驚奇和感激的門。打開這本書,就能感受到牽引著你的神祕力量。

本書特色

  ★探險家厄凌‧卡格(Erling Kagge)是唯一征服過三極(南極、北極與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也是獨自踏入南極的第一人。

  ★卡格還是藝術收藏家、出版商、律師——他相信每個人生來就是探險家,對未知的好奇總是戰勝恐懼,且鼓勵所有人保持前瞻性和開放的心胸。

  ★《紐約時報》:「厄凌‧卡格是熱愛思考的探險家——也是個熱愛探險的哲學家。」

  ★一段翻轉心靈的親身紀錄;一帖幸福人生和澄淨心靈的必備良方。

名人推薦

  伍立人Daniel Wu 瑜伽老師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建築作家
  阮安祖 聲音採集師、廣播電視主持人
  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
  郭英聲 攝影家
  陳彥博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焦元溥 樂評家、作家、主持人
  黃聲遠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詹偉雄 《數位時代》創辦人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各界讚語

  寂靜中,傷悲、恐懼和喧囂都已離去……我只看見一位思考中的探險家。──郭英聲,攝影家

  我作為聲音工作者,經常會上山下海尋找獨一無二的聲音,但只有在吵雜中的寧靜裡,才會找到動人的故事。如果「寂靜」是你的目的地,厄凌‧卡格所寫的《聆聽寂靜》是最好的指南針。──阮安祖,聲音採集師、廣播電視主持人

  厄凌‧卡格是世界一流的探險家,他在寫作上同樣才氣縱橫。這本令人讚嘆、啟發人心的小書,教我們如何尋找珍貴的寂靜時刻,無論是橫越大西洋、攀登聖母峰,或是在尖峰時間的火車上。——拉努夫‧范恩斯爵士(Sir Ranulph Fiennes),英國探險家

  我恐怕無法與專家相比……祝福你未來一切順利。——美國老布希總統

  他以格調和謹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法國體育報L’Equipe

  厄凌‧卡格是熱愛思考的探險家——或許也是個熱愛探險的哲學家。——《紐約時報》

  現代探險家如……挪威的厄凌‧卡格正在突破探險的極限。——《時代雜誌》封面故事

  這片土地可以靠體力征服(如史考特、沙克爾頓、范恩斯),也可以靠聰明才智(如阿蒙森、卡格)。——《星期天獨立報》封面故事

  這本書在我們心中圈出一片可供我們傾聽自身思考的空間。作者以他的沉靜和睿智說服我們拋下現代生活的喧囂,重新學會傾聽。從不可思議的極地探險之旅取材,這是一本讓人專注當下、心無旁騖的書。——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作者

  本書把寂靜和噪音拉到聲音的向度之外,探討現代社會中資訊氾濫、時時需要連線、忙碌成為新宗教等問題。作者的探問新奇有趣,引人入勝。讀完讓人更加留心日常生活之中無所不在的干擾。——《出版人週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厄凌‧卡格(Erling Kagge)


  一九六三年生,是挪威探險家、作家、出版人,也是登山家、律師、藝術收藏家、勞力士錶代言人、三個青春期女兒的老爸。他是獨自徒步穿越南極的第一人,也是抵達「三極」(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的第一人。至今出版過六本書並譯成多國語言,題材涵蓋探險、哲學、藝術收藏。

  出版過數本關於探險、哲學、藝術收藏的著作,也譯介成多國文字,包括《貧窮收藏家的好物收貨指南》(A Poor Collector’s Guide to Buying Great Art)、《在曼哈頓底下》(Under Manhattan)、《學校學不到的極地探險哲學》(Philosophy for Polar Explorers. What They Don’t Teach You in School)、《獨往南極》(Alone to the South Pole)。

  二○一○年,他和另一位探險家史帝夫‧鄧肯(Steve Duncan),花了整整五天五夜,深入紐約的地下鐵及下水道。《紐約時報》稱讚他「是探險家,也是個充滿探險精神的哲學家」。偶爾,他會將世界暫時隔絕於外。

譯者簡介

謝佩妏


  清大外文所畢,專職譯者。
 
 

