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根據各個國際金融機構於2019年10月估計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的結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3.0%、IHS Markit為2.6%、以及經濟學人(EIU)為2.3%。至於對2020年全球經濟表現的預測,除了IHS些微下修至2.5%,EIU則是上修至2.5%,而IMF最為樂觀,上修0.4個百分點至3.4%,原因在於IMF認為部分拉丁美洲與中東區域新興市場的經濟將趨向好轉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不過,整體而言,在美中貿易戰仍持續進展的情況下,加上地緣政治不穩定、極端氣候對既有產業供應鏈的衝擊等大環境的挑戰,是各國經濟景氣走向不確定的主要因素,也因此各界對2020年度的經濟展望多抱持觀望的態度。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貿易動能持續降溫,主要國家出口表現欠佳,廠商投資及營運亦趨向保守,使得美國與中國2019年第三季經濟成長表現不如上季,歐元區第三季經濟成長僅維持與上季相同水準。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公布2019年美國第三季總體經濟數值,與2018年同期相比,GDP成長率為2.0%,民間消費成長2.5%,而民間投資則成長0.2%。相較於上半年,美國第三季經濟表現相對趨緩,主要原因是投資力道的減弱。
至於歐洲經濟方面,歐盟委員會公布的綜合經濟觀察指標(ESI),歐盟在2019年10月的ESI為99點,連續五個月下滑,更是2013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歐元區10月的ESI則為100.8點,為2015年1月以來的最低點。歐盟與歐元區的服務業及消費者信心指標皆為下滑,且均處於近期相對低點,意味歐洲經濟景氣持續走緩。
日本經濟則是因為民間消費回溫,成為經濟成長的動能之一,尤其受到消費稅自2019年10月調漲至10%,促使民眾提前消費的影響,讓日本2019年經濟的表現優於2018年。然而,根據IHS引用自分銀行(JIBUN Bank)發布日本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隨著消費稅調高前的最後一波買氣結束,新訂單出現2016年5月以來的最大減幅,而出現產量減少、庫存及採購量也隨之下滑的趨勢。因此,IHS於2019年11月發布的2019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0.94%,而對2020年的成長率預測則下調為0.28%。
中國則面臨更多內憂外患的衝擊,進出口貿易受到衝擊,加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中國雖然在宏觀政策上強化逆週期調節,經濟風險仍是不容樂觀。2019年11月IHS估計2019年經濟成長率為6.21%,而對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則下調為5.74%。
但國際機構對東協的經濟增長則是抱持樂觀的預測。在寬鬆貨幣政策、財政刺激措施和穩固的國內經濟成長動能帶動下,東協國家的經濟增長預估將在2020年加速。儘管如此,由於東協與中國雙邊經貿依賴度頗高,故長期的美中貿易裂痕和中國經濟下滑超過預期,可能是阻礙東協經濟增長前景的負面因素。
展望未來,美中貿易衝突仍然未見全面化解,英國脫歐談判一波三折,全球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氛圍下,近期全球主要國家紛紛考慮或已推出財政刺激措施,包括德國、中國、日本、韓國以及印度等。這顯示當全球不確定性攀升致使貿易量成長趨緩,而擴大內需則是維繫成長動能的重要方法。因此,隨著主要國家陸續推出財政刺激政策,貨幣政策亦轉趨寬鬆,全球仍可望維持經濟成長動能。另外,各國決策者在提出各種快速緩解經濟衝擊方案的同時,亦將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改善多邊機制運作,透過合作強化解決與防禦能力,也更應增加提出公平性、包容性、永續性政策,作為化解分歧,建立和諧互惠社群的橋梁。
本次景氣趨勢調查報告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總體篇」,主要針對國際經濟情勢、國內經濟情勢,以及整體產業發展進行完整回顧與展望,並提出未來之可能發展情勢;第二部分的「產業篇」,則是回顧個別主要的產業,進而對未來一年進行展望分析;第三部分則為「新興產業篇」,就新興科技製造業與新興商業模式等領域,提供現況與趨勢發展之分析。
本報告能順利完成,除了本院全體同仁辛勞付出,更感謝接受本院調查的企業先進,不吝提供實用資訊與寶貴意見,本人謹在此致上最誠摯的謝意,同時更期許《2020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調查報告》能提供國內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民眾實質的參考與運用。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張建一 謹識
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