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法律與社會政策的對話
本書是陳竹上先生近幾年來從法律到社會實踐的心血結晶。我不是法學專家,無法從法學的角度切入來介紹這本書。但是,我的學術專長、實務經驗、授課科目,是社會工作/社會福利中最接近法學、政治、社會學與經濟學的,例如,福利國家、家庭政策、貧窮與社會政策等;目前接觸的業務包括:年金改革、長期照顧、少子女化對策、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社會安全網、原住民轉型正義等都與法律息息相關。
大學時期接觸法學緒論,瞭解社會法是在公法、私法之外的另一個分類法律的面向,社會法介於公法、私法之間,包括:公司法、競爭管制法、勞動法、社會安全法等,其中與我所學所做高度相關的是勞動法與社會安全法。而法律社會學則是以社會學的方法、理論、觀點研究法律、法律制度與法律行為。
至於,社會立法則是關於社會福利、社會政策的法制化,例如,勞動法、社會安全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老人福利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原住民族基本法等。這是社會工作/社會福利學生必修課程,也是公職考試必考的科目。由於社會政策與立法科目涵蓋範圍太廣,很難深入某一領域,特別是第一線的社會工作者與社會行政人員,針對社會救助、家庭暴力、兒童保護等涉及法律關係密切,因此,有些學校特別加開社會工作與法律的選修課程,供有興趣的學生修習,以利理解法條的制定目的及其對個人與社會的影響。
原住民族權益保障與法律的關係,從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可以看出,涵蓋個人與集體權利、生存權、安置權、教育權、工作權、社會權、發展權、健康權等。本書的第一編,正是竹上從青年時期即在台灣東部關懷原住民部落發展的研究心得,再加上參與本人帶領的莫拉克風災救援與重建研究團隊的發現。第二編則是前述的兒童、老人、社會工作相關議題的社會政策與法律對話。竹上用不同的質性研究視角,包括:個案研究、檔案分析、參與觀察、深度訪談等,蒐集更寬廣的資料,進行實證的分析;更重要的是,不只探討法律條文,而是從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脈絡分析下手,凸顯社會法學對社會公共利益的關懷;同時從法律社會學的角度反思法律與法律制度對當事人,特別是對脆弱人口群的意義;並試圖轉換這些關照到社會政策的制定與社會立法的修正,成就一位跨法學與社會政策專業的學者的社會實踐。這是一個令人敬佩的努力,也提供跨專業學術合作的最佳範例。
林萬億
主編序
在法律的土壤上汲取文化的養分
約莫25年前,我如同台灣多數青年,懵懂地進入不太確定是否適合自己的大學科系,社會體驗不足,四年間法律的學習總徘徊在概念的生澀堆砌。1997年畢業後,因緣際會,有幸前往花東,替自己開啟「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的視野,也在「玉山神學院」這所以招收原住民為主的學校授課,一方面學習法律的轉譯與分享,一方面耙梳國家主流規範與多元族群文化間的糾葛。在東部的五年,涉獵較深的是秀林鄉太魯閣族原住民的「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它讓我理解在戒嚴時期,政商勢力如何長驅直入的背景脈絡,而法律在此一過程中,一方面是開疆闢土者的工具,一方面也是抵抗者、流離失所者僅存的希望。
2002年起進修博士期間,則是另一趟法律概念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之旅,自此關心的議題主要為家庭生活中較易受到傷害的成員,如兒童、老人、婦女,成為日後與原住民族權益共同發展的研究與實踐主軸。這些跨領域的養分,促使我同時關切law in book以及law in action,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會更留意相關統計數據,並且系統性地閱讀與分析法院判決,期許自己持續擔任一位法律與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溝通者與轉譯者。
回顧2000年時,我的族群所碩士論文有幸獲得「彭明敏文教基金會台灣研究獎」,其中一位審查人在推薦理由中提到:「從本篇論文可以看出作者對於原住民地位不僅僅是有學術上的興趣而已,更也是出自於對台灣本土及人的關懷……」至今令我深有所感。我的研究績效並非同輩間之傑出者,自許以社會實踐來彌補個人的不足,在歷次行動的過程中,貼近真實的臨場感、與一線夥伴的相濡以沫,也經常是問題意識的觸媒,讓下一步的思與學更能即時契合台灣社會所需;日本學界曾發起「新SCI運動」(social contribution index),也寓有此意。為了與各界分享交流,本次特別收錄原住民族土地政策、兒童及老人保護政策兩類論文共十篇,並將論文集名為「社會政策與社會融合:法律與社會的跨域對話與行動實踐」,期間特別感謝五位共同作者的持續指導,以及元照出版公司的支持與專業意見。
台灣的未來,將走向一個更隔離或更融合的社會?但願藉由一己綿薄之力,能夠與各位夥伴共同找到答案。
陳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