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節錄)
臺灣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言語社區,區內有3種漢語,15種南島語,1種日語客里謳。各種語言的地理分佈以及語種之間的互動關係如何是語言學界、人文科學界、為政者以及一般知識分子關心的問題。本書就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應運而生的。
臺灣的本土語言主要有兩個語系:漢語系和南島語系。南島語系現在共有15種語言,其下分為四十幾種方言;漢語系除華語為標準語外,又有閩南語和客語兩種不相通的語言,這兩個語言之下又各有幾種差異不小的方言,此外還有1種世界上唯一的日語客里謳(參見LAT【附錄2】)。這些語種如何分佈以及語種之間如何互動是語言學上重要的研究課題。
雖然臺灣語言、方言分佈的研究起源很早,小川尚義發表〈臺灣言語分佈圖〉(1907)至今已經超過100年。可是一世紀以來,不但臺灣語種分佈的研究很少進展,在日本、中國都已經出版大量語言地圖集(包括方言變體分佈地圖集或分區地圖集)的今天,臺灣尚未出版任何一本語言地圖集,不能不說是臺灣語言學界的缺憾。
近年來,地圖繪製,特別是全國性、跨國性或全球性大格局的語言地圖集的出版,已經成為世界語言學界的新潮流,尤其是後進的中國本來遠遠落在臺灣後面,現在已經出版了三套全國性的語言地圖集,臺灣自不能不急起直追。
筆者自1985年起即開始自力進行臺灣的地理語言學調查。1988年起參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龔煌城教授(1934-2010,2002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所主持的「臺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計畫」(1988∼1997),前後進行9年的閩南語方言調查,收集了約30萬筆的閩南語方言語料,但部分錄音尚未整理,當然也還沒有利用來繪製變體分佈地圖,將來整理完成可以繪製大量的臺灣閩南語方言地圖。
2002年起,筆者在國科會的資助下,進行了一個「臺灣閩南語方言地理學研究」計畫(2002∼2004),這個計畫的目的是根據我們的方言調查資料,進行閩南語方言的比較與分類,並繪製閩南語方言變體分佈圖。當我們在進行繪製全臺灣的變體分佈圖時,發現變體分佈圖應該可以和語言方言分區圖互相套疊,得到方言變體解釋上的方便,因此決定改變方向,先解決整個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2005年獲得「臺灣地區語言方言分區與分佈調查」國科會補助(2005∼2007),擴大調查整個臺灣各語種的地理分佈。這三年的計畫使我們對整個臺灣的語言方言分佈有了大體的掌握,大部分地區的細密度達村里層級,有些甚至細到自然村或部落。
接下來的「臺灣語言地圖集繪製」計畫(2010∼2011),我們開始進行地圖繪製基礎工程的語種分類與地理區劃與文獻覆核,並下田野補缺漏調查。2011年筆者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退休,連續獲得國科會「《臺灣語言地圖集》之寫作計畫」兩個年期的補助。這個計畫的目的是總結過去有關臺灣各個語言、方言的調查與研究成果,進行臺灣語言區劃地圖的繪製。本書是這些計畫的研究成果。
這本地圖集的誕生最感謝兩位恩師。一位是引導我走入現代語言學大門、啟示我進行臺灣地理語言學研究的鍾露昇老師;另一位是把我提拔到學術殿堂,教導我作學術研究的龔煌城老師。
當臺灣本土的漢語現代語言學還在萌芽期的1965年,我大學一年級,鍾露昇老師開始教我語音學、漢語音韻學、結構語言學,並且指導我進行田野調查。鍾老師是臺灣「地理語言學之父」(參「緒論」1.3.1.1.2節),雖然後來他到美國修博士學位,改行漢語教學,但是他那本《閩南語在臺灣的分佈》(1967)的調查報告卻像一顆地理語言學的種子,在我的心中埋藏了18年後,1985年發芽,我開始自力做了臺灣語言、方言分佈研究,後來發表了《臺灣方言之旅》(1992)。
