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寫作,起心動念於三十年前籌備雲林科技大學建築系的時候,那時一邊在工業設計系教書,另一邊在準備建築系的設系提案及向教育部提出課程師資設備計畫書。
那個年代,重視本土的口號已經響徹雲霄,然而相關本土設計的相關教材乃至於師資卻極其缺乏,工業設計史幾乎全是英國工業設計史或西洋工業設計史,建築史雖然有中國建築史的教材,但多數只談到盛清時期就結束,教材上尚未採取臺灣建築史料進入建築史的階段。然而我們的設計教育目標卻強調能培養出具中國文化特色兼具臺灣本土文化特色的設計人才。我覺得這樣子的教學資料而要達成相對的教育目標,幾乎是緣木求魚,所以就一頭栽入臺灣本土設計資源的研究,連續多年向國科會提出年度研究計畫案。
隨著十餘次的國科會研究計畫的完成,我的「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寫作材料也收集得相當豐富,再加上二十年前主持過三個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案,其中竹山社寮紫南宮的社區總體營造案的經驗,更讓我對民俗宗教的實際活動有更深刻的體驗,社區總體營造案進行過程中所收集的資料更豐富了「臺灣設計美學史」的相關內容的提煉。所以我就開始著手這本「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初步寫作。然而這本「臺灣設計美學史」的寫作也隨著我的教學回饋而有相繼的寫作調整,如今出版的已是我「臺灣設計美學史」寫作上的第三個版本了。
回顧這麼長期的寫作過程裡,該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首先該感謝的是國科會連續十幾年核准我所提出來的研究案,其次感謝文建會核准的「竹山社寮紫南宮的社區總體營造案」與當時文建會副主任委員陳其南先生的指導與鼓勵,再其次則感謝我的碩班研究生與博班研究生們在上課過程中與我的激烈又營養的互動,以及我所指導的研究生們中有三十幾位以傳統與當代建築,傳統與當代工藝為研究對象時,所進行辛苦又踏實「田野調查成果」的滋養,特別是許峰旗博士與馮永華博士在工藝史與視傳設計史上的深入研究,在在都形成本書的重要養分。
最後也要謝謝元華文創公司在出版業艱困的年代挑選本書出版的眼光,更謝謝元華文創的蔡佩玲經理與編輯們辛勤的作業,才能讓這三本埋沒十年的好書能順利出版。謝謝,謝謝所有幫助這本書形成與出版的朋友們,也預先謝謝對這系列感到興趣的讀者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