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開啟蔣經國時代〉
以一個人的名字命名一個時代,除了此人當時的影響力外,更在於後來者的記憶。
蔣經國無疑擁有自己的時代,無論從哪個角度,將臺灣七、八○年代那段蔥蘢歲月命名為「蔣經國時代」,沒人會有異議。
蔣經國時代何時正式開始?明顯的劃定是一九七八年就任「總統」,名正言順成為臺灣領導人。不過多數臺灣人認為比這更早,從一九七二年他當上「行政院長」起,臺灣就悄然更換了時代。
一九七二年五月,蔣介石就任「總統」,這已是他第五次連任,表面的選舉制度早就是橡皮圖章,一切早在股掌。經由一道就任的「副總統」嚴家淦推薦,蔣介石提名長子、原「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為「行政院長」,五月二十六日,「立法院」以未曾有過的最高得票率 ── 九三.三八%同意了這提名,也都是走走程序,沒人能阻擋蔣氏父子間的權力授受。這一年,老蔣八十五歲,小蔣
六十三歲,垂垂老矣的蔣介石總算安心。
蔣經國時代何時開始醞釀?其實是從國民黨還沒失掉大陸時。蔣介石的栽培、蔣經國的努力,國民黨內外了然。逃到臺灣後,圍繞蔣經國的布局更具體,從情報、治安系統起,橫跨黨、政、軍各方面。蔣經國於一九四九年初到臺灣的第一個職務是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委,此後,歷任的要職包括「國防部總政治部作戰部主任」、「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主任」、國民黨中常委、「國防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兼「財經委員會主委」。
終於官拜「行政院長」,有了「組閣」大權,蔣經國面臨的,卻是內外交困。「外交」全線潰敗、「中華民國」代表剛剛被迫退出聯合國,許多國家(包括日本)相繼與臺灣斷交。國際環境的挫敗反過來影響內部,經濟不穩,社會矛盾上升。在蔣經國上臺的一九七二年,申請移民的人數較往年增加八倍,資金外流嚴重。一九七三年碰到第一次石油危機,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震撼了靠外貿起家的臺灣。一九七四年的經濟成長率一.一%,比預期的九.五%差得太遠;工業成長率竟為 ── 四.五%,不進反退;當年的通貨膨脹率高達四七.八%,經濟市場呈現空前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