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深情而專業的近代建築探索旅程
臺灣建築文化資產保存:歷史與現狀
臺灣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將日本時代遺產視為保護對象,不過是近20年前的事。
1982年頒布文資法之初,開宗明義第一條即是以「發揚中華文化為宗旨」。最初全臺只有四處日本時代建築被指定為古蹟[1]。在當時敏感的政治氛圍下,社會對於是否保存日本時代建築的觀念分歧,1985年的桃園神社保存為代表性爭議事件。改建與保存兩種立場的人士各自提出觀點,其中贊成保存理由也反映了特定時代價值:為了見證日本侵華的「國恥紀念物」與「八年抗戰戰利品」為由、並藉此證明中華民族建築風格「仿唐式建築」的延續。最後在縣議會投票表決不拆除而留存,並且至今仍使用「桃園市忠烈祠」為古蹟正式名稱。
爾後因政治解嚴民主化、黨外人士出任行政首長等氛圍轉變,社會對於日本時代的治理功過重新評價,落成時間日漸長久的日本時代建築,也受到越來越多是否需保存的討論。1990年代起,中央及各縣市政府陸續委託學術單位,進行「近代建築」的普查與基礎資料建置。
最初尚未將日本時代的近代建築視為具有法定文化資產的保存對象,只是作為對於未來的研究及社會觀念轉型奠定基本的資料庫。1994年,臺北舊城內外發生數起日本時代建築拆除爭議[2];1998年臺北市陳水扁市長任內,北市府一口氣將博愛特區內十處日本時代建築指定為古蹟[3],從此將日本時代建築視為古蹟保存的觀念逐漸確立,但最初被保存的對象,也大多是如總統府等以西方歷史主義風格為主,產權屬於公部門的大型官廳。
然而日本時代的建築遺產,除了公共官廳,還有一大部分是見證居民生活的住宅。1999年921大地震後,許多房舍在構造有安全疑慮需盡速拆除的背景下,2000年臺北市民政局委託學術單位進行市區日本時代住房及職務宿舍的普查與價值評估,並依據其歷史意義、稀有度與珍貴性、區位等條件給予保存優先順序的評等。同年民進黨第一次於中央執政,2002年林全任財政部長時,檢討戰後各公部門接收使用日本時代資產的正當性,要求資格不符的佔用單位返還資產,同時也盤點其中是否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
在臺北,中央便以前述調查研究成果為基礎,啟動政府所屬機關閒置官舍清查與追繳,大量產權轉移造成許多日本時代住宅或被拆除、或被指定為文資保存。但整體而言拆除的比保留的多得太多,在經過比較後,因「不具優先保存急迫性」而快速消逝的比比皆是。2010年臺北在郝龍斌市長任內,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籌備期間推動「臺北好好看」系列計畫,則是另一項由地方政府系統性主導,大規模剷除市內可能具有文化資產潛力的日本時代住宅政策。三十多年來文資政策背景遞嬗,民間對於何者為應該保存之文化資產的觀念,也逐漸形塑出有別於官方立場的僵化標準與價值觀。
渡邊義孝的視角:深情而專業的眼神
在民間日益自發關注日本時代建築遺產的氛圍下,來自日本的渡邊義孝建築師(以下稱作者),發現臺灣還有為數不少的日本時代建築,他展開深入與廣泛程度驚人的造訪與探索,讓臺灣許多專家學者都自嘆弗如。
原本在日本千葉縣開設建築師事務所的作者,2011年來臺參加建築會議,發現臺灣尚存不少戰前近代建築,從此多次造訪臺灣,探訪各地或者使用中、或者閒置的日本時代建築。作者探訪觀察取樣豐富,可總歸為以「日本時代建築」為對象,而並非僅限已經給予法定文化資產身分的古蹟及歷史建築,因此看到更多面向更廣,甚至正在進行保存搶救運動的案例,並且也利用谷歌地圖技術(Google Maps)製作「在臺灣的日式建築map」,為當代臺灣如何看待日本時代遺產的視角,留下來自旁觀者的珍貴歷史紀錄。