目錄

三個問題,三十三個探索

1 無人記得的愛
2 一種震耳欲聾的靜
3 有個人站在月球上俯瞰地球
4 接近一種概念、一種想法
5 聲音不只是聲音
6 隔絕世界,反而更清楚地看見世界
7 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對寂靜的抗拒
8 寧可接受電擊也不要獨處十五分鐘的人
9 噪音愈多,就愈需要分心的事物
10 我們存在人世間,但很少人真正活著
11 寂靜,需要自己創造
12 活動過多也可能導致經驗匱乏
13 寂靜是新的奢侈品
14 它就在你的內心深處
15 寂靜可以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16 語言的盡頭
17 把目光往上轉向星空時
18 把世界關在外面
19 無法言說的,可以呈現
20 忙於「分享」的徒勞
21 把長了青苔的石頭帶下山
22 外在的事物,早已有人訴說過
23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寂靜
24 沒吹出來的音符
25 期待、對比、反差
26 沉默是如此精準
27 把一張A4白紙放進影印機之後
28 停頓就像一座橋
29 真正的親密時刻
30 四分鐘認真的對望
31 任由世界在你一腳踏入時消失不見
32 找到自己的南極洲
33
附註
圖片出處
 
 



三個問題,三十三個探索


  無法藉由散步、爬山、出海遠離這世界時,我學會把世界關在門外。

  學會這件事需要時間。唯有瞭解自己對寂靜有著根本的需求,才得以開啟我對寂靜的追尋。車流、思緒、音樂、機械、手機、鏟雪車,種種聲音爭相入耳,眾聲喧譁之下,寂靜就在那裡等著我。

  不久前,我一心想說服三個女兒,世界的奧祕就藏在寂靜之中。那天是禮拜天,我們在家裡吃晚餐。現在平日週間總是有一堆事要忙,一起吃飯對我們來說愈加難得。禮拜天晚餐,變成我們一家人可以坐下來面對面聊天的寶貴時間。

  三個女孩看著我,一臉懷疑。寂靜不就是──什麼都沒有?甚至還沒等我解釋寂靜也可以是良師益友,比她們夢寐以求的LV包包更有價值,她們就已經認定:傷心難過時,寂靜唾手可得還不錯。除此之外,寂靜就毫無用處。

  坐在餐桌前,我突然想起她們小時候對事事都充滿好奇。好奇一扇門後藏了什麼東西;看到電燈開關就眼睛發亮,要我「燈開開」。
  提出問題,找出答案,再提出問題,找出更多答案。好奇是驅動生命的引擎。但我的三個女兒已經分別十三歲、十六歲和十九歲,好奇的事物愈來愈少。就算對什麼好奇,也會馬上拿出智慧型手機搜尋答案。她們仍然對世界感到好奇,但臉上稚氣漸脫,日漸成熟,腦袋裡愈來愈多抱負理想,愈來愈少好奇提問。三個人都沒興趣跟我討論寂靜的話題,所以為了引起她們的興趣,我跟她們說了兩個朋友的故事。這兩人決心要挑戰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

  某年某月某日的一大早,他們離開基地營,攀越聖母峰的西南山壁。過程相當順利,兩人都如願攻頂,但暴風雨卻在此時來襲。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活著下山。第一個朋友用衛星電話聯絡上懷孕的妻子,兩人一起為她腹中的寶寶取了名字,之後他就在峰頂底下不遠處寂寂過世。另一個朋友死前未能聯絡上任何人。沒人知道那幾個小時山上發生了什麼事。由於海拔八千公尺之處氣候乾冷,兩人的屍體都在原地冷凍乾燥。他們躺在寂靜之中長眠,跟我二十二年前最後一次看到他們時,幾乎沒有兩樣。

  餐桌上第一次安靜下來。有支手機傳來簡訊,響了一聲,但是當下沒人想到要去查看,反而任由寂靜將我們填滿。

  過沒多久,我受邀到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大學演講,講題可以自訂。以往,我多半會分享世界盡頭的極地之旅,但這一次,我的思緒卻飄回家裡,指向那個禮拜天的全家晚餐。最後我選定「寂靜」作為講題。雖然做了充分的準備,事前我還是不免緊張。寂靜相關的隨思雜想,會不會只適合星期天的餐桌,不適合大學講堂?我並非擔心十八分鐘的演講會招來噓聲,而是希望台下學生對我心心念念的主題產生共鳴。

  演講開始,我以一分鐘的寂靜開場。全場靜默,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接下來十七分鐘,我不只談了外在的寂靜,也談了內在的寂靜;對我來說,後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台下學生靜靜聆聽,彷彿對寂靜渴求已久。

  當晚,我跟幾位學生前往酒吧敘談。進了通風的入口,每個人都叫了一杯啤酒,此情此景跟我當年在劍橋讀書時相差無幾。周圍氣氛熱烈,熱情好學的人圍繞著我,有趣的話題一個接一個。這些學生問了我三個問題,希望我給他們答案: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得?為什麼寂靜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那一晚對我意義重大,但不只是因為大家相談甚歡。多虧了那群學生,我才知道自己懂得很有限。回家後,這三個問題持續在我腦中打轉,縈繞不去。

