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道法自然在臺灣
Formosa 美麗之島。臺灣在島嶼學上係屬於「大島」,在全球地理區位上,她位居面向海洋又毗鄰大陸的重要國際經貿與地緣政治位置。在全球橫剖北緯 23.5° 的各個國家中,只有臺灣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地景多樣性,此正因為其地理區位之特殊性與地質地形地貌與微氣候之細緻度,形塑了此世界級的瑰寶,然而也因歷史面之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對「海洋」之不熟悉,一直到大航海世紀後,這個寶島的資源才漸漸更科學化地被認識,繼而成為多國民族覬覦之戰略點。
筆者之專長非政治學或地球科學,更非史學,惟因受教於 Ian L. McHarg之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之方法論與持續性之現地規劃實務參與(Professional Practice),繼前一本「水與綠」專書後,開始好奇地擬探索這個島嶼之自然、人文、歷史,以及其在史料上所載及近 400 多年來之各向度變遷。
也因此,本書係集結筆者近 30 多年來在教學研究、專業實務規劃、在國土相關公共政策與民間組織相關議題倡議上之經歷,並將其分類歸納與空間資料之對比。擬自景觀生態學及國土空間系統面切入,俾對跨域與跨界之臺灣土地發展變遷有一更清晰之圖像。而也因景觀生態規劃之系統思考訓練,有幸多年來參與之公共政策面相當廣泛,包括國土規劃、區域規劃、海岸保育與規劃、濕地保護與規劃、都會區域規劃、都市設計、公園綠地系統規劃,以至公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等多元多光譜之向度。
感謝上述實務之參與,讓筆者有不斷學習吸收新知之機會,面對各向度跨國跨域跨界之專業學者互相交流辯證,得以更客觀「閱讀」臺灣、「剖析」臺灣景觀空間系統變遷之多元光譜。而面對國際政經社會局勢之變遷以及全球氣候變遷之挑戰,各國之因應對策不斷推陳出新,而臺灣亦在困境中不斷尋求自我定位及與威脅挑戰共生之新途徑。
本書歷經超過十年之自我籌劃,每一章節文字均是一字一句親手撰寫、考證,歷經六年之落筆、打字、修正與排版,回顧歷史、檢核現況、前瞻未來,如何面對變遷而有自我調適之道,係本書撰寫之重要目的,全書分為兩大部份:
Part I 威脅剖析
Part II 機會潛勢
第一部份主要自島嶼環境盤查為框架,分別剖析山林、海洋、海岸、濕地、農村、城鄉、離島與文化景觀,而雖然區分為七章,但就實質面,國土空間乃為一整合系統(Holistic System),每一向度之環境資源與變遷均息息相關,包括歷史事件對各項政策之影響,還有地理區位對移民社會之多元價值之影響。每一章節分別自背景/變遷/威脅/趨勢/調適分論之。
第二部份為「機會潛勢」,主要側重在上述環境資源潛勢下,不同尺度與特質之空間基盤建設與社會基礎建設之發展新趨勢與因應對策,而此部分亦是筆者綜整大量文獻資料及參酌各國最新發展趨勢,對應臺灣之相關新立法與公共政策與相關社會議題而撰寫,包括了國土生態基盤、景觀區域主義、景觀及都市主義、新鄉村主義之發展,及其對國土計畫、綠色基盤建設以及都市化、農村再生等議題予以跨域之連結與剖析。另一焦點係關注近二十年來臺灣因發展快速且自成一特質之社會基盤建設,此包括社區賦權與在地調適、空間規劃與創新治理以及社會設計之思惟如何滲透到不同階層尺度之空間發展中。
全書最後一章以「土地倫理與國土美學」為總結,主因在撰寫過程中,閱讀了數百本跨領域的新書與無數論文與評論,最後獲致一個從事景觀專業生涯中之「覺悟」,亦即所有分工分門別類之專業在各自著力後,若每一分工從事者得以放寬視角打開視野,縱橫貫穿古今歷史,則有一種大自然秩序中之「網絡」會自然地將所有專業者串連。換言之,透過這些有論述之各分門分科之再重組再串連,無形中吾人必須拋開本位主義,放開心胸去傾聽或閱讀大地中不同尺度以及社會結構中不同族群之「聲音」。而「悟道」之喜悅則在得以將知識融會貫通,得以將技術轉化為人類與環境之福祉。是以殊途同歸之源即回歸到對大地之責任、土地倫理之信守與實踐,則應是大同世界或生態烏托邦之理想。而在趨向此目標前進時,專業者需跨域交流、分享合作( 不僅分工),則受傷的土地也將有機會在吾人調整價值思惟與政策之過程中,逐一在大自然定律與秩序中「歸位」,此亦正是國土「美學」與「哲學」、「倫理」合而為一之務實願景。
本書在撰寫時,雖力圖綜覽多向度多光譜之文獻資料,囿於筆者個人之學識知能與經驗仍有諸多不足與遺漏之處,當請所有閱讀者以及各界專家前輩之不吝指正。今年正值<< Design>> 問世 50 週年,母校賓夕凡尼亞大學將有系列慶祝論壇與展覽,恭逢其盛!而本書擬獻給啟蒙筆者生態規劃知識與專業倫理的恩師── Ian L. McHarg 教授。
郭瓊瑩
推薦序
與自然和平共存之省思
