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心理祭
理財盲點:有錢人不會做的13件理財決定
  • 定價:400
  • 優惠價:79316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想聰明理財,就得先理解人的情緒盲點★
聰明人就該這樣做!了解13件理財聰明事
幫你避開蠢事、心理陷阱,做出超棒的人生財務規劃
★Mr.Market市場先生、安納金、PG財經筆記版主蔡至誠,一致推薦

  充實理財知識,是你最聰明的投資:
  不論你想逃出財務無底洞,或想替未來存下幾桶金,請務必詳讀本書。

  你是否有朋友極為聰明,有高學歷,事業成功,堪稱人生勝利組,
  但是在金錢方面,卻時常犯下愚蠢錯誤?
  這些錯誤,像是:
  購買自己搞不懂的金融商品
  借錢給孩子付高額學貸
  該租房子的時候卻買房子
  把退休金拿去鄉下買房子
  買錯保險,或根本就沒買
  相信手中股票會持續漲,不肯分散風險
  把自己扭曲的金錢觀灌輸給孩子……

  吉兒.施萊辛格是CBS新聞網商業分析師,也是全國知名的「吉兒談錢」廣播節目主持人,她提供財務規劃和投資建議,將近三十年之久。她的客戶有心臟外科名醫、備受推崇的律師、睿智的科學家與資深的企業管理者,但這些大家公認的聰明人卻在理財方面犯下大錯,而必須付出驚人的代價,像是失去家園、人生支離破碎、放棄追尋夢想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吉兒曾有幾次重大的投資失誤,她花了很多時間分析自己以及其他聰明人,為什麼會犯下類似錯誤。最後她明白:金錢深深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成為情緒的俘虜,所以,要探討如何聰明理財,就得先理解聰明人的情緒盲點。

  ◎為什麼會花大筆退休金去鄉下買地蓋房子?
  吉兒說:因為辛苦了一輩子,想要在夢想的地方退休,過著有山有水養狗的悠閒生活,過度依偎在玫瑰色的未來夢想裡。「樂觀偏誤」讓我們無法正確評估財務狀況。

  ◎為什麼有人會害怕多交稅,不敢賣股票而損失更多?
  吉兒說:請別把金錢看得過份重要,我們要注意錢、尊重錢、欣賞錢,但別過份執著。過份執著可能會讓你無法在最佳時機做出行動。不要省小錢而花大錢。

  ◎為什麼有人會把全部的錢投入單一賭注,不怕失敗嗎?
  吉兒說:人類的爬蟲腦傾向於注意最近發生的風險相關事件,且假定這些趨勢將永遠持續下去。因此讓我們做出不理智的舉動,無法反映真實的風險程度。這就是「近因偏差」(recency bias,又稱「近因效應」)。

  避開情緒盲點之後,等等!先別急著學理財,
  請你務必檢查自己的「財務三大問題」:
  (1)你是否已清償所有債務,例如卡債、學貸?
  (2)你是否有退休金預存金,而且儘量多存?
  (3)你是否有緊急帳戶,金額大到足以應付六到十二個月的開銷?

  如果這三項都有,那麼讓這本書來教你更詳細的理財祕訣吧!你在人生中會遇到的各種財務問題,吉兒都寫在書上了:坐下來跟家人好好談談金錢、大學費用籌款、購買保險、購買不動產或租屋、討論退休養老規劃、擬定遺囑、為老邁父母規劃長期照護等等,吉兒將提出簡單的工具,幫助你用最省力的方式避開投資陷阱,做出真正聰明的理財規劃。

好評推薦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蔡至誠/PG財經筆記版主
  克里斯.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作者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安聯人壽首席經濟顧問

國際讚譽

  「常識眾所皆知,卻非人人都懂,尤其在談及金錢管理之時。請把吉兒.施萊辛格這本書當作指南,全面了解理財事務,學到前所未有的教誨。讀完本書,你將日益聰明睿智,甚至更富有。」——克里斯.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著有《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Side Hustle)與《3000元開始的自主人生》(The $100 Startup)

  「不論你想逃出財務無底洞,或想替未來存下幾桶金,請務必詳讀本書。《理財盲點:有錢人不會做的13件理財決定》是個人財務金礦,富含睿智的理財金玉良言,作者施萊辛格的風格一向坦率直言,不妄作批判;不但妙語如珠,還十分詼諧風趣。本書幫助你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數錢數到手抽筋,就連作夢也會笑。」——貝絲.柯林娜(Beth Kobliner),著有《影響孩子一生的金錢對話》(Make Your Kid a Money Genius Even If You’re Not) )與《規劃財務生活》(Get a Financial Life)