作者的觀察視角出自有趣的兩種身分:首先他是日本人。戰後的日本人對於臺灣的認識程度,普遍與戰前截然不同,有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臺灣曾經是日本領土的一部分。但311震災後日臺兩地交流日漸頻繁,像是重新打開了文化互動的視野,許多日本人驚覺臺灣竟有如此豐富的建築文化,是自己祖先曾努力在異地生活的證據,這大概是臺灣人比較難在別國體會到的衝擊與體驗。然而這些日本時代傳入臺灣的建築風格形式、技術工法,卻又和在日本本土的近代建築有所差異,這就凸顯了作者第二個身分的觀察角度。
他也是一位空間擘劃的專業者「一級建築士」,這是指取得日本國土交通大臣頒發執照,得以從事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上、高度超過13公尺建築設計監造等業務的建築專業技術者。但是他卻不以在這個世界上生產新構造為職志,而是致力挖掘探索刻劃過往生活痕跡的舊建築,並且使之重現光彩的空間再利用。也因此在他閱歷無數日本老建築的眼睛來到臺灣之後,可以敏感並細緻的指認臺日兩地建築,從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並以精準的專有名詞描述空間特徵,曾被媒體報導稱為「比教科書還詳細」。
其實在臺灣建築教育的必修課程,目前普遍尚缺乏以臺灣建築史為主體的系統性完整介紹,而是將其依附在所謂西洋建築及中國建築的大框架下,在整學期的末尾略為提及,直至專題選修甚至研究所的課程,少數學生才有機會深入認識自己土地上充滿故事的老建築。作者深入廣泛的紀錄成果,正好補足臺灣人欠缺從建築專業角度認識自身環境的缺憾,適合做為全民自我教習的建築教科書。
除了建築專業知識之外,作者鉅細靡遺的旅程紀錄,讓整本筆記充滿溫暖情感,尤其可從書中登場的許多臺灣人,看到保護這些立於臺灣土地老建築的觀念逐漸普及。跟著作者的探索旅程,除了希望更多讀者認識更多受到妥善利用的舊建築空間,激發對老屋的運用想像,進而將保存與修復老建築當作空間使用的常態選項而非特例。也更期許臺灣的空間專業者,除了擅長在一張白紙般的基地上平地造樓,也能致力於創作出更多以尊重老屋保存為條件,在其上發揮設計功力的新舊融合作品,延續老建築乘載共同記憶和集體經驗、連結人與土地牽絆的匯聚認同功能。
凌宗魁 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1]省屬第二級古蹟臺中車站、臺南地方法院、下淡水鐵橋與院轄市屬第二級古蹟臺北公會堂。
[2]勸業銀行舊廈、臺大醫學院舊館、國民黨舊中央黨部陸續傳出拆除消息,最後前兩座指定古蹟保存或局部保存。
[3]分別為總統府、臺灣銀行總行大廈、司法大廈、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專賣局、臺灣總督府博物館、臺北賓館、臺大醫院舊館、監察院。此皆為正式指定名稱,戰前與戰後混用的紛雜名稱反映臺灣浮動式的多元史觀。
推薦序1
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忽略
