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獻給下一代的臺灣史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故事: 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胡川安
你知道1950 年代的臺灣,沒有電視可以看的日子裡,連阿嬤也懂得「斗內」嗎? 現在流行的歌唱節目,早在1960 年代就有開山始祖「群星會」?永和又為什麼會成為豆漿的代名詞呢? 每段歷史背後總有精采的故事。
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但是卻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讀歷史,「故事: 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團隊一直有一個目標,我們想要把歷史寫給所有人看。網站創辦四年多以來,超過兩千篇的歷史故事,每月觸及率將近百萬,出版超過二十本書,辦理超過百場的活動,成為臺灣人文知識媒體的佼佼者,這就是故事和歷史的力量。
不過,我們想做的事情更多,希望向下扎根,為下一代寫歷史。我們希望這套〈故事臺灣史〉,是讀者的第一套臺灣史讀物,讓他們能在課本之外的地方還可以自己閱讀臺灣史的故事。
我們發現過去寫給小讀者的臺灣史故事,偏重從「編年」的角度看臺灣的過去,著重於各個時期的改朝換代,比較少著墨究竟是哪一些事件影響了現在的臺灣。但是臺灣在還沒有文字紀錄前,其實已經有許多族群在這座島上生活,也因為他們為臺灣加入不同養分,讓臺灣長成現在的樣子。
臺灣歷史的特殊性,只從「時間」切點是無法完全勾勒輪廓的。因此,我們嘗試在堅實的知識上,運用輕鬆的筆法描繪臺灣的過去,並加入了空間、人物和生活事物的故事介紹,從「人」、「時」、「地」、「物」來貫 串在臺灣島上發生的事件,透過彼此之間相互聯繫,將臺灣的歷史更加豐 富的呈現出來。
除此之外,我們也把視角拉出臺灣,從世界史的角度思考臺灣的定位,了解臺灣與世界的關係,因此《故事臺灣史:10 個翻轉臺灣的關鍵時刻》以時間為切點,挑選出十個臺灣的關鍵時代,介紹每個時期臺灣島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再想一想這座島嶼跟世界的關係,了解臺灣經歷了哪些改變,為什麼臺灣是現在這個樣貌,也有許多影響關鍵時刻的政治領導人物故事介紹。人物是歷史的靈魂,也是歷史的主體,因此《故事臺灣史:22 個改變臺灣的關鍵人物》希望可以讓讀者認識社會中各領域重要的歷史人物,從這些人物的生命故事中,了解他們在臺灣歷史發展的貢獻。從這些人物故事中,可以窺見不同時期各領域發展的樣貌,以及這個人物在當時的影響力與實際行動。像是從荷蘭時代來臺闖蕩的農民郭懷一,後來變成漢人領袖;大航海時代,將文字帶來臺灣的傳教士尤羅伯,也為當時的平埔原住民帶來文字紀錄的開始。在臺灣這個小島上,每個時期都是由不同的族群努力而成就的。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選出在臺灣歷史上具有意義的人物,他可能是反抗者、醫師、警察、傳教士、音樂家、記者、畫家……等,希望豐富讀者對於臺灣歷史人物的認識。希望他們的生命故事,可以激勵大家的人生志向和增加未來職涯的選擇。
歷史不只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還會與現實互動,從關鍵的時間點觀察臺灣史,可以發現臺灣島徘迴在不同的強權間,直到一百年前才漸漸有了自己的認同感。不過,書中所陳述的並不是臺灣歷史的全部,而是一把又一把鑰匙,希望藉此讓更多朋友認識臺灣的過去,面對臺灣的現在。隨著時代的改變,我們也要思考什麼樣的歷史觀點符合現在,甚至是未來的社會,以及臺灣的未來。
推薦序
臺灣的未來,從關鍵事件與人物發現答案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老師
余秋雨說:「歷史是一堆灰燼,當我們把手伸入灰燼中,期待的是星星之火所帶來的餘溫。」當你雙腳踏在慣走的土地,雙手觸摸母土的溫度,關於臺灣重大的事件與人物,我們真的都能留心嗎?
想要窺見臺灣歷史全然的樣態,不能不從世界史的長河中來觀察它流淌而過的曲道,才會看見臺灣史不一樣的定位與風景。不過,在作者的書寫中,歷史不是靜態的,它是和當代現實互動的有機體。臺灣的命運擺渡在自我認同與外來強權間的拉扯,試著從臺灣的過去探究一個未來可實踐的種種可能。
《故事臺灣史:10個翻轉臺灣的關鍵時刻》、《故事臺灣史:22個改變臺灣的關鍵人物》這兩本書保有「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習慣的說故事口吻,從時間軸角度加入空間、人物、事件的元素,讓臺灣歷史的書寫頓時生動立體起來。就像許慎《說文解字》提到:「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每個寫史的人都有他選擇的觀點與材料,讀者也能從作者的理解的事實,找到你看不見的事實。
《故事臺灣史》系列以故事體的輕鬆筆調,娓娓道來重要的臺灣史事,不只讓讀者擁有閱讀的親切感,也不自覺的走進一個又一個的歷史風景裡:從荷蘭風起雲湧的海權時代到東亞海域驚心動魄的權力爭奪,抑或是清領時代、皇民化時代,臺灣人民在歷史舞臺,失去實質的土地發言權……從十個關鍵時刻與二十二個關鍵人物去思考:「如果當時某個決策改變了,結果是否也會跟著改變了?臺灣的命運與未來是否也會因此政權更迭或有不同的轉向?臺灣從地理優勢崛起,甚至被推上世界舞臺,最後歷經百轉千迴的淬鍊,我們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
我始終相信,歷史不只能從課本內的知識去理解,應該還可以跨界到課本外的史料去思辨與深究。這系列的坐著不要我們背歷史,他期待用嶄新的史觀視角與學習方法,選擇重要的歷史事件與現實生活連結,透過流暢的敘述,引領讀者有系統、有脈絡的讓我們發現:每個事件的背後,深藏著重要的文化意涵,這更值得我們去探究與思考。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沒有人該是局外人。
從十個關鍵的時空座標與二十二個關鍵人物的專題,著重在歷史人物與事件的聚焦,讓我們更深入探討臺灣史發展的重心。尤其,繪者以貼近讀者的閱讀立場,加入藍鵲老師、小安與彎彎等漫畫人物進行Q&A的對話,讓讀者彷彿穿越時空,重回當年的日常生活與情境,沒有違和感的學習臺灣史。加上知識補給站、歷史報你知、大事紀的專欄設計,避免編年體的瑣細與失焦,讀者可藉由多元的專欄,進行重大事件原因和影響的「腦補」。至於,歷史故事的延伸影音,讓我們看見多媒體時代歷史多面、多樣的活潑性與豐富性。
歷史展現一個個過去的圖像,不只讓我們理解歷史,也找到批判思考的鑰匙,一如先民力圖突破和超越困境,拋頭顱、灑熱血的為後代做出無私貢獻,我們才能享有現在的進步生活。若以史為鑑,走在歷史的風景裡,我們又該選擇往哪裡去呢?我想,在《故事臺灣史》裡,我們都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