  「吉兒.施萊辛格這本書令人拍案叫絕,討論十三項蠢事,內容引人入勝,非常重要。包括見多識廣的投資者在內,絕大多數的人都承認犯過一項或多項蠢事。我自己也是。作者本身功成名就,不但敏銳觀察個人理財,也擔任理財規劃師和期權交易員。本書讓人獲益良多,提供助力,矯正現有財務規劃錯誤,避開未來可能發生的昂貴代價。」——安聯人壽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A. El-Erian),著有《大衝撞-全球經濟巨變下的重建預言與投資策略》(When Markets Collide)與《唯一的選擇》(The Only Game in Town),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在個人理財和錢財管理方面,吉兒.施萊辛格總是字字珠璣。請務必聽進她的話,以免身陷財務險境。」——《華盛頓郵報》部落客海蓮.歐倫(Helaine Olen),著有《貪小便宜吃大虧》(Pound Foolish)

  「再怎麼談錢也不為過,錢財占了人生重要地位。就連英明睿智的成功人士也會輕易失足踉蹌,只因為習慣不良或缺乏財務管理知識,實在讓人大感意外。吉兒.施萊辛格這本書使人大開眼界,切合實際,幽默有趣,談論我們搞砸哪些事,以及如何導正。若我十年前曾看過這本書,不知該有多好!現在看到了,倍感欣喜。」——艾莉森‧葛林(Alison Green),著有《問問經理》(Ask a Manager)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兒.施萊辛格(Jill Schlesinger)


  曾獲艾美獎提名,也曾獲頒格雷斯獎(Gracie Award),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商業分析師、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此時此地》 (Here and Now)節目每週來賓,也是認證理財規劃師。每週發表知名專欄文章「吉兒談錢」(Jill on Money),還主持全國聞名的廣播節目暨播客訪談「吉兒談錢」。

  Jillonmoney.com
  Facebook.com/JillonMoney
  Twitter:@jillonmoney
  Instagram:@jillmoney

譯者簡介

葉婉智


  中原大學應用外文系翻譯組畢業,輔系企管系。興趣廣泛,喜好宗教、電影、音樂、藝術、攝影。曾任翻譯公司全職審稿師,目前是中英雙向譯者,資歷十二年多,翻譯&審稿各式領域文件。

  書籍譯作有《推甄自我介紹必勝祕技》、《鯊魚經濟學》、《改編之道》、《如何在LINE、臉書讓你的故事變現》等等。
  歡迎邀稿或賜教,E-mail & LinkedIn:elvayeh823@gmail.com

 
 

目錄

緒論
蠢事1:購買自己不甚了解的金融商品
蠢事2:聽取錯誤人士的財務建議
蠢事3:過分重視金錢
蠢事4:背負過多學費債務
蠢事5:該租房子的時候卻買房子
蠢事6:承擔太多風險
蠢事7:無法保護自己的身分識別
蠢事8:在退休初期幾年,過度放縱自我
蠢事9:子女被迫承載我們自己的金錢問題
蠢事10:沒有規劃年邁父母照護計畫
蠢事11:買錯保險種類,或根本沒買
蠢事12:沒有留下遺囑
蠢事13:試圖「看準」市場時機
附錄:聰明人該做的十三件聰明事
致謝詞
 



  只要一談到錢,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這種「噢,該死」的慘痛時刻,一瞬間從天堂掉入地獄,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才猛然驚覺自己搞砸了一切。我原本擔任金銀期權交易員,後來又擔任理財規劃師,現在我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網商業分析師,也主持廣播節目和播客訪談。即使如此,我見過無數這類慘痛時刻,自己也親身經歷過幾次。我發現,有時候我們可以採取一些行動來拯救自己,而且有些原以為的天大錯誤好像也沒那麼糟糕。不過,通常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說「噢,該死」,來哀悼我們的損失,好繼續向前。

  2006年,我前任客戶藍迪經歷過真正的「噢,該死」時刻,差點讓他下半輩子悲慘無比。在1990年代與2000年代早期,藍迪是某大銀行資深貸款專員,專門負責小公司的核貸作業。到了2003年,藍迪四十歲出頭,想要有所改變。與其繼續為銀行做牛做馬,他認為可以運用自己淵博的專業知識,開創自己的事業,為小公司提供諮詢,協助處理各類金融相關議題。他會需要經常出差,穿梭全國各地找客戶會談,但這樣做收入頗豐,從15萬美元變成超過30萬美元,他的妻子與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兩個小孩可以過更好的生活。