幾年前在Facebook的日式建築討論社團裡,出現了一位熱愛臺灣日式建築的日本建築師,以一篇篇的手繪建築旅行紀錄引起了社團成員們的熱切討論,透過網路與新聞媒體報導擴散後,讓越來越多人也開始反思臺灣日式建築的價值,這位建築師,就是來臺多次並擅長以手繪方式記錄的渡邊義孝先生。多次來臺參訪的他,在旅程中探訪一棟棟逐被遺忘的日式建築,從外觀裝飾到結構分析,皆仔細地被他手繪與文字在筆記本裡,漸漸累積了一本又一本的筆記,這不僅是他個人珍貴的建築旅行手冊,要說是為臺灣日式建築留下重要的記錄也不為過。
雖然在網路上景仰渡邊先生已久,也曾在臺灣有過一面之緣,但直到近期才與他本人真正經由介紹認識,然而地點並不是在臺灣,而是在日本。老屋顏今年十月受本書中也有提到「尾道空屋再生計畫」之邀請,前往廣島的尾道舉行了一場對談講座,與會的另一位講者便是渡邊先生。尾道這座小鎮在山坡上興建了許多和洋混合風格的別墅與茶屋,不過戰後經濟重心轉移造成人口流失,造成華宅變成空屋而荒廢,所幸透過「尾道空屋再生計畫」的努力,已替許多空屋重新找到利用價值。這其中過程,擁有一級建築士頭銜的渡邊先生在建築背景調查、圖面量測、建築修復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專業的協助與建議,他同時也是尾道空屋再生計畫的重要成員之一。
尾道的這場講座非常精彩讓人印象深刻,老屋顏跟在場日本朋友們分享了臺灣鐵窗花、磨石子等建築元素之美,而本人非常親切又熱情的渡邊先生,則分享了在臺灣所紀錄到的日式建築。他提到,臺灣與日本的日式建築雖然看似風格相近,但因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與建築年代等因素影響下,在細節上產生了適合當地的建築樣貌變化,這些細微的差異可能連日本人都不常留意,卻令他迷戀不已,也是他經常來臺旅行的原因。
記錄臺灣建築元素的過程中,我們總跟讀者說,最熟悉的地方往往最容易忽略。臺灣有許多日治時期的官舍、民房,常被視為源自日本,風格樣式完整複製的建築,透過渡邊先生所觀察到的臺日建築間細微差異,列舉出各種差異下的緣由,並在書中進行詳細解說。相信讀者看過此書後,也會驚覺原來在臺灣的日式建築面貌居然如此多元。
相對於大型官方建築,渡邊先生更加鍾情於較小規模的車站、郵局、宿舍或民宅,本書將帶領讀者前往旅遊書鮮少介紹的地方,除了詳細的建築紀錄,也是渡邊先生近期的旅行紀錄,當成遊記閱讀亦十分有趣。作者透過外國人觀點描述來臺的旅行經驗,讓我們看到誠實且無偏見的臺灣印象,書裡真實記錄旅途中遇到的人與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訪問紀錄了當地人對古蹟與歷史建築的看法,甚至還有臺日建築與文化習慣不同的自我提問。從書中內容可以看到,雖然渡邊先生在臺灣語言不通,卻與當地人有不少互動,呈現出臺灣對待外國旅人們的友善與熱情,點點滴滴的都被他畫在這本書裡。
老屋顏工作室
推薦序2
手繪建築圖的魅力
認識渡邊先生是在2016年的7月份。當時事務所承接了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的「歷史建築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保存調查案」,我們邀請日籍顧問渡邊先生與松富先生參與調查。兩人都是日本的一級建築師,對東亞日式建築很有興趣。那時是夏天,非常炎熱,一般而言未修復前的老房子環境都不好,我田野調查時都習慣穿長袖,以免曬傷或被蚊子跳蚤攻擊,但整天下來大家汗流浹背,渡邊先生則是泰然自若。
因為正門打不開,一夥人從圍牆與榕樹的缺口爬進去,映入眼簾的是1930~40年代的松山療養所日式建築,靠近一看,有些細部獨一無二,大夥興奮極了。與大家拿著攝影機狂拍照不同,渡邊先生拿出他的小畫冊,開始繪製建築外觀、構造細部,用非常熟稔的硬線筆觸,快速畫畫、重點上色、標示文字說明,讓建築物在他的畫冊裡活了起來。
