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台灣白鶴拳傳承錄

台灣白鶴拳傳承錄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對台灣白鶴拳的「傳承歷史」詳加撰述,資料豐富詳盡,稽古問今,梳理出台灣白鶴拳的源流、發展歷史,廓清紛紜。本書的出版以其完整性,填補了台灣白鶴拳傳承歷史的空白,是一部難得的台灣白鶴拳研究資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賴仲奎
 
  1951年生,台中市人。
  學歷:朝陽科技大學營建系,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專班。
  經歷:公路總局東西向快速公路中區工程處供應課長、台灣省國術會教練、佛教密藏院慈善事業基金會常務理事、台灣傳統整復發展協會監事。 
  志業:年少慕道,四處參訪,學佛坐禪,習武修密。
  有生之年,釋典道藏,武醫養生,纂輯校述。
  編著:《佛教氣功拳法》、《薩迦道果新編》、《傳統養生體功法今說》、《佛法要領》補遺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編校本。
 

目錄

李 序
蘇 序
鄭 序
自 序
 
卷一 傳承歷史
第一篇 福建白鶴拳傳承簡述
壹、永春白鶴拳傳承系統
貳、福州白鶴拳傳承系統
參、台灣鶴拳傳承系統
肆、白鶴拳祖師神位
 
第二篇 台灣白鶴拳傳承史略
壹、前言
貳、台灣傳承
參、結語
肆、附錄
 
第三篇 日本治台時期方世培系統傳人來台行誼略表
壹、說明
貳、略表
 
卷二 拳譜論述
第一篇 台灣白鶴拳譜溯源增補記
壹、緣起緒言
貳、諸家版本
參、鉤稽對照
肆、增補簡述
 
第二篇 白鶴拳訣「論氣力法」臆測
壹、前言
貳、拳譜
參、拳訣
肆、穴道
伍、校讎
陸、存疑
柒、臆測
捌、結語
附錄、參考書目
 
第三篇 白鶴拳譜異同
壹、基本功訣
貳、拳經解析
參、結論
 
卷三 鶴拳探究
第一篇 方世培祖師拳法特色
壹、引言
貳、傳承
參、訣要
肆、頌詞
伍、特色
陸、分辨
柒、結論
 
第二篇 白鶴拳逆呼吸站樁功
壹、研討簡釋
貳、鶴拳源流
參、傳承略述
肆、呼吸生理
伍、呼吸功法
陸、站樁功法
柒、鳴聲示範
捌、祈願結語
 
第三篇 台灣白鶴拳探究篇目
壹、鶴拳專集文章
貳、武術相關文章
參、內容更正說明
 
卷四 掇遺合璧
第一篇 白鶴拳學
壹、緒言
貳、凡例八則
參、正文
肆、新編目錄
 
第二篇 點穴之研究
壹、前言
貳、文獻書籍
參、點穴穴位
肆、穴位考正
伍、略解其源
陸、疑難
柒、旁徵
捌、結語
 
第三篇 台灣武學文獻概述
壹、前言
貳、武學典籍傳播
參、結語
 
附卷 賸餘後記
網路閒話
壹、引言
貳、論譚
參、結語
 

李序
 
  福建白鶴拳自清初方七娘以降,三百八十餘年來,開枝散葉,蓬勃發展,它「非剛非柔」、「似剛似柔」的獨特風格,影響整個南派武術。福建白鶴拳以永春為祖庭,逐漸向外繁衍,至清代中葉傳到福州地區,在既有的基礎上融合創新,另成一格,產生了「飛、鳴、宿、食」四種各具風格的白鶴拳。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陸進行傳統武術的挖掘整理,為方便管理,把福建白鶴拳分成流行在閩南地區的稱為「永春白鶴拳」,閩北福州地區的稱為「福州白鶴拳」二大系統,兩者實在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台灣白鶴拳於清末民初,由福州籍拳師傳入,現在流行在台灣的福州白鶴拳首推方世培一系,以及劉故一系食鶴拳、謝崇祥系統的鳴鶴拳。
 