  帶著少許不安,藍迪辭職,開始經營自己的顧問事業。透過廣大人脈,一開始,他輕而易舉接下不少獲利豐厚的合約。就在此時,他與我會面,討論他的財務規劃。他許多方面的狀況都還不錯。除了為小孩預存大學費用之外,他的「401(k)退休福利計畫」大概有80萬美元,另一個非退休投資帳戶大約有50萬美元。現在他要開創自己的事業,此時難題出現了,他必須自行負擔以前銀行提供的慷慨福利。他編定預算來支付個人健康保險,但保費並不便宜,而且我們還提高了他的壽險保額。我對他說:「嘿!怎麼不投保失能險?」他的銀行先前曾為他投保,以防他因身體失能而無法執行工作。這類保險通常按年薪百分比扣除,以公司福利的確有辦法負擔得起,但是,若由個人自付,保費很貴。現在藍迪自己獨立了,他必須花費一年8千美元,以他30萬美元新收入的70%為基準投保,直到六十五歲為止,屆時就有社會安全保險給付。當然,他隨時可以動用自己的非退休存款,若年屆五十九歲,人生已過大半,到時也可動用退休帳戶,但如果要自行負擔30萬美元、70%的保費基準,不到三年就可能榨乾非退休帳戶。

  我告訴藍迪,他必須投保失能險。他猶豫了,說:「保費高得嚇人。而且你看,我將來不一定需要。我知道人老了可能有心臟毛病或其他問題,但我很健康,基因良好。」我力勸他投保,但他拒絕。他說:「吉兒,我告訴你,我就是不需要,也不想為這個付錢。」我能理解藍迪的想法。我是在要求他支付巨額帳單,預防一件我們絕不希望發生的事。可是,我從未聽過有人抱怨必須投保車險。他又說:「坦白說,我到今年都未曾出事!」但我知道,藍迪要投保失能險才是上策。

  現在,你看出事情怎麼回事了吧?接下來幾年,藍迪和我每年見一次面,討論他的財務狀況。每一次,我都問起失能險的事,而每次他都拒絕。然後到了2006年,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藍迪並未心臟病發,他說的沒錯——他的心臟好得很。但是他被診斷罹患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幾年下來,他的症狀早就日趨惡化。確診之時,症狀已經相當嚴重。他無法控制身體平衡,也很容易跌倒。雖然還可以工作,卻無法一如既往長時間應對客戶,也無力出差工作。別說每年賺30萬美元了,只能勉強維持7萬5千美元。

  這項診斷讓藍迪遭逢「噢,該死」時刻。當然,這個噩耗真是可怕的悲劇,重挫他和家人,而且完全超出他的控制,他不僅得面臨嚴峻的現實,就連財務也受到波及。假設他有投保失能險,每月領到的錢幾乎等於每年扣稅後的實得收入。沒有保險,他的麻煩可大了。他的家人雖然可以略為削減支出,卻沒辦法大幅削減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月開銷。藍迪的妻子是有工作,但那只不過是兼職,根本無法填補財務漏洞。於是,一月復一月,藍迪不得不動用他50萬美元的非退休存款;到了六十五歲時,這個帳戶裡的錢就榨乾了。

  雖然我很同情藍迪,但他與我都領悟到他犯了非常愚蠢的錯誤,使他付出龐大的代價。代價有多大?讓我們來算一下。藍迪確診罹病,是在他前公司的失能險失效三年後發生的。如果他選擇繼續投保,在申請理賠之前,僅需支付2萬4千美元保費。可是他拒絕投保,只好被迫耗費50萬美元的非退休存款。所以,這個不幸的錯誤讓藍迪及其家人損失大約47萬6千美元。這不包括他與家人因為財務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承受的情緒折磨。倘若藍迪已購買這項保險,就可以坐收穩定的收益流。他原本可以專心養病,確信自己及其家人的未來穩定無虞。

  現在,你肯定在想藍迪怎會犯下這麼蠢的錯誤?他是相當聰明的人。實際上,當他開始創業後,人們付錢給他請他來規劃。況且,這個人以前待過銀行!沒人比他更懂金錢。但他仍然搞砸了。

  但願我能說:「就我所知,藍迪是唯一犯了極為嚴重且代價高昂的財務錯誤的聰明人。」不過他不是。班(Ben)和陶比斯(Tobias)是好朋友,五十幾歲了,在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1999年,他們來到我的辦公室,因為兩人都考慮退休,想了解有什麼選擇。兩人的財務狀況都相同,每人各有大約120萬美元的退休存款,其中至少有90%投資於公司股票。最重要的是,兩人都很幸運地能有一筆退休金。我和他們見面時,他們想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錢退休,而我活力充沛地回答:「是,可是……」沒錯,退休金已經夠了,但就投資的角度來看,他們必須分散投資組合,以降低公司股價下挫的風險。