但是這顆種子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雨水滋潤,沒有充分的養分,沒有充足的陽光,可能一發芽就枯死了,別說繼續成長、茁壯,變成一棵大樹。給我地理語言學的種子滋潤、施肥的恩師,就是龔煌城老師。1972年我剛從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才當了幾天中學教師,就因言論入罪,直到1979年,唱了六年八個月的「綠島小夜曲」。重新進入社會之後,支持我的只有家人,我只能靠筆桿子糊口,偷閒做些方言調查。1987年中研院張炎憲教授看到我幾篇臺灣方言研究的文章,聘請我去中央研究院田野研究室擔任兼任助理。就在那時候認識了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龔煌城教授。
龔老師是知名的漢藏語言學泰斗,雖然他本人並不研究閩南語,也不涉獵地理語言學,但是他認識到臺灣漢語方言調查的重要,因此特別向國科會申請了一個「臺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進行臺灣地理方言學研究。從1988年起直到1996年計畫結束,前後九年,我一直擔任龔煌城教授的專任助理。在那個戒嚴時代,龔老師居然敢用一個政治更生人,讓我進行了全臺灣的閩南語方言調查,收集到極為豐富的語料;並且收我為徒,指導我進行語言研究。我所有的論文他都不吝賜教,甚至一字一句地過目、潤色。我從他那兒學到了嚴謹治學的態度。
沒有鍾露昇老師的栽培,我不可能進語言學、方言學、地理語言學的大門;沒有龔煌城老師的提拔與指導,我沒有機會進入語言學的學術殿堂。當然,也不會有這本《臺灣語言地圖集》。我的感謝無法用言語道盡,容許我把這本地圖集獻給我的兩位永遠感念的恩師:鍾露昇老師和龔煌城老師。
龔老師已於2010年9月1日仙逝,我相信他在天上也看得見他的學生今天向先生奉上第一份成果;鍾露昇老師今年90歲,但是身體健康,隱居在美國華盛頓州可美島(Camano Island)的日升園林(Sunrise Garden),過著神仙般的生活。直到最近,我還常常透過Skype跟他聊天。雖然他已經很久沒有做語言學研究了,但我寫的東西他都很樂意看。感謝他為本書所寫的文情並茂的「序」,給我很多鼓勵。鍾老師的哲嗣青萍當時在明志技術大學當教授,我們常常一起喝酒、聊天。可惜,兩年前英年早逝。他在美國長大,英語幾乎是他的母語,本書的Summary of Introduction和兩篇序言的英文翻譯,主要是出自他的手筆,感謝他。
說到序言,我也要感謝另兩位地理語言學家。一位是日本金澤大學退休教授岩田禮先生,他是日本最權威的漢語地理方言學家(詳參CRLT「緒論」1.2.3節、1.5.2.3.4節對他的研究貢獻的介紹),他的兩本《漢語方言解釋地圖》(2009, 2011)帶動漢語地理方言學解釋性研究的風潮;另一位是美國漢語地理方言學家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The Rutgers University)史皓元(Richard VanNess Simmons)教授,主要研究吳語地理方言學,他可能是唯一繪製吳語方言「芯樣」(core-sample of dialect)地圖的學者(詳參本書「緒論」1.2.3節、【參考地圖22】)。感謝兩位教授分別用日文和英文為本書寫序,向國際介紹本書的價值與意義,使本書增加了許多光芒。
這些序言,包括「自序」,2014年8月已經寫好準備出版,但是後來我決定地圖全部重繪,緒論全部重寫,並且分為兩冊同時出版,因此2018年定稿時,又得麻煩他們重新修改,他們也都很樂意配合。實在非常抱歉與感謝。
談起翻譯,除了鍾青萍教授的英譯之外,也要感謝東華大學李佩容教授及旅美四十幾年的舍妹洪淑卿的英文校正;感謝東華大學簡月真教授對岩田先生日文「序」的中譯;感謝潘科元先生對史皓元教授「史序」的翻譯;感謝韋煙灶教授和潘科元先生對地圖譯名、附表英譯及地名羅馬字所做的校正。