  本書作者賴仲奎先生以1910年到台灣傳教白鶴拳的一代宗師張常球先生為基點,上溯祖師方七娘創拳、福州白鶴拳一代宗師方世培,再探究台灣白鶴拳的傳承與演變。
 
  全書正文分為:「傳承歷史、拳譜論述、鶴拳探究、掇遺合璧」四卷,及卷附「網路閒話」一篇。作者對台灣白鶴拳的「傳承歷史」詳加撰述,資料豐富翔盡,稽古問今,梳理出台灣白鶴拳的源流、發展歷史,廓清紛紜。「拳譜論述」大量搜集各地歷代先賢的著作,加予校勘,列出異同,展顯各種獨特心得;從幾種同源異流的白鶴拳理法中,深入淺出探討互相間的關係。「鶴拳探究」則論述福州白鶴拳方世培宗師所傳飛鶴拳一脈之拳法特色,及與用現代生理學闡釋呼吸功法,其呼吸變化分口鼻、長短、律動、緩急四項,交互配合行拳,提綱挈領,簡明扼要。
 
  本書的出版以其完整性,填補了台灣白鶴拳傳承歷史的空白,是一部難得的台灣白鶴拳研究資料。
 
  本人十分欽佩作者不辭辛勞,為台灣白鶴拳傳播歷程的努力和貢獻。相信本書的出版,對台灣白鶴拳的傳承歷史起著積極的意義,其深遠的影響更無庸置疑,無論對前人或後學均是功德無量,故樂為之序。
 
己亥年葭月芙蓉李剛於香港聽濤樓
 
蘇序
 
  白鶴拳乃明末清初方七娘所創,其因在白蓮寺中見白鶴靈動舞姿,悟而糅合於少林拳法之中也;初謂「鶴法」,因是拳法,故世人亦稱為「白鶴拳」。清初康熙年間,方七娘與其夫永春人曾四叔返回永春傳教,而後世代相傳,形成了獨具永春人文地域特色之技術理論體系。歷代拳家藉貫都在永春,故拳以地名,地以拳顯,世人亦稱為「永春白鶴拳」,它雖具鶴形,但非象形拳。至清中葉,以永春為中心,呈幅射狀向廣東、江西、浙江、台灣等地傳播,一些拳家,致力潛修,加以創新,闡揚發揮,出現衍化變革,逐步形成風格各異,自成體系之新拳種,煥發出頑強之生命力,這是歷史事物前進之必然。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有傳入福州地區的永春白鶴拳,發展衍化成「飛、鳴、宿、食」四種風格各異的拳系。
 
  1982年開始,我國進行全國性武術挖掘整理,福建省體委相應成立挖掘整理小組,本人有幸參與其事,寫出「永春白鶴拳」和「五獸拳」二個拳種的拳械錄,並參加部分編審工作。至1986年,福建省體委編纂初成的《福建武術拳械錄》送呈參加「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成果展」,獲全國先進單位。至2011年6月,由福建省武術院、福建省武術協會審定的《福建武術拳械錄》在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其中第148頁之「福州鶴拳」系列中,介紹福州之「縱鶴拳」始自「福清縣琯口茶山村人方世培(字徽石)」,而後世代相傳。於清末民初,有拳家將縱鶴拳傳到台灣台南、台中等地,其中福清方面方世培宗師之再傳弟子張常球,首於1910年傳入台灣,唯稱屬於福州白鶴拳之飛鶴拳系統,於今在台蔚為一大拳種,世代相傳。
 
  2000年間,《臺灣武林》創刊人劉康毅先生以「鶴法」為專題,多期陸續報導,余因投稿數篇,每於專刊中得閱賴仲奎先生發表文章,主題明確,條理清晰,遂而結識,始悉其為台灣白鶴拳系統張常球宗師「武德堂」之第四代弟子,此後魚雁往返,探討拳理,志趣相投,終成知音。2004年甲申仲秋嘗撰聯,書以贈之,聯曰:
 
  武尚文修光寶島
  德崇道化耀神州
 
  今歲孟冬小雪時節,寄來《台灣白鶴拳傳承錄》文稿,索序于余,本書概分「傳承歷史、拳譜論述、鶴拳特色、掇遺合璧」四卷十二篇,暨卷附「網路閒話」一篇,共計十三篇。論述方世培宗師系統白鶴拳,傳入台灣之源流史實、拳譜理法、鶴拳特色、操練功法等等,洋洋大觀。
 