  其中的班先生贊同我的說法。在我們會面後,他直接回家,賣掉他全部的公司持股。兩星期後,他大搖大擺地走進我的辦公室,宣布他要在六十歲時退休,希望由我來管理他的退休帳戶,重新分配他的資金,為他建立有效分散風險的投資組合。陶比斯的情況大不相同。他對賣掉公司股票感到很不安。他說:「公司股票每個月都在漲,我得考慮一下。」幾個月後,他回來找我,對我搖了搖手指:「我現在的持股過去值120萬美元,目前價值130萬美元。如果我聽了你的話,不就損失10萬美元了。」我恭喜他多賺了10萬美元,不過也警告他,或許該從不同的觀點來看。沒錯,他的戶頭多了10萬美元,但是為了得到這筆錢,他把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中。如果市場走向剛好相反,他怎麼想?他回答:「吉兒,你放心,我還行,可以應付得了。」

  又過了幾個月,陶比斯再度聯絡我。此時,他的帳戶已價值140萬美元。他說:「抱歉,我決定不再與你合作了。你先前可能害我損失20萬美元。」

  我說:「嗯,不見得,因為你如果是由我為你理財,你會賺到5萬美元。」

  他說:「好,很好,你會害我損失15萬美元。我還是不想和你合作,也不會賣掉股票,而且你知道,我決定不想退休。我超愛我賺的每分錢。」他提醒我,他比他的好友班還要小好幾歲。

  同樣地,你可能可看出事情的發展。2000年3月,科技泡沫破滅了。幾乎一夜之間,該公司股票暴跌。幾年後,我問班,他的朋友陶比斯近況如何?(我還必須克制自己別幸災樂禍!)股災前,他賣掉股票了嗎?很不幸地,他沒賣掉。基本上,班的帳戶還維持在130萬美元;陶比斯在股票虧損將近100萬美元時,不得不賣掉股票。現在,他的帳戶僅值40萬美元。

  班非常享受他的退休生活,知道自己有足夠金錢,日子過得無憂無慮。但陶比斯除了工作之外別無選擇,到頭來還得繼續原來的工作,再做九年,到了六十八歲才退休,遠比他上次來找我諮詢時的預估歲數還要久。他的愚蠢舉動讓自己損失將近100萬美元,以及大約十年的人生。

  沒有「購買正確保險」或「聰明投資」,僅是聰明人常犯的許多愚蠢錯誤中的兩項。我曾見過心臟外科名醫、備受推崇的律師、傑出的科學家與資深的企業管理者犯了讓你聽了會搖頭說「蛤?」的錯誤。這些錯誤的代價可能是驚人的:失去家園、人生破碎、放棄夢想等。我有個朋友不願行使他從雇主那得到的股票選擇權,因為他「不想支付」大約10萬美元的稅。不論怎麼勸誘,他都不為所動。金融危機來臨時,他公司的股票重挫,而他的選擇權期滿時,變得毫無價值。他的拖延毫無意義,使他與家人損失75萬美元的存款(nest egg),儘管他是對的──他的確一毛錢都不用付給美國政府。

  我還遇過老夫妻夫妻購買他們並不需要的反向抵押貸款(reverse mortgage),害繼承人損失數萬美元。還有一位醫師不顧我的熱心忠告,拒立遺囑,在他死後,家人面臨原本可避免的超過100萬美元的稅單。由於他的固執,繼承人必須出售位於瑪莎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的祖產,這是他生前始料未及的後果。

  即使你沒有遭遇財務災難,也極可能浪費賺來的血汗錢,錯過原本可以累積的大筆財富,又或是使自己或親人遭受不必要的情感困擾。你可曾想過,為什麼就是你不如身邊那些同行那麼富有?儘管勞心勞力,還是達不到所設定的財務目標?或許是運氣不好,也可能是你的一個蠢決定,即使你的智商很高、學歷顯赫,或在其他領域有著傑出的表現。

  請理解,我並非妄下判斷。之後,我將在本書中坦承,我曾犯下重大投資錯誤,令我深感羞愧及尷尬,甚至到現在都覺得難以啟齒。在2000年代初期,股市剛從網路泡沫復甦,我太晚投資高風險成長公司。我一直在等「適切時機」進場,我自詡聰明,有辦法看準市場時機。猜猜後來怎樣?我沒抓準時機。那一年,我的錢只獲得12%報酬率,而市場報酬率卻超過20%。

