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論/ 1
第一節 區域人口學的形成和發展/ 1
一、區域人口學形成的現實基礎/ 1
二、區域人口學在國內外的應用研究/ 3
第二節 區域人口學的內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6
一、區域人口學的概念、基本範疇、主要內容/ 6
二、區域人口學的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區域人口學的理論基礎/ 9
一、現代西方經典人口理論/ 9
二、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 11
三、區域人口學相關學科理論/ 16
第四節 中國行政區劃和基本人口狀況/ 18
一、行政區劃/ 18
二、區域基本人口狀況/ 19
第二章 區域PRED 系統與協調性/ 23
第一節 區域PRED 系統相關關係/ 23
一、PRED 系統的基本描述/ 23
二、區域PRED 系統與區域人口均衡發展/ 24
三、區域PRED 系統與區域可持續發展/ 25
第二節 省級區域PRED 系統協調性評估/ 26
一、區域PRED 系統協調性評估理論方法/ 26
二、協調性評估實證/ 30
第三節 市級區域PRED 系統協調性評估/ 41
一、核心評價指標選取及賦權/ 41
二、PRED 系統協調性評價/ 43
第三章 區域人口轉變與經濟社會影響/ 48
第一節 人口轉變理論與區域人口轉變研究的問題/ 48
一、人口轉變論及對人口轉變后果的研究/ 48
二、區域人口轉變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52
第二節 區域人口政策調整與人口轉變/ 54
一、研究區域、數據來源及抽樣調查總和生育率/ 54
二、基於總和生育率的生育政策調整方案/ 56
三、生育政策完善下戶籍人口變動趨勢/ 67
四、生育政策完善下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趨勢/ 75
第三節 區域人口轉變及其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84
一、研究區域與說明/ 84
二、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形勢與特點/ 84
三、人口素質轉變形勢與特點/ 86
四、人口結構轉變形勢與特點/ 90
五、人口轉變的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94
第四章 區域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 96
第一節 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系統分析/ 96
一、系統含義及系統構成/ 96
二、系統的可協調性、可持續性/ 99
第二節 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 100
一、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原則及思路/ 100
二、指標體系的構建/ 101
第三節 國家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04
一、人口現代化系統與經濟社會發展系統綜合值/ 104
二、國家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08
第四節 區域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發展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12
一、東、中、西部地區的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12
二、省級區域的互動支撐能力評估/ 114
第五節 人口現代化與經濟社會統籌發展路徑/ 120
一、制定和完善統籌發展戰略規劃/ 120
二、建立統籌發展的動力機制/ 120
三、持續強化主體功能區和人口功能區建設/ 121
四、建立和完善統籌發展的創新支撐體系/ 122
第五章 區域人口分佈與人口發展功能區/ 124
第一節 人口分佈、人口發展功能區的基本理論/ 124
一、人口分佈理論/ 124
二、人口發展功能區理論/ 125
第二節 區域人口分佈的空間實證分析/ 127
一、研究區域及相關文獻梳理/ 127
二、人口分佈的空間自相關分析/ 128
三、人口分佈與地形因子的空間計量學分析/ 132
四、研究結論/ 137
第三節 區域流動人口分佈以及城鄉人口分佈與城鎮化發展/ 139
一、中國各省流動人口分佈分析/ 139
二、中國各省城鄉人口分佈與城鎮化發展/ 141
第四節 區域人口集聚分佈與人口社會管理風險/ 147
一、研究區域與說明/ 147
二、人口集聚分佈趨勢與人口社會管理風險/ 148
三、人口集聚的人口社會風險預警/ 153
四、政策建議/ 158
第五節 區域人口發展功能區實證分析/ 160
一、研究區域選擇與概況/ 160
二、人口功能區評價的基礎依據和指標體系/ 160
三、基於因子分析的人口功能區研究/ 163
四、因子分析劃分地方人口發展功能區的適應性/ 173
第六章 區域和城市系統經濟人口承載力與影響因素研究/ 175
第一節 引論/ 175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175
二、研究內容框架/ 177
三、概念界定與研究對象/ 178
第二節 中國區域經濟人口承載力估計與預測/ 183
一、中國省域人口與經濟發展現狀/ 183
二、中國四大區域經濟人口承載力/ 188
第三節 中國城市經濟人口承載力估計與影響機制研究———以省會為例/ 199
一、中國人口城鎮化的背景/ 199
二、省會城市人口與經濟現狀/ 202
三、經濟人口承載力影響因素分析/ 204
第七章 區域人口競爭力與提升策略/ 215
第一節 人口競爭力的基本理論/ 215
一、基本概念闡釋/ 215
二、主要評價標準、指標和體系/ 216
第二節 區域人口競爭力的實證分析/ 217
一、區域人口競爭力評價方法/ 218
二、區域人口競爭力評價指標/ 219
三、區域人口競爭力評價結果及水平聚類/ 221
第三節 區域城市人口競爭力: 基於「北改」案例/ 226
一、研究區域選擇與概況/ 226
二、研究區域的人口競爭力分析/ 228
三、基於「北改」實證的區域人口競爭力提升策略/ 239
第八章 區域人口發展規劃與執行評估/ 242
第一節 區域人口發展規劃/ 242
一、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的基本描述/ 242
二、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示例/ 244
第二節 區域人口發展規劃執行評估/ 260
一、區域人口發展規劃執行評估的基本描述/ 260
二、區域人口發展規劃執行評估報告/ 262
第九章 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指標與模型方法/ 267
第一節 人口發展監測相關研究/ 267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267
二、人口發展監測相關研究狀況/ 268
第二節 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模型方法/ 270
一、國內外人口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及其構建方法/ 270
二、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構建/ 279
第三節 區域人口發展監測指標、模型應用/ 283
一、研究區域、評價要素及指標的賦權處理/ 283
二、數據及方法/ 285
三、人口發展內部要素及其與外部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287
第十章 區域人口發展的經驗模式/ 296
第一節 天津濱海新區模式: 人口均衡發展/ 296
一、人口均衡發展的基本概念/ 296
二、濱海新區人口均衡發展模式/ 297
第二節 成都模式: 城鄉人口統籌發展/ 301
一、城鄉人口統籌發展的基本概念/ 301
二、成都城鄉人口統籌發展的模式/ 302
第三節 長三角、珠三角模式: 區域人口協作發展/ 307
一、區域人口協作發展的基本概念/ 307
二、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人口協作發展的模式/ 308
參考文獻/ 314
附 錄/ 318
附錄1 預測模型及參數設置/ 318
附錄2 區域人口集聚風險評價模型方法/ 324
後 記/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