  其之有關《白鶴拳譜》則以台灣抄傳諸版本,與李剛先生大著《鶴拳述真》內古譜《白鶴拳總論》、《原傳鶴法訣要》,及余校注《白鶴拳家正法》、《方七娘拳祖》各篇拳訣,羅列比對,證實福州白鶴拳理法,源自永春白鶴拳一脈,再經福州歷代前賢深入研究操練,有所增刪變異爾。
 
  諸如福州飛鶴拳、鳴鶴拳、宿鶴拳、食鶴拳之祖師神位,均供奉白鶴仙師及方氏七娘,蓋尊師重道,無念爾祖,源自永春創拳方七娘祖師也。
 
  賴仲奎先生習武多年,知識廣博,文思細膩,旁徵博引,脈絡清晰,兼之藏書二萬餘冊,為文皆有出處年代,誠為難能。又貴乎有「老學究」之精神,「老者、老也,學者、學博,究者、究勘」,終其研究數十春秋,于茲成為大家,令人欽佩。故此《台灣白鶴拳傳承錄》,可視為研究台灣的鶴拳之寶箴,常談此書,心中自然洞明其中緣故,蓋亦一大貢獻,故樂為之小序。
 
己亥孟冬大雪後五日蘇瀛漢序於永春怡雲草堂
 
鄭序
 
  朋友相知,所謂「知己難逢」,而幸遇賴兄仲奎先生則純屬意外,也是緣份的牽引。
 
  2003年初,陳明崙宗師告訴我:「有位賴先生要來拜訪他,希望我能陪他受訪。」於是便約在陳鋐翰(正中)師兄台北市仁愛路舊空軍總部對面的咖啡店碰面。
 
  原來賴先生即是常在雜誌上發表與「鶴拳」有相關之文章的武學研究先進。早年我也曾經拜讀過他所輯的《佛教氣功拳法》,但素未謀面。
 
  當時他正在查訪各界「鶴拳」耆宿,因《台灣武林》而得知宗師之種種消息,欲來探索究竟、問個明白。
 
  賴先生表明自己是台中二高系統的,其叔公蔡秀春是第三代的傳人,他則是自年少時即受蔡前輩的親炙教導,練過「鶴拳」。因知道宗師也曾承襲過台中二高系統第三代廖木師的傳習,以及阿鳳師親傳的第二代李棟樑大師的薰陶,與第三代林淮渠師的教授再造。乃同屬方世培祖師的「鶴拳」一脈,欲藉此機會再尋求更進一步的口傳歷史典故。
 
  賴先生當時也提到:「因虎尾二高系統之種種宣傳,與他所知道的史實有些出入,曾為文澄清,因而得罪『縱鶴拳』派下的知青楊某,並遭其以不堪之穢語謾罵攻擊;心中甚為不平。是以著手蒐集往年史料文獻,將二高系統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免得以訛傳訛、混淆視聽!」記得我當年曾建議他不要樹敵,因別人為了謀生,而出此下策的自吹自捧,情有可原,就不去計較了事了吧。
 
  不料賴先生還是蠻認真的花了很大的心力,果然集成了這部完整的史料與論述。個人甚是佩服其鍥而不捨、求真護祖的精神。
 
  賴先生曾助我釐清鶴拳拳譜所記「不知所云」的描述,讓我如獲至寶以完成重寫《駿鶴拳法》並介紹宗師的鶴拳。透過許多次的交流,越發瞭解:原來他的修為確實深入。覺得在此功利社會之下,乃是稀有族類,非常值得敬重與珍惜。
 
  之前他的書稿甫成,即要不才寫一篇序,爰就此便,略述兩人交往認識過程,並誌之為念。蓋「知己難逢」也!
 
愚石鄭元璋2019年6月11日時年七十有二於環廬燈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63108
  • 叢書系列:武德文叢
  • 規格:平裝 / 286頁 / 16.7 x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生活風格】聯合線上聯合全展單書88折,雙書85折,有聲書/影音課程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生活x飲食展
  • 漫遊者聯展
  • 商業思考筆記術展