  我花不少時間思考為何會鑄下大錯,以及為何許多其他聰明人也持續犯下類似錯誤。現在我體悟:我成了情緒的俘虜,尤其厭惡風險。我是一直都是保守型投資人,這源自我的兒時經歷,我看過父親賠了一大筆錢。他曾任美國證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AMEX)場內的期權交易員,喜歡瘋狂亂下賭注。1982年,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買下馬拉松石油公司(Marathon Oil)的這項賭注害慘了他,讓他的交易帳戶整個清空──甚至更多。我永遠忘不了從父母房間門縫看到父親大哭,他跟我母親敘述事情經過。後來他們走出房間,父親向我和妹妹宣布:「女兒,我們要帶著戶頭僅存的5千美元,搬去加州居住。」於是我們搬家了,在驅車沿著太平洋海岸公路的路途,整整下了十天的雨。,

  類似這樣可怕的童年經驗,會影響你與金錢的關係,讓自己心存偏見做出某些決定,通常只會更糟。不過,廣義而言,人類都是感性動物,而不僅是理性的,因此更容易做錯財務決策。藍迪自以為生活穩當,沒料到日後大難臨頭,竟發生「噢,該死」的慘事。而陶比斯以為公司出色的財務績效會持續,這不切實際的臆測,反而加深他對公司和科技股牛市的信心,使他痛失百萬美元。即使好心的「吉兒大嬸」(Aunt Jill,某些廣播節目和播客的聽眾這樣稱呼我)都已經指出問題了,他依然自負,對自己的邏輯缺陷視而不見。

  多數情況下,只要談到錢,「恐懼」和「貪婪」這兩種情緒會特別困擾我們。我們害怕失去所有,並渴望得到更多。此外,我們固有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蒙蔽了判斷力,顛倒是非黑白。還有「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我們偏好尋找支持自己成見的資訊;或是「自制偏誤」(restraint bias),容易高估自己足以抵抗誘惑,實則不然;或是「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容易流於一廂情願。這些偏誤可能會導致我們做出一堆蠢決定,當下看似無害,代價卻十分慘痛。我看過不少人老是重蹈覆轍。

  到目前為止,我為人提供財務規劃和投資建議,差不多三十年了。我曾與數千人談話,如同心理學家,我幾乎看遍聰明人做的每件蠢事。很多時候,聽到有人犯錯的後果時,我和他們一起掉下淚來(字面上和比喻上都是)。和試著引導與鼓勵人們探索心理傾向的心理醫師不同,我有機會告訴這些人到底該怎麼做。除了幫助我的客戶,我還透過每週主持一次的現場叩應廣播節目、在CBS新聞網露臉、主持播客訪談、撰寫報紙專欄和部落格,為大眾提供財務建議。

  長久以來,我認為這種「直播」的工作已經足夠,讓我得以宣揚觀念並幫助人們避開因財務行為所遭遇的不必要痛苦。雖然,2007~2009年的金融風暴已過去十年,而我仍然會聽到,聰明人問同樣的問題,犯同樣的悲慘錯誤;我仍看到,其他方面算聰明的人受制於自身情緒和偏見,而沒有誠信的金融業者也積極利用這些盲點,讓他們的生活被毀,被迫延遲退休。等我的結論是:我們必須誠實討論常見的財務失誤,才可避免重蹈覆轍;若是已經犯了錯,則導回正軌。

  你不論是在投資、購屋、退休規劃或其他方面,如果你的錢碰到「噢,該死」的可怕時刻,請別絕望。你絕不是唯一搞砸的人,很多人都這樣。還有,請明白,犯財務錯誤並不可恥。唯一可恥的是,無法從中得到教訓,好採取措施避免愚蠢的舉動。

  接下來幾章,我將探討聰明人在金錢上一連串令人驚訝,甚至是違反直覺的失誤,這些錯誤可能讓人付出數萬或數十萬美元的代價,更別提那些在無數夜裡的輾轉難眠。我將解開這些錯誤,說明其中潛在的心理成因,並且告訴你該如何改善。在這些章節的最後,我將提出簡單的工具,幫助你用最少力氣避免這類錯誤。我不會針對私人財務管理或金融主題提出全面性的指南。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諸如抵押貸款、投資、遺產規劃等方面的主題,你可參考市面已有的這類書籍。我的目的只是探討聰明人所犯的錯。。我從數十種這類錯誤篩選,找出代價最高、最常見的失誤,並彙整成一本精簡易讀的書。只要能幫你減免一件愚蠢的錯誤,並避免其他的,那麼這本書就值得了。你

