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院長 吳文正
由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的大同福樂學堂於2017年出版第一本記錄學堂從無到有的《光和日照大同》獲得市場廣大的迴響後,今年再接再厲出版第二本有關「全台灣唯一與現存校園共同存在的日照中心」的紀錄冊,以學堂裡的學員為主角,從學員們的人生故事出發,進而描述罹患失智及來到學堂上課前後的改變,希望能藉此讓民眾知道,失智症患者不應該孤立任其惡化,在專業醫學的治療控制,及綜合其他專門學科雙管齊下的治療之下,讓不可逆的失智症也能進步,並恢復一些原本的生活技能。
大同福樂學堂是突破很多法規限制,在艱難中成立的日間照顧中心,大多數學員為失智症長輩,同樣病症的族群在一起學習,課程安排能因病而異,才能夠達到對症下藥治療的效果,透過腦力激盪、手作、藝術創作等,再加上高雄醫學大學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運動醫療以其社工專業醫護人員進駐,讓學員能接受專業的訓練來延緩惡化,未來將再就單一族群上的經驗,成立綜合型的日、長照中心。
以大同福樂學堂來說,學員有各自的生活背景,男女學員投入課程的習性也不盡相同,就我們的觀察,女性一般較為合群,也較能接受老師的帶動,雖同為失智病人,女性較能對症治療、互相影響,一同進行動腦、動手、動腳等互動行為,學員不僅不會因為病症的不同產生歧視感,還能配合各項專業人員的治療,達到醫病合作的最大效益。
目前大同醫院已成為與現有校園共存日照中心的示範點,國內外來取經的團體相當多,但要能完全複製卻不容易。當時設立成功確實為天時、地利、人和—大同醫院不惜成本、高雄市政府傾力支持,即便如此,也是經過多方磨難、突破法規限制,才有一線曙光。時至今日,相關政策仍然窒礙難行,社政、醫政礙於法規,步調不同,即使現有大同福樂學堂模式可遵循,要再有第二個福樂學堂確實也相當困難。
大同醫院已著手尋找第二、第三個設置地點,希望能為社區民眾再設立日長照中心,且不再只針對失智症,而是以綜合性病患為主。但綜合性病患的收治需大場域的搭配,才能夠真正對症設計課程和治療,期待中央及地方政府能夠正視老齡人口的問題,整合政策鬆綁法規,讓有意願的醫療院所投入跟進,唯有醫療院所的挹注,才能讓日長照中心的治療達到最好的效果。於此同時,大同醫院也願意秉持回饋社會的想法繼續努力。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 副院長 吳登強
《妙手畫‧話人生》的出版想法在《光和日照大同》付梓之後,《光》書記載大同福樂學堂從發想、申請、溝通、協調至成立的過程,書中清楚記錄大同醫院努力的足跡,讓社會各界能從文字中更了解籌設過程可能遭受的處遇,並有依循的方向,減少耗費冤枉路的時間與金錢。
《妙》書不再以政策為主,而是以福樂學堂裡的學員為主角,由失智長者的人生歷程串起,呈現在福樂學堂中接受治療的成果。不論是否罹病,長者最需要的就是快樂,在學堂裡有專業的社工、照服員、醫護人員及治療師,不論是藝術課程、懷舊治療、職能治療或運動醫學等,課程設計都希望長者願意融入、願意動手一起做,而不是「豢養」長者,擔心危險而不願放手。福樂學堂多樣的課程設計能讓長者在快樂中學習,也能藉此再找回逐漸失去的生活技能,長者的進步,家屬是很有感的。
福樂學堂設置在大同國小校園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達到老幼用學,106 學年起大同國小已將老幼共學納入正式課綱中,讓失智長輩能從孩子的天真活潑中找回年輕時的活力;孩子與長輩一起活動中,從中觀察長者、理解長者,進而能善待長者。對於目前社會上普遍小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來說,在校學習與長者相處,並能使用學校習得理解體諒長者的心情、心態來對待自己的阿公、阿嬤,已是小家庭與現有校園課程中難能學得的課程。我們曾獲得校方回饋,曾有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在老幼共學課程後,變得較會關心他人,所以我們認為這條路雖然艱辛,但仍是正確。
福樂學堂的籌設成功、運作順利,為大同醫院全體同仁的努力及院長吳文正的全力支持,這是一份公益性質較重的志業,也是大同醫院刻正戮力的方向—因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全世界不可忽視的問題,希冀能有更多有志之士投入日、長照的行列,讓長者能夠安心學習、安心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