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十三年前,台灣第一次的華格納《指環》全本半舞台形式演出,催生了中文世界第一本《指環》中德文歌詞對照與動機解說的專書。十三年後,台灣第一次的《指環》完整舞台演出,即將以《諸神黃昏》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圓滿成就,我們也將這本書校正翻新、增添新科技學習工具,希望使未來一個世代的華格納討論能有所本。我一向認為,所有關於華格納的討論必須時時回顧他當年寫下的歌詞與音樂,不然很容易誤入歧途。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點上幫助大家。
台灣下一次《指環》全曲演出不知會是何時?但我相信屆時台下的聽眾們,會因為這本書而獲得更多體會與感動。
夜鶯基金會執行長 詹益昌
前言
關於《指環》中的主導動機
眾所周知,在長達16小時的《尼貝龍指環》裡,主導動機的設計與運用是華格納用來維繫劇情軸線的樞紐。主導動機可以塑造人物的性格、營造場景的氣氛、描繪物件的形象,甚至連角色的意識與心思,都能透過主導動機的牽引而顯現出來。然而在討論主導動機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理解在歌劇音樂中所謂的「動機」究竟有哪幾種。
首先是大家都熟悉的名片型動機,名片型動機幾乎沒有任何發展與變化,通常用來代表某件事物,在《指環》裡較具代表性的名片型動機如寶劍、魔盔等。而另一種則是回想動機,代表的是某些場景時刻的回想,例如在《指環》中的「佛旦的告別」動機,每當這段音樂響起,總會讓我們回想起當年佛旦向布倫希德告別、向世界告別時的那個場景時刻。
以上這兩種類型的動機並非華格納所獨創,早在十八世紀時就常被作曲家拿來作為鋪陳劇情的手法,例如莫札特《魔笛》中「銀鈴」音樂的使用可以說是名片型動機,威爾第在《茶花女》第三幕的讀信場景中樂團奏出第一幕二重唱時男主角所唱的旋律則是回想動機。而第三種類型-主導動機,則是華格納為了打破傳統編號歌劇以一首首的歌曲作為歌劇內容而設計出的作曲手法,目的是為了讓音樂能徹底貼合戲劇的發展而持續進行,避免因一首首的歌曲而干擾了戲劇發展的流暢性。
主導動機最大的特色是會隨著劇情的需要而在音色、節奏或和聲上呈現不同的發展,甚至能衍伸出新的主導動機。例如在《萊茵黃金》第一景到第二景的過場音樂中,我們聽見了「指環」動機發展成「瓦哈爾」動機的過程,這讓我們意識到了這兩個動機所代表的是同一件事物(權力與慾望)的一體兩面。這樣的手法不僅讓音樂內容更為豐富,同時也呈現了更為深刻的戲劇意圖。而這種以動機的發展與演變作為音樂進行的骨幹,讓音樂進行徹底貼合戲劇演進的「樂劇」,正是華格納在古典音樂中獨樹一格的手法與創見。
不過我們也要了解,其實華格納當年從未使用過「主導動機」(Leitmotiv)一詞,他也從未針對這些可辨識的、反覆出現的旋律給予任何命名。有時這些旋律會有大小調的變化、有時則會因為所配合的和聲而產生不同的音樂效果,究竟這些變化有何意義,華格納雖然從未明說,但許多聆聽者仍能感覺到這些旋律及其變化確實具有某些意義存在。這些意義有些是很直接的跟物品與人物有關的,如寶劍、齊格飛等,有些則呈現稍微複雜的情緒或某種概念,而這些情緒與概念就不容易抓住。縱使華格納並不贊成將這些旋律賦予明確的意義,但百年來仍有許多學者嘗試著為這些旋律命名,目的是為了探討指環中戲劇與音樂的深刻關係。所以我們不得不說:主導動機的命名是為了研究《指環》音樂與戲劇關係的必要之惡,唯有辨識出這些主導動機在這長達16小時的音樂中所出現的時機與意義,我們才能真正領會華格納賦予其中的深刻戲劇意涵,進而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指環經驗」。
文/呂岱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