  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得?為什麼寂靜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每晚我都會坐下來思索這三個問題。我開始寫作、思考和閱讀,但更多是為了自己,而不是他人。
  以下是我為了回答這三個問題而展開的三十三個探索。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8878
  • 叢書系列:WALK
  • 規格:精裝 / 148頁 / 13 x 18 x 2.0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謝哲青說書



影片提供:大塊文化
 

內容連載

2 一種震耳欲聾的靜
 
南極洲是我去過最寂靜的地方。我獨自一人走向南極,在那片千篇一律、一望無際的遼闊大陸上,除了我發出的聲音,沒有其他人類的聲音。獨自踏雪前行,深入皚皚廣漠,我感覺得到、也聽得到寂靜。(載我到南極洲北端的航空公司強迫我帶無線電裝置下去,而我下飛機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把電池丟進垃圾桶。)
 
我往南走,橫越世界最冷的大陸,一哩又一哩,直到地平線的盡頭。放眼望去,一切顯得雪白又平坦。腳下,七百萬立方英里的冰塊綿延而去,緊貼著地球表面。
 
最後,在徹底孤絕下,我逐漸發現,其實沒有一樣東西完全平坦。冰雪組成大大小小的抽象形狀。千篇一律的白,轉變成深淺不一、千變萬化的白。雪的表面有一絲絲藍,一小抹紅和綠,還有些微粉紅。沿途風景不停變換,但是我錯了。周圍風景並無改變,改變的是我。旅程的第二十二天,我在日記上寫下:「在家我喜歡『大口享受』,在這裡我漸漸學會珍惜小小的喜悅。冰雪色彩的細微變化。風漸緩。雲朵成形。寂靜。」
 
小時候我很迷蝸牛。蝸牛可以帶著自己的家四處流浪。到南極洲探險期間,我對蝸牛又更加讚嘆。我把整趟旅程所需的全部食物、裝備和燃料都放在雪橇上,從不開口說話。我閉上嘴巴,沒有無線電可跟人通訊,五十天來也沒看過任何生物。每天除了滑著雪橇往南走,什麼事也不做。即使綁東西的繩子斷了或差點摔進裂縫,惹得我不大高興,也不會開口咒罵。咒罵讓人心情低落,讓原本就陰霾籠罩的心情更差。因為如此,探險時我從不飆髒話。
 
在家時,總是有車子經過、電話鈴響、手機嗶嗶叫或嗡嗡響,或有人在說話、竊竊私語或大吼大叫。噪音這麼多,要全部聽進去很難。在這裡不同。自然透過寂靜在對我說話。愈是安靜,我聽到的愈多。
 
每次我停下來休息,如果風剛好停了,周圍就有一種震耳欲聾的靜。風靜止時,連雪也看似寂靜無聲。我愈來愈留意我置身的世界。我既不無聊,也不覺得受到打擾。我跟我的意念和思緒單獨在一起。未來不再重要。過去也無足輕重。我只存在於生命的此時此刻。哲學家海德格說,一旦你投身世界,世界就消失了。正是這種感覺。

會員評鑑

4.5
3人評分
|
3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2/05/19

他的文字非常具有張力,並不是驚心動魄的那種,而是能讓你「淨」和「靜」,意念和思緒裡的雜訊被過濾後,重新定位於當下此刻。

全書不時安插山脊、極地、太空的照片,讓我們得以在閱讀中稍微停頓下來,動與靜的節奏被和諧安排,經過一路探索來到第三十三個篇章。最後的呈現實在太過巧妙,就像書裡提到的日本不知名詩人所做的俳句:

❝ 哦,松島。❞

詩人因為被眼前美景深深震撼,最後只能勉強說出島的名字,旋即陷入沉默。

厄凌・卡格說寂靜更接近是 #一種概念、#一種想法,他從幾乎無聲的極地回到喧囂的城市裡,仍然能向內尋得寂靜,但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第一次前往寂靜的沙漠時,她腦中卻充斥斷斷續續的混亂思緒,書中說她為了淨空腦袋,會用鼻子緩緩呼吸、掌控呼吸。

❝ 她說那種感覺是空洞的無,但她的目標是要感受飽滿的無。空洞的無讓人渾身不舒服。❞

要能尋得內心的寂靜,似乎不比踏上極地簡單。書裡提到法國哲學家巴斯卡早在 1600 年代就主張「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無法獨自一人安靜地待在房間裡」。我們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卻又避免和自己相處。