  有些受歡迎的理財書籍能提出迅速致富妙方,或提供通俗簡單的財務指南。本書不是這個路數。我發現,大多數人偏好直白實用的理財技巧,以常識和內行人觀點教你如何管理自身情緒,協助自己駕馭財務旅程。我還發現,如同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所說的:「只要一匙糖,良藥不再苦口」;所以,我們會花點時間自嘲自己的愚行。為什麼不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以我為例,我曾遭遇兩次失敗婚姻!)更何況是做錯財務決定?儘管這些財務決定傷人,有些還真他媽的可笑,只要能接納自己的過失,原諒自己就好。

  這就是我的作法,我也希望各位能這樣做。你是否夠謙遜,坦承自己有多容易情緒脆弱?你是否可以靈活地改變自己規劃財務的方式?那麼現在就開始吧!本書有十三章,說明十三件「蠢事」。這是你理財靈魂亟需的心靈雞湯,也充滿了許多的樂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814997
  • 叢書系列:TOP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另類」的F 字首顧問

你知道豬肉有個別稱是「另類白肉」嗎?現在要來談談有些東西也以「另類」聞名,剛好和一種F 字有一樣的英文字首。

我說的是「受託人」( duciary),以及「信賴責任」( duciary responsibility)。這是什麼?律師和其他專業人士有「倫理準則」,必須以你的利益為優先。他們堅守「信賴準則」( duciary standard)。諸如「認證理財規劃師」(Certi ed Financial Planner,CFP)、「特許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CFA)、「認證會計師-個人理財專家」(Certi ed Public Accountant-Personal Financial Specialist,CPA-PFS)或「認證會計師」(Certi ed Public Accountant,CPA)之類稱號的某些金融專業人士都有信賴責任,須以你的最佳利益為優先;但有很多人並沒有,只是推銷公司商品,沒有義務透露這些商品是否符合客戶的最佳利益。相反的,他們受到「合適度」(suitability)標準的規範,向客戶提出「合適」的建議,不過這建議對客戶來說未必是最有利的。2 我朋友麥克付了佣金給羅德島529 計畫,卻沒得到任何稅務優惠,這或許是「合適的」,因為529 計畫符合了麥克的需求:為小孩存大學費用。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見鬼的不符合麥克的最佳利益。

十年前,那時我還不是財務顧問,絕大多數的顧問並未在形式上遵守「信賴準則」;他們並不需要,因為他們幾乎總是為客戶設想―這是非常根深柢固的社會規範。但是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由於證券商遭遇更多金融壓力,這類非正式的社會規範和專業精神漸漸受到破壞。大公司開始試圖推銷客戶並不需要的金融商品;個人顧問發現,推銷相當不錯,而不是最好的產品給你,可以讓自己過著優渥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流財務顧問的概念有了新意義,他們的作為符合客戶的最佳利益,因為他們在法律上有義務這樣做。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3.5
|
2020/11/12
劇透警告

本書大部分情況不太適用於台灣,但是還是有值得學習的部分。
總而言之就是,對於財富需要放下個人不安的情緒,認清自己的極限,調整自己,不該企圖控制周遭世界,而是要控制自我。
展開
user-img
Lv.7
4.5
|
2020/08/09
劇透警告

2020年因新冠肺疫疫情大亂全球經貿秩序的同時,各國政府積極地採取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期望藉由政府以領頭羊的角色,用赤字預算大印鈔的做法,對奄奄一息的民間消費,發揮心肺復甦術的作用,造成各種振興券、農遊券、藝Fun券滿天飛舞。

「量化寬鬆」帶出來的資金常被稱為「熱錢」。在(理論上)線型成長的經濟體中,突然丟下如此巨額的貨幣供給,往往造成一波小規模的通貨澎漲。民間敏銳地嗅到了通澎的氣味後,為避免減損實質購買力,會將剩餘地資金流入金融交易市場,也因此股市、匯市甚至(令人痛心的...)房市,都會開始熱絡起來。因此於2020年8月的此時,台灣股市出現了1萬3千點的榮景,股市投資的話題逐漸變成民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個大環境下,如果還把血汗錢牢牢地鎖在銀行做定存,可是溫水煮青蛙。「人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耳熟能詳的台詞,又成為理財叢書們最低成本的POP文案。「理財盲點」一書,有別於「商業理財」書架上一整排直接教讀者如何致富的「跟著我這樣做」手冊(有存股、基金、投資憑證...數不清)。它是分享13項人們常做的「錯誤」財務決定,以「見不賢,內自省」的方式,引導讀者能在一生中「不求順風順水,但求終身無悔」。副標題「有錢人不會做的13件理財決定」裡「有錢人」三個字,應該是出版社為了吸引讀者目光加上去的。書中所提的錯誤決策,即使是家財萬貫之人也有可能踩到,這副標有點畫蛇添足。