後來整體建築物調查完畢,我們到松療所附近的咖啡館交流,討論在現場看到的心得。在討論過程中,渡邊先生又拿出他的畫冊,畫了參與討論的同事的半身肖像,並標示名字與日期,旁邊就寫下討論重點,這就是他的紀錄方式,讓人印象深刻。
更深入認識渡邊先生之後,我知道他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幾位建築師、會計師、律師、公部門的人、一般居民,在尾道進行空屋再生計畫,透過群眾力量(集資或招募志工等方式),整理社區的老房子,讓無用的死角能變身為社區中聚會場所或民宿。我也親自前往拜訪,住在他們整理好的房子裡。住房空間圍著一個小小的日本庭園,不華麗,有種寧靜的詩意。住房旁有一個小咖啡廳,製作餐飲與排班的人都是社區的婆婆媽媽,熱情招待來訪的鄰居與遊客。
龍造寺町的長屋再生計畫也是渡邊先生與松富先生和夥伴們參與的計畫,那是一個周邊圍繞著高樓的殘存舊街區,透過15~20年的社區運動,持續將一棟又一棟的老房子保存下來。不同於臺灣主要由公部門積極保存,這裡大部分是私人的屋主自願保留,轉而規劃為洋果子、文創、青年share office……,在我看來,這些以時間累積的空間,已經蘊含活絡的生活與商業。
因為松山療養所的緣份,我與渡邊先生的合作慢慢地展開,現在事務所很榮幸繼續承接台北市政府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對面的副所長宿舍修復設計案,也邀請渡邊先生一起參與調查與修復設計。另外,宜蘭縣政府的「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蘭陽地區二戰軍事遺構群歷史再現計畫-機場設施修復或再利用計畫」也由我們承接,這是有關宜蘭縣的日治時期掩體壕群(機堡群)及從宜蘭出發的神風特攻隊的故事,我邀請了渡邊先生一起到日本沖繩、南九州踏勘二戰時期日本海軍與陸軍的航空隊與神風特攻隊的歷史。
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建築、構造或是藝術很難用文字清楚說明,現在我們過度依賴照相機和攝影機的快速紀錄,很少能品嚐老建築的風味。在親手繪製的過程中,透過手與眼的協調共用,視覺觀察會更仔細、思緒過濾下,繪製重點就會被呈現。以我自己為例,我在做老建築物的調查時,首先會在現場繪製平面圖、局部立面圖,之後進行量測、尺寸標註,人跟空間開始對話,可以切身理解建築物的空間感。我鼓勵大家在欣賞渡邊先生的手繪圖以後,開始動手繪製自己的觀察。
景雅琦 景雅琦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譯者序
用建築專業掌握臺灣特色的一流記錄
2016年,在臺南市觀光局主辦的「臺南紅椅頭アンイータウ觀光俱樂部」活動(2018年榮獲Good DesignAward設計獎),第一次聽到渡邉義孝建築師的演講,他的講題是「既懷舊又充滿異國情調的——我一個人的日式建築之旅(懐かしくてエキゾチックー私だけの日式建築の旅)」。不過在演講之前,我早就聽過渡邉先生的名字,許多喜歡臺灣日式建築的人都看過渡邉先生畫臺灣建築,知道有這麼一位「很會畫畫的日本建築師」。他的手繪筆記,會讓人覺得可愛但不是那種輕薄的kawaii,是直指核心,用建築專業掌握臺灣特色的一流記錄。
不過,看到渡邉先生本人時,第一眼是,啊,非常「真面目」的日本老師的樣子。
紅椅頭觀光俱樂部邀請的演講者,都是知臺愛臺的明星講者,知名度都很高,也養出了各自的哈臺讀者群。像是演講「我和我的臺南(私と私の臺南),ˋ的一青妙女士,出場就氣場不凡,臺下的聽眾眼神表情也很投入。山崎兄妹(ヤマサキきょうだい)是大阪當地人,兄妹兩人像是相聲家一般,說唱逗弄,配上山崎哥哥的插畫,逗得現場大阪鄉親樂不可支。