工業革命以前,人類與大自然搏鬥,為求安穩的生存,與自然和平共存是一種期盼,破壞程度有限;到了15 至17 世紀時期大航海時代,歐洲船隊到世界各處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雖然使西方文明擴展到全世界,但是對待殖民地的方式卻是粗暴地剝削、掠奪。20 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對自然及人類的破壞更是無與倫比;其後社經快速發展,在人定勝天觀念下,對自然環境更是予取予求,造成了環境汙染與自然生態的破壞。
1972 年,人類終於正視地球生態系統嚴重受損事實,開展了國際環保運動。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Environment), 發表「人類環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勾劃出人類對環境所享有權利的範圍。歐日等國家相繼成立環境部,陸續制訂了國際環境法規,如保護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保護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公約、關於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國際貿易的華盛頓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環保意識抬頭。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我們的共同未來(Our Common Future)」,更進一步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1992 年里約宣言發表「廿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將永續發展的精神擬訂為具體的行動方案;執行永續發展有了工作藍圖,並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減緩全球氣溫上昇的趨勢。但是,人類所處的環境仍然是面臨著氣候變遷、人口都市化、高齡化及巨大都會、貧富差距、國際貿易等諸多挑戰,臺灣當然也不例外。
臺灣環保工作除了在1987 年成立環境保護署外,也陸續設置自然保留區、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國家風景區、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及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等,建構出臺灣的生態保育軸。近年也完成國土計畫法、濕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等立法工作,民間環保相關組織相繼設立,企業也相當重視環保議題;看似臺灣環境保護、自然保育工作已有若干成果,值得欣慰。但這仍屬於片段性的發展,開發與保育的矛盾、保護區分散孤立完整性不足、管理單位法令系統分歧競合…仍然存在,顯見我們缺乏一綜合性觀點來盤整所有的政策成果。而此書正是以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的觀點出發,全面來診視臺灣的「人與地」。
以生態規劃原理進行規劃實作和分析方法正是美國景觀大師 Ian L.McHarg 所倡導,本書作者郭瓊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學院時即受教於 Ian L. McHarg。取得景觀建築碩士後回臺灣營建署服務,參與國家公園的規劃,之後被延攬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任教,擔任景觀學系系主任及環境設計學院院長,並活躍於景觀、環境保育相關社團。曾任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理事長、造園學會副理事長、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董事等,並積極參與國際 NGO 組織,曾任國際崇她社 Zonta International 環境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保護區委員會(WCPA)東亞地區理事。目前是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IFLA)理事(臺灣代表)、美國景觀建築學會(ASLA)國際會員等。她將多年來在臺灣從事有關景觀環境及國土規劃的研究與觀察,綜結成「人與地—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實屬珍貴。