❝ 賽內加在兩千年前就說過,我們存在人世間,但很少人真正活著。他說:「對遺忘過去、不顧現在、害怕未來的人來說,生命短暫又充滿焦慮。」❞

我們害怕被空虛困住,於是不斷用物質和聲光填補,矛盾的是結果只會越填越空,寂靜需要的是減法。

厄凌・卡格用哲學思想、行為藝術、音樂、詩句告訴我們,有時候振聾發聵的片刻反而是悄然無聲的,寂靜不必在嚴酷的南北極,它就近在只有你一人的房間裡。
展開
user-img
Lv.1
4.5
|
2021/10/11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是被它的封面質感、裝幀和設計風格所吸引,非常適合隨身攜帶翻閱的大小及重量,而內頁的排版編輯,呈現的是簡單大方的段落編排,每一頁恰到好處的文字量、頁面周圍大方地留出空間,使得閱讀起來特別有一種放鬆、舒服、安靜的感覺,也許因為如此,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彷彿真的要進入一種寂靜、獨處的空間,進入一種作者為我們所營造的「聆聽寂靜」的氣氛。
書中的一段話:「…兩個人在河的兩岸交談。停頓就像一座橋。走過橋,兩人又開始交談。」作者貼切地描述關於兩人對話中的停頓。面對現代生活中似乎總是嘈雜而紛擾的互動,這樣偶爾的空白與停頓,特別值得我們深思玩味。

這是一本靜下心,就能與作者默默對話與凝視的小書。這本書的每一段章節小標,以及段落中的許多文字,好幾次讓我感覺就像詩句一般,簡單地描繪,卻不失意境,就像是輕輕地、緩緩地、娓娓道出一種深深體會過的人生哲學。
展開
user-img
Lv.10
4.0
|
2021/10/01

寂靜可以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處在喧囂思念無法傳達的寂靜、
完全虛無聲音無法傳遞的寂靜、
慣常生活噪音滿盈依然存在的一片寂靜。

隔絕外界,更能清楚地看清世界。學習與寂靜自在相處。

去年年初,大雪紛飛的日子走在加州巨樹公園中,積雪與溪水交融的邊界,杳無人煙一片荒蕪。徹底的寧靜,內心澎湃洶湧心中感念萬分,當下無法訴說!事過境遷,心境已不復存在。

讀書會上,同一本書的各抒己見,機鋒的對談,恢弘的議論,幽微的分辨。多方交戰的言語聲中,依然聽到,重新再來吧!是否得知我所看到的境界?

泳渡日月潭,從俗完成所謂台灣人的三件事,完成每個人的心中三極。孤獨卻不寧靜,湖中特有的船舶馬達聲、泳客的拍打聲、清風揮動的水波聲。無論蛙式、捷泳,甚至隨意揮動手腳,目標一致前行完成使命,每一個動作都是寂靜與喧譁的片刻夾雜而成。

寂靜不外求,就在你的內心深處。世界越快,心則慢。聆聽外在環境而創造內在獨一無二之寂靜。

量子真空,一種震耳欲聾的靜,物理學家通過理論推導與實驗得知,純淨空間抽乾抽淨並非簡單的真空空間,霎那存在的電磁波能量起伏和虛粒子漲落現象,變化萬千虛實並存。格物致知乃知天道通人理,外在之絕對寂靜更能聆聽自己內在的變化,與自己獨處。

發明是來自靜心沉思結晶。科學家如愛因斯坦與發明週期表的門德烈夫,白天的閱讀吸收各種資訊,晚上的寂靜時光,睡眠延續的淨化透過夢收穫為科學發現。寂靜帶人們更多樂趣與收益,值得追尋。

看似每人都需追求寂靜,生活中紛紛擾擾,活動過多缺少空白,也可能導致經驗匱乏而毫無所獲。即便寂靜如此難得,依然有人寧可接受短暫的電擊也不要獨處十五分鐘,更有哲學家說: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對寂靜的抗拒。寂靜中回歸自我,沒有外在的阻礙卻放大感官細節與內在思緒!在需要與排斥之間,我們需要多長寂靜!如何可尋?

禪宗公案, 六祖慧能為排解風吹幡動之議論,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走過千山萬水,大千世界的繽紛展現,無一不是透過人類個體之主動聆聽,享受每一個片刻的寂靜,心感體受消化成為內在。透過自我反思與行動,不透語言,不透文字,呈現世界,主體與客觀世界的完美融合,創造自己的三極。

補記:依照《未來,工作,你?》一書記載。停機比你想的更重要!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結論:大腦的游離的時間對心智狀態至關重要,幫助我們建立自我認同、處理人際互動,影響內在道德。發呆時,焦點會由外在世界,轉向豐富多彩的內在世界,在此探索自己的欲求、夢想、希冀,處理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衝突。我們需要時間思索,找到自己在定位。自我省察是建立自我認同的基本工具。放空時,大腦異常活躍,所以給自己一個聆聽寂靜的理由。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心際迷航記|最終章>>陪你穿越迷霧找到最好的路,心靈導航有聲書/線上課程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開運命理展
  • 年度心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