算是首次在這種場子現身的渡邉先生,從「懷舊」和「異國情調」這兩種日本人看臺灣的視角出發,並分享日式建築map以及他的臺灣手繪建築筆記,還說到自己不小心上了臺灣的電視新聞,竟把數百人的場子炒到最熱。他一講完,現場聽眾馬上熱烈表示希望能看到手繪筆記的出版。
那時,他只是靦腆微笑。
隔年,我換了新公司。網路媒體新創公司。公司野心不小,從科技評論、懷舊科技書寫、日本文化都有網站,我負責的網站是全日文,面向日本讀者,介紹臺灣文化。在邀請作者時,我想到了渡邉先生。他也很慷慨地接受邀請,不因我們的規模或知名度而端架子托大。不過因為受限於預算,只能請他配合手繪筆記寫1500字左右的散文。還記得那時跟他討論專欄的名字談到半夜,後來決定用「台湾日式建築サンポ、都市探偵の楽しい時間」(臺灣日式建築散步,都市偵探的樂遊時間)。因為對我來說,渡邉先生像是福爾摩斯或柯南,在散步時腦子裡就跑馬燈式跑著這些建築物的前世今生,因為他是看得懂聽得懂的人,眼前的所有小細節都會自己對他說出故事。
不過,我當時還不知道渡邉先生能寫。
我知道他會畫畫,那是誰都看得出來的,也知道他會演講,因為我有幸聽聞,但他竟然還能寫。在1500字的字數限制下,他寫出他對臺灣建築近乎痴迷的執著,以及因長年浸淫建築專業方能窺知的紋理和細節。
記得山佳站2017年通車時,他似乎在隔海的日本渴望到發抖,同為臺灣日式建築迷的同好們在臉書上說到山佳車站修好了,渡邉先生大受刺激,叫著好想去喔,隔著螢幕我心想唉呀這實在是大叔萌啊。他馬上交了一篇稿,寫下在山佳站修復時,他和帶路的禇老師進到現場,看到了山佳車站興建時期,一百多年前工匠做的標示記號。他也強調之所以能進行日式建築田調,有賴Google Maps等新功技的功能以及臺灣愛建築人士的熱心。他創的「臺灣日式建築map」,在短時間內增殖到幾百幾千個地點。這些素未謀面的臺灣「友人」串連出的地圖,後來雖然在「古蹟自燃」風險的顧慮下關閉了公開閱覽的功能,現在卻仍然是日式建築之友的重要索引。
後來,網站因故中止,每個月貢獻一篇稿子的渡邉先生,最後交出十篇文章,實在非戰之罪。在編輯他的文章時,覺得有必要讓這些作品面世,問過渡邉先生願不願意在臺灣出版手繪筆記,那時已有兩家優秀的臺灣出版社透過我洽詢他的合作意願。隔著電腦看不到他的表情,但確實是沉吟了。
過了大半年,有天收到訊息,他問我是不是還想出他的書,還沒確認出版社的意向,我馬上回覆他當然啊。
因為對建築一心不亂的專業和熱切,他的生活更趨向某種斯多噶派的禁欲,一切的核心都濃縮於建築之道。不僅每年飛兩三次臺灣,他還長年關注中亞地區建築。除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工作,也兼任岡山大學的講師,投入「尾道空屋計畫」,媒合老房子與新的創業居住機會,實踐建築師的社會使命,他甚至在TBS電視台和女星高島禮子一起尋訪全日本的珍奇土藏。我常常疑惑,渡邉先生的活力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不管他嗑了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身為渡邉先生的編輯和翻譯,有一次,我們一起走了旗山和美濃的建築田調之旅。他每天六點多起床—諸位請看他的手繪建築,他精確記下了起床跟坐車的時間,(有時候我會心想,這才是亞斯吧……日本人都是亞斯吧!——不正確發言),然後行軍式看建築看到晚上八九點。和一般觀光客不同,他眼中最美的風景就是我們的日常所經的建築,他也不愛美食,我們每餐飯都在二十分鐘內解決。三月的南臺灣已是酷暑,他背起所有家當(包括單眼相機,兩三個鏡頭和做畫工具)在戶外一個勁的往前直走,或是在暑熱中揮汗畫畫,如此十幾個小時不以為苦。