本書作者不僅將生態規劃的理念落實於課程規劃上,特別重視戶外教學和實務創意,也將這個研究方法運用於本書;以生態學的觀點,解構人與地的關係,提出以順應環境觀點探討人對地的依存關係,兼顧宏觀及微觀的視野。本書基礎資料豐富,鉅細靡遺,研究方法嚴謹。從「威脅剖析」與「機會潛勢」兩大部分剖析臺灣這個島嶼環境所面臨山林、海洋、海岸、濕地、農村、城鄉、離島與文化景觀的各種威脅,以及在空間與社會基盤建設的可能發展機會。各章內容從背景、變遷、趨勢、機會等面向層層解析論述,內文中也隱含本書作者對公共政策的批判,例如國土行政組織的調整、景觀法、臺灣環境教育等,提出她獨到的見解及懇切的建議。此外,她參與各項規劃,必定親力親為,現地勘查,實地感受人與地的關係;她的行動力、執行力讓我佩服。本書輔有大量她親自拍攝的照片,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精彩,是本值得推薦的好書。
張隆盛
內政部營建署前署長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前署長
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學會創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牽成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Eisenhower Fellow(1975)
推薦序
善盡有生命的社會責任
認識郭瓊瑩的時候正是臺灣政府積極推動國家公園的起步階段,她參與早期國家公園規劃設計和艱鉅的草創。在內政部營建署張隆盛署長的領軍下,開展了臺灣國家公園行政體系和法律制度。長期的公職服務後,她轉任教職並兼顧專業服務,主持許多規劃設計案,成果豐盛。又因教學認真、校內服務成績卓越,深受師生認同,曾經受聘擔任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長並持續擔任該校景觀系系主任至今。在民間,則先後擔任景觀學會理事長及縣市景觀顧問等服務職。
她是一位多方位的學者,不分國內、國外,都受到高度肯定。她是一位視野開擴的開放性學者,求知生活內容豐富。她生活在現象學者胡賽爾說的生活世界裡,而非無生命的物理、物質世界。也就是說,她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多樣性體驗世界,有理性但又充滿感性、有個人的特質人性。胡塞爾認為,世界並非外在於我而存在。生活世界絕非只是個人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別人共同生活的世界,在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每個人由不同的側面來經驗事物,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未定型的直接經驗世界。因此,她熱愛遊山玩水,結交朋友;她造訪青藏高原多次,探索自然的奧祕和各地的風土人情,體驗一般常人之所未見。
郭瓊瑩持續在國家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等實務界學習,整合理論與實務;並且大量旅行,參訪名山大川的自然景觀和人類的多元建築。她是一位能動者。一隻能引發蝴蝶效應的小小鳥。依著師出名門的景觀學基本素養、實際參與教學研究和廣博的實務經驗,在行萬里路之後,凝聚出這本真實世界的作品。身體現象學家梅洛龐蒂認為知覺是主動的,是向真實世界──胡塞爾所說的「生活世界」──原初開啟。梅洛龐帝認識到身體不只是一件物事、一個科學研究的對象,它同時也是經驗的永恆前提,由向世界知覺性的開放和傾注形成。梅洛龐蒂稱畫家(或是作者)在創作的時候能夠首先醞釀出一個想法然後將它具體化,或者從對材料的處理中釋放出某種思想或情感。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個行萬里路、探索人間百態的女孩,用了多年的心血,醞釀、凝聚出的作品。她的著作是她的工作經驗和思想理念結晶;呈現給讀者,是希望能盡社會能動者的腳色,在社會巨輪轉動的過程中,留下足跡,為更好的未來世界盡一份心力。
王鑫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地理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所講座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兼任教授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前理事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前理事長
IUCNWCPA Vice C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