就按照書中章節順序,將各讀後心得整理如下。

蠢事1:購買自己不懂的金融商品
財務管理最基本的ABC就是,不要購買你無法解釋清楚的投資標的。不管電視、書籍甚至是肝膽相照的好哥們熱心推薦,只要你分不清「可轉換債」、「投資憑證」或是「指數型基金」,那就不要買!不要人云亦云地跟著行銷話術起舞,切記,市場永遠在等最後一隻白老鼠。有趣的是,在書中作者明言實體黃金或黃金存摺,是最差勁的投資標的。在2020這年,金價上漲了超過20%,只證明了「Never say never」。

蠢事2:聽取錯誤的財務建議
銀行的理財專員是能抽取銷售給客戶的金融商品總額來獲取高額獎金。當你知道這一件事之後,你還會相信他們推薦給你的投資標的,是真的有潛在的增值空間嗎?還是那個他們銀行當下力推的重點商品,而且該月份的銷售額已經被列為員工考績的KPI。額外一提,共同基金的管理費普遍過高,有些甚至高達5%。在市場維持不漲不跌的平盤下,投資人還是會虧損5%。

蠢事3:過度重視金錢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實現)已告訴我們,在衣食無缺的開發中/已開發國家,民眾肯定會開始追求「能被尊重」的人際氛圍。只可惜在功能主義盛行的社會中,笑貧不笑娼的價值觀斥充在主流文化上。擁有越多的錢財,才能獲得更多的尊重,人民自然也學會相互攀比財富以驕人。作者老調重提「真正的富足是擁有恰到好處的財富」,一味地追逐存簿上的數字變化,只會讓人開始從事高風險的金錢遊戲,造成無謂的龐大損失。

蠢事4:背負過多學貸
歐美的高等教育環境和台灣截然不同,它們的名校都是質優而學費昂貴,走「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反觀台灣的高等教育是用納稅人的錢補貼國立大學,學費低品質好,完全走自己的路。然而不論那種模式,高等教育費用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加上台灣碩士學位大學化的病態發展,子女的教育開銷已經成為家計支出的重擔。如果一味地追求能力所不及的方案(例如出國唸書),可能會嚴重打擊家中數年甚至十年以上的財務狀況。書中建議,適當衡量自身財務能力,敞開心胸和子女溝通恰當的選項,或是讓子女直接背負助學貸款、申請獎學金,因為一切得來不易,有時更激發孩子求學時的熱忱。

蠢事5:該租房子的時候卻買房子
本以為「有土斯有財」是華人社會特有的俗諺。作者卻指出典型的歐裔白人移民社群,也有同樣的價值觀。這根深蒂固的老奶奶智慧,卻也是多數開發中/已開發國家房市泡沫化的成因。房價將永不止盡地無量上漲的預期心理,讓人民投入巨額資金在流動性極差的房市,期望獲得低風險的高獲利。但是泡沫總有破的一天,一但遇到系統性的崩跌,將只能斷尾求生,忍痛削價售出,讓畢生積蓄化為泡影。曾發生美國的房地美/房利美風暴便是一例。在台灣房市已經極端扭曲變性的今日,這章的內容不見得能照單全收。

蠢事6:過度承擔風險
本章主旨是重申「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無論你的財務配置是放在股票、基金或是定存,切記要分散風險,畢竟市場的黑天鵝時有所聞,如果遇到,對個人的財務影響可能會後悔一輩子。

蠢事7:保護個資人人有責
在數位化的網路時代,資訊安全對個人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書中舉出一個案例,有人在帳號被盜用後,後續造成生活和財務上重大的困擾。身為一個現代公民,勢必具備基礎的資安意識,保障自己的財務安全。

蠢事8:退休初期,過度消費
「辛苦了一輩子,現在我要對自己好一點」是許多退休族常掛在嘴上的台詞。作者卻跟讀者們分享,她見過很多銀髮族在退休初期就把多年的積蓄花光,在人生暮期只能錙銖必較地依靠政府養老金過日子。人生最大的難題在於無法預料自己的死期,能恰好在過世前花光盡剩的一絲錢財,是天方夜譚。保險其見應當量入為出地管好自己的退休金,享受先苦後甘的晚年。

蠢事9:將個人的金錢問題強加在子女身上
每個人的價值觀養成都是來自於從小到大的所見所聞,所以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出手闊綽或是吝嗇小氣都是我們的自由意志,不由他人說三道四。但切記在教養孩子時,別過度強加自己的金錢觀在他們身上,那會限縮他們未來財務管理的可塑性。