另外我必須感謝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部前身)長年的資助。從1988 年龔煌城教授主持的「臺灣地區漢語方言調查研究計畫」開始,直到2013年我主持的「《臺灣語言地圖集》寫作計畫」止,將近四分之一世紀,國科會不斷地給龔煌城教授和我有關臺灣地理語言學研究及其相關的臺灣閩南語社會方言學研究充足的研究補助,每年平均一百萬元左右,總金額超過兩千萬元。沒有這些經費補助,我們再怎麼認真、怎麼苦幹,也不可能有《臺灣語言地圖集》的誕生。
我還要感謝許多前輩的貢獻。「臺灣語言學之父」小川尚義無論是漢語比較語言學或臺灣閩南語、客語、南島語的調查研究,都不愧是現代語言學的開山祖師,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文獻。他繪製了第一張臺灣語言分佈圖(1907)和南島語分佈圖(1935),因此他也可以稱為「臺灣語言地理學之父」(參「緒論」1.3.2.1.1節);移川子之藏團隊對臺灣原住民部落細緻的調查(1935)為原住民的地理分佈留下精細的文獻(參「緒論」1.3.2.3.2節)。這些文獻,加上日治時代的人口普查資料(1901, 1928),雖然屬於族群調查或氏族調查(參「緒論」1.3.2.3.1節),但因為族群分佈和語言分佈有許多競合之處,仍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比對現代語言分佈,我們可以追溯這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族群遷徙史,重建語言地理史。他們的貢獻永遠令人懷念。
戰後的臺灣因為大中國思想彌漫,臺灣研究有一段很長、很深的斷層,至今還不能完全恢復它應有的學術地位;相反的,有些臺灣研究太濫情而缺乏科學精神和嚴謹的學術態度。但其中還是有很多學者默默地做他們認為應該做的方言學或地理方言學調查、研究。與地理語言學相關的有日本學者土田滋的南島語方言研究,李壬癸的南島語方言研究,鍾露昇的閩南語分佈研究以及美國留臺學生顧百里的澎湖方言分佈研究。在這個時期從事臺灣地理方言學研究的一半是外國人,一半是臺灣學者。
1990年臺灣民主化以後,臺灣研究得到解放,地理語言學獲得了發展的生機。李壬癸、林修澈團隊等的南島語分類或語言分佈的研究;鍾榮富、吳中杰等學者廣泛的客語方言研究,龔煌城團隊、洪惟仁團隊、張屏生團隊、卜溫仁團隊、李仲民團隊、李香儀、莊文岳、涂春景的地理方言學調查;鄭錦全團隊的家戶語言調查等,都提供了臺灣語言地理學研究值得感謝的研究成果(詳參「緒論」1.3節「臺灣地理語言學研究回顧」)。本研究有很多地方都是站在他們建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
在本研究的過程中,我要特別感謝土田滋教授、李壬癸院士以及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齊莉莎、張永利、鄧芳青等教授提供大量南島語研究資料,並且在有關南島語分類是否妥當的問題用email來回討論或當面賜教。在撰寫「臺灣語種分類系統表」(【附錄2】)的過程中,李壬癸院士和李佩容、劉彩秀兩位教授在南島語方言特色的撰寫中提供大量意見,補足了我在南島語方言專業知識的不足,實在受益良多。但其中必然還有遺漏或錯誤,這些都必須由我負責。
我也必須感謝「語言、地理、歷史跨領域工作坊」的與會學者給我很多的啟示。他們創造了很多跨領域研究成果(詳參「緒論」1.5.2.3.5節「 語言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尤其是韋煙灶、陳淑娟、許世融、葉高華等教授的研究對本研究幫助最多。
還有很多方言學家的單點或多點調查報告,一點一滴,都有幫助,因為資料太多,不遑枚舉,在此一併感謝,詳參CRLA「參考書目」。如果有漏列的重要參考著作,在此道歉,並請讀者賜告,以便再版時補正。
還有陪我一起進行語言地理學研究的指導學生簡秀梅、張素蓉、涂文欽等所進行的區域地理語言學研究;在元智大學、臺中教育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新竹教育大學、臺南大學修過我的比較音韻學、方言學、語言學概論等課程所做零星的調查報告。他們的報告不少是本地圖的參考資料。除了學位論文在緒論中有所介紹,其餘的報告,因為作者太多,不遑細表,在此一併致謝了。