面對建築時,這位先生真的會自言自語,「這個,應該是(年份)的,那個通氣孔真的是臺灣日式建築的特色,啊這個設計好特別,喔喔喔洋小屋組……」。我幾乎產生了幻視,那些建築彷彿都在笑了,是不是好久沒遇到這麼懂你們的人了?接著他會拍照紀錄,然後打打開筆記本開始素描。不是佛經裡說佛陀講道百鳥翔集嗎?渡邉先生素描的時候也像那樣,周邊自然湧起人牆,有時候熱情的人們還會回饋給他更多的善意。
我在他身上看到,對建築的真愛,是對空間、歷史與人的相遇的關注,是對建築傳統、特殊的風土和獨具的匠心所交會出的藝術的理解欣賞。
在日本三一一震災以後,日本和臺灣的關係來到了新的熱點,野嶋剛記者稱此為「報恩的連鎖效應」。不過渡邉先生不流於溫情,也不把臺灣視為某些日本民族主義者投射自我滿足心情的懷舊對象,從他的文字和手繪筆記,能看出他不斷學習和誠實反省的心跡。
身為此書的第一個讀者與譯者,我很幸運能夠藉此得到一個開建築天眼的機會,能跟著學習,指認出我們土地上建築的特色和意義,亦希望這本書有機會能成為讀者生活與旅行的良伴。如此也不枉渡邉先生不辭千里提燈相照--即使他大概也不會感到什麼枉與不枉,無論如何,他依然會自顧自走最愛的建築之路,並因為發覺到哪裡有無人知曉的老屋而暗自欣喜吧。
為了不干擾閱讀,我主要以(*)做編.譯註,並且將註解減到最少。
希望這是一個開始,如果你也愛上臺灣日式建築,傅朝卿的《臺灣的建築式樣脈胳》、凌宗魁的《紙上明治村》、《紙上明治村二丁目--重返臺灣經典建築》以及吳昱瑩《圖解臺灣日式住宅建築》等作品,是我在翻譯和學習的過程中,從中受益的建築好書。
也希望在都更與祝融的爪痕下,臺灣能留下更多光陰的證據。有空時也請你給自己多一點時間:閒坐日式建築緣側看貓尾巴怡然溜過的時間、自己玩建築剖繪的時間、想像建築種子過海而來終於在南國風土長出奇異花朵的時間……
高彩雯
序
我為什麼迷上臺灣日式建築?
乍看之下覺得「很美」,然後心想「好懷念」,但是又發現「有哪裡不一樣」。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一開始是伴隨著這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在日本,我是負責歷史建築的調查、保存、活用等工作的一級建築士。雖說是建築士,老實說,我對「建設嶄新的大型建案」不太感興趣。也幾乎沒心情做什麼「沒人做過的新奇設計」。為什麼呢?因為我太了解老建築的魅力了。
以高度經濟成長期(1950年代後半期以後)為界,日本建築裡某些東西消失了。大量生產的新建材成為住宅的主要材料,建設公司提供單一整齊的家居建築,城鎮的風土特性因此消融,水泥公寓或高樓大廈也在疏離土地歷史的狀況下開始侵蝕風景。也有所謂的「建築家」,以奇崛的設計引人注意,會設計出遊離於風土氣候和宜居感的住宅。
在那樣的時代潮流中,我和某位建築師相遇了,他是已故的鈴木喜一氏。鈴木先生相信「如果老建築已經存在,我們就應該試著考慮儘可能不破壞的方法」,他說,要細心地好好地觀察老建築。
不只是古老的寺廟佛寺,他也建議我親身去看近代建築(明治~昭和30年代的洋館或和洋折衷住宅等),也要我畫建築,給我素描的功課。