蠢事10:照顧年邁父母,缺乏事先規劃
社會新聞上常見單身子女為了照顧年邁的雙親,選擇離職在家全心陪伴長輩。數年之後,家中經濟開始出發困難,逼得子女和父母走上絕路。奉養尊親屬是天經地義,但要記得自己也會老,在財務規劃時千萬別把自己忘掉。如果經濟能力有所不及時,可以申辨政府單位的老年照護補助,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蠢事11:買錯保險,甚至根本沒買
保險業最初的理念是合眾人之力,將災禍對個人的傷害降到最低,有如互助會一般的良好制度。不論是產物險還是醫療險,適當地投入許些資金來獲取未來經濟上的保護傘,是種明智的決定。然而過於相信保險業,理財投資也想利用「儲蓄/投資型保單」來達成,就得三思而後行。以十年期的投報率來看,保單的收益遠不及其它投資工具(定存不算),罰則制度也有利於保險公司,造成投資人在資金上無法自由運用。作者也不推薦無子嗣的青壯年購買終生壽險,因為亡故補償金對當事人沒有意義。所以購買任何保單之前,要想清楚它提供的保障是否適合自己,不是人云亦云的盲目購買。

蠢事12:沒有留下遺囑
大家總是避談死亡相關的事情,但對於有家人繼承關係的成年人來說,若未能在生前妥善整理自己的財務狀況,不幸亡故後,會讓親人花費許多時間和心力盤查亡者的資產、負債,以應付法律條文。沒有留下遺囑,也會造成無法依自己的意願將財富分配給最親愛的人,更因為不明確的財產分配,讓親友相互懷有間隙。

蠢事13:企圖「看準」市場時機
投資專家總是擺出一附智者的姿態,告戒市井小民要如何達成「財富自由」。金融市場是如此多變,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屢見不鮮。照本宣科地想要重現前人發大財的故事,多半落得東施效顰。「低買高賣」是賺錢的不二法門,難就難在如何分辨最佳的買點和賣點。作者提出了一個投資心法,她說與其想找到「彩虹底下的藏寶箱」,不如採用「被動式的投資」。就是將資金投入中長期看好的投資標的,然後設定好「停利點」,一但達成預期獲利,就果斷賣出。之後即使又有一波新高,也該放下,畢竟你已經穩健地獲利了。

這本「理財盲點」很適合對財務管理較被動、保守的讀者。它不講求快速達成「財富自由」的工具式操作,是用一種「少輸為贏」的理念,帶你一步步避開人生財務決定的重大陷阱。雖然書中提及的社經背景是以美國為主,但後半部的論及的內容卻是舉世皆然的人生歷程,值得參考反思。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7/26
劇透警告

臺灣傳統觀念就是有土斯有財,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才安全感。

但是有時候租房才是最神聖的選擇,買房子有可能會全盤皆輸。

在鐘型曲線下,這兩端發生率較低,極端後果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

而曲線中間隆起代表溫和後果,發生率最高,但是別騙自己認為兩邊的負面發生率很低,就覺得災難性的後果絕不可能發生。

一場30多年才發生一次大洪水或地震會摧毀掉你的家,或是房市崩盤到時候該怎麼辦?

別用光你的每一分錢就只為了打造夢想中的家,你可能需要用到這些現金。你以為有必要的時候再出租就好了,但是萬一沒人住呢?

如果真的要買房,房屋總開銷最好不要超過收入的30%。

當然,還是要先符合這三大問題:

1.是否已清償消費寫債務?

2.是否有存到足夠退休金?

3.是否有6到12個月的緊急預備金?

如果哪一項答案為否,買房一定要小心慎重。

很多人每個月繳房租而不繳房貸生活,幸福快樂生活,租房的自由是一種機會,年輕夫妻可以租房,若有很好的外地工作機會就可去接受。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6/04

這是一本好書,很適合「上有高堂,下有妻小」的夾心族世代閱讀。我是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看了此書,才發現自己也曾犯下不少理財盲點。理財永遠不嫌晚,如果你也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世代,對投資理財不甚了解,請閱讀本書,作者幽默風趣的筆調絕對讓您拍案叫絕。大力推薦!
展開
user-img
5.0
|
2020/05/23

博客來物流真快。收到書後,一口氣把書看完。譯文內容很流暢,編排方式看起來也很舒服。作者風格非常詼諧幽默,說了不少例子來談理財之道。很多理財書都在談數字,這本書主要在談理財盲點,內容一針見血、直指核心,卻又語帶幽默,不像市面上很多理財書看了讓人昏昏欲睡。作者提供不少例子,從他人經驗汲取教訓,希望能夠警惕讀者別犯同樣錯誤。非常推薦!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理財】投資新手也ok!躺贏人生,打造月月PAY財富,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暢銷展
  • 秋冬旅遊大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