除此之外,我要感謝陪我一起做研究的所有助理。我特別懷念的是龔老師計畫的兼任助理潘科元、許亮昇、許瑞芬、蔡錦雀、駱嘉鵬等,我的計畫專任助理潘科元、潘昱恒、簡佳敏、黃于珊、黃上輔、楊巽彰、張立君⋯⋯以及數不清人數的兼任助理。他們有的協助我進行田野調查、整理調查資料、文獻比對、校正錯誤,有的替我繪製各種語言地圖。尤其是簡佳敏當了四、五年助理,昱恒用他的車帶我走遍東臺灣,十分懷念;巽彰不但與我並肩作戰、堅持到底,在最後階段還幫我找出一些錯誤,所有地圖全部重繪。巽彰和我同樣是完美主義者,不容許任何小錯或小瑕玼出現在地圖上。縱然所有地圖都已經定稿,只要發現了一點小錯或小瑕玼也必修之而後快。並不是修一張地圖便好,LAT 105張地圖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張修改,所有相關的、重疊的各層地圖都必須同時修正,甚至重繪。而他毫不厭煩,從無怨言。
資料那麼龐大,臺灣的語言分佈這麼複雜,地圖又那麼多,而我們的人手又那麼少,研究團隊的辛苦與辛酸不是外人可以想像得到的。這本地圖集應該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晶,我只是一位從頭到尾堅守崗位的指揮官,無論他們參與時間的久暫、專任或兼任,我都感謝他們。
最需要感謝的是受訪者,為了了解臺灣語言分佈的實況,我走遍全臺灣,訪問了無數的鄉鎮長、秘書、課長、村里長、村里幹事,地方議員或鄉、鎮民代表,戶政事務所、警察派出所,廟宇住持、廟公、廟婆、信徒,教堂牧師、神父以及在廟裡聊天的、路邊賣水果的阿公、阿婆、阿伯,或者被我突然叩門闖入的居家老人。他們絕大部分都會親切地回答諸如「你是哪裡人?」「哪裡長大的?」「有沒有長期住過其他的地方?」「你們鄉里或村裡講些什麼話?」「年輕人還會不會講母語?」「說幾句母語給我聽!」等等問題(被拒絕或者被當成詐騙集團的事當然也碰過,尤其是我的助理或學生們,不過很少發生)。對於許許多多被我們騷擾的人們,我很抱歉。我所有對臺灣語言的了解就是這些無常之師教我的,感謝他們。
如上文「緣起」所述這個地圖繪製專書寫作計畫從2011年到2013年,國科會給我兩年經費補助,2013年我去執行了一年的閩南地區調查計畫。此後直到LAT出版以前我都沒有資格申請專書寫作計畫補助。從2014年八月至2018年底本書完稿,整整4年,沒有任何補助,地圖繪製所有費用包括助理費、調查研究費都要自掏腰包。感謝我的革命同志樊邦弘資助我兩年助理費,也感謝幾個道友們分享一些資源給我(姑隱其名)。有了這些同志、道友的支援,我的擔子減輕了一大半,精神也振作起來,否則真不知道能不能撐到最後。
最後我要感謝愛妻黃美慈,在那個白色恐怖的時代,她敢嫁給我就該感謝。她不但是一位賢妻良母,勤儉持家,讓我無後顧之憂,三十年多來,我常常出田野,一出門就是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很少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她常說我「出門敢那扑毋見,轉來敢那抾著」(出門如遺失,回家如拾遺)。做為一個丈夫,真有一點虧欠。
研究工作很忙,我沒有時間帶她去旅遊。為了彌補歉意,有時趁田野調查的機會,帶著她一起出去。她雖然不會記音,但是社會方言學調查的時候,我們隨機抓受訪者,他就是有本事幫我們找來一堆人給我們訪問。有一次計畫去綠島進行社會方言學調查,我不巧重感冒了,她竟然帶了一隊元智學生,去綠島完成了調查任務。
我常常出國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時帶她一起去,讓他到國外透透氣。我開會,她自己去逛街,各得其所。這也算是一魚兩吃,學術與家庭兼顧吧?
劉邦說過「為天下者不顧家」,我從年少輕狂的時代就是一個自比劉邦,不太顧家的人,給父母、兄弟惹了很多麻煩,讓他們操了很多心;結婚之後也沒有給妻兒過過富裕的日子。但是論真,我還不及劉邦夠英雄,我還有一點戀家。家人的支持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感謝我的父母、兄弟、妹妹和我的妻兒。
洪惟仁 於治言齋
2014年9月15日初稿
2018年7月30日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