我走訪了日本各地的近代建築,在嚴寒的風雪中,在暑熱裡,專心描繪眼前的建築。在畫畫時,許多細節清晰地浮現出來。屋頂的形狀,屋簷的深度、窗戶的形式和位置……,每個細節都有意義。也學到了在文明開化的浪潮中,日本工匠如何吸收西洋技術的過程。做屋頂的小屋組構是用洋小屋組的三角桁架來組構的;堆砌石頭和磚塊的組積造的技法;地板和牆壁的洗石子技法或南京雨淋板等等,我才明白了和魂洋才的歷史。我們不是用輕省的拿來主義,直接使用歐洲或美國的設計,是配合了多雨高溼的日本氣候巧妙變化了建築技法,我也發現日本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尤其結合了優秀的木造工匠技術,成就了獨特發展型態的美感。
鈴木老師常對我說:「畫畫,要凝神注視被畫的對象上百次,沒有比這更能了解解築的方法了」。他也說:「古老的建築和近代建築,濃縮了建築職人和設計者的誠實心情。」此言非虛。和他認識三十幾年,我現在還是一遇到心動的建築一定馬上打開筆記本或素描簿。我繼續著自己的旅行,追逐快速消逝中的日本各地近代建築,尋索建築保留和再生機會的可能性,這一切,都是和師父相遇的結果。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這件事。不只在日本,在韓國、在中國境內也留下許多日本統治時期興建的近代建築。不過,在人民的共識之下,舉國家之力,作為文化財,這些建築得以被保全、推進、活用的國家,臺灣可說是領先的。(照片)我被此事深深感動。
2011年,臺灣、日本、韓國三地的大學老師、建築師、對歷史建築有興趣的市民們共同組織了「東亞日式住宅研究會」,研究會田野調查的第一彈,我走訪了台北和台南。
在當地,我看了保存.改建中的日式住宅的現場,也參觀了已經蛻變為觀光資源,被活用的建築物,也訪問了台北市的職員及歷史建築的屋主。
透過這些訪查,我親身感覺到「跟日本相比,臺灣在歷史建築的保存活用的案例更豐富,居民的意識和法律制度也更先進」「作為日本統治期的歷史遺址的意義相對稀薄,讓它變身為『時尚觀光地景』的意義反而更顯著」。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臺灣得以保全,產業價值也被認可,這點甚至使我感到「羨慕」。
同時,從建築設計的面向看來,我又逐漸覺察到某種「違和感」。
在臺灣日式建築裡的「近代建築」,大略可分類為「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所謂的「洋館」)「和風建築(和館)」,尤其是「洋館」與「和館」,我發覺在臺灣能看到比較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
「地板較高」
「外推的窗戶(出窗)很多。角落建築的出窗很多。出窗的下面還有地窗。」
「明明是小型建築,但是用洋小屋組做屋頂。」
「南京雨淋板的角落建築,多用鈑金覆蓋。」
我發現這些就是我感受到「異國情調」的原因。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那些差別呢?臺灣人對這些是怎麼想的?從日本來的旅人,有沒有發覺到這些特異之處?
不久,我開始在臺灣島內旅行。既美麗又強而有力的日式建築,存在於美麗島的各個角落。跟我分享這些建築情報的是網路上無數的「朋友」。我不知道他們的長相,但因這些朋友的善意支持,我得以持續日式建築之旅。完美活用的幸福建築、不為人知埋沒在哪個街道的珍品、朽壞不堪的廢屋……拆除派和保存派衝突的案例。不管哪一個,都見證了臺灣和日本的牽繫,也是卓越的設計師和誠實的職人攜手打造的作品。我越來越著迷,也在筆記上記下了這些相遇。
我對臺灣日式建築的熱情暫時還無法降溫吧。從今以後,我還會一次又一次,拿著飛臺灣的機票,飄洋過海去看日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